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网剧与网络电影艺术创作谈
——编剧导演监制郭靖宇访谈录
2020-01-17资小玉郭靖宇
资小玉 郭靖宇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2.北京长信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一、电视剧《最美的青春》的创作
资小玉(以下简称“资”):郭导您好,首先要祝贺由您监制和总编剧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获得了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作为地地道道的承德人,这部关于承德塞罕坝林业工人奋斗奉献的青春史诗剧,您是否倾注了不一样的心血和情感?
郭靖宇(以下简称“郭”):没错,我是土生土长的承德人,塞罕坝就在承德围场县北部,故乡的土,故乡的情。其实在我的创作中关于家乡的故事、情感元素一直都有,这次恰好也有这样的机缘来做这件事。最先是承德电视台找到我,说希望用电视剧的形式来表达塞罕坝精神,这相当于一个命题作文,我一开始是没有接受的,因为觉得很难。但之前找的一位导演他的本子各方都不太满意,也是出于这份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我接手了。
资:这部剧自央视一套热播以来,之后又在央视八套和各地方台轮番重播,网络的点击播放率也是非常之高,它不仅引起了那一代人的共鸣,也深受包括零零后的广大年轻观众们的喜爱,这对于一部有着鲜明主旋律色彩的影视剧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成功。您刚也说了,这个就像是命题作文,如何将形而上的“塞罕坝精神”直观形象化地呈现给广大普通观众,如何讲好具有典型时代意义的塞罕坝故事,这是一个难题,请问作为《最美的青春》的总编剧,您和编剧团队又是如何构思和处理这样一个题材的?
郭:我们首先确定了要从青年知识分子的角度来展现那一代人如何度过无悔奉献的青春,所以有了这个剧名:最美的青春。我们想通过展现这一代人的青春来诠释奋斗的、奉献的青春就是最美的青春,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来展现和弘扬塞罕坝精神,而不是说教式的。但塞罕坝历史是这样一个故事,三百多人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起上坝,在高原荒漠上建起了茫茫林海。我们对这三百多人一起上坝进行了艺术地创造和构思,先写冯程一个人上坝,他是一个没有回过塞罕坝的塞罕坝人,艾青的那句诗给了我灵感,“我的眼中为什么常含泪水,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那一代人的心声,他的情感其实也契合了当时我的内在心声:这片土地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这部戏就算是赔钱我也要写好,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也是我回来接这个活的心理动机。总之,我们没有完全按照历史的史实来进行创作,那样做个纪录片就好了!但是所展现的那一代人上坝的精神、奋斗的意志以及人物所表达的情感却是真实的。
资:艾青这句诗的融入似乎有一种奇效,剧中冯程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境下深情的吐露和吟诵,将这样一个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热血青年又赋予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在那样一种艰苦的、甚至是残酷的生存环境之下,人物更加丰满立体又不失温情。从创作上来看,这部剧无疑是非常成功而感人的。听说您为了写好这个剧本,和几个编剧在坝上一呆就是几个月,这个改编的过程比较顺利吗?您认为编剧合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郭:接受这个创作的任务之后,我的确在坝上呆了很长时间,不深入到那个情境,你不会有真实的感受。我把自己当作剧中的冯程,细节是真实的,情感是真实的。要说编剧合作其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因为大家思维不可能一样,必须求同存异,有一个统一性。以前我的电视剧绝大部分剧作都是我自己动笔写动笔改,一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二是也避免了很多麻烦。这次有机缘与杨勇老师合作总体还是顺利的,但摩擦磨合一定会有,杨勇老师比较尊重我,能够接受我的想法,他认为我做了这么多年电视剧,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的,现在我和杨勇老师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资:一般大家都习惯称您“郭导”,但您刚也说了大部分电视剧都是亲自动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编剧,能谈谈您作为一个编剧创作者的日常经验吗?
