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主持人”到“记者型主持人”

2020-01-17陈婕妤如皋市融媒体中心

环球首映 2020年10期
关键词:播音员新闻节目主持人

陈婕妤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

一、什么是记者型主持人

进入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媒体中的每个角色都在改变,它们不再是固定的单一的角色。摄像记者可以是文字编导,主持人也可以是文字记者,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持人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者型主持人。相对来说,有过主持人经历的记者可以更加注重节目的报道意识,可以更好地将采、编、播相结合融入到节目当中来。像央视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新闻类节目中时常出现记者型主持人的身影,随后,全国各地的电视节目中也都出现了大批的记者型主持人,他们在新闻节目中,用记者的执行力、现场感,加以主持人的亲和力、沟通力,不断挖掘新闻事实,拓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使单一的主持和采访形式更显丰富饱满,并在电视节目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人说记者和主持人是两个不同的职业,而事实上,在我们媒体的日常工作中也确实将这两个工种进行区别分工,从而造成播音员主持人要们缺少采访经验,成了“外行”说新闻,或者是记者当了主持人,就不再深入基层,久而久之丧失了最宝贵的新闻素养。

二、如何做一名记者型主持人

无论是从记者到主持人,或者是从主持人到记者,记者型主持人是当下全媒体时代必然产生的一种融合产物,记者型主持人的产生也正是当今融媒体的发展需要。记得在一次本台的“315 晚会”上,我尝试着做了一回融媒体记者的现场连线,从连线的前期策划、沟通、语言的组织和现场的展现,这些正是运用了记者+主持人这两种身份的整合而最终形成。那次的连线过程中,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作为一名记者要如何深入去挖掘事件的本质,作为一名主持人要如何将事件的真实去用语言展现出来,所以,这正是记者和主持人之间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

所以,记者和主持人二者的关系,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的一种关系。

三、媒体需要什么样的记者型主持人

我们有时会发现,对于同样的新闻事件,有的主持人在表达的时候,能够抓住重点,提炼精髓,把握方向;而有些主持人的表达就显得杂乱无章,说不到点子上,毫无头绪。其主要原因是主持人对新闻敏感性把握能力上的差别。有的主持人不能准确判断哪些信息值得去提炼,哪些信息应该去舍弃;哪些采访内容值得趁热打铁追问到底;哪些内容应该及时打断,避免偏题;对于热点的新闻事件怎样报道会显得与众不同;新闻的发生与发生的背景之间有哪些关联、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等等。这些能力和技巧都需要记者在新闻采访中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产生。可以说,要先成为一名好的播音员主持人,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只有这样,播音员主持人才能真正驾驭节目,从而实现言之有物、精准到位。为广大受众所熟知的敬一丹、白岩松等这些国内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以前都曾在采访一线有着丰富经验的记者。从他们主持节目的语言状态中,我们不难看出,记者的经历是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重要根基,这一阶段素质的高低、功夫的深浅、锤炼的程度、见识的多寡,将直接影响着其今后对新闻节目的整体驾驭能力。

四、结束语

当前全媒体时代的竞争十分激烈,新闻节目乃至于更多类型的节目呼唤记者型主持人。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新闻敏感性强,有着丰富采访经验的主持人能够准确拿捏事件的新闻价值;而新闻敏感性弱的主持人可能会对关键信息熟视无睹,不能发现其中的新闻价值,或者说不能迅速的做出判断,从而失去应有的新闻效益。不可否认,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仅仅在于他能够表达,而在于他善于表达。对于广大受众来说,他们所了解的电视新闻一般是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来完成的。主持人的播报能否给观众以信任感,他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都将决定其可信度和权威性。个人魅力纵然不可忽视,但主持人新闻工作的知识储备和表达技巧仍是他最重要的品质。

在全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肩负着舆论导向的重大责任、也承载着群众的信任和希望。因此,这支队伍就要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未来的新闻道路,洞察各种新闻内幕、刻画社会众生相,合理运用各种采访技巧,制作受众满意的新闻节目。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同时,充分拓展自己的能力,这既是整个媒体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记者型主持人走向成功的关键。

猜你喜欢

播音员新闻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新闻播音员做好各类配音工作需要掌握的技巧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