习近平用典话语风格及其话语创新的启示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20-01-18苏冰
苏 冰
(合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601)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各种著作、讲话的单行本以及各类媒体推出的文稿、讲话受到极大关注,这些著作和讲话大量引用了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经典名句。他不仅对这些华章佳句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他将这些经典名句和大众化语言巧妙融合在一起,既包含治国大道,又通俗易懂,简易质朴;既气势磅礴,又直指人心,打动心灵,体现了文以载道,言为心声的语言力量。习近平引经据典,是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深刻体悟及认知;是基于高度文化自信致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构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是从中国古代汲取智慧,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启示;是精心打造和积极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话语体系的典范。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关键课程,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习近平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就此而言,学习、研究和借鉴习近平用典的语言风格,对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用“说得上去”“说得下去”“说得进去”的有魅力的教学话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习近平用典的话语风格
中国古代诸多经典文献,用简练、精致、出彩的词句,保持着语义上的最大张力,展示着语言神奇的魅力,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虽经数千年而愈发璀璨夺目。在习近平的讲话、文章和著作中,他广征博引,贯通古今,信手拈来的精妙典故不胜枚举,极大丰富和提升了话语的意蕴和力量。
1.1 在话语导向上,以典喻理,彰显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作为一位有历史眼光和全局视野大国领导人,习近平用典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他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用典故和诗文描摹、镜鉴、警示和破解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关于理想信念,他用《吕氏春秋》中的“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3]235、郑板桥《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3]231说明领导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才能站稳价值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关于反腐倡廉,他用苏轼的“纪纲一废,何事不生?”[4]189、《汉书》中的“吏不廉平,则治道衰”,[3]195表明要肃纲纪,立规矩,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用铁腕反腐的行动“打虎拍蝇”。关于整治四风,他用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3]219、《新唐书》“奢靡之始,危亡之渐”[3]215审视奢靡之风的危害,杜绝奢靡之风蔓延,警示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根基,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关于收入分配,他用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4]47强调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注意解决收入分配中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绝不能出现《汉书》中所描绘的“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4]39的严重贫富分化现象,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于防范和化解风险和挑战,他针对民族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等问题,引用《周易》中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3]29、《汉书》中的“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4]239、《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3]39等强调要运用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1.2 在话语内容上,古为今用,展现经典的时代价值
典故在历史中生成,有其原初的意义,在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播的进程中浓缩的相对固定内容被不断凸显,同时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又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从而使其有了穿透历史的生命力。习近平对经典的使用,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汲取这些超越时空的“丰厚滋养”的同时,呼应新时代,回应新要求,赋予新内涵,使经典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思想的张力和鲜活生命力。既承继传统,也契合当下,更面向未来。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礼记·礼运》中孔子理想中的“大同”景象,习近平在很多场合多次引用,承接了往圣先贤建立“协和万邦”“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情怀抱负和理想追求,但他所讲的“天下”是指全世界,“大道”是指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用以表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追求和使命担当,彰显中国共产党打造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宽广视野和博大胸襟。国外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未来完全可以作为‘大同’思想的当代阐释”并成为世界各国合作互动“所追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注解”[5]。它要打破资本宰制下利益至上零和博弈的西方文明模式,以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和共同诉求凝聚起利益普惠性、双赢性和多赢性的新型国际关系。“大同”理想以比原典有更深邃宽广的意蕴并获得在新时代勃发的生命力。“国虽大,好战必亡”是指对战争的所持的谨慎态度,中国传统“和为贵”“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仁”“和”理念代代相传,习近平用其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文化传统。他多次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追求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体现了用“中国方案”解构西方“国强必霸”逻辑的政治智慧。他用“物之不齐,物之情也”[3]18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3]187、“和羹之美,在于合异”[4]15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6]77来表达人类文明和政治制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主张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地域、特色之别;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1.3 在话语方式上,典故与大众化语言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出访演讲,或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或面对外国受众时,习近平经常将中国典故和受访国人们熟知的谚语、俗语相结合,使用对方熟悉和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既传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使对方毫无隔膜,喜闻乐见。