郭:我是做导演出道的,也获得过一些相关的嘉奖。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写故事讲故事,再忙也要写,走到哪写到哪。今天早上我还写了五千字,我很少说哪天不想写的。以前刚进承德话剧团的那会儿,我就凭着一股子热情,写了四十多万字的《成吉思汗》和将近三十万字的《香妃传》,虽然它们最后的命运是被承话的门卫魏大爷冬天引火给烧了。现在事情多了,再加上经常熬夜看片子剪片子,眼睛不太好,腰也有点问题,我就带支录音笔,有什么灵感想法了就找个安静的地方用录音笔先录下来,之后让助理帮忙整理出来,我再一页一页调整修改。
资:您这样的写作量和写作能力真是非常的惊人!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执着,很难坚持下来。那您创作故事的来源一般会有哪些途径?
郭:我最感恩的是我的父母,他们都是老师,是知识分子,我人生中第一个教我文学的是我妈妈,教我怎么在社会上处事的是我爸爸。我从小就热爱文学,对于创作我是乐在其中,有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心里总是涌出许多故事不吐不快。我认为文学是一切创作的基础,讲故事对于文学艺术创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影视剧作品的成功,首先得剧本好。要说创作的来源,我总结了一下,抓故事的源泉大概有三条路,一是去体验别人的生活,比如你想写先进典型,你就去跟他一段时间,但很多作家去采访的时候已经凌驾在典型之上了,无法深入到典型的心灵,所以写不出好剧本。二是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体验,比如我爱跟家中的长辈聊天喝茶,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来理解那个时代的真情实感。曾经我在积极处理了我们家族内部长辈遗留的一些事情之后,我写了一部小说《王海涛今年四十一》,之后我的恩师黄建中导演把它变成了电视剧,在北京卫视和广东卫视取得了很好的播出效果。三是要多学习要会借鉴,我的老大哥编剧界的大师级人物高满堂老师就特别喜欢一个词叫“狡猾”,这里他把“狡猾”当作褒义,他说编剧如果不狡猾就做不好编剧。
二、关于传奇剧的创作
资:这些年来,您确实也以作品说话,从《铁梨花》《红娘子》《打狗棍》《勇敢的心》《大秧歌》到《娘道》等,无论在央视还是地方卫视,收视率都非常可观。您曾在多个场合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评书”对自己的电视剧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请问您是如何将“评书”吸纳到编剧创作中的?
郭:我从小就爱听评书,大多时候是跟着长辈们去听的,比如刘兰芳老师的《说岳全传》。评书一般都很长,但你不会觉得拖沓只会觉得不过瘾,永远都在期待下一次。我的电视剧很多都很长,《打狗棍》70集,《大秧歌》79集,《娘道》76集,那怎么样让观众觉得好看,这里面其实就借鉴了评书讲故事的手段和方法,讲故事要讲得有戏。什么叫有戏,就是故事情节要有吸引力有悬念一波三折,讲的这个主要人物要非常出彩,有个性有魅力,故事不停地节外生枝翻新出花样,节奏上跌宕起伏能够揪住观众的心,这其实也是一种本事。
资:可见各种艺术形式有别,但讲故事的技法却是相融相通、可以相互借鉴学习的。到目前为止,您过往的大部分电视剧从类型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主要人物极富英雄传奇色彩,情节曲折跌宕极具戏剧性,观众们也送了您一个雅号:“传奇剧王”。“传奇”与“现实”听起来恰似一对反义词,那么您的这些传奇剧又是如何做到“接地气”的呢?
郭:观众们给予的这样一个称号首先我觉得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是观众对我这么多年来创作的一种肯定,我内心是非常感恩和欣慰的。说“传奇”,我注重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物,一个是情节。我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一定是非常个性、另类,有敢爱敢恨敢拼敢闯的性情,有英雄的气质;另外就是极具戏剧冲突的故事情节,这样人物在戏剧冲突中才得以更加鲜明、丰满。我常常把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置于一个时代动荡的大背景下,所谓时势造英雄,去展现这些具有传奇色彩个性的小人物的命运与抉择。但有一点要注意,这个时代背景一定是有史实依据的历史时期,并非架空臆想出来的,要让这样的传奇人物落在坚实的现实生活土壤中,比如民国时期,比如抗日战争时期,让观众们感同身受,从而造就真正接地气的英雄人物。
资:说到英雄,我们常说,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但您在电视剧中所塑造的英雄,并非我们熟知的,而多是不为人知或者说是虚构出来的草根英雄人物,且其中不乏女性形象,比如铁梨花、红娘子,请问您在创作中对英雄人物是如何进行塑造的?
