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对分教学的意识形态导向研究

2020-01-18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课堂

魏 亚

(合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合肥 230601)

0 引 言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整体过程中提出“办好思政课”的殷切期望指引下,全国高等教育系统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目标,致力于在青年学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成长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坚定“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的信念与决心,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的要求。同时,广大思政课教师也不断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迫切要求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

1 高校思政课对分教学改革现状

近年来,合肥学院思政课专兼任教师,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一系列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和课堂实践工作。对分教学法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系博士生导师张学新教授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于2014年提出的原创性教学模式。对分教学在翻转课堂与慕课(MOOC)之外,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课堂对分”,在教师精讲留白之余,将更多内容留给学生 “独立学习、内化吸收、知识梳理、观点提炼、学伴互动”以及师生间的“答疑释惑”。它从传统“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关系转变成“两个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科学严谨的心理学基础上,通过充分细致的教学环节设计,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地位和积极理念,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释放出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跃度也是空前的。

自2014年春季正式推广以来,对分课堂模式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和应用,教育界对该模式的关注和研究也日益升温。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领域中,浙江师范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已成功实践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对分教学的课改方兴未艾。

2 思政课对分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在前期大量教学观摩及各类对分教学研讨会、“对分工作坊”实训及在推广思政课对分教学改革的部分学生群体中所开展的问卷调查统计基础上,在充分肯定“对分教学”在思政课教改中的开创性及课堂教学实效的同时,“对分法”教学改革的实操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其中较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4点:(1)如何正确理解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2)如何正确处理“课堂纪律”和“学术禁区”两者关系的问题。(3)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自由表达路径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做好密切关注和跟踪学生群体中暴露出的各类显性、隐性意识形态渗透的问题。(4)如何处理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师资力量短缺、整体层次亟待提升、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及“重科研、轻教学”等现实问题同引入较为自由开放的课堂教法之间的管理目标冲突问题。

这4大类问题可集中概况为当前思政课对分教学改革中亟待着力解决的4大核心矛盾,即“主”与“次”、“倡”与“禁”、“破”与“立”及“收”与“放”之间的矛盾。而这4类突出问题的有效研究应对,关乎思政课对分教改中“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核心使命的坚守。

2.1参与者“主”与“次”的矛盾——“主导”和“主体”之间的关系重塑与协调平衡

这一矛盾体的关键在于,在稳妥推进高校思政课对分改革的过程中,在思政课教学“主导”、“主体”的传统定位下,在“去中心化”或“双中心化”的争论中,如何既做到改变传统思政课关门说教、刻板务虚的局面,又要避免导向迷失、监督懈怠和阵地沦陷,最终使得教改活动流于表层的技术狂欢和工具异化。

2.2 话题的“倡”与“禁”的矛盾——话语权“放”与“管”的尺度

在思政课对分教改中,关于“倡”和“禁”的矛盾尤其突出。一方面,学术问题的研究讨论无禁区,理论宣传和教学有纪律,这是党正确处理思想理论领域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秉持浓厚的学术兴趣和持续的研究动力,坚持研究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多元性,对于激发学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之下,舆论环境极其复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青年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心理自洽经验,却强烈渴望自由表达,对传统理念叛逆却缺少理性批判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经验,而以“普世价值”为代表的各种西方意识形态,使得受众对其中嵌入的各类隐性的西方意识形态形成一定的情感认同和心理体验,从而达到价值渗透、文化渗透和宗教渗透的目的。此类矛盾,是基于当前特定群体所面临前所未有之科学技术变局而发;更是互联网生态的诸多利好,同近30年来发展所滋生的一些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等诸多利与弊的交织渗透以及自愈自洽的缩影。因此,话语权的自由限度从来就不是法外之地,意识形态的对抗也从来就不曾和风细雨。

2.3 阵地的“守”和“攻”的矛盾——“攻与守”、“破与立”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互联网生态格局下,青年群体的活跃度和传播欲最强,但是人格意识淡漠,应对复杂网络环境中的侵害行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干预经验及有效的社会校正体系,以至近年来高校群体中以侵犯学生人格权为代表的各类窗口事件呈高发态势。同时,互联网基于其技术优势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和黏合性,更易激活青年群体自由意志的表达释放,对传统的国家职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传统形成去中心化、责任分散的对冲效应。因此,对大学生在基本人格的尊重与基于法律层面的保护性干预之间,存在着一个较为模糊和游离的地带。教育工作者在恪守职业道德、秉持公心善意的同时,在多大程度上以合法合理手段主动参与到青年学子的成长中,也成为考量教师师德与良心的基础层面。

