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兰家族在皂角屯的遗迹

2020-01-17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明珠

徐 征

(北京市海淀区文联,北京 100193)

金代在北京西北古道旁种植皂角树,而得“皂角屯”村名。元代皂角屯成为元帝纳钵之地,即皇帝行在之所。皂角屯是千年古村,又是千户大村,故而名声大振。

明珠辅助大政,赞同并执行圣祖玄烨的决策,实现台湾统一,襄成大业。纳兰性德赴唆龙,侦察罗刹情况,详陈相父,面奏庙堂,为国立功。揆叙“学问文章满洲第一”,掌翰林院,出使朝鲜,册封朝鲜王妃,在邻国享名。瞻岱顶着政治压力,独着先鞭磨掉世宗胤 御笔污蔑,为揆叙昭雪,得高宗弘历“允之”。纳兰家族人多齿繁,仅择四人足以看出其家族丰功伟绩。他们诗词文章人们爱不释手,经常捧读。其鸿篇巨著为人类留下了文化遗产。

皂角屯之西是纳兰家族的葬地,是其人生的归宿。在生死两件大事上,皂角屯占据一端。纳兰家族对皂角屯庄田果园的经营,对于皂角屯附近疏河架桥,对于皂角屯周围寺庙的维修,留下了建筑遗址。古语“懿德茂行,可以励俗”,这是纳兰家族在皂角屯的遗迹。供人凭吊,供人缅怀,供人研究。

一、圈地庄田

努尔哈赤,缢杀叶赫部贝勒金台石、布扬古,收降德尔格勒,随努尔哈赤军队迁徙建州,入籍编旗,金台石的长子德尔格勒、次子尼雅哈、三子沙浑隶满洲正黄旗,德尔格勒被授于三等副将。尼雅哈娶墨尔齐氏为妻,生有四子:长子扬武(后称郑库、郑奎、振库),次子直泰,三子明珠(又作明住),四子国立。

(一)庄田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睿亲王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六月定议建都北京,同年十二月,清世祖诏令:“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帝、附马、公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荒田甚多,尔部可概行清查,如本主尚存,或本主已死而子弟存者,量口给与,其余田地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①《清实录世祖实录》于是空前野蛮的圈地席卷京畿各地。京畿包括昌平,兵丁包括尼雅哈。《清会典事例》载:“顺治元年定,民间无主田房,拔给八旗壮丁每人三十亩。”尼牙哈为八旗军人,可得土地30亩,还可向清政府取马甲钱粮。

八旗军行止是按照五行生克确定方位,北方属水,土能克水,土色黄,故黄旗居北方,正黄旗所圈的地应在京城北方。尼雅哈所分得土地则在京城之北。清沿明制,将北京分为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和北城,北城在北安门到安定、德胜门里并北关外,包括玉河站、皂角屯地区。清顺治二年(1644年),清世祖谕户部云“闻贫民无衣无食,饥寒切身者众,如因不能资生,欲投入满洲家为奴者,本主禀明该部,果系不能资生,即准投充。”①《清实录世祖实录》社会上很快出现投充之风,原非得已,恐被霸占,而投充保家。

清政府为了加强地方治安,“国朝满洲正黄旗驻防顺治二年(1644年)设,防守尉一员,防御二员,骁骑校一员,笔帖式一员,甲兵伍拾名。”②《光绪昌平州志》。满人以政治势力强夺汉人的土地房屋,据光绪《畿辅通志》所载数字计算,昌平州土地原额2888.70,圈充2885.93,实剩2.77,圈充占原额99.9%。旗人有了土地,又有了奴仆,使农村逐渐出现各种“庄田”,如皇室庄田、八旗庄田等。并相应建立了“庄头”管理制度。尼雅哈、郑库之庄田在皂角屯、上庄村一带。史载“近畿百姓带地来投,愿充纳粮庄头者,各按其地亩为纳银庄头,后有愿领入官地亩,设庄纳银者,亦为纳银庄头。”③《八旗通志》以投户为庄头,每年纳银为租,又称银庄。皂角屯北侧的思源庄就是每年纳银为租,叫银庄。并非为兑换银子的铺面,也不是制作金银配饰的首饰楼。皂角屯故老相传“思源庄是明府家的”。此话不虚,检思源庄的文献,发现《重建龙王圣母庙碑之记》载“孰不谓左右村人有志向善”,其中有“思源庄众善人等”这是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时间是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客观地说应在顺治初年或康熙初年。可以见谅的是这座碑不是专门记录思源庄始建时间的。但是已明白地说明此庄就是一座八旗庄田,“思源庄”则是这庄田的字号。

尼雅哈“经功授牛禄章京,今汉文改为骑都尉”,其住处不在京北庄田,而住正黄旗兵营。也在京城之北,具体说其范围在德胜门内,东至鼓楼大街,南至西直门大街,北至城根。尼雅哈去世后,其职由郑库袭,明珠时年十二岁,因小由其兄郑库抚养。《明珠墓志铭》载“六岁母夫人卒,十二岁光禄公(尼雅哈)卒,为资政公(郑奎)所抚,以孝友闻。”

