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疫”中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2020-01-17鱼佩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环球首映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青年人抗疫群体

鱼佩填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战“疫”中当代青年的蜕变与成长

在这场战“疫”中,在抗疫前线武汉,医护人员中90后,00 后担负起了救助病人的重任;在中国的基层,青年大学生们作为抗疫志愿者,活跃在自己的岗位,肩负起职责;在一个个家庭中,青年为了劝说家人戴口罩奇招百出;在网络上,饭圈女孩以粉丝群体的名义向武汉捐款,彰显了正能量。

(一)逆行,毅行,青年行

青年人选择了逆行,在艰苦的抗疫过程中毅行,一路成长,这份勇敢在稚气中更是难能可贵,他们用行动和结果向党和人民证明了,青年可行。

1.一夜长大,勇敢逆行

一群90 后,00 后学着大人的样子相继写下“请战书”,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在武汉封城的情况下选择逆行,成为很多人眼中的英雄,其实哪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是一群孩子换上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保护大家。在换上衣服到达战场的那一刻,他们一夜长大,用自己的肩膀守护祖国和人民。

青年人是有一腔热血的,是有远大理想的,在这之前,这群青年人在亲人眼中,在前辈眼中就是一群孩子,可能爱睡懒觉,爱逛街,爱打游戏,爱追星。在选择逆行武汉的那一刻,就长成了大人。广东援鄂医疗队年龄最小护士,00 后刘佳怡这样说道,“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广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1]

90 后是这样一代人,在2003 年抗击非典那一年,90 后还是一群小孩子,那时候所有人都在保护90 后,而如今,90 后扛起了重担,保护起所有人。

在战“疫”一线,青年们的身影随处可见,执勤人员、基层人员、快递小哥。公益志愿者。配送员,青年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守护我们的国家,最美逆行者构成最美风景线。

2.过程艰苦,坚持毅行

如果说选择出征是因为一腔热血,那在艰苦抗疫过程中坚持下来并完成任务便是一种本领,是一种担当。人做选择的那一刻是很容易的,但在走之后的路仍然揣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坚持毅行的时候,这个人才是真正完成了自己的选择。而这场战“疫”里的每一个青年人都是这样的人,无悔选择,不负众望。

在战役一线的90 后医护人员,在疫情扩散时期,由于物资不足,一天不上厕所、不喝水,甚至连饭也吃不上还要照顾病人,脱下防护服摘下手套,双手被汗水浸泡的皱巴巴的,脸上被口罩勒出印子,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

选择参加这场战“疫”的青年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抗疫过程是艰险的,是难熬的,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坚持毅行,直到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2]

3.稚气未脱,青年可行

虽是一夜长大,虽然过程艰苦,但是他们依然稚气未脱,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年轻的护士们在防护服上画下各种可爱的小漫画,既提高了辨识度,又是一种加油激励,可见防护服并不能挡住他们年轻的心。在武汉方舱医院,来自新疆的医生护士带着大家跳新疆舞,激励病人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场战“疫”。22 岁的护士朱海秀,不敢对着镜头向父母报平安,怕自己会哭,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

就是这样一群人,面对困难,没有抱怨,用透着一股稚气的勇敢互相激励,又鼓励着病人,这样的勇敢更是难能可贵。这就是90 后,00 后的青春,是稚气又勇敢的中国保护人。他们将这个时代青年的特点见之于行动,表现出独属于他们的勇敢,诠释着新一代青年的定义,告诉所有人,这一代青年可行。

(二)战“疫”中青年作为主力军的责任彰显

在这场战“疫”中,处处可见青年人的身影,各行各业的青年突击队员超过百万人,用青春力量实践热血担当,彰显青年责任。

1.奔赴前线主力军

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90 后,00 后有1.2 万人,大约占整个队伍的三分之一,俨然成为这场战“疫”中的主力军。他们在医院病人的日常护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疫情暴发初始,医用口罩一度短缺,在国外留学的学生们,想尽办法从国外带回自己尽全力搜集到的口罩,捐给奋斗在医院中的医护人员。更有18 岁的余森乐去口罩厂当临时工。火神山十天十夜,一个奇迹的诞生,其中冒雨建设的员工有90%以上都是90 后。还有在武汉各个社区的志愿者为居民配送物资,来回奔波。