郭: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英雄情结、英雄梦,我心里有,普通的大众老百姓也是如此,你说的没错,我爱挖掘和表现草根英雄,如果你说的草根指的是那些平凡普通的小人物的话。我喜欢在电视剧中表现普通小人物的成长、命运以及他们在时势中所表现出的英雄气质和民族精神,你可以说他们是虚构的,但又不是,每一个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历史原型,比如《打狗棍》,这部作品的故事原型其实就是我的家史,也是我对祖辈们的一个致敬,我的太爷爷们还有我外公都为革命做出了牺牲。而在那样的年代,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许多默默无闻流血牺牲的草根英雄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他们同样可以称得上民族英雄,只是不为人知而已。
资:没错,无论是否为人所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历史让我们看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血肉相连。您的这些传奇剧中不乏凸显了个人英雄的成长史,也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家族的变迁史,这种对有着传奇色彩民间草根英雄形象的塑造,把英雄融入到真实的历史大环境中,在细节上通过戏剧性的情境来表现人物的个性魅力、精神气节都是您剧作很重要的特点。另外,观众不难发现,您的剧作除了在题材选择上更倾向于民国传奇类型抒写草根小人物英雄,在主题呈现上更是融入了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和价值观,比如忠孝仁义,但有时候观众在对电视剧中传达的传统道德观念的接受上会出现偏差,比如您曾坦言《娘道》是这几年做的电视剧中遗憾最少的一部,无论资本还有精力都投入很大,但播出之后,这部剧收视率很高,却受到了很大的争议,观众对于主人公瑛娘的思想观念不太能接受。实际上任何典型人物的塑造都脱离不了那个时代的烙印,这部剧的本意应该是想借这个人物的苦难把封建思想毒瘤解剖给人看,但一些观众却会认为是在宣扬“男尊女卑”的思想,三观不正等等,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郭:《娘道》我的本意是想拍一部向像我母亲一样的传统女性致敬的这样一部剧,对于主人公柳瑛娘这样一个民国女子,她传奇坎坷悲情的一生,她如何与命运相抗争,她如何从一个弱女子变成一个坚忍不屈的英雄母亲,这其实是我想表现的。一些观众的理解会有出入,我不反驳也不批判,对我来说一个作品能引起共鸣是最重要的,挨骂也没关系。作为创作者我必须考虑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真实性,真实的旧社会女性就是没有地位权力的,我一个女粉丝给我留言说,郭导您就不能写一场瑛娘抽了她婆婆一巴掌的戏吗?你只要写这一场戏所有女观众都不会骂你了。谢谢她为我考虑,但我不能这么写啊!关于人物的反抗每个时代都是不一样的,剧中瑛娘的反抗最后是出走,她是绝对不可能打婆婆的。我写的是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下,一个女性如何在略微能保护自己和孩子的情况下处理这种关系。我用《娘道》来展现那个时代的真实,来让今天的女性了解和体会男女平等来之不易,了解那个时代的母亲非常的不易,希望观众通过看这部作品更爱自己的母亲尊敬自己母亲。
资:这实际上也正涉及到了一个如何把握和处理好影视创作的现代性与时代性关系的问题,另外还需要考虑不同层面观众的心理接受。总的来说,您作品中的草根英雄也呈现出这样的特征,他们都受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影响很深,从家族的亲情、爱情、友情、兄弟情,枝蔓复杂的恩怨、爱恨、情仇故事,再凝聚到不可割舍的家国情怀,将小家同大家、家族与国家息息相关的命运紧密融合在一起,从而剧作上充满了民族情怀和正能量。
郭:我认为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播优秀的精神文化和弘扬正能量。对于影视艺术而言,在剧作中无论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还是语言台词等,都应该有意识地去诠释中国精神、民族气节。但如何将这种主旋律正能量的东西融入到剧情中,这又需要有讲故事的技巧、能力和方法,我个人比较偏重将人物置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中,有些人会觉得闹腾,人物命运多舛爱折腾,但写得就是一股子劲儿,中国人常说的要争的那一口气,我就是要通过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接地气的、平凡的、个性化人物,来表现那热血的生命与风云变幻的残酷现实对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三、网剧、网络大电影与微电影创作谈
资:近几年,您开始从电视剧的领域拓展到了网剧,从《灵魂摆渡》到《霍元甲》《小娘惹》,是什么原因让您有这样的转变?
