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和助力精准扶贫研究综述

2020-01-17

河西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务助力精准

任 文 启 姚 平

(1.河西学院法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2.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脱贫攻坚的重大战略举措,党中央要求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社会工作融入和助推精准扶贫自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而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因其特有的理念、路径和模式,在许多方面都与精准扶贫有着良好的互动性和高度的契合性,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将梳理近年来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并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立足于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的互动融合发展现状,为社会工作全面有效介入并助力精准扶贫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定位与关系: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价值、方法和理念的优势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提出精准扶贫,是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国家战略的重要方略,要求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方略提出后,社会工作实务与理论界积极响应和参与,介入精准扶贫实务并助力推动精准扶贫政策发展。从社会建设、社会进步与社会发展等社会治理的维度来看,精准扶贫与社会工作都是同向促进社会治理科学化不断提升,是对社会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平衡以及对贫困等弱势群体的救济。精准扶贫在我国当下的治理模式中由党委政府主导统筹,主要着力解决贫困现象和贫困群体的生存发展等问题,社会工作则是由社会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组织作为主体,是对政府治理社会并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补充,包括但不限于对贫困问题的积极治理和根本解决。“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辨类”,社会工作和精准扶贫中的功能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在社会治理与发展中承担的不同职责。

在价值方面,高飞、向德平指出,与传统的扶贫模式相比,精准扶贫更加关注个体的疾苦、社会公正与科学的方法,从这三个层面能够充分肯定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可能性。[1]侯利文认为,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之间存在价值亲和,社会工作可以为精准扶贫提供价值理念上的建构;社会工作介入扶贫攻坚可以起到技术靶向的作用,具有方法和角色上的极大优势;社会工作的学术传统与实务进路也积淀了精准扶贫现实推进中的可能线索以及发展空间;社会工作应当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建构性力量。[2]

在实务方法方面,顾东辉提出,社会工作实务的各方面要素特点,社会工作实务的需求评估、方案制订、计划推行和评估总结的阶段技术,均可以成为精准扶贫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参鉴。[3]岳天明、李林芳认为,民族村寨精准扶贫与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民族村寨精准扶贫需要从价值原则、工作方法和评估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借鉴社会工作。[4]

在效果上,王瑜、汪三贵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减贫这一理论概念,对于理解中国已有的减贫成就具有解释意义,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内洽性,有助于全面理解现行扶贫框架的福利内涵,对确立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导向作用。[5]刘春怡指出,农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时,社会工作者需要链接资源、搭建平台、利用“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积极促进受助对象自助互助。[6]

虽然精准扶贫需要动员投入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但是社会工作的覆盖面明显要比精准扶贫更为广泛,因此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研究必须首先厘清各自定位与关系。学界分别从社会工作角度介入精准扶贫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从精准扶贫的角度研究社会工作的成果尚不多见,可见这一问题更多是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内的讨论,尚未进入到总体的精准扶贫的话语范畴。对社会工作和精准扶贫定位与关系的研究还是初步的,作为社会工作介入和助力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还很薄弱,这方面的欠缺将会制约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和精准扶贫对社会工作的总体认可。

二、契合性、可及性与嵌入性: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侧重点

契合与可及研究是基于社会工作和精准扶贫各自不同的功能定位,对于二者的相互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固化的探讨。与吻合、符合相比,契合是指不同体系的密切关联性,而可及则主要考量能够达到的范围和程度,契合与可及研究涵盖了社会工作介入的深度和广度。经过党和国家持之以恒的强力推动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在消除贫困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精准扶贫是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的攻坚战。社会工作介入并助力精准扶贫的契合与可及研究,是重估、建构和提升社会工作价值的重要依据。在基于认识论的价值建构中的“嵌入论”具有代表性,但现实表明,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在嵌入过程中也会出现脱嵌问题。

