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讯息的丧失—《吐槽大会》观众群流失原因分析

2020-01-17张迪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环球首映 2020年10期
关键词:真实性大会效果

张迪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吐槽大会》自2016 年播出以来,便以其幽默凌厉的话语,大胆的吐槽风格获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但随着后续几季的播出,观众对节目的兴趣逐渐减小,随之而来的是观众群的不断流失,豆瓣评分也从第一季的7.6 分降至第五季的6.1 分。究其原因,吐槽内容缺乏力度,冲击性不断减少是其无法吸引观众的一大原因,节目过于注重娱乐性,缺乏深度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节目丢失了真实性这一基础性准则。脱离了真实的语境,最终导致节目聚拢观众的能力持续下降。

一、嘉宾选择显疲态,缺乏人物之间的真实联动

《吐槽大会》第一季的设定是请一位具有清晰化个人标签的明星,并邀请该明星的圈中好友相互吐槽。显然这种设定方式可以在达到最强的吐槽效果,从而激起观众兴趣。好友是最了解主咖的人,其吐槽的内容因此也更狠毒,并且能爆料出此前观众并不知晓的内容,也更能加强人物之间的互动,达到最大化的戏剧效果。但是到第五季,节目显然已经在嘉宾选择上呈现一定的疲态,缺乏人物之间的真实联动已经成为观众吐槽的重点。虽然节目组对节目形式进行了创新,增加了竞争机制,但节目方式改变的同时也使节目设定呈现出更为尴尬的局面。例如在第五季第一期中,当陈卓璇自我吐槽时说出“是我站的还不够高吗?”这句话时,台上鲜有嘉宾对此进行互动。选秀出身的陈卓璇和演员、主持人之间并无过多的接触,台上嘉宾对这句话也并无了解,这便造成了无人互动的尴尬局面。同时,随着节目季数的不断增加,嘉宾选择成亦为一大难点,有槽点的嘉宾大多已经来过,一些明星佑于自己的身份也必然不会同意参加这样一档节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节目的发展,使节目陷入无嘉宾可选的局面。嘉宾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节目的走向,嘉宾的选取甚至可以决定编剧创作能力的上限。若嘉宾之间并不熟悉,给予观众的第一印象便是不够真实,吐槽的内容便也失去了吸引力,致使观众丧失兴趣。

二、吐槽内容缺乏真实力度,吐槽大会变洗白大会

真实的讯息是优质脱口秀节目的基础要素,而冲击力是为节目增添色彩的着色剂。一档好的脱口秀节目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向观众传达真实的信息,并在最大程度上引起观众兴趣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吐槽大会》一二季的标签是“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从第三季开始变为“吐槽,我们来真的”。节目口号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节目组确实想要向观众传达最真实、最刺激的吐槽盛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目设定的主旨在不同程度上遭遇瓦解,致使节目缺少真实吐槽的基础,甚至被观众戏谑为“洗白大会”。在第五季中,易立竟在节目开头便审问李诞:“你知道《吐槽大会》已经变成‘洗白大会’了吗?”的确,这是众多观众的真实感受。大量的广告内容、不痛不痒的吐槽内容、强行洗白的“假”操作,致使吐槽大会已经被观众吐槽为广告大会、洗白大会。在近期节目中,郭采洁声称自己要单方面和顾里分手,顾里已经是其过去式。杜淳更是在节目中运用公开吐槽的方式试图“撇清”自己与“插刀门”事件的关系。大多数明星不会同意节目组触碰到自己身上最具有冲击力的吐槽点,只是希望通过节目将一些大众所熟知的槽点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讲述,从而成功将自己洗白。虽然《吐槽大会》第五季已经进行了改版以适应观众的想法,但显然效果并不理想。节目在已经丢失灵魂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形式的改变,但形式的改变并没有取得更好的节目效果,反而使观众对于节目形式产生怀疑,试问这样的节目又如何能赢得大众的认可呢?

三、嘉宾背稿或依赖提词器,节目效果缺乏真实性

众所周知,综艺节目都有一定的剧本成分在,脱口秀节目中编剧更是占据着绝对的位置。好的脚本撰写是引导节目流程及决定节目是否搞笑的一个重要因素。吐槽大会自第一季开始,嘉宾所说内容皆出自专门的脱口秀编剧之手,包括大家所熟知的李诞、池子、王建国等知名人士。节目中所有的吐槽内容也依赖于编剧的创作,各种梗也皆由编剧选取和创作,嘉宾只是将编剧所写的内容进行表演。但随着节目的发展,此种制作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为了追求节目效果,节目组会选择各个领域的人士作为嘉宾,包括演员、歌手、偶像等行业,他们或因工作繁忙没时间熟悉稿子或因不擅长表演而导致节目效果不尽人意。多数表演嘉宾对于自己所要讲述的内容不够了解,在吐槽的过程中频频观看提词器,动作、声音、表情皆受制于现成的稿子,无法最好的表现出自己想要吐槽的内容,甚至会造成冷场的局面,致使节目丧失其真实性与趣味性。脱口秀归根结底还是用秀的元素所进行的真实的谈话,真诚的谈话是脱口秀节目成功的关键。一档好的节目无论如何依靠剧本,都是要立足于实际,在节目呈现上更是需要让观众感受到内容的真实性,如此,方能称为好节目。

四、结语

随着综艺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观众对于综艺节目的要求也会逐渐提升。如何做出一档好的综艺节目也成为电视人需要不断思考的方向。但无论形式如何创新,真实仍旧是脱口秀节目的基本所在。只有保住节目的灵魂,并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方能使节目长久的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真实性大会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WAIC与WIC大会简介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全媒体时代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思考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声讨大会
抓住“瞬间性”效果
大会选举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图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