(二)墓田

纳兰家族墓地在皂角屯西上庄村北的台地上,总面积为340亩。墓地分为南寿地、北寿地及西坟地,共有宝顶10座,土坟2座。并按《周礼》要求的左昭右穆排列。

南寿地在原北京西郊农场二分场办公楼西,始建于顺治三年(1646年),墓地坐东朝西,地势东高西低,墓后有土围脖儿,墓前有月牙河或称龙湾子,朝向是西部的大黑山山顶。南寿地谓“五穴连珠”,中间主穴是尼雅哈和墨尔齐氏夫妇的宝顶,昭位为郑库夫妇的宝顶,穆位是明珠和觉罗氏夫妇的宝项,次昭位是纳兰性德和卢氏夫妇的宝顶,次穆位是揆叙和耿氏夫妇的宝顶。纳兰性德宝顶之西,土坟是1953年从双榆树西移来的富格、瞻岱和舒鲁穆禄氏夫妇的墓。

政治斗争残酷无情,也给南寿地带来风云。胤禛刚刚上台,就对其兄弟和不同政见者开始捕杀,既是已故之人也不放过。“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二十八月,上(指胤禛)御乾清门听政事毕,召满汉大学士、大将军年羹尧、九卿暨科道奏事各部司官等谕曰:“本朝大臣中居心奸险、结党营私,惟阿灵阿、揆叙二人为甚。”④《清实录世宗实录》胤禛依仗权势对已故七年的揆叙突然责难。即着廉亲王允禩将揆叙墓碑文磨去,于揆叙碑上镌刻“不忠不孝柔奸阴险揆叙之墓,以正其罪,昭示永久。庶使人心知所儆惕。”乾隆二年(1737年)纳兰性德之孙、副都统瞻岱奏言:“臣祖性德、叔祖揆叙,附葬曾祖明珠坟茔内,前立神道碑,一面未勒书。因揆叙身蹈重愆,勒其罪状。彼时着往员役,即刻与神道碑之上。今叩蒙诰命,仰乞天恩将原碑改刻明珠官衔”,清高宗弘历阅后批示“允之”⑤《满洲名臣传·揆叙传》。

北寿地看坟人陈姓,当地称陈家坟。在北京上庄卫生院旧址,始建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7年),墓地谓“三穴连珠”,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墓后有土围脖儿,墓前有文河,朝向为南部的寿安山。主穴是揆方和觉罗氏夫妇的宝顶,昭位是永寿和阿氏夫妇的宝顶。穆位是永福夫妇的宝顶。次昭位是宁秀夫妇的宝顶。

西坟地在上庄村西朱家坟。看坟者朱万山,以看坟称地名。东与南寿地纳兰性德宝顶遥遥相对,间距500米,是纳兰性德继室官氏宝顶。地势北高南低。墓后有土围脖儿,墓前有文河,旁有泊岸高6米。20世纪60年代,墓地有马尾松50颗左右,每棵都是一人合抱。宝顶四周还有白皮松4株,70年代后逐渐将这些树砍伐。墓地西北有石柱界桩2个,上刻“瓜尔佳氏庭宅茔地”。庭颜臣是官氏娘家的后人。1996年5月25日,在施工中对官氏墓地初次发掘。

旧中国军阀混战,日寇侵略,盗墓猖獗,纳兰家族墓在劫难逃。因年代久远,聚讼不一。一说1927年左右,当地住户窦长青勾结西苑匪袁柱庭、韩德昌,周大成等在上庄村盗挖纳兰家族墓。一说1932年秋,昌平大辛峰的侯显文纠集高某、田某等十多名盗匪潜入上庄南寿地,用了一夜的时间将墓室打开,由于墓中有水无奈停工。即命人进城买来一架压水机,众匪压了一天一夜,墓室里的水仍不见少,侯显文只好败兴而归。后一说法所言不妄。

“文化大革命”中,上庄村南、北寿地又遭破坏。1967年11月,以破“四旧”名义,炸开了南、北寿地宝顶,1968年墓地前诰封碑和谕祭碑被四季青大理石厂拉走切毁。1972年,生产队建猪场需要砖石,砌墙需要填芯,令人去拆宝顶。出土的部分文物已上交。1972年4月24日,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档案记载:“海淀区上庄公社出土康熙时小金如意一件,嵌金黑白龙头镯一件,纳兰公原觉罗氏墓志一盒,光禄大夫明珠墓志一盒,光禄大夫永寿墓志一盒。”出土墓砖长28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重9市斤,有的砖上冠“玉河窑厂”砖印。据拆宝顶者说地宫里仍有门框等石构件。宝顶里出土的墓志7块,被上庄籍的倪建章私自运到外贸工艺总公司,王相义跟着去的,至今下落不明,倪建章曾找人鉴别过上庄南寿地出土的春瓶。十年浩劫中的破坏,使得纳兰家族南、北寿地及西坟地的宝顶皆被荡平。

