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速对高速列车司机室空调冷凝风量影响研究

2020-01-18刘振环李江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冷凝器冷凝风量

刘振环,李江春

(中国中车集团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266111)

安全、快捷、舒适是现代轨道交通追求的三大目标。目前我国主要干线列车的速度已达到350 km/h。高速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对车体设备提出更高要求[1]。高速列车空调系统普遍位于车顶位置,使用风冷方式进行散热。受列车运行产生的列车风影响,空调系统冷凝风量减少,冷凝器温度升高,导致空调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主动降低制冷功率甚至报警停机)。这一问题在夏季高温环境中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到乘客乘坐舒适性。伴随列车高速运行产生的较强列车风[2-5],会导致空调处流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并导致空调实际功耗会随着车速增加而增加。而从车厢传热的角度,随着车速提高,夏季空调热负荷会有小幅度降低[6-7]。因此需要对列车运行时空调附近流场进行研究。目前研究主要是在不考虑空调工作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列车表面压力分布进行研究[8-9],并不能完全模拟实际空调工作情况。旋转的冷凝风扇受列车风作用,导致空调左右两侧冷凝器散热能力出现差异[10]。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分为实车实验、风洞实验及数值计算3种方式[1]。实车实验的不可控因素(如环境风等)较多,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干扰。风洞试验一般使用缩比模型,能够较好的排除环境风的影响,但是对于列车空调而言,难以制造可运转的缩比模型。数值计算能针对车身的各个部位进行单独详细分析,是针对复杂部件的常用研究方式。本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不同车速下列车空调系统运行情况,研究车速对空调冷凝风量的影响,并结合列车顶部流场的速度与压力分布,对冷凝风量下降原因进行分析。

1 数值计算模型

1.1 几何模型

数值计算采用3 车编组具有流线型外形的高速列车模型,车高H=4.35 m,车长L=81 m。2 空调分别位于头、尾车车顶流线型末端,距列车鼻尖点13 m,如图1所示,其中头车空调为AC1,尾车空调为AC2。由于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空调风量,为了减少计算消耗的资源,在保证不影响空调附近流场的前提下,对计算模型进行了必要且合理的简化,忽略了风挡、转向架、受电弓等部件。

空调模型如图2所示。高速列车空调系统分为蒸发侧与冷凝侧2 个部分,2 个部分相互独立,只通过制冷剂传递能量。其中,冷凝侧与外环境连通,负责排出空调废热;蒸发侧与车厢内部连接,吸收车内热量。明线运行的高速列车产生的列车风只对车外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中只对冷凝侧进行研究。

图1 高速列车模型与空调位置示意图Fig.1 Calculation model of high-speed train with the position of air-conditioner

图2 高速列车司机室空调Fig.2 Air-conditioner of high-speed train driver’s room

1.2 空调风机计算模型

空调的冷凝风由2 台轴流风机提供。真实风机具有较薄的叶片和锯齿状下缘,直接建模通过风机旋转的方式提供冷凝风需要极大数目的网格支撑。因此,本文采用ANSYS Fluent 提供的风机边界条件,通过将方程(1)引入该边界条件模拟压力上升,可以实现对真实风机的模拟[11]。方程(1)由下式给出:

其中:p为风机边界两侧压力差;V是边界处流体的法向速度;fn是压力跃升系数,由风机性能曲线给出,而这一曲线通过对真实风机模型的标准测量获得,本文使用的风机性能曲线如图3所示。

1.3 空调冷凝器计算模型

空调冷凝器由毛细管、制冷剂铜制迂回管束及肋片等几何尺度小且密集的部件构成,而本文不关注流体在冷凝器内部的流动状态,使用分布阻力的方法,即多孔介质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冷凝器内部的复杂结构[11],并避免细小尺寸导致的网格数量过大的问题。多孔介质模型是在动量方程中增加源项,通过压力损失来实现等效。该源项由黏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组成,如式(2)所示:

式中:μ为流体的动力黏度,本文中取17.9×10-6Pa·s;ν为流体速度;C2为惯性阻力系数;1/α为黏性阻力系数;ρ为流体密度,本文中取1.225 kg/m3;Δn为多孔介质厚度。

图3 冷凝风机性能曲线Fig.3 Performance curve of condensing fan

为获得冷凝器黏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根据实际冷凝器模型,截取局部进行建模计算,在给定入口一定流速的条件下,得到流体经过冷凝器所产生的压力下降值。经过计算得出冷凝器格栅在不同流速下的压力差,并进行二次拟合得到压力损失与流速关系式:

将式(3)中一次项和二次项系数分别带入式(2),即可得到冷凝器的多孔介质的2 项阻力系数:1/α=47 753 437 m-2,C2=1 306 m-1。

2 数值计算方法

2.1 计算域与边界条件

目前国内外研究列车气动性能一般采用相对运动的方式,即列车静止,空气和地面运动,来模拟运行中列车的外部流场。计算区域如图4所示,入口(面ABCD)设置为低湍流均匀来流条件,给定与车速一致的来流速度;出口(面EFGH)设置为恒压边界条件,给定压力P=0;顶面(面BFGC)、侧面(面ABFE、面CDHG)为静止无滑移壁面,地面(面AEHD)设置为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速度大小相等的移动无滑移壁面;列车表面为静止无滑移壁面。

定义远方来流方向为x正方向,y方向为水平方向,垂向向上为z正方向。为保证流场充分发展,以减弱边界对列车周围流场的影响,计算域x方向长度为250 m,其中头车鼻尖点前方计算域长度为50 m,尾涡区域长度110 m,y方向宽度为100 m,z方向高度为60 m。

