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治理理念和经验*
2020-01-17曹晔
曹 晔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天津 300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伴随着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历程,我国职业教育从小变大、从弱变强,从单一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办学主体,从中等层次迈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办学模式走向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办学模式,从更多关注“国计”走向更多关注“民生”,从优化教育结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促进就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日益走向国际化,职业教育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得益于一系列成功的办学经验,笔者仅作粗浅的探讨,以飨读者。
一、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具有临时宪法的《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指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并把中等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纳入同一管理体制,由高等教育部管理。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在对400万失业人员进行转岗就业的技术训练班的基础上,建立了技工学校,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由劳动部对全国技工学校进行综合管理。1952年,我国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配合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强化工业性质的中等技术学校在管理体制上的集中和全国布局的统一,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原由地方主办的工业性质中等技术学校调整中大都改为中央直接主办,特别是与重工业相关的专业和学校[1]。但在办学的实践中证明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不利于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195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提出:“除少数综合性大学、某些专业学校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仍由教育部或中央有关部门直接领导外,其他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都可以下放(中等学校可以比高等学校多下放,地方性较大的学校可以更多地下放)归省、市、自治区领导。”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意见》,提出今后的教育事业必须改变过去条条为主的管理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管理权限,加强地方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同时,针对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鼓励依靠全社会力量办学。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三个结合”“六个并举”“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这一办学方针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即使今天来看,多主体、多形式办学仍是国家积极倡导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必须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适应农村经济改革的需要,197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各省份要根据农业区域规划办好一批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学院和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建设。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突破了传统的计划与市场相互排斥的观念。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了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规模地准备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放学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对于职业教育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党中央的这一系列重大决定,奠定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描绘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提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贯彻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到本世纪末,中心城市的行业和每个县,都应当办好一、两所示范性骨干学校或培训中心,同大量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相结合,形成职业技术教育的网络。”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要多主体、多形式发展,同时指出市场经济不能弱化政府的统筹作用。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于职业教育,一方面明确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来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要普职并重,以便给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从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很快就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进行了1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体系建设阶段。
进入新时代,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强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十九大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农”问题历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2015年连续4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中央的一系列的要求,2014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探索本科职业教育,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等科学论断,完善了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2017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开启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从上述列举的中共中央出台的文件不难看出,在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重大改革问题、重大发展问题以及教育结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方向性问题,党中央都做出了重大决策和长远规划,确保了我国建立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为制造业大国的形成并最终走向制造业强国提供了技术技能人力资源保障。
二、坚持人民中心地位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大众的教育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针对旧中国学制存在的许多缺点,尤其是工人、农民、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设置了工农速成学校和业余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和业余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升入高等学校学习,利于广大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利于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全国大中专教育仍沿用解放区实行的供给制或公费制。1952年7月7日,《政务院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将全国大中专学生的公费制一律改为人民助学金制,并对原有人民助学金的标准作适当的调整[2]。7月23日,《教育部关于调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学生人民助学金标准的通知》,进一步指出:在废除学费的前提下,将全国大中专学校学生的公费制一律改为助学金。标志着免学费和人民助学金政策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这一以广大民众为中心的制度一直实施到1983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对人民助学金制度进行改革,加大了对师范生和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环境较艰苦专业学生的资助力度。1993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不再是政府的附属,开始面向市场经营,政府机构也在加大改革的力度。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改革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办的做法,逐步实行收费制度。并提出了设立贷学金和奖学金制度。1996年5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上学缴费、困难学生减免和社会奖贷等途径。此后,形成了国家奖学金、贷学金,学校学费收入一定比例用于奖学金、助学金和学费减免,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助学以及社会捐助等相结合的学生资助体系。这一体系确保了每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受资源禀赋条件等的影响,改革发展的进程以及改革成果分享出现了不平衡,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不同群体间差异趋于扩大。进入21世纪,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和国家更加关注均衡发展和民生问题。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和扶持政策等,保障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从2007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的科学论断。经过10多年的建设,我国职业院校建立起以国家免学费、助学金、奖学金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及顶岗实习等为补充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22个省份实现中职学生全部免学费,全国中职学校90%以上的全日制学生享受了免学费政策,34%左右的学生享受助学金。高职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近30%和25%以上学生[3]。