(三)花园

在清初圈地中尼雅哈和其子郑库、明珠所分得的土地,一部分用作墓地,一部分改作花园。《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载“中有皂角荚屯者,或云者造甲处,其地平原广野,土厚水甘。”适宜建造花园。花园遗址中有井碑为证,碑首高20厘米。碑身高38厘米,碑座高18厘米,石质汉白玉。碑首为蟠龙。碑身铭文“大清井泉龙王神位”落款“辛丑岁葭”,为顺治十八年(1661年)夏立碑。是年明珠任内务府郎中,明珠“博览古籍”好建园亭。井碑透露出这里烟生齿繁,早已被开发,井碑只是记录凿井时间。此地原来不叫上庄而叫“新立村”,原西郊农场的果树一队南侧有一老井,井旁黄色花岗岩石,高120厘米,宽30厘米,厚20厘米,镌刻阴文楷书“新立村”。老住户说,村西、村南的人陆续搬进庄来形成了新的村落。《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志》载“上庄这里曾是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所建花园,园荒废后,许多看坟人与住户迁入时称新立村。”新立村之名顾名思义是新建立的村落,后来简称“新村”。“新村”之名首见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建龙王圣母庙之记》。一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关帝庙碑文》中还记“新村”。此后不见记载。

光绪十年(1884年)《畿辅通志》昌平州图中出现“上庄”地名。光绪十一年缪荃孙、刘万源编《光绪昌平州志》明确记载“上庄村”,采访册云“距城二十五里,东至皂角屯一里,南至大牛房六里。西至常乐村四里。北至东小营二里。东南至小榆河六里。西南至大马房四里。东北至永太庄三里,西北至八家村四里。”

地名是一种历史社会现象,最初出现“新立村”的名字,又简化为“新庄”,最后“新庄”消失,被“上庄”代替。证明康雍年间,社会处于发展时期,人口增多,形成很多新的聚落。昌平州南口地区有“辛立庄”、沙河地区有“辛立屯”、亭子庄地区有“辛店”、霍营地区有“小辛庄”、皂角屯西北有“辛力屯”、角屯之南有“辛店村”,这些地名的原义都是“新”字,书写中取同音“辛”字,而庄里的姓氏中没有一位“辛”姓的,正是怕重名在乾嘉时期改为“上庄”。《说文解注》云“上,二高也,此故上”。庄即村庄,组合在一起成为高高的庄或上上的庄。为褒意词,赞美之意。

康熙年间的“明府花园”南临玉河,河上架有永通桥(又称马房桥)、永福桥又称玉河桥。西北的龙湾子河上有四虎桥、小桥(又称后门桥)和思源桥。明府花园地域面积达150-200亩,其中花园在玉河和龙湾子间偏北的地方,占地50余亩。花园呈长方形 ,东西长,南北短,东西之中有更道,南达永通桥,北达小桥。更道东部的北面有马圈,南面有车马库;更道的西部北侧有西花园,南部偏东有莲池。在马圈和车马库之间有东门口,在西花园和莲池之间有西门口,花园中更道之南为大影壁,再南为花园大道。大道西有娘娘庙一座。西花园中有四眼井,以供上庄西街民众饮水,俗称“北井”。井壁为青砖,井口直径2.3米,上覆条石,有提水圆眼4个,每个圆眼68厘米。花园中出土石门额上刻“花径”二字。莲地中有散落的汉白玉镂空栏板,长152厘米,宽75厘米。花园西北角有鱼神庙,此庙建在龙湾子河中,水中由柏木钉做基上面横摆5层条石,每层宽50厘米,其上用灰海墁夯实。再上砖筑小庙有龛洞,供奉鱼神。

(四)果园

皂角屯南侧有个果园叫南园子。因在东园子之西又称西园子。皂角屯东侧有个果园叫东园子 。两园皆为康熙年间明珠在皂角屯开辟的园圃。后来交给满洲正黄旗的应氏经营,自产自用,时而送进宫里让文武官员尝鲜。雍正年间将这两个园子收为内务府掌仪司管理。改为每年征赋(缴纳果品),“凡果园之赋核焉”,则由掌仪司查核具题。果品下树后派人将果品送至西华门外南长街织女桥掌仪司衙署查验。然后将成车的果品送到该司下属的果房。这两个园子因产李子、白梨、山里红受人喜欢,誉满京城,南园子称为御果园,东园子称为官果园。昌平学者麻兆庆《昌平外志》云“吾乡皂角屯,有御果园,例贡李,色紫味甘,他李不及也。”最后一次往宫内送李子是1924年,由应选宽送去的,应选宽家住皂角屯南街西头路北。

