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故事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2020-01-17姚建武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素养语文教学

姚建武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贯串在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因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故事语文教学”的兴起缘由

本人先后组建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虽然30名成员中不乏优秀教师,但部分成员在近年课例展示和研讨活动中表现出教学语言干瘪,传统文化底蕴浅薄,教学思想和个性更是短板。教师的薄弱投射在课堂,表现为课堂程式固化,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投射在学生,学生思维僵化,唯书本为本,阅读、表达、欣赏、想象和创造能力堪忧。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之后,有些语文教师积极采取一些措施,加强了课外阅读、课堂训练、课后拓展等,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机的统领。课外阅读、课堂训练和课后拓展看似前后连贯,实则割裂独立,没有实现真正融通。以课外阅读《论语》《三字经》和背诵古诗词为例,本是有利于夯实学生文化底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做法,却因为学生不是在理解感悟状态下的主动汲取,所以既不容易将机械积累所得的知识提取内化,又难以激发和维系长时间学习的兴趣。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故事的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神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和成语故事等伴随并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成长。历史发展到今天,经典故事不但没有过时,相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快餐文化大量充斥、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给孩子讲故事的时代更需要用故事文化来夯实和浸染人的心灵,更需要用故事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表达、欣赏、想象和创造的能力,促进新一代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国家重视发展核心素养、特区呼唤全面发展人才、学科教学致力于核心素养培育,而经典文化亟待传承的背景下,“故事语文教学”应运而生。

二、“故事语文教学”的本质内涵

“故事语文教学”是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以故事为载体,通过读故事、讲故事、欣赏故事、创编故事和展演故事等途径,激发生命的力量,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目的的语文课程行为。

“故事语文教学”将听、说、读、写等能力渗透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之中,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和成长规律。它涵盖教师、学生、课堂和课程等方面,是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创新的具体化行为和有效探索。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生命的表达、情感的交流、个性的张扬为本,既关注故事教学的实施策略,又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概括起来,“故事语文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生命的力量。

三、“故事语文教学”的实践意义

“故事语文教学”是开放的教学。“故事语文教学”虽源于祖国灿烂、优秀的故事文化,但它根植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不仅实现语文学科内部阅读、表达、欣赏、想象和创造等语文学习能力的融通,还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禁锢,打通课本与经典、课堂教学与文化传承之间的通道,统领故事与教学之间的整合联系,体现的是大语文教学观。

“故事语文教学”是多元的教学。“故事语文教学”借助故事载体,不仅培育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奠定终身学习所需的语文学习能力,还以故事这种绚丽多彩、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样式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故事语文教学”是发展的教学。“故事语文教学”认为,学生个体是可发展可超越的,学生智能是多元潜在的。激活学生的生命,唤醒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潜力,他们就能够超越自我,实现新的突破和成长。

“故事语文教学”是人本的教学。“故事语文教学”敬畏学生,尊重学生是富有生机的生命个体,儿童的天性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它从传统文化中来,深入学生的灵魂和内心深处。它尊重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改变以往课堂教学唯分数唯成绩的偏见,是真正的教学。

四、“故事语文教学”的核心聚焦

读故事是储备,讲故事是提取,编故事是创造……“故事语文教学”核心聚焦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现课外阅读、课上训练、课后拓展环节的统领融合,改变现有课堂教学“程式固化、封闭生硬”弊端,构建开放灵动的语文教学新课堂。

尊重个性,发挥潜力,激活思维,引导学生走出思维僵化、思维浅层等困境,彰显学生的灵性和个性。

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自觉表达、自由想象、自发创造,去除“唯书本为本、唯分数为本”的狭隘学习思想,全面提升阅读、表达、欣赏、想象和创造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改变年轻教师“只教学不积淀、文化底蕴浅薄”现状,促使教师和学生自觉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夯实学科教学文化素养,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走上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

五、“故事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故事语文教学”是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的一种大胆尝试和探索。以下是我们大胆探索和总结实施的路径与策略:

1.阅读文化长河中的经典故事

中华优秀故事是人类精神宝库当中最灿烂的明珠,是经过岁月磨砺而沉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凝结着前人的智慧和哲思。我们读神话传奇,感受先人的奇思妙想和对未知的不倦探索;读民间传说,体悟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真挚情感;读历史故事,洞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中华故事以其自身独特魅力,連同古人的气质、风骨,让我们如醉如痴、浮想联翩……不说盘古女娲的无私奉献、牛郎织女的凄美分合,也不说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廉颇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单是故事所承载的精神文明与文学魅力,就足以深远地影响学生的一生。

在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找寻精华,常态化静心阅读,是学生们与作者、与故事中人物一同欢笑、一同悲哭、一同激愤、一同振奋、一同评判的过程,是孩子们接受文学经典熏陶感染、洗涤教育的过程。

