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中监控,郑州热力开启“无人机+”巡检时代

2020-01-18通讯员宗希明

中州建设 2019年5期
关键词:长输枣庄热力

本刊记者/李 莉 通讯员/宗希明

“三,二,一,起飞!”近日,随着郑州市热力总公司枣庄供热分公司电气工段副段长王一琮一声指令,搭载着高清摄像头和红外高敏热成像仪的无人机迅速爬升,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无人机沿着荥阳国电“引热入郑”,热力管网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自主快速飞巡,地面控制台屏幕上热力管网清晰展现眼前,同时显示的还有管网整体的温度分布,温度测量精确到0.1摄氏度。

当无人机巡检到20Km处的南水北调热力管线桥时,地面控制台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原来巡检无人机成功检测并自动锁定了一处随机设定的模拟高温(40摄氏度)故障点。与此同时,巡检画面和报警信息同步远传到位于40公里外的总公司调度中心。14时58分,无人机在预定地点缓缓降落,热力长输管线无人机全自主智能巡检作业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荥阳国电DN1400热力长输管线担负着今冬郑州市区20%供热负荷的输送工作,全长24Km,运行压力1.0MPa,温度120摄氏度。热力管网走廊地形环境复杂,沿线部分区段几乎没有巡检道路。之前热力长输管线安全巡检主要依靠人力,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遇到的干扰因素较多,影响作业效率。为解决这一难题,枣庄供热分公司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开展热力长输管线无人机巡检技术研发,实现了“无人机+红外光学双成像”的集成适用。

“无人机可以克服复杂地形、恶劣天气给管线巡检带来的困难,一个架次28分钟左右的飞行,能覆盖30公里的区域,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王一琮介绍:“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热力管线通道的动态变化情况,并根据预设值提供危险点报警,为隐患的诊断预判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为隐患的排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为热力长输管线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裕中二期“引热入郑”DN1600热力管网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冬供热长输管线总长度将达到150Km,下一步,无人机巡检将陆续在豫能、裕中等“引热入郑”长输热力管线上推广应用,开展常态化无人机巡检,形成“人工+机巡”的热力管网巡检模式,做到巡视到位、消缺到位,大幅度提高热力管网的巡检效率,确保这些郑州市的供热“主动脉”的安全稳定运行。

工程师正在安装仪器

无人机一个架次飞行28分钟左右,能覆盖30公里的区域,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

无人机带着工作任务在空中翱翔

猜你喜欢

长输枣庄热力
太古长输供热管线温降统计及分析
长输管道建设中焊接技术的研究
热力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及解决
热力站设备评测分析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电厂热力系统稳态仿真软件开发
浅谈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施工工艺研究
《绿洲》读者见面会在山东枣庄、临沂举办
燃气轮机在线分析诊断及视情维修系统在长输管道上的开发及应用
山东·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