南园子在皂角屯南,出产李子、白梨、山里红。李子是向朝延纳赋上税的贡品。昔日果园面积70余亩,好土是用骆驼从他处驮来的。所产的李子个大,紫红色白霜,香甜可口。农历六月至八月成熟后,柔软多汁,肉质细脆。经营时间经过了上百年,果农换了数代,果树换了数茬,经过上万次风雨,培育李子的技术终于传承下来。应志增家住御果园,满洲正黄旗人,昔日嫁接的李子在门外菜园子中。1968年生产队将南园子的李子刨光,改成农田,菜园子中的李子树属自家的树木,得以幸免,而今树径20厘米,树冠1.5米,树龄35年。2012年这棵李子树,结果10余枚。2004年4月20日,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韩永来到应志增家,嘱咐要保护起来,再培养二三棵。菜园南有3棵,是西郊农场果树技术员张铁山从御果园的老树取条嫁接的。其中一棵,树龄5年,长有3权,开满花,已结果。村委会搞绿化要收回土地。张家无奈将李子树卖给了上庄三中,2013年3月29日,将树运走。在张铁山院中还有一株李子树,树径有5厘米,是张铁山在2011年嫁接的,去年已开花,而今树高1.2米。东园子在皂角屯之东,今机务队一带,最初官果园面积70余亩,也出产李子、白梨和山里红。《光绪昌平州志》载“昌平物产之著名者……李,皂角屯贡李最佳。”白梨为平顶,可摞七八个而不倒,果皮黄白色,薄而有光泽,肉细,汁多,核小。山里红为青心,而其他产地皆为粉红心,皂角屯山里红大而圆,果肉松软,酸甜适口,深得皇家垂爱。当年西太后在颐和园招待外国使节都少不了皂角屯的特产。应氏家族为生产、培育京郊名特产,付出了汗水,也为皂角屯争得了荣誉。故而东园子也成为应氏家族的茔域,经过“文化大革命”,平整土地,数十个坟头皆被平掉。目前东园子应氏家族中,老一辈应选德住龙母宫东小石桥南,现年90多岁,有二男二女。

二、构筑宅舍

宅舍是人类居住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都得睡觉休息,房子就成为生活的必要条件。满洲八旗兵由东北来到北京,自然也要住房,开始可能借住或赁租房子,后来自已盖房,营室就是盖房子。《国语》“营室之中,土工其始。”汉代刘熙说:“宅择也,择吉地而营之也。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①刘熙:《释名》可以看出建筑是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从北京的营室阶层来说大体分为普通的房屋和较体面的官房。

(一)房屋

汉代宫中正室两边之房屋以甲乙丙丁为序排列,其第三等屋舍称为丙舍,后来泛指正室的别室或简陋的房屋,《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载“以故相国(指明株)岁时瞻扫,流涟栖息于丙舍中”就是最好的诠释。

有少数地区把停入灵躯的房屋称丙舍。迺贤《秋夜怀侄元童》诗“墓田丙舍知何所,一夜令人白发长。”《辞海》载“墓堂亦称丙舍”。晚清丙舍选择在朝阳之处,建造连房,一排7间,中间的一间无论是跨度、高度都高大,称为灵棚,左右的房间为守灵用房。看坟户则住在墓地东部,另建农家小院。上庄村出土的《揆叙墓志铭》载“于昌平州之皂荚屯停丧丙舍。”“更臣妾有使女十人,太监杨植伏侍日久,听伊等从父母自去或与臣妾守坟墓。又前年曾挑家人三十二房,二十房已往造甲屯守臣夫坟墓,其胡然、王联奎,安畬,彭寿三小子长岱十二房亦与臣妾守墓。”②《揆叙夫人耿氏墓志铭》揆叙夫人耿氏守墓所率家人之多,时间之长,感人倍至。

(二)宾馆

纳兰家族在墓田附近构筑宾馆有其客观因素。一是御赐诰封,明清帝王对五品以上官司员及其先人与妻室封典授予的命书。上庄村南寿地明珠墓前立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二十四日《明珠及妻觉罗氏诰封碑》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七月《明珠谕祭(满汉文)碑》,皇帝派员到场宣读,孝子跪地以谢天恩。明珠谕祭碑安放时“皇帝遣礼部郎中兼参领瓦哈礼”前来祭葬。这些官员的下榻之处则备专门宾馆;二是朝廷谕祭派官员送葬。逝者在社会贡献较大,皇帝派员送榇,明珠卒后“上命大臣侍卫莅丧、奠茶酒,为定期殡郊外,命皇长子直郡王、皇三子诚贝勒送至殡所”。揆叙去世“二十一日卯时发引,九王子、十王子、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公海及本旗侍卫等俱奉旨送榇”。送葬官员来后,走前需在宾馆略作歇息。

起初朝廷命官来皂角屯,只能在思源庄临时接待,因该庄距墓地太远,只好择负明抱阳之地营造宾馆。新中国成立后,上庄村发现数处房基有阶条石和海墁地面,足以说明前代建筑。

三、修庙立牌

皂角屯周围寺庙棋布,小庙不算,光是大庙就有4座,东北方向近处有龙王圣母庙,远处有东岳庙,东南有真武庙,西北有药王庙。这些庙宇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心里的需要,一方面是人们逛庙购物的好去处。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败。《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载“梵宫琳宇与丙舍邻而鼎峙于二三里内者,曰东岳庙、曰真武庙、曰龙母宫,皆古名刹而颓圮。渐沦没于荒烟蔓草中。相国每过而唏嘘,皆欲鼎新之,于役王事,忽忽未能也。”明珠健在时,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复杂,修庙对明珠不利。明珠去世后政治角斗余波未尽,也没动工。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正月明珠次子揆叙去世,因圣祖玄烨“诏赐全葬”,借此机会修葺寺庙。“乃大集工师,土木并举。三载以来,劳费备至,而所□东岳庙、真武庙、龙母宫者,皆先后落成,涂茨丹雘,美哉轮奂”③《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

