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经验与陶渊明作品的读者接受
——以《归园田居》五首为例
2020-01-17郭世轩
郭世轩
(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阜阳236037)
《陶渊明集》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纯真的田园气息和浓厚的农耕经验。这既是陶渊明的文学徽标,也是陶渊明的人格底色,同时也是陶渊明当时不受待见的原因之一,更是后世青年读者一时难以接受的一种障碍。关于陶渊明的研究从农耕经验切入者很少见到。深入揭示农耕经验,来探讨陶渊明诗文创作与接受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当代文学创作,也有益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
一、农耕经验与陶渊明的文学创作
陶渊明的一生是农耕经验长期积累、农耕文化浸润的一生。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诗人,也是对农民生活了如指掌、熟悉农耕生产的行家里手。陶渊明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多是在乡村度过的,具有丰富的农耕经验和深刻的生命诗意体验。
我们翻开陶渊明的生平历史,不难发现,他的入仕和出仕呈现出极大反差:入仕很晚,却出仕很早。陶渊明盘桓在官场的时间持续13年,即从29岁开始进入仕途,中间经过多次反复,直至42岁彻底告别官场、回归田园。可谓在矛盾中调整、在困惑中适应、在煎熬中别离。这断断续续的13年在他63岁的生涯中约占五分之一的比重,而实际做官的时间只有八年半。
这份特殊的职场体验,在他文学创作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这种官场生活体验对于此前的人生是一个惊喜和开局,对于此后的人生确是一种超越和升华,更是诗意栖居的意外发现和现实担当。陶渊明进入官场,目的是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同时也满足自己好饮酒的不良嗜好。相比之下,前者更重要。
陶渊明只有一个同父异母、小自己3岁的程氏妹妹,并且远嫁武昌,后来先于自己辞世。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29岁入仕,长子陶俨出生;次年,丧妻;第三年,续娶翟氏,次子陶俟出生;32岁时,双胞胎陶份(三子)、陶佚(四子)出生。37岁时,五子陶佟出生[1]357-364。隆安四年(400)岁尾,36岁的陶渊明从江陵返回柴桑家中过年,至第二年七月销假还江陵。第二年冬天,生母孟氏辞世,他开始辞官奔丧回柴桑,居丧在家很长时间。这8年发生了不少事。“初次入仕,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归。州召任主簿,辞不就。出仕前后均在寻阳柴桑上京里独揽经史子集,并参加耕作。”[1]357其间有军人叛乱、宫廷政变、孙恩起事、桓氏父子与皇室贵戚之间的恩怨等。尤为重要的是,丧妻续娶、五个孩子相继出生、生母离世。直到40岁那年,兴元三年(403)六月受辟举,赴京口作镇军军府参军。《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既是他旅途经历的审美反映,也是他自母丧之后复出任主簿的资料佐证。这中间有两年八个月住在家中。这两者加在一起,已超过3年。41岁(405)这年三四月间,刘敬宣改授宣城内史。原来调任刘敬宣建威将军军府的陶渊明估计看到刘敬宣受到刘毅、刘裕的不信任而暂时归家。义熙元年八月陶渊明为彭泽令,他同父异母的程氏妹卒于武昌。他于十一月弃官,作《归去来兮辞》。义熙二年(406),42岁的陶渊明从彭泽令上辞归,这是他第四次辞归,也是最后一次辞归。从此,他决心躬耕自资,不再涉足官场。这一年,他创作了《归园田居五首》《归鸟》《酬丁柴桑》《命子》等作品。十一至十二月间,刘裕、刘毅、何无忌分别被奏封为豫章郡公、南平郡公、安成郡公。其中何无忌又为都督八郡军事、江州刺史。江州刺史这一重任本应由刘敬宣担任,却遭到刘毅何无忌等实力集团的排挤而落空。陶渊明之所以归家,大概源于刘敬宣遭到刘毅集团的排挤打击之故。义熙元年(405),刘毅何无忌等人平复江陵,得以控制晋安帝,除掉桓振。三月份,刘毅等军事集团迎接晋安帝回京城建康。晋安帝开始论功行赏,刘裕、刘毅、何无忌分别为车骑将军(都督中外军事)、左将军、右将军。刘敬宣因刘毅告密于刘裕而深感不安,辞退江州刺史。这种情况之下,陶渊明弃官是情理中的事。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三四月间刘敬宣改授宣州内史,陶渊明归家。实际上,陶渊明做官为吏只有十二年(393—405),彻底辞官在义熙二年(406)。这十二年中再减去三年半,实际上他在官场逗留不足八年半,居家时间几乎占去三分之一。