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专业优势写好中国故事
——以影视编剧为中心的思考

2020-01-17茹楠河南省郑州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

环球首映 2020年10期
关键词:影视传统文化

茹楠 河南省郑州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

文化源于社会文明成果的累计,文化也是凝结人民群众的重要粘合力量,可以激发人民团结一心的凝聚力以及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文艺工作者们需要依托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下人民群众的文艺生活带来更多优质内容。影视作品是流行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构成,将中华传统文化以大众传播形式弘扬到更为广阔的舞台上,有利于打造出一流的中国文化产品,加强华夏文化建构,这也是当代每一位影视编剧肩负的职业重任[1]。“讲好中国故事”不应当成为一句浮夸的口号,而是要切实和内容生产结合在一起,用更有感染力、更有文化底蕴的影视作品,在文化大国的崛起过程中,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

一、扎根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影视编剧作为内容的核心产出者,本身要具备较强的文化素养以及艺术审美能力。创作者文化素养的输出主要表现为对剧本内容的构建,创作者要通过作品凸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将文化自信张扬出去,但是也要把握好尺度,避免盲目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需要影视编剧从业者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的文化发展历程,根据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进行艺术创作。中国文化长河中有着众多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这些传统文化精髓经过当代艺术创作,完全可以焕发出新鲜夺目的光芒。

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一直有着一定影响力,影视编剧要做的是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以及国内的认可程度,展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当下很多影视剧创作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呈现是不够深入的,很多呈现也只是流于表面,从而导致观众对此类影视作品缺乏认同。还有的影视作品,只是生硬的照搬国外剧集或者对外国电影进行刻板的本土化改造,忽略了本土观众对作品的接受度。例如,在对《深夜食堂》的改编中,编剧将原作中的日本料理换成的中国菜,表面上对菜品进行了转换,内在并没有对中华饮食文化进行阐述,也忽略了与现代中国日常生活的融入,从而导致观众在观看之后并没有形成和作品人物之间的情感共鸣[2]。所以,对于影视编剧来说,无论是做原创作品还是影视翻拍,都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全方位理解和把握,以此为基础,创造出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和中国品格的优秀作品。

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创造,文化一步步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群体的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面对着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影视艺术从业者们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只有立足于强大深厚的中国文化,结合国际环境和社会背景创作影视作品,才能够真正促进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延展影响力。

二、打好专业基础,推动创作实践

中国的影视编剧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正确认知之外,也要积极的将自己对于文化的思考和情感融入在艺术创作中,让艺术作品兼具审美趣味、观赏性以及文化性特征。

对于影视编剧来说,创作实践是提升能力的关键,写出符合中国国情、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能够更好地将中国的风貌展现出去。反映中国风土人情现状的艺术作品,在20 世纪90 年代已有出现,例如《北京人在纽约》,以及后来的《媳妇的美好时代》《欢乐颂》等等,这些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来的优秀电视剧作品都在国内和国外得到了众多关注的认可。除了制作精良之外,这些电视剧作品反映的也是当时社会热点话题,通过展现中国现实故事,提出中国文化的解决策略,这也是中国文化输出最佳窗口[3]。以现实为题材的电视剧之外,一些古装剧、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也可以满足观众们的好奇心,这些作品可以更直观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影视编剧在电影层面的创作,可以更加聚焦地展现出我国某一特殊历史时期或者是地域的社会问题。电影较电视剧来说,在叙事手法和画面的展示上有较大的不同,影视编剧所使用的创作语言也是不同的,电影的舞台更广泛,当下世界上的几大电影节都由国外举办,在这种以西方话语权为主宰的电影节中,想要让中国的电影作品突出重围,需要影视编剧投入更多,除了要讲好故事之外,也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标签,做好故事的叙述以及主题升华,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对影片中的价值观和情感倾向产生认同。

电影也较电视剧有着更强的传播能力,国产电影在世界的舞台上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影视编剧从业者们要多做多类型的艺术选题角度实践,突破传统中国电影在主题上的限制。近几年《战狼》系列电影、《流浪地球》等等,都是以新的视角展示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优秀作品。除了主旋律电影之外,近些年《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也是从侧面以批判性的角度展现中华文化的优秀电影,这些艺术尝试和实践都是通过大荧幕,让中国文化走向更大舞台、展现文化自信的优秀案例。

三、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影视编剧都要把握好这一载体,将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体展示。在弘扬时代精神的过程中,编剧要用艺术作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用大或小的主题关注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当下影视文化产品愈发多元,美剧、韩剧、日剧等都在传递着自己国家的文化气息,如果我国的青少年只受到这些外国文化影响的话,很容易造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不利于实现中国文化传承。所以,在新时期中国影视编剧要肩负发展重任,既要制作出符合中国情境以及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也要了解当下市场现状,在主题的维度上不断推陈出新。

影视剧中所包含的文化思想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浮躁的信息时代,每个人看似拥有了更多自主时间,但是却被各类信息噪音所束缚着。影视作品编剧要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以传播中国文化作为创作方向,避免假大空的宣传,而是要真正立足于现实,用优秀的影视作品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形成共情以及认同。尤其针对当下的年轻人进行创作,近几年国潮电影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另一个维度展示,这些优秀的电影中包含着很多年轻人感兴趣的文化因素以及表达方式,这些电影的内核中是满满的中国精神以及中国价值观,年轻人在观看这类作品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不仅包括感官上的愉悦,在观看结束后,人物的精神内核才是能够激励观众的主要诱因。影视编剧创作者们要乘风而起,打造出更多中国文化IP 形象,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浮躁的网络时代以精良的制作展现出去,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中国的年轻观众和国外的观众都能够看到更多元、更专业的中国。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和电视剧都是当下流行度最高的文化产品,影视文化作品的背后也是对文化领导权的争夺。中国影视编剧创作者要能够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强大,基于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现实,讲述出更多中国人自己的故事,打造中国文化IP,让更多国人通过中国的流行文化产品认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认同。这些优质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也能够让世界更多的角落了解到中国的繁荣以及昌盛。信息化时代,人们浏览和关注的信息都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影视创作工作者们也要了解到这一问题,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以及专业技能,运用专业优势,借助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创作出更多优质的中国文化作品。

猜你喜欢

影视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