在契合性上,王思斌认为精准扶贫与社会工作在价值观层面、扶贫力量与扶贫对象的关系层面、工作方法层面和对服务对象问题的重视方面具有很高的契合性和一致性。同时他还提出精准扶贫与社会工作具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一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把握二者关系的认识论,也有利于全方位审视社会工作对于精准扶贫的作用、贡献和价值。[7]王守颂总结出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理论思想及实务方法上对于贫困农村的脱贫攻坚有很多值得学习地方,与精准扶贫具有很强的耦合性。[8]

在可及性上,“可及”即覆盖度,可以理解为社会工作介入助力精准扶贫的角度和程度,李迎生、徐向文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时可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主体矛盾、收集各方信息、搭建服务平台、践行政策法规、倡导政策革新、激发基层活力和增进社会团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9]

在嵌入性上,刘志燕、西爱琴提出,我们可以将精准扶贫的主体、服务、资源等不断“嵌入”社会工作,同时让社会工作的语境、理念、方法与精准扶贫相互融合,从而有效促进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的良性互动。[10]任文启提出,要在地方工作中为社会工作嵌入留下接口,积极营造和改善社会工作在基层的工作情境并强化社会工作的行业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系统嵌入,有效激发社会工作助推脱贫攻坚的潜能。[11]林顺利、孟亚男认为,以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为线索,本土社会工作实践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顶层、中层和情境多重嵌入的过程,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困境在于形式上的嵌入和实践的脱嵌。[12]

也有研究认为基于现有制度环境和精准扶贫方略以及自身能力建设,社会工作目前在精准扶贫中的价值、作用、贡献和地位不能高估,只有在适合个体能动性发挥的制度环境和运作逻辑中,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并且只能在微观层面开展补充性工作。这一类观点主要考量了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较短的现实,对社会工作融入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成效保持审慎态度,揭示了社会工作中国化、本土化、农村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视角与路径: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和助力精准扶贫

社会工作介入和助力精准扶贫研究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倒不如说是理论联系实践指导实践的实务问题,所有的思想观点必须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通过契合与可及研究我们论证了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可能性,那么通过路径与视角研究我们需要探析的则是可行性,要从实践层面为社会工作介入和助力精准扶贫提供指引。思维模式的转变是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前提,与一般社会工作侧重社群运行机理和社会力量介入不同,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必须对国家政策有系统了解和精准对接,以激发培育内生动力为主要路径的内源发展思路,实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最终实现有效脱贫和防止返贫。

(一)内源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内生动力培育。钱宁、卜文虎认为,农村社会工作应当运用内源发展理念参与精准扶贫,培育农村贫困社区及贫困者脱贫过程中的内源发展策略与方法,克服当前扶贫工作中过度行政化带来的贫困者依赖政府,被动脱贫的不良倾向,发展以主体性培育、能力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内容的农村反贫困社会工作。[13]

(二)赋权增能理论框架内的多元路径选择。阿马蒂亚·森的赋权增能理论让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有了多元选择,程萍设想了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的四条路径,一是从外力推动渐变至内力推动;二是以精准识别主体需求为起点定制增权计划;三是从文化教育服务出发去提升贫困农民综合素养;四是充分发挥自治经济组织作用。[14]

(三)共享参与扶贫模式中的民间组织转型。脱贫形势和扶贫任务的变化必然要求路径策略调整,也呼唤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主体力量民间组织的转型。高飞认为,反贫困实践的阶段性特征与民间组织的阶段性特征紧密联系,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共享式扶贫,与此相应民间组织从野蛮生长转型为规范治理;从物质层面的关注、救济转型为能力层面的赋权、发展;从政府依赖转型为合作互补,以此适应反贫困新时期精准扶贫的要求。[15]

(四)农民主体地位凸显后的特定群体赋能。把精准扶贫和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加以考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尤为重要,这也与激发内生动力的内源式发展思路不谋而合,但是特别关照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的赋权增能,则是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另辟蹊径却又切合实际的明智之举。岳天明和俞博文的项目实践明确了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留守妇女是农村社区建设中不可小觑的一支重要力量,对贫困农村社区妇女的赋权增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6]