(一)东岳庙

永泰庄村北有东岳行宫,简称东岳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8590平方米,整个建筑壮观,做工考究,分为东、中、西三路,以西 、中路为主。

西路三进,山门面阔一间,前檐悬木匾,上书“东岳庙”三字,蓝底金字。山门左右各置铁狮子,其中一个在民国后期被打破。进山门的台阶附为7级。山门旁开便门2个,钟鼓楼(其中钟楼解放后拆除)为双层歇山顶,单翘重昂斗拱。前殿面阔3间,硬山调大脊,脊上砖雕花饰。明间开石券门,拱门上有精美的浮雕图案,门上石匾额“瞻岱之门”。东西配殿面阔各5间,内供十殿阎罗。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庑殿顶单翘重昂斗拱,殿内供奉东岳大帝,殿前有花岗岩石板砌筑的月台,面积达90平方米。后殿面阔5间,硬山调大脊,旋子彩画,供奉眼光娘娘、碧霞元君和子孙娘娘。东西两端各有转角殿5间,东转角殿内有享堂一座,安置在底坐上,享堂高1米,宽1.2米,质地为汉白玉,上有庑殿顶,下有月亮门,门内有牌位,上写明珠的官衔和名字。后罩楼上下两层,每层9间。

中路前有药王殿,面阔5间,后为禅房,四合院布局,该院前殿面阔3间,北面有抱厦,内供关帝,西头有便门可通院内。东西配殿面阔各3间,后殿面阔5间。

东路北有土房5间,为杂役住居和存物之处,东厢房5间为加工粮食碾磨之屋和堆放农具。东厢房和北土房之间有水井一口,青砖井壁,青条石井台。该井为自流井,旁砌方形砖池,水入其中以供人取用,解放后被填死。庙碑首题《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原立于正殿月台南。螭首龟趺,石材良好,装饰精美,形体硕大,碑高5.53米,宽1.31米,厚0.61米。碑文撰写者王时鸿,书丹者狄贻孙,篆额者王澍。碑立 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医院一群人将碑推倒,摔成两段,赑屃头部落地,碑身与碑座脱离,长期卧地。1980年7月后,北京市文物部门来吊车将碑拉到五塔寺,至今未归东岳庙。1983年左右在东岳庙正殿月台前出土一对明代汉白玉石狮,前腿已损,现存于纳兰园。

戏台,在东岳庙南百米处,是个单体建筑,坐南朝北,与山门相对,台基由花岗岩条石砌筑,南边各有一个出水石槽,地面以下由柏木钉和海墁夯筑,出地面的条石为6层,高3米,戏台东西宽7.8米,南北长14.7米,台面进深6.9米,型制为三面开口式,观众可以从东北西三个方向观戏。结构为双重竖联式,前为台口,后为戏房,二者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戏台。顶部为双卷勾连搭式建筑,前部为歇山式敞轩,后部为硬山式瓦顶,山墙开什锦式花窗,用以透光,戏台前的两柱上端有云字形挂钩,用来悬挂楹联。戏台经过历史的洗礼,风雨的剥蚀,而檩枋上手绘包袱、云头、牙脚的彩画,还清晰可辨。画面大体有山水、花鸟、人物、城关、古塔、罗锅桥、六角亭等。戏台东侧额枋包袱内的画有5层楼教堂,穹顶上安装十字架,戏台西侧的额枋包袱内绘有一位传教士乘马行驶在乡间,显示出中国历史上就不盲目守旧,不盲目排外,因而开创了盛世。戏台立柱尽管已无披麻挂灰,仍有力挺千钧之势,其规模在华北地区的农村戏台中居于首位。

(二)真武庙

皂角屯东南四里南沙河北侧有座真武庙,因建在高12米的土台之上,俗称高庙,土台西南百米处有口水井,青条石井台,上面有2个圆形井口,土台之南侧有台阶,共33级,土台之上为海墁地面,南北长55米,东西宽16米,面积达900平方米,透露出原有建筑的基础。

真武庙建立年代无考,从《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得知清康熙五十九年(1717年)九月重修。该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依次为山门、前殿、东西配殿、正殿和斋房,周以河光蛋石围墙。山门面阔一间,左右置汉白玉门狮,狮座高83厘米,宽42厘米,前殿面阔3间,供奉药王。东西配殿各3间,东配展前有白果树(银杏树)一株,树径1.5米,西配殿前有楸树一株。正殿面阔5间,殿内正中台案高1.5米。上面供奉青石雕凿的神像,高1.6米,东西两山墙前为七十二司雕像,院内有铁鼎香炉一尊,东一间前有清代石碑一座,螭首龟趺,正殿之后3米处有豆松,稍南有卧龙松一棵。