在亚信第四次峰会上阐释新安全观时,他引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表达反对因循守旧,主张与时俱进的观点。接着用哈萨克斯坦知名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6]112来比喻冷战思维框架下以牺牲别国安全为代价维护本国安全的不可行性。在谈到推进“一带一路”伟大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他同时引用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阿拉伯谚语 “金字塔是一块块石头垒成的”、欧洲俗语“伟业非一日之功”。[6]441在谈到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发展道路时,他引用清代思想家魏源的名言“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7]315, 表达文明因交融互鉴而精彩,要尊重和支持阿拉伯国家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并用阿拉伯人民最能意会的“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进一步阐释。在阿盟总部发表演讲时,他入乡随俗,引用阿拉伯谚语“自己的指甲才知道哪里痒”、中国俗语“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表达同样的思想。他用白俄罗斯谚语“牢固的友谊利斧难破”和中国蜀汉学者谯周名言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8]表达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对中白关系发展的期待。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他将法国谚语“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和老子《道德经》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9]联袂使用,表达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寥寥数十字,将中法友谊讲述得妙趣横生,摇曳生姿。
1.4 在话语策略上,于故事中用典,情理并茂,打动人心
故事被称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讲故事是一种巧妙的叙事策略,符合人们信息需求偏好和信息接受习惯,更易打动人心,激发共鸣。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中国故事的第一主讲人,习近平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去表达中国立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不着痕迹,却以小见大,实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他经常将典故诗文巧妙地嵌入故事中,用朴实清新的语言,优美生动的文字,深入浅出的内容,在各种场合讲各方听得懂、听得进、有共鸣的故事,达到了“讲好故事,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他用“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炊烟”[7]287、“我们的祖先在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7]313,讲述中阿历史上友好交往的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深情地讲述,迅速激发双方的共同情感,唤起双方人民的“共同记忆”,拉近了人们心灵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他用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6]171、“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6]181和 “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6]185讲述亚太合作的故事,描绘出亚太合作的愿景。他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深情讲述了中巴之间从历史到现实守望相助的故事,同时引用经典名句“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10]表达中巴之间情比海深的友谊。他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11]这句中国著名的典故,阐释了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讲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的故事。
在回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和国际友人守望相助、共御侵略的历史时,他讲述了“照亮黑暗的人道之光”“抗日战场上的‘外国八路’”“集中营里的元帅之女”等故事,[12]并画龙点睛地化用古典名句“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3]267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用实际行动表明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他讲述了杨靖宇、赵尚志、佟麟阁、张自忠、戴安澜等抗日英烈和“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的故事,引用了文天祥的“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和刘禹锡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13],表达要铭记英雄功勋,守望历史记忆,弘扬和传承英雄精神。把典故和诗文嵌在娓娓道来的故事里,通过以典喻理,援古喻今,不着痕迹,却是画龙点睛。生动的故事直抵人心,巧妙的典故别有意味,二者结合展示了语言的力量和魅力。
2 习近平用典话语风格对创新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启示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已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话语范式和话语逻辑,在优化课堂话语内容、创新话语形式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然而,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在话语理念上,重知识、信息的传递,忽视对学生价值的引领,理想信念的培育;在话语内容上,重视对教材文本的理论诠释和逻辑推演,忽视对学生现实问题的关切和价值选择的需要,话语阐释能力不强,引导舆论不够,凝聚人心不足;在话语方式上,重视单向灌输为主的独白式教育,忽视沟通商谈为旨要的对话式教育;或矫枉过正,课堂上“众声喧哗”,致使教师主导地位消解的“生生独白”。师生各自的思想处于两极,难以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达成认知上的共识,思政课教学呈现出教师“失语”或“虽未失语却失效”的状态。部分思政课课堂“抬头率”低,学生“一心二用”、“沉默”与“离场”的行为策略使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学习领悟习近平用典的语言风格和语言艺术,运用其指导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改革与创新:在话语策略上,以“小”见“大”,用“具体而微”阐释“宏大叙事”,讲好打动学生心扉,引发学生共鸣的中国故事;在话语内容上,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话语资源,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厚滋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在话语方式上,聚焦学生关切的现实问题,讲贴近学生的时代话语和生活话语。
2.1 在话语策略上,讲好打动学生心扉的中国故事
讲故事是理论传播的最佳方式。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话语往往偏向于宏大叙事、抽象概括和理论灌输。这些宏大叙事语言虽严谨规范,但并不符合00后学生的信息需求偏好和信息接受习惯,学生对生动有趣的故事,真实可感的案例更感兴趣。基于此,可以采用一种巧妙的叙事策略,即精心选择真实生动、具体可感的的故事去铺陈、引发或阐释、说明“宏大叙事”。实践证明,故事所展示的形象、事实,所承载的情感、道理更能打动、感染学生,进而说服、影响学生。思政课上要讲好故事,要解决“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14]要在思政课课堂上讲好这五大故事,树立好四大形象,要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充分挖掘丰富的故事素材和资源。从历史来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蕴藏着取之不竭的故事源泉和经典话语资源;从现实来看,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立体多彩,生动鲜活的故事资源。首先,讲好中国传统故事。讲清楚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讲清楚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和独特价值观念,讲清楚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其次,讲好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要向学生讲清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事实和数据阐明中国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发展、民生安排、生态建设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再次,讲好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用故事阐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基因、历史渊源和实践基础,讲清楚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理念和中国方案,讲清楚中国对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的贡献,展示中国勇于承担国际义务、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陈情”和“说理”要结合,要将感性的讲述和理性的点拨结合起来,要坚持“文以载道”,要将需要讲述的道理和思想融汇、贯通于学生爱听的故事之中,用引人入胜的故事熏陶和感染学生,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感召和引领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历史和现实要贯通,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用传统素材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要挖掘“老”故事在新时代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要让理论在经典故事中绽放魅力,经典在新思想、新理念中得到传承。讲好中国故事,要使用融通中外、标识中国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理念。不能落入西方话语体系的窠臼,不能用西方的理论框架和叙事逻辑去套解中国的实践和问题。要使用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国智慧的标准、规则、理念讲述中国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读懂中国。
