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贡献

2020-01-17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话语权中国化话语

韩 雷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和管理权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组织工人运动,但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独立性却没有得到具体的显现。1938 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探索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民族风格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可以说,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不仅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原初语境,而且也为如何进行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进行了卓越地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此,探究毛泽东为开创意识形态话语权所做的原初贡献,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实践逻辑相统一有着积极意义。

一、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遵循

毛泽东在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符合中国特点,展现中国共产党特点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遵循,从而开启了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新篇章。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送来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将以俄为师,效仿俄国作为开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参照。这就导致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并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话语体系。直至1938 年10 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后,中国共产党人才逐渐形成独立的话语体系,从而开辟了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中国语境。

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开辟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中国语境实际是在探索马克思主义是否应该中国化的问题。确切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建构意识形态话语权中国语境的逻辑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指,它隐寓在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中。早在187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228此后,列宁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在列宁看来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中不应千篇一律、刻意模仿,应具有各国自身的特色,为此列宁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2]由此可见,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并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3]36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人开展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开辟了新的场域,它摆脱了意识形态话语被共产国际所裹挟的局面,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人摆脱依靠、独自探索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帷幕。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为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地进行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营造了全新的语境,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落脚在中国实际,挖掘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表达风格,增进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信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相统一中进行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新征程。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关键是要有坚实的理论为支撑,体现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词选择和语言惯习,这样才能使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实现的可能。毛泽东深谙其中的道理,因此他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遵循,从而确保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方向性,赋予意识形态话语民族性特色。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能够披荆斩棘一路走来,同国内外、党内外敌人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件无坚不摧的革命武器,这个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4]1469。此后,毛泽东再次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5]。这也就不难看出,毛泽东为什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基本遵循的原因所在。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遵循有着深远的意义。第一,确保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避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扰,从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第二,使得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阐述,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建设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遵循才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否则便会在实践中出现偏误。第三,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遵循,才能体现无产阶级的立场和政治主张。

如果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确保意识形态话语权方向的必要保障,那么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遵循才能使意识形态话语具有中国特色。1940 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首次对意识形态进行阐述,他认为是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映。“那么,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3]664通过这一表述,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阐述了意识形态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了文化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在这一基础上,毛泽东对如何发挥文化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更加深入地分析。毛泽东指出:“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3]116为了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重视,并从中汲取养分,毛泽东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533-534但问题是,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广褒,良莠不齐,增加了发挥文化对意识形态反作用的难度。正因如此,毛泽东对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进行了剖析。

毛泽东认为,对待传统文化不应无条件地照搬,而要根据具体情况,使之适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并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3]707。也就是说,在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才能使得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具有本民族的特点,才能被人民群众所熟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3]534

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之间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理念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期上有着相似之处,这就使得二者具有共在的可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了民族范式。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在互动中使得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更加符合中国特色,进而提升了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吸引力,促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得以实现。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意识形态术语源于西方,原指一种观念学说(特拉希语)后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构建,意识形态的“原相”得以展现,而真正意义上将意识形态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并对如何做好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探索的却是列宁。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才逐渐了解到意识形态,尤其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性。但中国共产党要进行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应首先去除意识形态的西方“外相”,使其具有中国的特点,也就是马克思曾指出的“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6]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建构者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政党的政治主张和纲领形成的意识形态的话语模式,并且在未来的意识形态话语建设中都围绕这一形式展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中效仿苏联,直至1938 年毛泽东在六界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后,中国共产党才正式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毛泽东最早提出“意识形态”概念是在1937 年5 月至8 月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哲学课而写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其中共四处提及“意识形态”概念。在1940年,毛泽东撰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此进行了完整阐述,这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初步形成。

毛泽东认为,一个政党应该有专属自己的理论思想和政策主张,否则这一政党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7]。在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结合中国的实际来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第一,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华中汲取意识形态话语建设的养分。毛泽东对意识形态话语的构建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积极要素来建构意识形态话语,从而使得意识形态话语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如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思想就是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除此之外,毛泽东充分发挥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事例、名言警句等的说理解释功能,用以建构意识形态话语,而这也成为毛泽东在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中的特色之一。