正殿后东北处有前后带坡起脊的汉白玉小房。坐落在1.5米的台明之上,小房高1.6米,宽2米,简瓦歇山顶,并按比缩小的门窗,门里小牌位拿不出来,上写“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明公之灵位”,明珠的灵位从祀在这里。再后为斋房5间,东西有耳房一间。

新中国成立后,真武庙住持叫真静,村民称“小马子”,真武庙东西配殿做校舍,1964年真武庙作养鸡场,1965年辟为养老院。唐悦华兼院长。斋堂早已拆除,西侧一间房内曾住说书的盲人老媪,1966彻底年拆除真武庙,山门前的两尊门狮被移放在基建公司大门南。

(三)龙母庙

龙王圣母庙,又称龙母宫,在皂角屯东北处,《重建龙王圣母庙之记》载“此地自有龙母庙数十年”,“创之者不知自何代。”只知康熙五十五年(1316年)春动工修建“不数月而遂告成焉,入庙瞻仰,见其圣像巍峨,栋宇辉煌。”龙王圣母庙的建筑布局精巧,错落有致,独具一格,此庙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以西路和中路为主。

西路龙母宫山门南为皂角屯后街,其南有戏楼,与山门相对应,戏楼坐南朝北,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光绪年间李春圃利用修建东陵的余料修缮过。龙母庙戏楼比东岳庙戏楼高,台下地宫中有陶土缸,起收音作用。基底是用8层条石(层20余厘米)砌就的。台面为东、西、北三面敞开,顶部为筒瓦卷棚,造型巍峨、壮丽、沉稳。富连成社京剧科班曾在此演唱过。1974年上庄公社二大队中少数干部不顾国家文物保护法,贸然指挥一些人拆除了戏楼古建筑,给国家文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山门前左右的夹杆石上面有装饰图案,原立旗杆。山门面阔一间,砖石结构,筒瓦歇山顶,垂脊有仙人骑凤。前檐下为券门,汉白玉云子浮雕镶边,其上石匾额“龙王圣母庙”,山门两侧有旁门,筒瓦歇山顶,钟鼓楼为双层砖木结构,筒瓦歇山顶,单翘三踩斗拱。东西配殿 面阔各3间。前殿面新生阔3间,筒瓦悬山调大脊,东一间前立《重建龙王圣母庙之记》碑,碑身周边刻有精美图案,高180厘米,宽75厘米,螭首龟趺。“文化大革命”被推倒,立起后碑身安反了,东西配殿面阔各3间。正殿面阔3间两耳殿,筒瓦单檐悬山顶,岔脊上饰各异小兽。东西配殿面阔各3间,西配殿西面临庙墙处有皂角树2株,后来干枯。后殿面阔5间,悬山调大脊,供奉释迦牟尼坐像,像有船形背光,屏风后有韦驮菩萨立像。后殿西一间前有卧地石案,长1.7米。东西配殿分列,悬山调大脊。其中东配殿是中间开门,殿内放置从祀的明珠享堂,享堂在特制的基座之上,享堂高1.5米,宽1.2米,筒瓦庑殿顶,正面有微型窗户和券门,门内有牌位,上写“礼部尚书英武殿大学士明公之灵位”。英煦斋《皂角屯龙母宫诗》云:“金谷已生周道草,石龛犹剩相公牌。”(诗原注:康熙明相墓道,近在咫尺,颓败过甚,佛殿东楹佛龛内,尚供相石主。)

中路,前殿面阔3间,为茶棚,茶棚西有角门,北有东西朝房各三间一耳,院中有柏树4棵,树径40厘米,泥盆鱼缸4个。再北为中殿,面阔5间,为客厅,红漆条案上摆有经卷,有小抽箍,客厅东一间为穿堂门,再北为东西分列盝顶2间,用作下房或厕所,再北是东西屋各3间,房前有银杏树2株,树径20厘米,北房面阔5间,筒瓦悬山调大脊,中间供奉南海观音。

东路南有大门,东路东边由南向北依次有厨房5间,硬山仰瓦。草棚3间,硬山仰瓦。牲口棚5间,硬山仰瓦。磨道碾盘3间,硬山仰瓦。猪圈存5间房基,其正北有皂角树一株,西北靠南处有水井一眼。再北为院墙靠东辟小北门。东路之东为菜园子,南与南院门齐,北与小北门齐,中部偏西有水井一口。整个龙王圣母庙外墙为土红色,绕以周垣,墙北部有杏树,号称百庙杏林,再北为柏树林。

(四)药王庙

皂角屯西北的阳坊镇中有座药王庙,坐落在阳坊西大街16号,始建于明代,清代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明珠出资重修,这是他参与公益社会事业的善举。药王庙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落差1米,建筑格局分东、中、西三路,以中路和东路为主。