这一特殊时期不到他人生的七分之一。在此期间,他暂离官场的时间都在农村度过。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一个人在15或18岁之前的时间皆可视为童年经验[2]。童年经验对一个人的生命走向起着重要的影响。对作家来说,童年经验会严重制约着他的创作走向和创作质量。这一时期的生命经历、人生体验为今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包括素材积累、心理塑形、情感基调和价值取向等。从中外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现实型的作家多与这一理论暗合,反证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合理性和可信性。从西方的狄更斯、巴尔扎克、司汤达、托尔斯泰、契诃夫再到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赵树理、汪曾祺等人的创作经历无不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鲁迅、张爱玲。鲁迅一生住在城里的时间居多,而在去南京求学、日本留学之前,都生活在绍兴小县城。因此,在城乡交叉地带,下层居民生活的惨状深深刺激着他,留存在他的记忆深处。《呐喊》《彷徨》多是对下层人民的不幸呼喊和悲悯同情,而直接描写现代知识分子、城市生活的却很少。张爱玲生活在清代遗老遗少之家,父母的不幸婚姻、家庭不和、人心险恶和人际复杂等不和谐局面深深地伤害了她,在她作品中以间接变形、文学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以《金锁记》《红牡丹与绿牡丹》《传奇》等作品为代表。而陶渊明的创作也不例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陶渊明归隐之后的创作多与农耕经验和乡土体验相关。
二、农耕经验与陶渊明作品的读者接受
鲁迅曾经这样评论《红楼梦》主题的多样性:“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3]根据接受美学的隐含读者理论,一个作者在创作之初就已经预设了一个理想的读者或接受对话的合格对象,这样的语言才能发自肺腑、对话才能积极有效、交流才能顺畅愉快[4]。这都既说明了职业角色对一个人的知识视野具有很强的制约力,也说明读者务必要有相应的知识积累、经验历练和体验深化。北宋科学家沈括曾经对杜甫的《古柏行》中“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进行分析,经过他的科学测算,得出“太细长”[5]的结论。实际上,在杜甫看来,诸葛武侯之所以能充分施展才华,建立不朽功业,是因为君臣相知、相济。而沈括却以科学求实,结果就误读了这首诗。著名作家孙犁[6]认为俄国作家蒲宁的《乌鸦》描写乱伦,展现了道德堕落。实际上,这部小说采用象征主义写法,通过父子间的人伦颠倒、情欲相夺,揭示西方人伦间血缘关系的淡化和利益至上的本性,即使在父子间也不例外。孙犁先生囿于现实主义的批评视角,才有如此失衡的评论和偏差的言说。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某教师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来说明陶渊明拙于种田。课堂幽默的同时,但也误读了陶渊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值得警惕这种“幽默解构”。鉴于此,我们以农耕经验为切入点,来探索《归园田居》五首的解读策略,还原这首组诗的历史真面目,更好地进入陶渊明的内心世界,领略其中的诗意价值。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53-54
这首诗主要讲述诗人经过官场生涯和城市文化洗礼之后,重新发现田园风光的美好和自由随性的惬意。其中“羁鸟”“池鱼”“尘网”“樊笼”是关键,“狗吠”“鸡鸣”“户庭”“虚室”是重点。农耕经验无处不在。如果你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或体验,就无法体会到诗人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尘网”对应于“池鱼”,“樊笼”对应于“羁鸟”,正是人生遭际不幸的象征。这是因封闭、限制和圈养而失去自由、走向枯萎的标志。反之,由于没有外力干预,狗和鸡都可以顺着各自的天性而鸣叫、呼喊。院子因来人稀少而无杂物和灰尘,闲置的屋子才能有自由的空间。这里呈现出生命的自由和空间的敞亮。众多意象的对比在无形中显示出自由的可贵和诗人的自愿。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体验,仅仅依靠教学参考资料的注释是难以领略其中妙处的。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1]55
