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与MRI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0-01-18沈云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冠状淋巴瘤胃肠道

沈云

(固始县中医院 影像科,河南 信阳 465200)

胃肠道淋巴瘤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淋巴瘤类型,是起源于胃肠道黏膜下层与黏膜固有层淋巴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占淋巴瘤发病人数的30%~45%,其中以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常见[1]。此外,该病的临床症状与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腺癌等相似,加之疾病早期患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故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误诊、误治率[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CT、核磁共振(MRI)逐渐在临床上应用,但不同的检查方式,其诊断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胃肠道淋巴瘤患者采用螺旋CT与MRI诊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固始县中医院收治的64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对CT、MRI检查无禁忌证。排除标准:(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严重不配合,中途退出研究。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43.79±5.84)岁;病程为2~10 d,平均(6.34±1.79)d;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胃淋巴瘤34例(胃底淋巴瘤、胃体淋巴瘤、胃窦淋巴瘤、胃体与胃窦同时累及分别为8、12、7、7例)、肠道淋巴瘤30例(单发小肠淋巴瘤、单发回盲肠淋巴瘤、回盲部累及升结肠淋巴瘤、回盲部累及回肠淋巴瘤、单发结肠分别为10、5、4、5、6例)。

1.2 检测方法螺旋CT:仪器选择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quilion 64的扫描仪,电压设置为120 kV,电流参数为180~250 mA,矩阵、层厚、层间距以及螺距参数分别为512×512、5 mm、5 mm、1.0。于检查前1 d对患者实施肠道准备(于检查当天晨起时,予以开塞露处理,促进大便的排空),检查前5 min禁食,前10 min口服500~1 000 mL的温开水,充盈胃肠道。从膈顶上方3 cm到耻骨联合下缘实施扫描,增强扫描时,予以患者100 mL的碘海醇,采用高压注射器从肘正中静脉进行注射,速度为2.5~3.0 mL·s-1,对动脉期、门脉期进行扫描,时间为25~30 s、50~60 s,薄层重建原始数据。MRI检查:仪器选择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医疗系统生产的Achieva 3.0 T MRI诊断仪,平扫轴位、脂肪抑制、冠状位脂肪抑制参数分别为T1WI、T2WI及LAVA,增强扫描时在其肘静脉将15~30 mL的造影剂马根维显注入,其包括轴位LAVA动态与冠状位脂肪抑制T1WI增强扫描,动、静脉期扫描时间为20~25 s、55~60 s。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总检出率高于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螺旋CT、MRI检出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胃肠道淋巴瘤的发生机制尚未有明确表述,胃、小肠是其主要的发病部位,其次发生于结肠、回盲部以及直肠,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腹胀、恶性、便血等,而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患者可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消化道钡餐、内窥镜活检等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式,但由于该病常发生于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进而导致疾病的诊断效果较差。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螺旋CT相比,MRI的检出率较高,表明MRI在胃肠道淋巴瘤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疾病的诊断。究其原因在于,MRI与螺旋CT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采用CT进行扫描,其具有较快的成像速度,较高的分辨率,且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而增强扫描,可提高对胃肠道淋巴瘤的检出效果。此外,通过对冠状位等任意角度的重建,可观察病灶管腔内外的情况,且可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受累情况进行清晰的显示[4]。在实施MRI扫描时,通过平扫就可对胃黏膜的完整性进行观察,在疾病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与T1WI、LAVA动态增强相结合,可对胃浆膜进行清晰的显示,提高对肿瘤浸润深度的判断。

综上,与螺旋CT相比,MRI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冠状淋巴瘤胃肠道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2019胃肠道肿瘤防治新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