2.4 意识形态导向管控“收”与“放”的矛盾——在“敬业”与“守业”、“良心”与“平常心”之间的游离与定位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是,当前高校在“去行政化”及现存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教师群体的定位变得非常微妙,“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教传统也催生了部分教师严重的本位主义思想。一方面,部分教师以岗位考核硬指标为导向,少情怀,多功利,人浮于事;另一方面,对分教改中教学设计的灵活性、表达内容的丰富性及表达渠道的多样性,也使得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产生更大的自由裁量余地,部分教师基于个人生活理念和职业操守,持有“多做多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思想,流于放松懈怠,满足于工作计量,却难守敬业爱生、立德育人的本分。更有甚者,尚有部分“公知”错把平台当能力,利用其发声渠道公开发表不当言论,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导向形成拒斥力,破坏协同效应,造成教育导向力量的分化和抵消,更给青年学子的价值观塑造乃至广义社会舆论环境造成严重的减持效应。

基于以上分析,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政治性和学术性的关系,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坚持以学术讲政治,以学术性充分保障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充分发挥,这自然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政治立场和学术功底更有明确的要求,并以“话语权”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在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时覆盖的全面性、一致性,阐释的准确性、权威性,在分析和讨论社会问题、答疑释惑或其他不可预计的课堂事件发生时,既要做到立场坚定,政治观点正确,又要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完备的知识结构、敏锐的观察力、思维的逻辑性、丰富有效的信息量及临场应变、自如地驾驭课堂气氛的智商情商,做到不说教,不回避,以言传,以身教,做到“真听真信真感觉”,这就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及科研能力提出了极高的业务要求。

3 思政课对分教学中意识形态导向功能建设

3.1 正确处理四大核心矛盾关系应坚持的指导原则

该矛盾的解决核心在于实现“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守话语权,进一步突出而不是弱化思政课课堂主阵地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实现“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避免“去中心”的自由化主张和“双中心”的本位意识。

“倡”与“禁”的矛盾。在话题的适用性问题上,思政课教师更应当牢守“阵地”意识,始终坚持有理由向,有节有度,坚持对话题做“两分法”处理原则,既做到鼓励表达、从善如流,也要坚持“课堂有纪律”的职业操守和工作纪律,密切关注学生的表达倾向和表达情绪,注意甄别自由界限,关注学生热点事件窗口期的政治情绪和话语体系的突发变化,注意排查、校正和引导工作的及时到位,以排除各类不安定思想因子。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对“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和“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忠诚持守,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寻求真理和正义的成长期待。

“守”和“攻”的矛盾。一方面,人格权是近几十年来民法最新的发展领域, 十九大报告中也首次将人格权与人身权、财产权并列。另一方面,高校已成意识形态博弈的前沿阵地。互联网时代复杂舆论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具有特异性的人格及信仰影响,且影响具有隐蔽性(如海量碎片化信息的稀释、焦点众发和转移)、传播性(围观效应和黑箱情节)和习惯性(如工具依赖),并最终形成完整而持续的干涉链条。因此,从学术范畴来看,每一种具体人格权本身就是一项专项的保护制度。同时,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科学”,在价值定位、行动导向、论证、凝聚、动员、教化、维护、约束等层面上的功能,只能强化,不能削弱,努力做到将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个人权益与隐私的“尊重”与舆情“调控”、意识形态渗透的“监控”的有机统一。

“收”与“放”的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收”结论“放”问题,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收”理论“放”实践,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收”干预“放”引导,实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收”管理“放”自主,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基于以上分析,对分教改中解决认知教育的技术环节问题应采取的策略探索包括:教师精讲留白与教育部大纲规定学时及教学重难点的合理比率设计(导向权重的分配);学生独学内化与课堂教学学时的合理化设计(自主学习的强化);隔堂对分与当堂对分在课程设计中的权重及分布(学习布局的拓展);传统讲授法、讨论法与对分教学中有关双向互动环节的比较分析(问题意识的激活);对分教学中显性与隐性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监测管控的覆盖率);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设计(引导的有效布局)。

3.2 对分教改中进一步突出教师自身意识形态能力的建构与培养

意识形态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水平则体现和考量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协同合作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高校的承担者,其自身的意识形态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能否实现。全新的教学改革实践,更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科学性前提下,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

3.3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理性倡导,培养辩证思维能力,防止价值观技术性、功能性异化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知存在问题的归因,是特定阶段的发展主题及目标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对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主题认知度、践行度偏低,互联网上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局限性,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淡漠化、边缘化、教条化、歪曲化、失语化问题仍然严峻。因此,在对分教学改革中,不仅要加快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的转换,更在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同时,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通过批判帮助建设,通过建设引导批判,以帮助教育者自发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实现“内容为王”与“工具革新”的辩证统一。

3.4 继续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舆情调控工作,营造和谐稳定教育环境

积极领会和响应中央精神,践行“从整体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路径,构建带有整体性特征的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努力改变“重业务轻党建、重专业轻思政”的倾向,密切关注和研究高校意识形态管理和舆情调控的影响因子,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信息沟通协同机制、舆情监控预测机制、风险研判预案机制,构建立体管控布局,同时加快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测评指标模型建设,实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更好地服务于和谐校园建设。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课堂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美在课堂花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