第二,不断探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应结合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状况,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内容。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8]毛泽东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反对党八股》《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脍炙人口的理论著述,为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杰出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要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独立思考”,推动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再次结合,他根据中国国情撰写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经典论著,做出了“必须肯定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有积极作用;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9]436的著名论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等具有引领力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政策,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径,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语境和发展空间。

毛泽东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在对中国实际审思之后的科学决断。通过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也使得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具有了中国特色。而毛泽东在建设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所体现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三、谋划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路径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路径对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具有助推作用。通过意识形态形态话语权路径的构建可以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表现力,提升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识。

(一)以大众化为主要形式,开展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是两个不同的阶段。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得以实现的前提,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是对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考量,即通过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考察可以判断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质量。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是意识形态创制者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过程,人们越是认同这些信息也就证明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的程度越高,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方式也就更恰当。更确切地说,“一套成功的意识形态首先必须经过心理说服过程,是群众认同其概念,这是意识形态确立的首要步骤——符号化。”[10]

可是,意识形态自身的抽象性和理论性使得了解意识形态的群体范围变得狭小,尤其是意识形态概念本身的抽象性更是阻隔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识。为此,马克思深切的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9马克思的这一表述体现了对理论建构的要求,其核心要义就是使群众掌握理论,扩大理论的传播范围,为如何做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构建做出了方向上的指引。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对马克思的这一观点进行了更加深入地发展,他指出,“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3]480

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化就是消解意识形态话语原本的抽象性,使得意识形态话语变得通俗易懂,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识。因此,毛泽东认为实现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化应首先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群众不买你的账。”[11]841换言之,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化是在保持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原意识形态话语的加工,使其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这样不仅能拉近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而且也增进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

毛泽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中国语境,同时也为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化表达深入人心,形成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话语至今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如他用“有的放矢”来指称如何开展工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指出中国革命的希望;用“百万雄师过大江”来表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气势;用“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来警醒党员干部要将革命坚持到底;“用两个务必”、“糖衣炮弹”来警示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纯洁性,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来形容反动势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信心,等等。

除此之外,毛泽东格外重视文艺作品和报刊等意识形态载体的大众化问题。作为文学艺术和报刊新闻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扩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党对外宣传政治主张、阶级立场的主渠道。为此,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11]863。

(二)对思想领域的斗争要及时亮剑,维护意识形态话语权

毛泽东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9]231面对敌人的叫嚣,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主动出击,捍卫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这样才能在批判中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独特魅力。因为“马克思主义仍然必须在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佯,现在是这佯,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9]230因此,在毛泽东看来,有效地捍卫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是思想建设,使得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统一,确切地说就是开展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错误的思想进行批判。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有错误就得批判,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9]233通过这种批判才能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

(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关键

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意义,更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这块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因此,维护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三项原则。其一,“掌握思想教育是我们第一等的业务。”“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11]其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一支思想过硬,理论过硬的干部队伍,要“二百七十四个中央委员,及一千以上的高、中级在职干部都应程度不同地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这样才能提升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效地做好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其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下边反映上来的材料学习,慢慢地使自己的实际知识丰富起来,使自己成为有经验的人。”[9]1320

(四)给予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利益,促进人民群众对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

意识形态话语权得以实现的关键是使得更多的人民群众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的领导,确切来说是形成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认同。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促进这一认同的实现,这也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自身的利益相关。”[12]从这一表述不难看出,建立人民群众和政党之间认同的中心环节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毛泽东指出:“要使民众相信本党确能为他们在实际上谋利益。”也就是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3]由此可见,只有给予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才能深化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才能使人民群众更加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促进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一个政党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具体展现,是对政党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检视。毛泽东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上的探索赋予了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中国特色,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提供了指引。总之,毛泽东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上的贡献即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话语的创造性发展,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中国转向,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对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贡献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相反,它会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而更加彰显出真理的光芒!

猜你喜欢

话语权中国化话语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中国不断提升国际宇航话语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