2.2 在话语内容上,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学话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基因,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凝聚着民族认同的“共同记忆”,提供了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和价值引导,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和灵魂。其中的经典话语蕴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契合中国人特有的理解结构和思维方式。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描绘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3]243形象生动地讲述中华民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发展历程,极具历史和现实的广阔纵深感。这种富有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话语使用对创新思政课教学话语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珍贵的话语资源,使思政课教学话语凸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形成中国气派。
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其提出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即全球治理供给严重不足,资本主导逻辑下的西方方案不仅无法应对发展鸿沟、地区动荡、文明摩擦、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的挑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中国超越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陈旧观念,倡导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理念,提出构建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演变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思考,表明中国在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价值追求和道义坚守,代表了“非西方世界的新兴大国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主动话语塑造”[15],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方案和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价值导向和境界追求一脉相承。需要向学生讲清这一理念和方案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理论渊源关系。这一教学话语的使用,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论事说理的修辞手段和与学生交流的一种对话方式,同时它还是向学生复述和重温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一个个关键词,承载了传承民族历史、延续民族文化记忆的功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来自历史的温情,进而自觉传承与接受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经典话语在新的时空背景下的使用,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历史之间的承继和渊源关系,更易入耳,入脑,入心。
2.3 在话语方式上,以问题为导向,讲贴近学生的时代话语、生活话语
思政课面对的是独立性、自主性、参与性、选择性极强的“触屏一代”,思政课话语方式要从单向灌输转为双向对话式的启发和引导;要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平等沟通、民主讨论、互动交流中,凸显其体验性感受、主体性表达和参与性分享。以知识传授,理论灌输为主的“独白式”话语方式要逐步让位于倡导价值引领、精神锤炼和信仰生成的“对话式”话语方式。在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真理与价值的融合,知识向信仰的跃迁。
思政课中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的起点,也是学生联结认识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中介和手段,更是建构“对话式”教学话语方式重要“着力点”。当前我国处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主要矛盾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复杂交织。同时,国际社会风云激荡,世界面临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诸多问题和矛盾折射在思政课课堂上造成学生的困惑和迷茫。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出现模糊和错误的认知。思政课教学话语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学生普遍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澄清错误认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排除学生的“理论之惑”,解决学生的“思想之难”。
用时代话语回答时代问题。时代话语的建构要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处的时空场域,立足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发展现实,融入现代新型话语内容和形式,提炼出适合描述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体现中国立场和中国价值,展现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时代话语。用精准、凝练、形象、生动的时代话语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和困惑,阐释清新时代、新变化,实现教学话语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因时而进。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把西方社会发展道路预设为“人间正道”,把现代化预定为“西化”,把“普世价值”界定为“放之四海而皆准”,此类错误思潮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思政课教师应给学生讲清中西方两种不同世界观下的截然相反的全球治理范式,用“人类共同价值”回应西方“普世价值”,用“包容和谐”回应“文明冲突”,用“互利共赢”回应“零和博弈”,用“多边合作”回应“单边主义”,以“政治协商”反正“武力干涉”。引导学生对两种价值取向、发展模式、治理方案进行对比,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中国方案不仅突破和超越西方不合时宜的陈旧思维和狭隘利益的窠臼,还呈现出吸纳和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开放包容的气度。
用生活话语贴近学生实际。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做了表率,他主张用精炼、通俗、质朴的大众语言“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地进行表达,他指出“要深入浅出,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理论”[16]。他巧用形象比喻,妙用俗文俚语,化用典故诗文巧妙回应人们关切的问题。他用“反腐败没有纸牌屋”“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打虎、拍蝇”回应反腐败问题;用“钙”和“软骨病”表达理想信念的问题;用“第一粒扣子”和“拔节孕穗期”说明价值观的养成重在青年时期。作为思政课教学话语亦是如此,要了解大学生特有的话语风格、表达习惯和接受偏好,构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话语体系,将“大众话语”“生活话语”“网络话语”融合起来,提高教学话语的亲和力,用生动活泼的话语贴近学生,用幽默诙谐的话语吸引学生,用真挚感人的话语打动学生。离开生活和实践的叙事,抽象的理论就会悬在空中;离开真实鲜活可感的案例素材,问题的解决就将失去坚实基础,变得遥不可及。因此,用生活和实践的话语逻辑去演绎抽象的理论,将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与个人的具体而微生活经历结合起来,选择“小而实”的切入点,才能打动学生的心扉,引发学生的共鸣,展现理论的魅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