职业教育能够提升人的职业素养,“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以人民为中心还表现在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国家资助面向就业困难群体开展职业培训,实施农民工阳光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让学业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技能学习,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并与中小学联合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三、坚持与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争的创伤,国民经济百废待兴,且有400万失业人员需要安置;另一方面旧中国文化落后,我国初等教育没有普及,文盲充斥,文盲率80%。1949年我国小学在学人数为2 439万人,毛入学率为20%;初中在学人数为95万人,毛入学率为3.1%;高中在学人数为 32万人,毛入学率为1.1%[4]。穷国办大教育,尤其是办职业教育,只能依靠社会力量。而且各方面建设都需要经费,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由于当时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发达,大量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又难以升学,这些问题国家包办不了,也解决不好。1958年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下放教育管理权限,充分调动地方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在职业教育领域形成了“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的格局,学校办工厂解决学生实习的问题,工厂办学校解决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半工半读”,学生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国家解决社会产品短缺的问题。1958年1月31日,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者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者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这些学校可以多招些学生,但是不要国家增加经费。”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今后半工半读学校将与全日制学校、业余学校同为我国三类主要学校。虽然在后期实际办学过程中存在着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等带来的许多弊端,但也确实解决了学生上学难和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82~1986年四个中央一号文件从承认包产到户、放活农村工商业、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取消统购统销、调整工农城乡关系等方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这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农民可以进城务工经商,1980年农业中学、职业中学雨后春笋地发展起来,到1986年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从1980年的3 314所发展到6 791所,农村职业教育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破解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而且极大地弥补了十年“文革”导致的人才断层,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纪之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主要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优化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推动了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2002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技工荒”,标志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刘易斯拐点”,国务院在2002年和2005年召开两次会议,一方面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另一方面提出职普招生大致相当的目标,并且中等职业教育在2005~2007年3年扩招270万人,来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进入新时代,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中共中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进入加快体系化、现代化建设时期。
四、坚持改革创新
我国职业教育最早由大批企业家、实业家创办,所以当时称为实业教育,后来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前辈们到美国学习后,改称为职业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将职业教育改称为“技术教育”,主要原因是认为职业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失业问题的产物,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失业。同时,科学技术落后,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也需要大量技术人才等。此外,中等技术学校培养国家干部,与高等学校纳入高等教育部统一管理等,诸多因素定位在技术教育。
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8年8月7日,中共中央做出了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体制需要技术和管理人员,而当时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没有农村职业教育,农民自发、自办农业中学。1958年3月8日,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乡农民创办了海安县双楼乡民办农业中学,3月17日,江苏省委召开民办农业中学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关于农业中学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动员群众的力量办各种职业学校特别是农业中学,使不能进普通初中的小学毕业生都能升学,是一个好办法。”[5]3月24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提出大力举办农业中学、工业中学和手工业中学,把高小毕业生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又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随后,江苏、浙江、河南、辽宁等省都举办了大量的农业中学。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有两种实现形式: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农村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一种创新。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的发展一直受教育经费不足的制约,所以始终坚持勤俭节约、勤俭办学的方针,在职业教育领域坚持“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校办工厂、以厂养校”等办学模式。可以说这些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国家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加大,同时国有企业通过改组、改制,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现代企业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所以直到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才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我国职业教育从以往自办校办工厂走向了依托社会企业办学,从单一办学主体迈向了双主体办学,与世界职业教育接轨。
在具体办学实践中,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20世纪90年代在农村综合教育改革实践中,农村教育走出了一条“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道路;整合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创办了县级职教中心;实施一网两工程,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三农”能力;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办强专业引产业的发展机制;农村县级职教中心实行“上联、下挂、横辐射”的办学机制,“边上学、边实践、办致富”人才培养模式等[6]。进入21世纪,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差异,开展了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体制上的优势;针对传统体制机制的制约,开展多种形式的集团化办学等。201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在研制过程中提出了“五个对接”,这五个对接成为当前指导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