在武汉这座城市里,或许街道上是空旷的,各个商场公园是寂静的,但是,在这座城市里有一群青年在前线尽着力,力求度过时艰,使武汉早日回归如初。

2.基层服务主力军

除了武汉,除了湖北,中国各个省市都相继拉开了一级响应,基层管理成为重中之重,下到每一个村落,每一个社区,在这些基层,青年们包括大学生成为基层服务的主力军,他们踊跃报名,帮忙给村民或者居民配送物资,清洁消毒,在各个关卡守护值班,排查出入人员。

各个大学对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的行动进行了搜集,发送在相应的网络平台上,比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公众号“青春矿大”,以“疫情防控,矿大返乡团青年在行动”为主题,搜集矿大学子在家乡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宣传激励了青年们助力疫情防控的热心与决心。

基层是疫情防控最有效的防线,把守好基层,才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在这条防线上,青年志愿者和年轻的党员干部们协调组织安排,把守好这调防线,为阻止疫情蔓延做出了贡献。

3.规劝家人主力军

在疫情暴发的开始,很多中老年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出门不戴口罩,我行我素。在家里青年人为了使父母长辈意识到严重性,自觉减少出门,出门佩戴口罩,在家庭群里科普这次肺炎的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在初期的公共场合,青年人率先戴起口罩,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青年人带领全家防护全部做到位,发动全家人小心谨慎,配合帮助基层宣传,这在广大民众防护疫情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饭圈捐款主力军

一般语境下的“饭圈”指的是粉丝圈群,不同的饭圈是由喜欢不同明星、艺人或者演艺组合而组成的粉丝群体。[3]在疫情期间,明星捐款成为一个热议话题,而饭圈捐款就是粉丝们自己筹集款项,汇集起来,以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名义向前线捐款或者是捐赠物资。

与传统先筹款后购买捐赠物资的工作模式不同,饭圈的人大多数还是收入不高的青年人,甚至有相当部分是在校学生,受制于经济能力的限制,他们自掏腰包的捐赠多是预算有限的,因而必须在有限预算的范围内进行。[4]在她们自己组织筹款或者寻求物资的过程中,会专门有人将捐款明细、物资运输情况等在相应的平台上发布出来,做到公开透明,在这个捐发过程中,饭圈还会设置监督人士,力保每一分钱都能落到实处,送到点处。

饭圈这样一个组织具有相当强的号召力,如在捐款过程中,易烊千玺公益站用四天时间决定向武汉捐赠医用物资,并打通厂商直达医院物流,用44 分钟面向粉丝筹集30 万元善款,再用三天时间购买3400 份试剂盒,直接送到一线医院。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饭圈的组织动员能力不可小觑。

追星是当代青年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次疫情中,这些年轻的“追星族”们自发组织向前线捐款或物资,追星,在人们的认知中是充满娱乐性质的,但也正是这些追星的青年们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充分参与到了疫情应急救助之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人对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相当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且具有比较强的协作能力。

二、战“疫”中当代青年的特征呈现

每一代青年都有不同的特点,而当国家遇到突发状况,遭遇大型灾难的时候,青年们的反应以及应对行为则可以将青年们的本质特性表现出来。这次疫情的爆发,也可以说是对当代青年的一场大考。

(一)大灾难激发群体觉醒

大灾难激发群体觉醒,是指我国青年这个群体在国家遇到大灾难时,能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人有责任去尽自己的能力使国家度过这场灾难。

1.群体觉醒的特征

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历经数次“觉醒”,从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少数先驱者的个体觉醒,到甲午战败后,士大夫阶层出现了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再到五四运动时期,一部分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带动了中华民众的觉醒。

群体觉醒是指中国青年整个群体的觉醒,不是一部分青年人觉醒,也不是一部分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人率先觉醒,再带动其他人觉醒。所以,在面对这次疫情,整个青年群体的觉醒是当代青年所呈现出来的最大特征。

青年出现群体觉醒,是一种意识层面上的重要进步,这表明当代青年在国家遭受重大灾难时刻能够自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产生的。”[5]我们能看到,青年群体意识到了这一点,这种群体觉醒在这次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青年出现群体觉醒的原因

青年出现群体觉醒,首要原因在于时代赋予的使命感,我们国家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各种场合勉青年,并多次阐述青年的重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末尾,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青年寄予了厚望,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6]其次,是因为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比较强,我们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本着“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个理念将教育发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青年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埋下责任担当的种子,并不断成长,只要国家社会一有需要,这种责任感就会外放出来,化为实际行动,将责任落到实处。