中路三进,山门面阔3间,筒瓦悬山顶,中间为券门,汉白玉镶边。次间为石券窗,门外有隔街矮墙,汉白玉墙帽。山门南80米外有大戏台一座,卷棚庑殿顶,体态硕大,进山门为第一院落,北侧有小戏楼一座,坐南朝北。再北是前殿的月台,高1.5米,巨石铺砌,前殿面阔5间,称药王殿,筒瓦重檐庑殿顶。是药王庙中体量最大,造型最漂亮的殿堂。殿内供奉药王等。殿前有石碑4座,其中有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立碑,这些碑记载着历年维修的情况,最后一次修葺是1919年,旧日每逢农历四月廿五日至廿八日举办庙会。方圆百里的善男善女来庙进香。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麻兆庆《药王庙重修记》载“检阅旧碑,访诸耆老,佥曰康熙甲午,太傅明珠家安尚仁奉其故主遗命重修。”康熙甲午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明珠修缮药王庙,不但旧碑中有记载,而且光绪年间麻兆庆又撰文载于碑,立石永垂。后殿在中轴线上最后边,面阔5间,筒瓦悬山。垂脊前有仙人骑凤,后面是形象名异的神兽。正脊中间为二龙戏珠的透雕,两端饰吞脊兽。殿内供奉子孙娘娘、眼光娘娘。山墙上博风是花篮造型,篮中盛有牡丹花4朵。檐下有单翘三踩斗拱。台明高1.5米,巨石做基础,中部开有9级台阶,东边阶前建落地式文物牌: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2003年7月公布,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委员会2004年7月立。

东路前殿面阔3间,筒瓦悬山雕大脊,供奉关公。中殿面面阔5间,筒瓦硬山卷棚,前出廊后出厦,中间为穿堂门,前后有台阶3级。穿过前殿进入院中,左右配殿各3间,筒瓦硬山卷棚,北殿面阔5间,筒瓦硬山卷棚。旋子彩画。画心儿题材包括山水、花鸟,梁枋上的包包袱,每层曲线作退晕处理。殿堂台明均用条石压面,美观坚固。

西路的中间部位有砖塔一座,塔下地宫是老住持羽化之缸,周围有坟10余座。新中国成立后渐渐推平,盖成排房。此庙址昔日为阳坊完小。药王庙是1953年拆除神像,1956年拆卸南北两座戏楼,1958年拆毁前殿,木材用于盖房,石料用于修桥。而今后殿巍然屹立,幽静安祥的东跨院仍然有药王庙的余韵,显示出砖瓦建成的北京文化。

四、修桥疏河

围绕东岳庙、真武庙、龙母庙,南有南沙河,河上架有马房桥、榆河桥。西北有一庙泉河,河上架有三水桥、思源桥,河是自然景象,桥是建筑现象,而石桥则可延年。这四座桥和一亩泉河皆为清康熙年间的治水工程。明珠把皂角屯农庄百里之内的河流桥梁看成是自已为官的政绩,出巨资将原木桥改建为石桥,并疏浚了一亩泉河。“复以榆河、马房皆为三刹及墓道通衢,而清河一亩泉水,漂溢为患,向有木桥各一,日久就圮,行人病涉,复于两地各构石梁以通行役,而沮洳卑且插湿之径,一归坦途。”①《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明珠在为社会公益奉献的同时,也为进墓地方便而架桥疏河,流芳百世。

(一)榆河桥

榆河桥是通往西北居庸关的大桥之一,元明前称榆河桥,桥在李家坟东。

南沙河,从西北走来,《光绪顺天府志》载“南沙河出西山鳌鱼沟。”“西山有泉,东流为南沙河。”②《昌平山水记》其上源支流有五,河境内长16公里,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南沙河古称温余河,元代称榆河。上面有桥,清康熙年间,明珠出资木桥为石桥,使之坚固延年,并更名为永福桥。桥为东西走向,下是五方孔花岗岩石板桥。桥身长22米,宽5.75米,桥墩南面有迎水角。桥面中段略高于两端,呈微拱形。桥邦两侧有高45厘米的素面石护栏。《光绪顺天府志》载“永福桥,城西南三十五里,榆河村北。”《光绪昌平州志》载“永福桥,《旧志》在州西南三十五里榆河村北。”1990年10月20日,海淀区政府对南沙河三期治理,因河床逐年淤高,使得永福桥面比今河床高2.5米。于1991年拆除古老的永福桥,为了方便通行,则在西玉河村东河道弯道下游200米处,新建长100米,宽6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

(二)马房桥

马房桥和榆河桥(又称永福桥)是在同一条河上的两座桥,马房桥在榆河的上游,榆河桥在其下游。清康熙年间明珠出资修马房桥,易木桥为石桥,后更名为永通桥。《光绪顺天府志》载“永通桥,城西南跨通榆河故道。”《光绪昌平州志》载“永通桥,《旧志》在州西榆河上,今水不由故道,永通桥下泥沙俱下,流水不畅,1959年初北京市农林水利局编拟了《温榆河上中游梯级开发规划》,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提出《沙河及温榆河上游水库方案》,工程建设于1959年11月开工,施工中拆除了古老的马房石桥,1960年6月29日,工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经过14年运行后,木制闸板腐蚀变质,不能再用,于1970年将18扇木制闸板改换成钢闸板。1984年10月至1985年4月水闸又进行改建,将翻板闸门全部改成电动升降立式启闭闸门。上庄水闸西侧建钢筋混凝土桥,桥两邦配有汉白玉栏杆和栏板,称上庄大桥。

