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锻炼”与“锻练”之辨

2020-01-17黄嘉慧

关键词:文辞锻炼金石

黄嘉慧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现代汉语中,“锻炼”与“锻练”二者之间的界线不十分明确,使得它们在使用时经常出现混淆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了“锻炼”,没有收录“锻练”。《汉语大词典》里面收录了“锻练”,但是只有一个义项“罗织罪名,陷人于罪”。所以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用例,对二者进行辨析,从而发现二者的异同,达到规范使用的目的就显得比较重要。

一、 “炼”与“练”溯源

探寻“锻炼”和“锻练”之间的异同,首先要探寻“炼”和“练”之间的异同。“煉”和“練”,都从柬,柬亦声,二者都是形声兼会意字。“柬”从束,中有两点儿,在战国文字中,两点儿变为“八”,《说文》解释为:“从束,从八。八,分别也。”用手分开束,于束中柬择之,所以有选择的意思,柬是“揀(拣)”的初文。“練”字出现的年代较早,始见于战国文字。

“煉”和“鍊”出现的年代大约在秦朝

王筠谓:“煉、鍊一字。”炼必有火有金,二者是异体字的关系。杨伯峻曰:“練,古鍊(煉)字。”“练”和“炼”二者既是古今字的关系,也是通假字的关系。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湅”字:

練、煉(鍊)、湅三字同音,而且是同源字,都表示通过一定的手段除去杂质,提高纯度。練,治繒(帛)也;湅,同“練”,治丝帛也;煉(鍊),治金也。

(一)“炼”字溯源

《说文》:“煉,鑠治金也。从火,柬声。”鑠,销金也。表示销熔,熔化。段玉裁注:“治,毛本作冶,误。今依宋本。”本义是熔冶金石,使之纯净或坚韧。《论衡·谈天》:“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通过冶炼金石,从而提高纯度或性能,引申出通过实践磨炼人,从而提高技艺、品质。因而有修炼、磨炼之义。《唐文拾遗》:“修身则饮水怀冰,炼思则吟烟啸露”“孤范独秀,久学经论,陶炼精博,识幽洞微。”

由冶炼金石,使之纯净,引申特指推敲文字,锤炼文辞,使之精美简洁。杜甫《白盐山》:“词人取佳句,刷炼始堪传。”皮日休《刘枣强碑》:“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在镯太白,也后来之佳作也。”

(二)“练”字溯源

《说文》:“練,湅繒也。从糸,柬声。”[1]形声兼会意字。湅,煮丝绢熟也。繒,帛也。練的本义是把丝、帛煮得柔软洁白[2]。宋苏轼《宥老楮》:“黄繒練成素,黝面頮作玉。”

也指已练制、煮过的白色熟绢。《文选》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远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也有白色、素色之义,南朝梁吴均《答萧新浦》:“翩翩流水车,萧萧曳练马。”

煮熟丝、帛,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反复练制,才能使之柔软洁白。所以引申出反复练习、训练之义。《战国策·楚策一》:“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

由反复训练义,又引申出熟悉、熟练之义。《宋书·王僧绰传》:“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由反复训练士兵义,引申出精壮、干练义。《孙子·始计》:“兵众孰强,士卒孰练。”晋陆机《辨亡论下》:“其野沃,其兵练,其器利。”

接下来谈一谈“练”的通假问题。

“練”通“煉”,表示熔炼。杨伯峻认为:“練,古鍊字。”所以“練”和“煉(鍊)”存在古今字的关系。《列子·汤问》:“故昔者女娲氏練五色石以补其阙。”《扁鹊倉公列传》:“齐王侍医遂病,自練五石服之。”都表示熔炼,此义后作“煉”。当“煉”字产生后,“練”和“煉”还存在通假关系。

二、“锻炼”的词义发展及用例

“锻炼”一词出现的年代较晚,大约在东汉时期,凝固性很强。“锻”的本义是打铁,而“炼”的本义是熔冶金石,二者是并列关系。所以“锻炼”的本义应该是冶炼锻造,《论衡·率性》:“夫铁石天然,尚为锻炼者变易故质。”

但是“锻炼”的比喻义“罗织罪名”是常用义,使用的频率最高。通过检索北大CCL语料库,我们发现了古文中有316条出现“锻炼”一词的例证,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锻炼”的词义及其演变。

(一)冶炼锻造

例如:

1. 其本铤,山中之恒铁也。冶工[锻炼],成为铦利,岂利剑之锻与炼乃异质哉?——东汉 王充《论衡·率性篇》

2. 凡诸鄙事,过目则能,[锻炼]金银,裁衣作帽,莫不精绝。——南朝梁 沈约《宋书·本纪第九》

3.书生访求不见,至铁冶处,有煅铁尉迟敬德者,方袒露蓬首。[锻炼]之次,书生伺其歇,乃前拜之。——北宋 李昉《太平广记·尉迟敬德》

4.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锻炼]金石之用。——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煤炭》

5.帝曰:“金必[鍛鍊]而成器,朕方自比于金。”——清 赵翼《廿二史劄记·卷十九》

(二)比喻罗织罪名,陷人于罪

“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陶铸锻炼,使之成孰也。”这个义项是最常见的义项,出现的频率最高。例如:

1. 上奏畏(抑)却,则[鍛鍊]而周(密)内之。盖奏者当成之时,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罪。——东汉 荀悦《两汉纪第1卷·孝宣皇帝纪一卷第十七》

2.于是勇及诸子皆被禁锢,部分收其党与。杨素舞文巧诋,[锻炼]以成其狱。勇由是遂败。——唐 魏征《隋书·列传第十文四子房陵王勇》

3.有告者言梦奇受赂而劾狱不尽,乃移军巡狱。狱吏希旨,[锻炼]其事,璋具伏。——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唐臣传第十四》

4.北镇抚司拷问之,[锻炼]完密,始入司寇之目。即东厂所获大小不法,亦拿送北司再鞫情由。——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 锦衣卫镇抚司》

5.而外廷有扞格者,卫则东西两司房访缉之,北司拷问之,[锻炼]周内,始送法司。——清 张廷玉《明史·卷九十五》

锻炼当“罗织罪名”这个义项讲时,常有“锻炼成狱”“深文锻炼”“锻炼而周内”出现。陆宗达在《说文解字通论》一书中解释了“周内”这个词,“锻”与“炼”为并列关系,则“周”与“内”的关系也应是并列关系。“周”当为“绸”之借字,可训为“织”。“内”又作“纳”,可训为“绣”。所以“周内”就是“织绣”,织文绣花,罗织罪名[4]。“锻炼而周内之”像锻造打铁那样锤炼得无比坚实,又像织绣方法那样缝合得无隙可寻,比喻罗织罪名,陷人于罪。

(三)拷打、拷问

这一义项是由罗织罪名、锻炼成狱引申而来,常有“毒刑锻炼”“严刑锻炼”等等。例如:

1. 县令高登,刚正士也,坚不奉命。舜陟大怒,文致其罪,送狱[鍛鍊],备极惨毒,登几不能堪。未数日,舜陟忽殂,登乃获免。——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天佑忠贤》

2.京益怒,遣御史宋圣宠劾其私事,追逮其家人,[锻炼]无所得,但言约日出师,几误军期,削籍窜岭表。——元 脱脱《宋史·卷四百五十三》

3.若不明正其罪,被害冤魂,何时瞑目?至于扳诬冤枉的,却又六问三推,千般[锻炼]。严刑之下,就是凌迟碎剐的罪,急忙里只得轻易招成。——明 凌濛初《拍案惊奇·恶船家计赚假尸银》

(四)经受考验,增长才干

由锻造金石引申出锻造人,锻造技艺、品质,表示修炼、磨练。例如:

1.顾深惭[锻炼],才小辱提携。——唐 杜甫《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2.大学于格物诚意都[鍛煉]成了,到得正心修身处,只是行将去都易了。——南宋 朱熹《朱子全书·论知行》

3.如金针刺眼,毫发若差,睛则破矣。愿生生居学地而自[鍛煉]。——南宋 正受《嘉泰普灯录·四四六》

4.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明 洪应明《菜根谭·一八》

5.岂知修仙一事,原非易事,弗受尽[锻炼],终难成不坏之身。吾见稍习其道而意欲成真者,何其容易乃尔。——清 魏文中《绣云阁·走万星途遇赤鲤》

(五)比喻锤炼文辞

这一义项也是由锻造金石引申而来,引申特指锻造文辞、锤炼文辞。例如:

1.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今之文簿,恒虑勘覆[锻炼],若其不密,万里追证百年旧案。故谚云:‘老吏抱案死。’——唐 李延寿《二十四史 北史·刘炫》

2.便是机处,无非教也。教便是说理。又曰:此等言语,都是经[鍛鍊]底语,须熟念细看。——北宋 朱熹《朱子全书·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八》

