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0-01-17刘艳俊张春晖
王 莹,刘艳俊,刘 莹,张春晖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病证结合模型主要以复合因素模拟病因,将现代医学的辨病特长与中医的辨证特色相结合,在同一动物体上同时复制相互联系的现代医学疾病及中医证候,深刻反映中医中药研究特点,积极推动中医证候生物学本质和中药药效的研究,关键在于将中医的病因学说与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紧密结合。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发展的新方向,这类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中医动物模型,是阐明证候生物学基础较为合适的研究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出发,选择符合中医证型的动物模型,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方能揭示并阐述中医药对各类疾病的复杂作用机制[1]。
气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作为科研工具在近十年的中医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但目前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尚未有关于气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系统报道。我们将近年来气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1 心气虚证
1.1 心气虚证动物模型
目前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主要有2种,一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藏象学说模拟中医传统病因制作模型,一是根据西医病因学模拟西医病理通过手术的方法制作模型。《灵枢·本藏》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两大类基本物质气与血互根互用、不可分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有学者依据此中医理论,在造成动物心血管慢性损伤的基础上,结合多次少量放血以耗气,复制心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2]。姚立等[3]采用强迫跑步、控食等复合因素促使动物在疲劳、饥饿的干预下达到气虚状态,并通过灌服大剂量心得安溶液增强对心功能的抑制作用,将气虚病位定位于心,成功建立Wistar大鼠的心气虚证模型,使其在整体上客观表现出心气虚的病机变化特点。金戈等[4]采用2次游泳法对38只大鼠进行造模,让大鼠负重游泳,最大限度地耗竭大鼠体能,并在每日游泳的基础上,给大鼠灌服大剂量心得安溶液使造模定位于心,诱发心气虚证动物实验模型。诸多研究报告表明心气虚证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有同一性,有学者对大鼠、小鼠、犬、兔等动物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腹主动脉缩窄法、主动脉瓣穿刺法等模拟西医病因病理建立心气虚证动物模型[5]。
1.2 心气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心力衰竭的发生多由心血管疾病导致,是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及高血压病等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制作心梗后心衰动物模型是现代医学的热点之一,近些年来,以气虚血瘀证结合心衰复制出的病证结合模型频繁出现在学科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林家茂等[6]采纳西医病理造模因素与中医证候造模因素相叠加的研究方法,遵循“运血者、即是气”的中医理论指导,利用阿霉素与丙基硫氧嘧啶片双重药物攻击的方法,在造成大鼠慢性心力衰竭的同时形成心气虚兼血瘀水肿证的症状表现,应用温补心脾药物加以干预,发现用药后能明显改善动物模型的心功能和相关证候学指标,从而反证该动物模型建立的合理性。赵明镜等[7]发现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主干致心梗后心衰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既有心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又有心主神明功能的失常,较完整、典型地表现了心气虚证特征,与大鼠水环境站台睡眠剥夺法致生理性功能失调所致的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相比,心梗心衰病证结合模型局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心气虚证候表现更稳定、更有规律性。
2 脾气虚证
2.1 脾气虚证动物模型
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乏源,张彩云等[8]采用劳倦伤脾加饮食失节多因素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过程中,模型大鼠出现毛发直立稀松、无光泽,尾巴细瘦、淡白,体质量持续减少、体型瘦削,粪便松软、不成形等体征变化,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可作为判定脾气虚证动物模型成功建立与否的参考指标。施旭光等[9]分别采用酒醋硝黄饲料法、酒硝黄灌胃法、大黄灌胃法和利血平法复制4种脾气虚证动物模型,综合比较各组大鼠生物学体征的变化及体质量、胸腺指数、脾指数、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等指标,认为通过酒醋硝黄饲料法复制出的动物模型最接近中医脾气虚证候特征,是目前最理想、最有效的脾气虚证动物造模方法之一。