(二)小行为促进个体奋进

在抗疫期间,每一个青年用自己的行为表明了个体的奋进,在为国家尽力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了升华。青年出现群体觉醒,是一种意识上的进步,那么外化为行为则是一种成功。在这次疫情中,最大的惊喜并不是出现了青年群体觉醒,而是青年们将这种意识外化为了行动,大部分人做的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行为,比如,劝家人戴口罩,但是只要有所行动,就是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

青年的行为在这次疫情期间也呈现出了相应的特点:

第一,理性务实。从义无反顾奔赴抗疫前线,到踊跃参加基层服务,到找寻各种渠道捐款,再到劝服家人宅家做贡献,青年人的这些行为都是尽力而为,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和能力去做有利于防疫的事,没有出现哗众取宠这样的情况,从而使抗疫工作显得井井有条。

第二,方式创新。在疫情期间,青年们为了尽一份力,可谓是花样百出。“云课堂”为医护人员子女提供线上学业辅导和心理陪伴,青年志愿者充分做好后援服务,是最强大的“青春后援团”;“云监工”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医院的建设进度,并给施工工具起各种流行的名字,关心抗疫前线的同时也缓解了紧张的氛围;在防护服上画各种小漫画,医护人员借此相互勉励。等等这些方式都与当代青年人的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并充分利用了网络,表明以年轻的心态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第三,心理获得感较强。在疫情期间,青年人都渴望能够尽自己一份力,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行为,只要有助于抗疫,青年人的心中就会获得较强的获得感。“获得感”与需求密切相关,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层递进的层次,心理获得感则来源于第五个层次即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需求,在大灾难面前,能够做一些事去挽救当前的局面,个体的理想在当下得到了实现,就会拥有较强的获得感。

(三)多标签凸显责任主导

这一代90 后和00 后身上有不少的标签,尤其是90 后,“佛系”“丧文化”“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是当下加于青年人身上的最有代表性的标签,“佛系”,乍一看,凸显了青年人不想去争抢的社会心态,实则暗讽青年人丧失了努力拼搏、敢于争先的品质。“丧文化”以“厌世脸”“葛优躺”“废柴”等表现形式流行于90 后青年之中,是年轻人心理活动和现实处境的反映,是其对社会宣泄的内心表达。“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将一己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唯一诉求,排斥和否定国家、集体利益的自私自利的价值取倾向。这些负面标签,体现了老一辈对当代青年的担忧,害怕他们难以担当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这次疫情期间,青年人的响应,青年人的思想,青年人的行为,使中国人看到了当代青年人在众多标签中将责任担当了起来,并且用能力证明能够担当起来,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多标签下的青年人在这次战“疫”中能够担当起时代重任,表明在国家危难时刻,每一代青年人都有着同样的担当,不论是五四运动还是疫情当前,青年人都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这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渊源,这就是对中国传统责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在悠久的历史中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责任思想,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即以群体的方式生活乃是人区分于其他动物的原因所在,因而在人类社会这个相互依存的整体里,每个身处社会群体中的成员都应该对群体负责,在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上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当代青年可能在平时表现上会有瑕疵,但是在国家面临困难,人民遭受灾难的时候,扎根在青年身上的责任思想就会被激发出来,青年的本质也就因此显现出来。

三、在战“疫”中书写青年人的担当

时代呼唤使命,责任呼唤担当,当代青年在这次抗疫战争中书写了青年人的担当,为国家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青年人担当了什么,什么是青年人的担当,在这次战“疫”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

(一)青年之担当,是爱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7]爱国,是最大的担当,是这场战“疫”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马克思所说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所以爱国在这个时期就是尽每一个人的力量阻隔病毒,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保家卫国,保住大家,继而保住小家。爱国,从来不是每一个人单方面的付出,爱国与爱自己永远是相辅相成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就是一部爱国主义发展史。爱国主义的历史铸就中国连绵不绝的文明,所以,爱国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承,实质上就是一代人又一代人对保家卫国的责任传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厚情感和道德责任。而青年在历史传承之中,是每一个时代的接棒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他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8]回溯党和新中国发展的历史,从五四运动以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唤醒民众,从而发动起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到南湖的船上,以青年为主的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再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青年人,在中国向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每一个阶段,都倾注了每一代青年人的热血。

每一个中国人从开始受教育起就潜移默化的被灌输爱国的情怀和理念,在这次战“疫”中,青年人出色地完成了对于“爱国”这个理念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爱国,不是口号,是行动,是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血里的精神,青年之担当,是爱国,是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绵延生息,薪火相传。当代青年要把爱国情怀作为成才成长的“定盘星”。

