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青年观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启示

2020-01-17王丹丹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思想

王丹丹

(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乌鲁木齐 830002)

一、新时代青年观及其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曾指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提的“三有青年”是对当代青年寄予的厚望。

(一) 新时代青年观

“青年观”中首先“观”一般意为“对事物的认识”,因此“青年观”是指关于分析研究青年这一群体的总的看法观点。追溯历史,每一代青年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都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历来对青年都格外关怀的同时,对青年也高度肯定,把青年看作是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力量。新时代青年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青年工作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形成的最新的关于青年的科学理论。归纳总结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可以将“新时代青年观”概括为: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奋斗,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因此,可以从坚持新时代青年观入手,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目标的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南并指明方向。

(二) 新时代青年观的主要特征

一是政治性。新时代青年观归结起来是关于为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和怎样培养青年的问题,所以新时代青年观的第一特征是政治性。新时代下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最根本的,要旗帜鲜明地把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对青年成长的引领,这也是坚定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性原则。二是时代性。处于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中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坚持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并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其内涵。不同时代有不同特征,不同时代有不同要求,每一代青年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塑造青年精神,根据青年自身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点,以这个群体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三是实践性。青年一代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建设的重要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青年一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作为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的青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代中国青年责无旁贷的必须和必将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

二、新时代青年观是坚持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依据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新时代青年牢固树立远大理想的途径

当代青年客观存在一些关乎自身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问题,大学阶段的他们,思想尚处于未成熟阶段,如果指导不当就会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青年的未来,而且会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之路。高校就是要培养人才,因此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为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贡献力量。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新时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正处于价值观关键时期的广大青年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其价值观取向关系着国家的未来。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关乎未来社会整体的文明素养。高校应当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坚定信念,并外化为自觉行动,在社会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良好风气,因此,落实新时代青年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确保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动摇。

三、新时代青年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党必须凝聚青年的力量,激发青年的斗志,引导青年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让青年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历史责任。在新时代,要充分认识和把握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引领这个关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中一刻也不能离开党的领导,这样才能办好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特色大学。

(二) 提升和巩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地位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关键课程。切实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抓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个主渠道,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创新教学手段,满足青年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新时代青年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阐明了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提供了明确的教育目标。从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应当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要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为根本遵循,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既注入“源头活水”,又在各类“充电”环节中实现对新思想、新理论的学、思、用贯通,并促进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断革新,进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长效化进程,为教育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青年人才提供人力保障。

(四) 借助数字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应当越来越关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数字媒体的应用。借助数字信息网络技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方法要坚持改革优化,在认识和把握青年学生的学习特点、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为高校青年搭建高效、便捷、跨越时空限制的信息共享的平台,实现教育内容的线上教学,凭借网络进行在线交流和互动,唤起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热情,进而让数字信息网络技术成为青年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环境下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五) 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

高校作为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能够从多维度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帮助。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开设大学生创业相关课程,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为青年实习实践提供机会,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全社会要构建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的现实路径,共同努力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青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活动中锤炼自我,实现个人梦、中国梦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