五、坚持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需要加强教育与产业的联系、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尽管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形式不同,但普遍遵循这一规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短期内就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配置资源,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主管部门决定,企业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附属。同时,国民经济各部门为了有效地配置资源,必须举办自己的学校来满足配置资源所需的人才,所以国家实行“谁办学、谁受益”的管理体制,也就是说职业学校是由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管理这一体制决定了产教可以有效地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就非常重视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如1953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印发的《关于中等技术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设置专业的原则的通知》规定:各校所设专业,应与学校附近有专业性质相似的工厂、厂矿和其他企业机关为依据。不仅如此,而且要求生产实习必须在企业进行。针对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1958年大力开展勤工俭学,试行半工半读教育,国家倡导“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的高度融合。我国的技工学校主要培养技术工人,其教学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的方针,学校都办有工厂或依托工厂办学,学校与企业合二为一,学校即工厂,既教学也生产,许多技工学校生产工业建设所需要的生产设备[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职普比例严重失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被动局面,以及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大量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从1980年国家开始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不仅指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现路径,而且对新办职业学校给予开办费,激励大家举办职业教育,但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问题,尤其是大量体制外举办的农村职业学校很难开展校企合作,国家仍在倡导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校办企业、以厂养校”的做法。如,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在政府的指导下,提倡联合办学,走产教结合的路子,更多地利用贷款发展校办产业,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逐步做到以厂(场)养校。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种产品不充裕,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校办企业有较好的生存发展空间,所以当时校办企业能够实行教学与生产两不误。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逐渐变成了独立的法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不再是政府的附属,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行政手段建立起来的校企合作关系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世纪之交,国有企业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改制改组,开始大规模减员增效,改组改制后的企业活力显著增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使大量“三资”企业兴起,我国各种产品日益丰富,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校办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以厂养校”就难以为继。同时,伴随着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三次发文把绝大多数中央办的职业院校下放到地方[8]。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从学校内部走向社会化,从依靠行政手段结合走向了通过市场机制结合,产教从以往的融合走向了合作。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两类教育,而且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中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变为中高速,产业发展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开始全面转型升级,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科技和人才的支撑,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导力量,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所以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在以往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不仅仅是职业教育领域,也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实践中转化应用科学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2018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从多个维度阐述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提出了实现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产教融合提出了具体举措,建立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通过示范引领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经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发改委等部门颁发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将进一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产教融合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
六、坚持中国特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只是把初等教育同工厂劳动结合起来,那么毫无疑问,工人阶级在不可避免地夺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的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如何中国化,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如何具体落实,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正如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迅速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发展。总结新中国职业教育的历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提出“专业依托厂矿、实习须有工厂”“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校办工厂、以厂养校”等形式,充分反映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实践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逐渐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企业主体、校企双元”“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等结合形式[10]。这些不同时期的结合方式,都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反映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变,再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到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力量等制度变迁的产物,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国化,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办职业教育的产物。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也是我国的重要特色。“知行合一”是我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它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朴素的哲学思想。职业教育“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指导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这一要求“做中学、做中教”,开展理论和实践一体教学,使学生做到动手动脑、脑手并用、学思并举,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度,礼仪是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评价标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一直按照德智体的顺序排列,把德育放在首位,开展职业教育必须处理好德育和技术技能教育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与技术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中等职业教育中长期重视德育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德育工作,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中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提出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从2016年至2019年,“工匠精神”四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德技双修的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共识。
当然,上述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总结的还很不够,需要理论和实践者进一步加强实践和归纳总结,最终形成国际认可、可推广、可复制的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中国道路。当然,新中国取得的成功经验绝不限于此,还有很多,比如坚持开放包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理念、经验、做法进行有效学习和借鉴;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建立鲁班工坊等,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