郭:其实早在拍了《铁梨花》之后,我的一个好哥们马东他从电视台出来去了互联网做COO,有一次他跟我说想自制网络剧问我是否愿意做,我答应了但前提是我做监制主要让徒弟们来编导,这是一个双赢,同时我又培养了我的学生们。当时我们选了几个题材,后来就诞生了赫赫有名的《灵魂摆渡》,编剧是我的大徒弟小吉祥天,他也是承德人。现在互联网特别流行一个词叫定制剧,这个词可以说是我最先发明的,所谓定制就是制作方专门定向为平台生产内容,我们这部网剧就是最早的定制剧之一,其实最开始我们尝试采用了制作方和平台通过点击率来分账的To C模式,但这中间也有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于是这部To C剧最后变成了定制剧,我们仅仅就是拿制作的预算加一点利润而已,做这个事情更主要的还是想尝试一种新的可能。
资:这样的尝试很大胆,也是对影视行业新的业态发展的一种先锋探索,很有意义。另外,作为导师您是在实践中带出了一批既懂技术又会编剧的能人,这种提携新人给年轻人机会的做法很值得赞叹。我不由又想起了那次去我们文学与传媒学院参观,您看到学生手持摄像机倒着走上楼梯很担心,就直接上去教他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又不影响拍摄,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种亲切而暖心的行为感染到了,名导是如何成就的,想必就是在点滴细节中无微不至的认真吧!
郭:过奖了!这纯粹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不过我确实注重细节,我也非常认真甚至某些时候有一些执念,我必须把这件事做好做完善了才罢休。别人有些电视剧用十集剧本就可以拍一部三十几集的剧,我有时候写了一百多集本子最后才拍一半的成片,可想而知每一集剧的容量其实都很大。所以我做的电视剧有些看似投资很大,但我把钱都投到了该投入的地方了,所以跟我合作过的投资方都很愿意再跟我合作。
资:在网剧《灵魂摆渡》之后,您的团队又拍了相关的网络大电影是吗?
郭:《灵魂摆渡》我们拍了三季,后来我们想把这个题材做成电影,考虑到投资各方面风险比较大,我就想尝试一下拍网络大电影,这个词不是我原创,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一个学霸叫杨向华,他负责爱奇艺的会员和网络电影,为了区别网络短片、微电影,他给取了一个名字叫“网大”。最后我们团队做的这部100分钟的《灵魂摆渡·黄泉》,创造了网络大电影2.3亿点击率,至今无剧突破。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除了文学功底、艺术素养以外,勇敢和判断也特别重要。
资:您这种敢于尝试的勇气就是一种创新精神,也正体现了一个影视艺术工作者对于新时代行业新业态发展的直觉和敏锐。在这样一个多媒体融合时代,手机已经成了大众不能离身的移动媒体播放平台,对于日常碎片化的时间消磨,微电影似乎也越加受年轻人青睐,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从编剧创作上来看,对于这一类包括其它短视频的创作您觉得最关键的把控点在哪?