(二)青年之担当,是不惧

因为深知身负责任,所以不惧,拥有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这次病毒很可怕,传染速度惊人,几天之内整个中国都“变了色”;表现症状严重,一旦重症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传播途径多样,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防护困难重重。面对这样的境况,平心而论,没有一个人不害怕,毕竟这威胁的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但青年们更明白怯懦畏缩甚至不作为不能阻挡病毒一星半点,反而助长它的气焰。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站出来,打败内心的恐惧,这其实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勇气,不惧,不是不害怕,而是在直面传染风险内心本能恐惧的时候,依旧选择逆行。

这一代青年,在安稳的社会环境下成长,在历史书上回顾革命时期中国涌出的无数英雄人物,我们被28 岁的夏明翰在被敌人杀害时喊出的“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所震撼;被面对铡刀,无所畏惧的15 岁的少年刘胡兰所折服;被为避免暴露,而活活烧死的26 岁的邱少云所感动。这些历史人物在这一代青年眼中,都很伟大,但也很遥远。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们从来不会意识到有一天,自己要面对生死这样一个问题,更不会去假设,如果是自己处于那样一个境况,又该如何选择。

这次战“疫”,虽然看不到硝烟,但依旧直面生死,青年人猝不及防就站在了这个问题的面前,就要面临这样一个选择。这一代青年依旧没有人选择退缩,冲在前线,守在基层,使老一辈人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与希望。这一代青年毫无疑问,可堪重任。青年之担当,是不惧,是超越生死的勇气与无畏。

(三)青年之担当,是责任

人一出生就伴随着责任,每一代人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下承担着相应的责任。青年是时代的产物,青年群体是人类基于自然规律代际传承的不可或缺环节,是每个时代向前发展的主力军,当然也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无论时代特征怎么变化,不变的永远是青年要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时候担当起相应的责任。

担当责任,首先要求青年具有鲜明的主体自觉意识。习近平强调:“责任就意味着尽心尽责干事。”[9]这句话强调了责任是与职务职位联系的“分内之事”。也就是说,人在什么职位就要承担对应的责任。在这次战“疫”中,驰援湖北的青年医护人员,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没有退缩,在抗疫前线,展现了高度的敬业精神,担当起了属于自己的责任。除去医疗救援第一线,在疫情防控和保证社会运转的各领域,112 万多名团员青年组建了5.2 万支青年突击队,在工程建设、物资生产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冲锋在前。各个地区的青年志愿者们广泛参与秩序维护、社区服务等工作。广大青年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要求。这一层一层,就涵盖了整个中国的抗疫工作。青年为什么能够“躬身入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代青年有自觉承担责任的意识,意识到了国事就是己任。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10]在这次疫情的大考验中,青年没有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厚望,将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受住了这次大考验。青年要把责任担当作为检验人生的“试金石”,只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决不当看客。

(四)青年之担当,是德行

人无德不立,良好的道德修养是青年担当责任的道德基础。这次疫情,照出了当代中国的群像。病毒的可怕之处在于传染速度惊人,并且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所以最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就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这就需要每一个人自觉。我们也都在新闻上看到过河南村长的硬核喊话,基层贴的硬核标语,话糙理不糙,大家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每个人能自觉约束自己,这种自觉就体现了每个人的基本道德素养。青年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最早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自觉劝家人防护等。

在武汉读书的河北男孩郭岳1 月22 日返乡,全程佩戴手套和口罩,回家后自觉隔离,在出现症状确诊后积极治疗,出院后仍坚持住在车库自我隔离28 天,还在治愈后捐血救治他人。在他这一系列应对措施下,包括家人在内所有的接触者没有一个人感染。一名意大利留学生在3 月10 日下午乘坐飞机回国,在此前,她在意大利已经自我隔离了20 天,在回国路上辗转近30 个小时,一路上不吃饭不喝水不摘下口罩,下飞机后第一时间向机场工作人员报备,直至被送到隔离点。这些青年人的做法告诉我们,青年之担当,是德行,青春,需与美德同行。

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一场疫情,是对公民文明素养的一场大考,青年更应起到示范作用,要把品德修为作为立身处世的“天平秤”,成为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人。

四、小结

青年在这次疫情中的责任担当使我们确信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写道,“青年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猜你喜欢

青年人抗疫群体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