(五)国际社会工作实践带来的成功经验吸纳。李迎生、徐向文提出,从国际社会工作参与扶贫经验中反思中国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功能定位和实践路径,即社会工作应成为我国政府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助手和力量,并从顶层设计、加强财政支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行业组织发展与自律、强化能力建设、注重经验积累等方面深化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17]

四、问题与对策:社会工作介入和助力精准扶贫的改进方向

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社会工作介入和助力精准扶贫实践,可以及时检视精准扶贫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推动社会工作更好进入本土实践场域,继续助力返贫治理、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问题一:目标、过程与效果之间的摩擦。一些长期关注中国社会现实、具有系统思维和战略眼光的学者,虽然对于当前精准扶贫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效表示赞赏,但是他们也对硬件和民生改善能否带动农村社会建设保持警醒。王思斌指出,在传统的农村扶贫开发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粗放选择贫困地区,产生了宏观政治上的公平和微观实践上的不公平问题;曾被一度看好的扶贫开发政策“涓滴效应”①在实施中出现偏离,扶富不扶贫的现象突出;一村一品策略在国内外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受政绩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的扶贫效果表面化,扶贫者仅关注于扶贫目标而不是区域总体脱贫状况,扶贫效果难以持续;贫困人口缺乏足够的摆脱贫困的内在能力,他们更多地是靠外出务工解决经济上的贫困问题,但这又衍生出复杂的留守问题。[18]左停、杨雨鑫、钟玲也认为,精准扶贫机制的推出在技术层面的靶向是此前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瞄准目标偏离和精英捕获问题;在当前的现实中,精准扶贫还面临着规模控制所引起的规模排斥、乡村内平均主义思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市场化背景下的扶贫开发有效手段不足、村庄间贫困户实际识别标准差异等挑战。[19]金昱彤也认为,精准扶贫存在个案救助困境,在精准到人到户的新扶贫策略下,农村社区社会支持和社会网络存在断层问题。[20]

问题二:维护缺失、产业失败与返贫隐患。国家战略和政府行为在广大农村落地执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使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的科学化水平的确毋庸置疑,也会因为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和团队差异而导致情况迥然不同。许汉泽、李小云在华北李村产业扶贫项目的考察中发现,扶贫过程中会容易出现“精英捕获”②与“弱者吸纳”③;进行阶段容易出现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项目完成则易面临着后续维护的缺失与农民生计系统的损害。产业扶贫背后隐藏着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逻辑的矛盾,前者决定了产业扶贫是以项目为载体,后者则容易导致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增加了产业扶贫项目失败的风险。[21]岳天明、俞博文在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项目实践中指出大多数农民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意识,且日常生活单调,基本没有娱乐活动,社区组织建设存在多重问题,与脱贫思维相悖,不利于相关政策有效落实,有滋生惰性的隐患。[22]

对策一:为政府“支招”加强改进服务与管理。李迎生、郭燕认为,针对我国当前贫困“存量”与“增量”的严峻形势及行政动员式反贫困存在的各种先天性不足,社会工作等专业力量介入反贫困实践变得必要与迫切。他们还从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角度为政府支招,希望政府在完善顶层设计、建立机构平台、推进多元合作、健全资金保障等方面加强配套建设。[23]敖琪认为,应该从优化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摸清贫困人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精确配置扶贫资源、深入基层给予贫困对象情感上的支持、加强村级管理这几个方面入手。[24]

对策二:“以人为本”关切扶贫对象生存状态。在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具体操作和运行层面也有良策,除了发挥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妇女作用的建议,对老年群体特别是贫困老人生存状态的关怀显示了人性光芒。王三秀、芮冀基于Z县Y 村的调查研究发现,社会工作的方法与过程与农村老年精准脱贫目标相契合,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介入农村老年精准脱贫不但能提供专业高效的脱贫服务,缓解政府人员繁重的工作压力,还能为传统脱贫模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25]