郭:你看去年大家都在刷电视剧《延禧攻略》,之后是我的《娘道》,再就是《都挺好》,但今年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电视剧被刷,大家在刷什么,短视频。不要看不起短视频,短视频也是影视作品,短视频今天水准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很低俗、恶俗,但当它成了大家要刷它一个小时才睡觉的时候,它就是大众文化的主流,未来能把短视频拍好的一定是新时代的好艺术家。我现在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主任,明年我们要把短视频纳入到初心榜的表彰里去,当它已经成为大众最愿意消费的视听产品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把它挡在艺术的门槛之外。但对于网络影视这一块我认为提升内容质量水准确实任道重远!时代在变化,媒体平台越发多元化,但有一样我认为是亘古不变的,就是内容为王。无论什么媒介,什么技术,讲不好故事一切都白搭。讲故事的能力和方法也不是纸上谈兵就能一蹴而就的。对于短视频,尤其是微电影,顾名思义,时长短,国际上有些获奖的短片也就几分钟,有限的时长内要讲好故事,其实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让我给一些建议,我会觉得微电影的故事首先不要太复杂,人物不宜太多,但在对主题构思上要设计得非常精妙,能以小见大。
资:谢谢!您知道我们是一所民族师范院校,承德是多民族融合聚集之地,除了汉族,少数民族以满族、回族和蒙古族居多,那么对于新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的微电影短片创作,能否谈一下您的看法和建议?
郭:我是汉族,但我身边周围有太多少数民族的朋友了,我认为做少数民族题材无论常规片还是短片,首先要真正用心去了解这个民族的风俗人情,尊重他们的习俗饮食等,要挖掘作为这个民族最有代表性和特色的史诗传说和民间故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少数民族居住地也是极具特色风情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与汉族充分融合,有些民族的特色已经不那么明显了,但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人,他们精神上是否还有着不一样的延续也是我们可以去关注的。
资:非常感谢您的建议。最后这个问题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问题,您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题材都与家乡河北承德有关,包括由您的团队主要打造的另一部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电视剧《最美的乡村》,今年已经紧锣密鼓地在承德各个地区取景拍摄,11月18日又在我们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拍摄了最后几场戏并举行了杀青仪式,您能跟我们聊聊这部剧吗?对您来说,家乡意味着什么?或者说给了您怎样的灵感和启迪?
郭:《最美的乡村》对我来说,是没有那么难的一次创作,但却是离生活最近的一次创作。这部电视剧要表现的仍然是最美的人,最美的乡村背后是人的无私奉献。就像《最美的青春》一样,最终要呈现的是通过一群人的努力实现了脱贫攻坚成就了最美的乡村,依旧要弘扬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中国精神。《最美的乡村》一共三十几集,它的结构打破了常规仅一个大故事的叙事方式,而是三个故事的串联,每个故事大概十集,第一个故事写的是转业军人如何带动村里其他转业军人和村民一起发家致富;第二故事写的是第一书记,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第一书记,是一个城市的女主持人,退出台前走向幕后被派下去当第一书记;第三个故事是农村培养的大学生回乡创业。我把三个故事通过电视台主持人的衔接放在了一个剧中,这个应该是之前电视剧中没出现过的结构,虽然还没有播出,但已经受到了认可。我希望《最美的乡村》能带给承德更多的机遇,在剧中我们能看到宽城、平泉和滦平的很多因素,也希望通过这部电视剧让全国观众看到绿色的承德、发展的承德、更美的承德。家乡是我创作中最熟悉的也是最重要的源泉和动力,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连他的家乡都不热爱,那么即使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也不值得被尊敬,而如果一个人取得了一些成绩,他最应该做的就是回馈家乡和养育他的这片土地。
资:说得真好!作为影视艺术工作者,我们要根植于最熟悉的生活,深入到这片热土的人民当中去,情到深处落在实处才能打动观众。谢谢郭导,家乡承德哺育了您,而您现在也成了承德的骄傲、家乡的名片。感谢您接受访谈跟我们分享创作经验,也感谢您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精彩的作品,同时期待即将播出的《最美的乡村》以及您其他更多的精彩剧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