3.记言属见所赐赵倢伃,书以相比,元帝被病无悰,但[锻炼]后宫贵人,书也类多华辞。至如成帝,则推诚写实。——清 严可均《全汉文·卷十一 报诸侄书》

例证1,“今之文簿,恒虑勘覆锻炼。”“勘覆”指的是反复审核,“恒虑”相当于“困于心、衡于虑”,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现在的文簿,(应该)殚精竭虑,反复审核锤炼,如果不周密,就要万里追证百年旧案。

例证3,根据上下文语境,讲的是汉元帝文辞华美,而汉成帝推诚写实。“锻炼”的对象是“后宫贵人的文章”。

(六)精炼

这一义项是由锤炼文辞引申而来,表示文章精炼、简洁。例如:

1. 汉主父偃、徐乐、严安以布衣上书,朝奏暮召,而臣所上八万言,其文[鍛鍊]精粹,出入今古数千百年,披剔剖抉,有可以辅教化者未始遗。——宋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九》

2. (维)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锻炼]铿锵,庶少遗恨。——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严维》

我们从历时的角度来总结一下“锻炼”一词词义的发展:“锻炼”一词大约在东汉时期出现,本义是“冶炼锻造”,常用义是“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到了唐朝,词义发展,出现了新的义项“经受考验,增长才干”“锤炼文辞”。到了宋朝,词义进一步发展,宋人对古文的解读细致入微,一些隐含在词语中的义项逐渐被发现,由“罗织罪名”引申出“拷打、拷问”义,由“锤炼文辞”引申出“精炼”义。到了清朝,它的常用义转为“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即“磨炼、修炼”义。“锻炼”的义项不同,其实是锻炼的“对象”不同。最初是锻炼“金石”,用锻炼金石来比喻锻炼“罪名”;之后是锻炼“人”,锻炼“文章”。

三、“锻练”的词义及用例

通过检索北大CCL语料库,我们发现了古文中有14条出现“锻练”一词的例证。“練”为古“煉(鍊)”字,二者是同源字、古今字,并且存在通假关系[5]。所以“锻练”同“锻炼”。通过分析例证,我们可以把“锻练”一词的词义分为以下几个义项:

(一)罗织罪名,陷人于罪

“练”为“炼”之借字。例如:

1.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馀辜。——东汉 班固《汉书·卷五十一》

2.公卿士庶,连颈受戮。道路籍籍,虽知非辜,而[锻练]已成,辩占皆合。纵皋陶为理,于公定刑,则谓污宫毁柩,犹未塞责。——后晋 刘昫《旧唐书·八十八列传第三十八韦思谦》

3.今奸人往往摭拾,诬为诽谤,法吏刻深,[锻练]成狱。刑之不中,民则无措,其除诽谤禁,有告者一切勿治。——清 张廷玉《明史·本纪第八 仁宗》

(二)冶炼锻造义

例如:

大通监输铁尚方铸兵器,[锻练]用之,十裁得四五;广南贡藤,去其粗者,斤仅得三两。——元 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五》

(三)拷打折磨

例如:

1.魏忠贤斥逐东林,数兴大狱。尔耕广布侦卒,罗织平人,[锻练]严酷,入狱者率不得出。——清 张廷玉《明史·卷三百六》

2.显纯略晓文墨,性残酷,大狱频兴,毒刑[锻练]。——清 张廷玉《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四)锤炼文辞

例如:

但当明听其实,参会众情,徐思其验,[锻练]而用。不得逆诈自听,挫折愚人之词;又不得听庸人之说,称敌寡弱。——唐 李靖《卫公兵法辑本·将务兵谋》

锻练后面接的是“愚人之词”“庸人之说”,所以此处锤炼的对象应该是文章、文辞。

《汉语大词典》中“锻练”只收录了一个假借义“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其他三个假借义没有收录。而且“锻练”没有“精炼”义和“经受考验,增长才干”义,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总结“锻炼”和“锻练”的词义异同。

表1 “锻炼”与“锻练”的词义异同

通过古汉语料分析,我们发现“锻炼”的词义更丰富,使用频率更高,范围更广。而“锻练”的词义其实都是假借义,“练”是本有其字的假借,“锻练”并没有凝固成一个单独的双音节词。纵观“锻炼”一词的词义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常用义发生了变化。起初它的常用义是“罗织罪名”,到了清朝,它的常用义转为“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即“磨炼、修炼”义,也就是现代汉语中“锻炼”一词的常用义。所以现代汉语中的“锻炼身体”,应该是“锻炼”,而不是“锻练”。

猜你喜欢

文辞锻炼金石
金石不朽 承载灵渠千年记忆
新增编委介绍
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冷热
浅谈对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教学方面的几点认识
咬嚼:让课堂建构更灵动
在数学中锻炼高中生意志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分析研究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