对策三:在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结合上下功夫。从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考虑,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决战决胜的必由之路和制胜法宝,相应的这也是值得拓展的助力方向之一。宁静、殷浩栋、汪三贵、刘明月等在乌蒙山和六盘山片区产业扶贫试点项目的准实验研究中提出,需要让贫困户更多地参与到农业产业链中,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并培育经营主体和农村的精英人才,增强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户脱贫致富。[26]

对策四:注重方法创新、流程优化和效果提升。有一些研究试图把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具体方法引入精准扶贫的相关方面、重要环节和关键流程。袁小平、姜春燕认为,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估模式,在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考核、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以及其他专项考核评估工作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盲点和难点。社会工作秉持“助人自助”理念,以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坚持价值中立、保密等原则,可以在扶贫对象的认定和扶贫成效的评估等方面,探索引进或者借鉴采纳社会工作通行的CIPP评估模式,确保精准扶贫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27]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介入和助力精准扶贫的研究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主要表现为社会工作专家学者对精准扶贫高度关注,希望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和政治任务中有所作为,从社会工作的学科视野审视精准扶贫的研究不断升温,这一学术热点集中聚焦在对精准扶贫的政治图解和诠释。学界在内涵界定、理论与实际价值、“多维”困境及贫困类型划分和多维配套路径等方面对精准扶贫研究,取得了较为扎实的研究成果,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丰富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内容;理论界、学术界对精准扶贫的内涵、理论与实践价值、实践的“多维”困境及贫困类型划分和实践路径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精准扶贫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借鉴价值。[28]由于精准扶贫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特征,学界对精准扶贫的关注更多在于实践性总结方面,更多关注了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运作逻辑,也更加凸显了田野调查、项目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工作介入和助力精准扶贫的研究总体上存在实务探索与理论研究并未贯通的问题。所谓贯通是指,实务探索经过经验总结和提炼,发现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将其上升为理论指引和政策更新;或从理论研究入手,将理论构想落实到实务操作层面,根据实务的实际再调整完善理论研究。从这一标准来看,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研究总体呈现一种碎片化的状况,从实务层面的研究仅止步于实务层面,对可上升为政策和理论调整的研究不够,理论层面的研究则更多在理念、框架、路径等方面进行设计,缺乏将其操作为具体实践过程,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理论。这些就需要社会工作研究避免“猴子掰包谷”式的“跟热点”,而是要将此前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实务探索和理论研究进行系统反思,并且在多学科、多领域内进行交叉、互动和融合,通过这种努力为社会工作本土化贡献有益知识。同时,由于我国社会工作普遍存在“弱嵌入性”的特征,社会工作深度参与精准扶贫的实务实践仍然非常缺乏可持续发展,如何从精准扶贫走向返贫治理和乡村振兴,从社区参与走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在这些实务和研究中明晰中国社会工作在国家政治和行政中的准确定位和特殊功能,以更好落实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同时,社会工作研究更应该重视实证模型的建构与运用以及制度和文化层面的系统梳理,让社会工作在实证和文化层面做到知行合一,让社会工作理念方法根植于农村土壤,结出文化自觉、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之花。

注释:

①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或认为政府财政津贴可经过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之手,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即先富带后富理论。

②条件相对比较好的“精英村庄”容易获得更多的扶贫项目和资源,而条件比较差又没有政治资源的贫困村容易被忽略,偏离了精准识别的政策要求,也拉大了贫富差距。

③出于“责任连带”的顾虑,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公司不会申请该类项目,反而是被条件比较差的企业和公司所“吸纳”难以发挥带头作用,也背离了涓滴效应。

猜你喜欢

实务助力精准
助力成功七件事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