阅读故事的方法很多。比如中低年级,语文教师可利用微信平台组建班级读书群和读书小组,让阅读成为收服人心、追求真、善、美的诱饵。高年级则可由教师按照神话、寓言、童话、成语、民间故事等体例组织学生开展分类阅读并进行专题汇报。

2.发现童诗歌谣中的童真故事

儿童诗,多为生动活泼且精练的语言,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和朗朗上口的音韵熏陶。教学实践中,我们引导学生放飞思绪,敞开心扉,发现的是一个个富有童真童趣的故事。

教学《彩色的梦》(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童诗,抓住“聊天”一词组织“聊梦”,学生便将自己想象成调皮的彩色铅笔,想象成美妙的“精灵”。梦幻般地滑向沙漠,将荒凉变成绿洲;滑向森林,使枯萎的枝叶焕发生机;滑向田野,让大地花果飘香……一个个充满遐想、富有孩子气的故事精彩呈现。

不仅《彩色的梦》,《青蛙写诗》《祖先的摇篮》《植物妈妈有办法》《池子与河流》等童诗歌谣中都蕴含着精美的故事。教师给予学生发现故事的眼睛,简单的文字就变得有滋有味。

3.发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故事

中华经典古文,是学生们成长的重要精神食粮。《守株待兔》(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是一篇小古文。除读懂故事,知晓寓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掘小古文中隐藏的经典故事:在“劝”文化统领下,模拟臣子劝告不懂变通的君王,对比再现韩非子劝告君王的巧妙;扩编《守株待兔》故事,拓展学习其他“劝”文化故事……学生所收获的,不再是支离和破碎,而是系统与厚实。《破瓮救友》(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

诗词当中,诸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张籍的《秋思》等,都可以改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帮助学生深切感悟蕴含之意、表达之情。

4.探寻成语警句中的起源故事

恰到好处地运用成语,能够发挥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事实上,学生往往只知道成语的意思,而对来龙去脉并不了解,表达效果大打折扣。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描写花的语段。依据“花团锦簇”,学生大概知道花开得很多,但具体是怎样的景象并无清晰的概念。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九十四回写天竺国国王要招唐僧为驸马,在公主出场时有段精彩描写:“只见那三宫皇后,六院嫔妃,引领着公主,都在昭阳宫谈笑。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引入文段,引导学生想象公主出场时的繁华与艳丽,再体会季羡林移植“花团锦簇”的作用,不难想象花开五彩缤纷、鲜艳多彩的景象。无独有偶,“姹紫嫣红”也源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中有关杜丽娘踏进园子的描述。

如果有意识地探寻名言警句的特定来源,了解背后生动的故事,就不难理解作者运用的意图。

5.再现文本留白处的个性故事

留白是一种艺术,能够激发想象和创造,给我们广阔的开拓空间。文本中有许多留白的地方。学生经过课外读故事、课上学故事,早已萌生对故事的兴趣和创作的冲动。这时候,教师可以顺势而为,引导学生创编个性化故事。

诗歌《赠汪伦》表达的是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读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我们不禁疑惑:感情深厚的朋友即将分别,为什么汪伦却是“忽然”才到呢?学生补白就有了以下情节:两人的感情太深,李白不忍心看到朋友分别时泪沾衣襟,所以一个人偷偷提前走了,没想到还是被汪伦发现,所以突然响起踏歌声;汪伦得知李白要走,赶紧上万家酒店买好酒,谁知回来却发现李白已走,所以匆匆赶到潭边……合情合理的补白,使短小精练的诗歌充满了情趣,富有了画面感。

又如《鲁滨孙漂流记》,如果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补白回国后的情节,《〈鲁滨孙漂流记〉后传》将会是富有个性色彩的传奇故事。

6 . 展演阅读成长中的精彩故事

“故事语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科能力,培养审美情趣,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视野的开阔,乃至个性的张扬、灵性的抒发。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展现的都是学生们在阅读成长中的精彩故事。

(1)講故事。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演讲时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小给孩子种下一颗故事的种子,一旦故事走进孩子的童年,扎根孩子的心灵深处,他们的童年就有了故事。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活动课时间讲故事,学生所获得的远不只是一次登台表现的机会,而是一种热爱,一种向往,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

(2)编故事。除了文本留白处的补白,还可以同题创作、同角色创作,甚至是改编故事、新编故事。当学生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并编辑成册的时候,彰显的是以写为核心的语文教学理念,学生将体验到作为创编者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3)演故事。每名学生都是天生的表演家。故事是非常好的载体,无论是课外故事、教材中的故事还是学生自我创作的故事,都是非常好的表演脚本。尤其是分层次组织故事演讲比赛,既是对前期读故事、学故事、创编故事效度的检验,又发展了学生的阅读、表达、想象、创造、编导能力,还培育了审美情趣、道德情操。

“故事语文教学”借助故事平台为学生的阅读、写作服务,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了富有灵性和活力的生本课堂,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黄田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素养语文教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