其二则以“野外”“穷巷”对“人事”“轮鞅”(指代车马),显示出两个空间和场景的对比,隐藏着寂静与喧闹、素朴与华丽、自然与人为的对立。这既是自然的描写,也是辞官归来后的最大感受。因此,白天阳光普照,柴门虚掩无人打扰,空荡荡的屋子让人断了喧嚣扰攘的名利场之念想。身不累,心也就解放了。没有迎来送往的俗套和讲究,只有相见时的素朴与关切,连问候语都大不一样:披草(拨开草丛)相见时,只说桑麻事。桑麻长势喜人,我理想的生活乐土逐渐开阔与扩张。而心中隐忧常在:就怕天不作美,否则只能是一场白忙活,美梦变噩梦!没办法,在农耕时代,有限的人力难以战胜自然的强大!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56
其三开头两句点名干什么活、庄稼长势如何。在南山山坡下开垦荒地,种植大豆。这里应该是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顺风顺雨,有利于大豆的生长。“草盛豆苗稀”这一句极易引起后世读者的误解:以为陶渊明不会种田。其实,结合整首诗的语境,我们不难从“草盛”推测出土壤肥沃之意,如果土壤贫瘠的话,恐怕连杂草也难以长得茂盛。在雨水充沛之时,野草疯长,即使你再勤劳也赶不上杂草生长的速度。正所谓,一日不下田,草就比苗高。这样就会出现“草盛豆苗稀”的现象。这不仅是诗人的实况转播,也是大豆生长的自然规律。我们知道,大豆属于特殊农作物,根部长着形状奇怪的瘤状物,叫“根瘤”。而“根瘤”的奇特功能就是能够滋生出根瘤菌,利用阳光的照射合成丰富的叶绿素和其他营养成分,更利于大豆的生长与高产。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和对大豆生长规律的准确把握。农作物种植要合理密植,种大豆和种小麦大不一样。在合理密植上,小麦稍稠一些和大豆稍稀一点,都会有利于高产。这就是农谚所说的那样:稠豆子稀麦,两季不得;稀豆子稠麦,两季都得。这样的谚语恰恰是对农耕经验智慧的高度总结。明白这一道理,我们还有理由故作惊人之语:说陶渊明不会种庄稼而故作幽默吗?“晨兴理荒秽”以下四句,说明陶渊明的辛勤程度和真切体验:披星戴月,不辞辛劳。之所以要治理“荒”与“秽”,是因为杂物(“秽”包含枯枝败叶、杂草丛生以及大风刮来的其他杂物)过多,才显得地里的庄稼稀疏和枯萎(土地撂荒了)。这可以从“道狭草木长”来推断。正因为雨水充足,所以才有杂草十分茂盛,遮蔽了田间小路,或使田间小道变得狭窄。这里不写草木茂盛而写道路狭窄,显得含蓄曲折,其中的辛苦与妙趣令人回味无穷。这也为后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修)开辟了新的表达方式。当然,诗歌间接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和恐慌:湿衣服使我生病都不足惜,最为关键的就是不要使我失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语双关,使自己的远望如愿实现,人生的愿景得以实施。否则,退出官场后的衣食无着就会成为生存下去的大问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怎么办?这也是农民生存处境的真实写照:一旦遭逢天灾人祸,一年的丰收希望将毁于一旦。这样的农耕道理和人生体验只有真正的农民才能体会到!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1]57
其四是描写农闲之时去郊外游玩之后的新发现(从废墟中看到许多逝者生前居住的大片遗迹,得知一代人在战乱中集体死去)和新感悟(人生如梦,从有到无),迥异于前三首的风格。它紧承上述诗歌的主旨而来,人生不易:除了担心农业歉收会危及生存外,战争的降临使普通百姓遭受到灭顶之灾。天灾的降临不可躲避,人祸的殃及更加无奈。这里的“墟”有废墟之意,人群密集之地,即围场、赶场,相当于集镇。“墟”原来有许多人家聚居而现在已经废墟了的地方,如废墟、殷墟[7]1537;同“圩”,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古书中作“虚”),如圩市、圩场、圩期、圩日、圩镇、赶圩等[7]1535。这是诗人携晚辈一起在野外披荆斩棘之后的快乐,忽然发现“丘垄间”“昔人居”的“荒墟”、遗存的“井灶”和残存的“桑竹”之后的悲叹,体现出诗人的悲悯情怀和人文关怀,对非正常死亡者的追悼。如果你没有农耕生活经验的积累,也不会读出那么多的内涵!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1]59
其五承接其四而来,“怅恨”而独自“策还”,心中的悲凉逐渐化去,心情也逐渐开朗。其中的“策”“荆薪”(荆柴)“明烛”除了语义学的障碍外,还有农耕经验的前置。蜡烛只有富家才点得起的,而陶渊明只能点燃浸泡过油脂的荆条来照明。这在古代乃至近代也是常有的事。这里包含着快乐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只要心里快乐就好,它与物质财富并不成正比!