图4 计算区域尺寸图Fig.4 Computational domain

2.2 计算网格

为了准确模拟车体表面附面层、捕捉到空调运行对列车表面流场以及涡结构的影响,经过预估,车体表面第一层网格厚度取0.1 mm,x与y方向最小网格尺度为3 mm。空调内部采用四面体非结构网格进行离散,其余位置采用六面体结构网格离散。网格总数约为3.2 亿,计算网格见图5。

2.3 数值算法

本文研究不同车速下列车空调冷凝风量的变化规律,计算中最大车速V=350 km/h,计算得到马赫数Ma=0.286,小于0.3,同时本次计算不包括会发生气体受到强烈挤压的工况(如列车交会、过隧道等),可认为空气密度保持不变,可按不可压缩流动问题进行处理。取车高H为特征长度,列车周围流场雷诺数Re>5×105,即列车周围流场处于强湍流状态。使用RANS(雷诺平均)算法无法预测空调附近流场细微涡结构及湍流脉动变化规律,使用LES(大涡模拟)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捕捉到湍流的细微涡结构和脉动变化规律[12-14]。

图5 网格示意图Fig.5 Hybrid mesh

本文采用LES 湍流模型对非定常流场求解,重力取g=-9.81 m/s2。速度-压力耦合计算采用SIMPLEC 算法,对流项采用高阶精度的QUICK 格式离散,扩散项采用二阶精度的中心差分格式离散。计算在国家超算无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平台,采用主流商用计算软件ANSYS Fluent 18.1 进行求解。为了获得较好的计算结果,时间步长取0.001 s,计算的总时间步达到9 000 步,并对后6 000 步计算结果取时间平均得到最终结果。

3 数值算法验证

为验证本文所采用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将计算得到的风量与实际空调风量进行对比。实际空调风量是通过静态下的标准风道实验得到的,即将合适大小的风道置于空调冷凝出口外,再通过风速仪对风道尾部同一截面上各点风速进行测量,由面积分的方法得到空调的实际风量。为得到稳定的流场,试验中使用的风道长度为1.5 m,风速测量平面距离冷凝出口平面1 m。

表1为试验与计算的结果对比。从结果可以看出,仿真结果与实验的误差为3.34%,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计算对真实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综合计算与实验的结果分析,误差值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表明计算结果是可信的。

表1 冷凝风量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

4 结果与分析

4.1 空调风量变化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对空调冷凝性能的影响,对车速V=0,100,200,250,300 和350 km/h进行了计算。车速对风量的影响通过风量变化百分比表示,由式(4)给出:

式中:R为冷凝风量变化百分比;Q为当前车速下的冷凝风量;Q0为静态下冷凝风量,此处为2 187.7 m3/h。

图6为空调冷凝风量随车速变化关系,可以看出,随着车速的增加,冷凝风量出现明显下降,下降速度先较慢然后加快最后再逐渐减缓。头车空调由静止状态的2 187.7 m3/h 下降至1 296.6 m3/h,尾车空调下降量稍小,仅至1 452.3 m3/h,2 空调下降量分别为40.7%和33.6%。

图6 空调冷凝风量随车速变化折线图Fig.6 Reduction rate of air flux

4.2 列车表面压力分布

图7为列车顶面空调处压力云图。其中,图7(a)为车速V=0 时压力云图,可以看出,正负压力均处于较小水平,冷凝入口处呈现圆形对称分布的负压区,这是由于圆形风机面吸入气体造成的,冷凝出口位置有较小正压,由于空调内部结构导致非对称分布。图7(b)为车速V=200 km/h 时压力云图。由于空调处于列车流线型末端,受列车高速运行影响,处于较大负压区内。另一方面,冷凝气流在列车风作用下,受到阻碍作用,冷凝入口处压力减小,出口处压力增大,导致冷凝风量大幅度下降。

图7 车顶平面空调处压力云图Fig.7 Pressure field at top of air-conditioner

4.3 空调内部流场特性

如图8所示,选取a~d 4 个垂直切面,分析空调内部流场特性。

图9为压力云图。图中右侧压力突变是由于风机面边界条件导致的。图9(a)为车速V=0 时压力云图,风机面上方负压很小,空调内部正压主要由空调内部和冷凝器产生的压差阻力导致。图9(b)为车速V=200 km/h 时压力云图,受列车风和入口上方格栅影响,风机面与格栅之间产生较大负压区,导致风机难以吸入冷凝风。同时,对比不同车速下压力分布可以看出,列车运行会导致压力沿流向方向不均匀分布。

图8 压力分析位置示意图Fig.8 Pressure analysis position diagram

图9 空调内部压力云图Fig.9 Pressure field inside air-conditioner

5 结论

1)随着车速的增加,司机室空调冷凝风量出现明显下降,下降速度先较慢然后加快最后再逐渐减缓。其最大下降量达到40.7%。

2)车速增加会导致冷凝出口压力分布不均匀程度加剧,流动阻力变大,空调腔内部正压变强,冷凝进口格栅位置会出现较强的负压。

3)空调冷凝风量随车速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出口阻力增加,气流流出困难;另一方面是由于风机两侧压力差变大,风机进气量减小。

猜你喜欢

冷凝器冷凝风量
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二/一次风量比
某乘用车冷却系统进风量仿真及优化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原油油气冷凝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
数据机房集中式与平面型冷凝器热环境对比研究
超超临界660 MW机组二次风量异常下降分析与研究
氨制冷系统冷凝器选择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有机化学基础
盘管式冷凝器与管壳式冷凝器对比实验研究
经坊煤业八采区总需风量计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