(三)三水桥

辛力屯东的一亩泉水,八口村之水,大浸二浸之水,在此合流,为了行人方便建三水桥,以通坦途。

关于一亩泉的记述很多,《元一统志》载“河源出县孟村一亩泉,东流至顺州入白河。”是说孟村旁有一亩泉,孟村是元代的村名,后来消失;明代“一亩泉在治州西南新屯,十五里,广约一亩。”①《永乐大典》提出一亩泉在新屯;清 “一亩泉在昌平州西南新屯,广一亩许。”②《天府广记》看来一亩泉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一股水源。

八口村地处平原,地势西高东低,高崖口沟经八口村北边缘,属北沙河水系,为长年河道,该地曾是河沟交错的水网区,故称八沟村,后更名八口村,由八口流向东南之水,在辛力屯东形成河流。

大浸、二浸之水是辛力屯东北的一亩泉重源发,在大浸冒出大泉眼3个,二浸冒出小泉眼6个。大浸二浸积水为潭,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米,形成达70亩的水面,水中心部稍西 有3亩旱地,风景更加绮丽。

清康熙年间,明珠出资整修大浸、二浸,条石做基修岸建岛,加盖凉亭,种植莲子。索额图在太舟坞村北的别墅种莲子。从地缘上看形成南北之势,索额图是康熙朝的“辅弼重臣”,明珠是康熙朝的宰辅,当时有“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的民谣,索、明二人皆为圣祖玄烨的左膀右臂。奏巧的是1984年夏太舟坞村北和辛力屯村东,两地相隔50里的两个水塘忽然盛开两池荷花,参观者络驿不绝,《北京晚报》对太舟坞做了相关报道,并配以照片。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原来莲子是最长寿的植物种子之一。虽然相距160多年,碰上适宜莲子生长的温度就会生根开花。

辛力屯村北由此可到双塔村,可到八口村,可到后章村等村民称这里是六股道。但被一亩泉水、八口村水和大浸、二浸水阻隔,村中利用木材架桥。康熙年间,明珠出资修建了三水石桥,使百姓出门克服了障碍。《光绪昌平州志》载“三水桥,《旧志》在州西南四十五里。”附近村民称三座桥,古籍书中没有三座桥,实为三水桥。该桥由六块阶条石铺就,长5米,宽4米,一孔平桥。20世纪80年代一亩泉湮废,八口村无水,大浸二浸水枯,在平整土 地时,用炸药暴破大北坡和大东坡,用此土填埋了三水石桥。

(四)思源桥

思源桥在思源庄西北角,杨永富老宅的西面,原为木桥,是纳兰家族由此从东向西进入祖坟的桥梁。康熙年间,明珠出资修缮该桥。易木为石,桥身为花岗岩三孔平桥,阶条石接缝处用铁银锭锁死。桥北侧的基石有分水剑。桥面可走骡马大车。桥的东岸有砖石结构的水井。明珠修缮思源桥也是为了皂角屯和附近村落的乡亲耕作运输方便,造福于乡里。

(五)疏河道

一亩泉元代久负盛名,明代喷沫入池,清代出水平川。康熙年间 多次出资挑挖,整治河道,使水自辛力屯流向东南,经后章村北折而南,奔罗家坟村南,东注东小营南,河道加宽,经皂角屯西而折南,绕上庄村北又折西,于魏家坟村注入南沙河。 “一亩泉在北京新力屯东,南流经皂角屯西明太傅明珠墓前,入南沙河。”①《光绪昌平州志》这条河长约10公里,称一亩泉河,流经到皂角屯和上庄一带当地称之“龙湾子”,河底用花岗岩石铺就,两堤用黄色块石衬砌,岸边栽植杨柳,谓之“铜邦铁底”。此河不但使纳兰家族墓地前文河水流动起来,更主要是浇灌流域的田园,使乡里受益,是明珠的卓行善举。

综上所述,纳兰家族为官勤政练达,屡著劳绩,为民泽润百姓,轻财好施。客观地说人无完人,全面评价明珠功过应以清高宗弘历的谕旨为结论。纳兰家族墓地,是其人生的归宿,在生死两件大事上,皂角屯占其一端,震古烁今。至于郭琇的弹章,明珠罢相,不仅是由于贪黩。对于胤禛切责、羞辱、毁誉揆叙,不仅是由于不忠不孝,皆是清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结果,或是掌控者玩平衡术的产物。古语“懿德茂行,可以励俗”,纳兰家族留在皂角屯的岁月印痕,供人凭吊,供人缅怀,供人研究。

猜你喜欢

明珠
南海明珠
选对鞋才健康
东方湿地 黄海明珠
象牙塔中的明珠
多瑙河畔的明珠
走进丝路明珠喀什市
明珠误入帝王家
明珠十斛买娉婷
夏明珠
明清美术史上一颗灿烂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