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2020-01-17哈尔滨市公滨小学朴金艳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6期

哈尔滨市公滨小学 朴金艳

教学目标:

1.认识“硕、允”等 8个生字,会写“牌、啸”等 11个生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3.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4.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重点: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初探要素,浅尝奇妙

情境创设读童话,让童话“醒”过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童话。老师小的时候读过许多童话:我曾经无数次他的幻想过自己就是那位美丽的白雪公主,在我的周围,生活着7个可爱的小矮人;曾经为海的女儿中小人鱼的命运而担忧,当小人鱼化为泡沫时,我还伤心地哭了好久呢;我还曾经做过一个很美丽的梦,在梦中我穿上了灰姑娘的水晶鞋……

2.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读着童话长大的。童话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欢乐、忧伤和思考。今天,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篇童话《巨人的花园》,一起感受童话的奇妙。(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试用要素,对比朗读

词语归类对比读,让童话“活”起来

1.请同学们先来轻声地自由读读这篇童话,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

3.词语归类。

叱责 自私 脸颊 拆除

花园可爱 小鸟歌唱 北风呼啸 冰雹疯闹

快乐欢叫 尽情玩耍 转来转去 立刻逃走

(1)自由读词。知道这三组词语分别描写的是课文中的巨人、花园、孩子。

(2)指导读词。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词语所描绘的画面,读出词语的味道。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

叱责 自私 脸颊 拆除

(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

花园可爱 小鸟歌唱

北风呼啸 冰雹疯闹

(课件出示第三组词语)

快乐欢叫 尽情玩耍

转来转去 立刻逃走

4.书写指导相机进行。

花园变化对比读,让童话“真”起来

(1)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想象三个画面,读出不同景色时不同的心情。

画面一:有孩子们玩的花园。

巨人有一座漂亮的花园,他去外出旅行了,村子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去玩。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

发挥想象力试着说一说花园里四季的美景。

抓住关键词:“可爱”。想象花园处处洋溢着生机、自由和欢乐的场景。

质疑:巨人已经外出7年了,花园是无人打理的,为什么景色还是这么美?

画面二:没有孩子们玩的花园。

有一天,巨人回来了,看见孩子们正在花园玩。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请圈画关键词句。

学生将自己想象成青草、桃花、小鸟,说说它们的心里话,并读出自己的感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巨人?

学生将自己想象成雪、霜、北风、冰雹,说说它们的心里话,并读出自己的感受。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巨人?

画面三:孩子们从墙洞爬进后的花园。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巨人?

(2)思考:花园中的景色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感受拟人化手法赋予童话的奇妙。)

巨人变化对比读,让童话“善”起来

①花园之所以时而“可爱”,时而“凄凉”,与其说是花园在变化,还不如说是人在变化。快速阅读课文,看看巨人究竟做了什么?请学生圈画出具体描写巨人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体会巨人的内心世界。(课件出示。)

②通过对比朗读,了解巨人发生了哪些变化,感受到小男孩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

③师生合作读。

④梳理总结。

三、深化要素,理解主旨

变化原因品味读,让童话“美”起来

1.巨人不明白:春天为什么没有来到他的花园。直到有一天,巨人被一阵动人的音乐惊醒了。(师生合作读。)

2.是什么使巨人的花园中的景象发生了变化?

3.花园里处处都是这种欢乐的景象吗?

4.小男孩在寒冬的角落里因为自己碰不到树枝而哭得厉害,这种凄凉和无助、失落的情景和巨人所看到的奇妙景象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

5.转换角色想一想:如果你是巨人,看到眼前的这一切,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6.看到这一情景,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和快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是孩子,带来了春天里一切的美好。唤来寒冬的,是他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7.巨人明白了,你明白了吗?请你也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

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

8.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快乐地齐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配乐朗读。)

四、运用要素,创作童话

语用练笔重表达,让童话“微”起来

1.创作“微”童话。

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2.学生小练笔。

教师巡视,交流小练笔,教师相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