三、读者须丰富农耕经验以发掘诗意价值
如何才能具备足够的农耕经验,成为合格的“隐含读者”?我们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方能切中肯綮,登堂入室。
首先,要提高境界,设身处地。如上所述,后世的读者之所以出现误读,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与读者的境界不高、气象不大、视野不广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沈括误读杜甫,除了常识缺乏外,也许与其境界不高有一定关系。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8]鲁迅也说过:“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9]所以,在精神境界、审美境界上要尽力提高自己,设身处地,将自己投放到作品的相应情境上,感同身受,进行同情的理解,才不至于将崇高矮化、伟大渺小,尽可能在同一层面上与作者进行有效对话,形成真正的作品阅读。
其次,锤炼情操,换位思考。一个人的审美情操、道德情操和政治情操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三观”潜移默化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尽可能阅读中外文史哲名著,提高文学素养和理论修养,取法其上,向中外一流作家作品学习,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道德情操和政治情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内涵力、洞察力、思考力和感悟力,逐渐脱离低级趣味,纯正自己的审美情趣。长此以往,我们的审美情趣才会逐步提升与纯正,我们才能有资格成为那个“隐含读者”。
再次,要不断丰富阅历,同情理解[10]。一个人的直接经历毕竟有限,因此在见闻上就会出现局限:孤陋寡闻习以为常,少见多怪视为正常,强不知以为知,误读、独断、歪曲等不正常的阐释和理解在所难免。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要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11]怎样才能避免理解上的独断论呢?我们认为,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成为不二选择。认真读书、勤奋读书是一条捷径。作者的深情实感是读者所无法品味的,因此我们在拿不准的情况下,尽可能要谨慎行事,学会换位思考、进行同情的理解,才不至于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最后要扩大视野,增强共情。共情力是指一个人应该拥有与别人共有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等能力。如果一个人缺少共情力,就无法顺利地进入别人的语境并与之进行深度的交流,进一步达成共识。这不仅在一般交流中如此,在作品接受等深度精神沟通方面更应如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知识视野、阅读视野、精神视野、审美视野,尽可能做到谦虚好学,减少偏执,在不知不觉中丰富自己、壮大自己。
结 语
总之,作为一位真正的农民诗人,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充满着对于农业、农民、农村的观察与思考,饱含着躬耕陇亩的热情和热爱自由的心愿,也是一位矢志返乡、自食其力的文人士大夫深入发掘诗意生存人生之路的成功尝试。其间几乎以日记般的方式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自己的生存感受和零星见闻,隐含着编年史的创作轨迹。这是农耕经验史无前例的文学记录、真正农民诗人的创作集成。面对这样一个农耕经验丰富的文学文本,如何顺利接受是当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一个崭新命题[12]。不仅《归园田居》五首如此,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也概莫能外,如《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不仅陶渊明的诗文如此,其他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古典诗文莫不如此。只有具备丰富农耕经验和乡村生活阅历方能成为陶诗陶文真正合格的“隐含读者”。作为文化教育工作者,要努力通过积累农耕经验、丰富自己的见闻和视野,更好地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切入文本,将其中真正优秀的品质和情操发掘出来,有效传递给学生,从而在精神层面达成共识与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