2.2 脾气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冯果等[10]采用饮食失节、劳倦过度、苦寒泻下的方法复制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大鼠乙醇、去氧胆酸钠、吲哚美辛等,并将氨水作为日常饮用水,成功建立大鼠脾气虚胃炎动物模型。杨宇峰等[11]对大鼠单日喂食甘蓝,双日高糖高脂膳食持续喂养,游泳至耐力极限。第4周后根据体质量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通过劳倦加饮食不节(高糖高脂膳食)、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方法成功复制出脾气虚证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模型组出现了游泳耐力逐日下降、食少懒动、大便溏薄、精神萎靡不振、体毛光亮度减退等现象。吴拥军等[12]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利用大黄泻下法加卵清蛋白致敏建立脾气虚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应用温阳益气方进行药物干预,研究发现益气温阳方能有效抑制炎症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的汇集,稳定细胞膜,减轻组织水肿,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3 肾气虚证
3.1 肾气虚证动物模型
《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藏,主津液。”《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可见肾主水,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相关学者利用卡那霉素药物注射方法制作肾气虚证大鼠模型,实验证明肾气虚模型大鼠肾脏AQP2 mRNA低表达,或可在分子水平上揭示肾气虚表现为尿量增多的原因,为中医学“肾主水”理论提供实验依据[13]。恐伤肾,劳则气耗,石幼琪等[14]基于中医“恐伤肾”、“房劳伤肾”理论和运动性疲劳的特点,采用递增负荷游泳加悬吊应激的方案,给予动物较长期强应激,迫使其高强度运动,使其长期处于恐惧、紧张、过劳状态,成功建立运动性疲劳肾气虚动物模型[14]。
3.2 肾气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五脏阴阳之本,各脏精、气、阴、阳不足的病变最终都会累及肾之精、气、阴、阳。目前研究中肾气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较少。我们参照惊恐应激大鼠模型、应激致“肾虚”动物模型和运动性疲劳低血睾酮模型,采用惊恐应激、悬吊应激和游泳疲劳的方案,结合哮喘造模方法,建立肾气虚哮喘病证结合模型,通过观察动物主要的直观症状和特征表现,并以中药复方干预,检测相关微观指标,初步证实构建的肾气虚证哮喘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及可操作性[15]。宋红等[16]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卵蛋白联合游泳力竭法、恐伤肾双因素复合法成功复制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模型,运用氢谱核磁共振检测手段,筛选并鉴定出各组大鼠血清中的差异代谢物,认为补肺肾治本,兼以化痰行气活血、补泻兼施、缓调阴阳的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的可能机制为促进机体脂类代谢,进而改善机体能量代谢缺乏状态,对临床辨证治疗用药选方具有指导意义。
4 肺气虚证
4.1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
目前制作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的方法[17-18]主要包括:脂多糖加烟熏法、香烟熏法、锯末烟熏法、二氧化硫烟熏加木瓜蛋白酶刺激法、博来霉素气管内注入法、呼吸道生物被膜铜绿假单胞菌滴鼻加冷水游泳法、烟熏加冰水法。烟熏材料有香烟、锯末、刨花、烟叶、硫磺粉、艾条等。
4.2 肺气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王朝兰等[19]采用烟熏及气管滴入脂多糖(LPS)双因素复合制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模型大鼠,通过观察证候表现、检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来判断模型成功与否,最终发现该模型从形态到功能基本符合人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特点[19]。通过LPS气管滴注复制COPD大鼠模型,模拟COPD临床气道炎细胞浸润导致出现的黏液高分泌病理表现,并结合烟熏通过被动吸烟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复制COPD气道重建、瘢痕形成、肺气肿等结构改变和中医肺气虚证特征。李振卿等[20]将大鼠置于特制的1 m×1 m×1 m的烟室中,用刨花、锯末、烟叶各50 g,点燃熏烟,每日2次,每次30 min,持续30 d,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虚证SD大鼠模型,再以益肺方药加以干预,发现益肺方药可通过降低机体TNF-α、IL-1β水平对慢支肺气虚证产生治疗作用。
中医病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是中医药科学实验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对揭示中医“证”的本质、研究中药复方的治疗作用机制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探索和与医学知识的推陈出新提供必要条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以气虚病因及中医辨证为基础,以文献研究为手段,选取既往关于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筛选相对完善的造模方式、材料及特异性评价指标;并以药物干预动物实验的方法作为验证方式,对所筛选的造模方法及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及可操作性,从而建立或复制出更为标准、完善、可行的气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