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
2020-01-17曹广莹
曹广莹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0 引言
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生命线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与能力的平台。高校学生的课堂学习占据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1 高校学生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逐渐转向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质量来评价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潘懋元先生曾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对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学习的研究,忽视了从教学的本源上去解决质量问题。”[2]目前高校学生课堂学习存在以下几种常见问题:
1.1 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效率低下
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上的表现,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3]。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大致分为:成就型、深层型和表层型,同时,大学生重视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培养,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满足关系及自尊、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希望通过学习活动(而不一定要有高的分数) 来获得外界的认可[4]。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受学业评价标准和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实用主义、功利思想的影响,动摇了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念,同时严峻的就业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造成学习有效性的降低。
1.2 课堂纪律涣散,学习注意力分散
目前,大学课堂上手机等电子设备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最为令人堪忧。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其课堂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手机铃声干扰课堂秩序,手机信息分散课堂注意力,手机游戏转移学生上课兴趣,手机搜索功能引发思考惰性危机[5]。某些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浏览网页,阅读新闻、小说或聊天等,既忽略了教师讲课的内容,不时响起的手机铃声还会打断教师的思路。对于这种现象,增加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学习中来,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1.3 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沉闷
课堂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共同构成。课堂气氛的活跃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师生互动不仅是课堂讨论、学术交流所必须,更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课堂参与存在三种情况:一是从主动性来看,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很多时候并非出自其主动意愿,而是被动行为。二是从参与对象来看,高校学生的课堂参与多是群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三是从参与范围来看,课堂参与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很少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是一项系统而连贯的工程,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对知识形成自己的领悟与共鸣,深厚的师生情谊不仅是学业的助益,更是学校人文关怀的体现。
2 高校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1 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深层学习动机
对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应从高校学生入学时期开始,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新生时,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与校园文化怀有强烈好奇与热情,此时对其学业生涯进行规划和学习方式设计十分必要。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解析学科特点,吸引学生兴趣。第二,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找到乐趣。第三,学校组织相关讲座和活动。第四,开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第二课程。第五,引导学生更多了解自己,确认所学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可以借助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参与招聘会、制作个人简历等引导其有针对性地学习。兴趣与专业结合,专业与就业吻合,学有所用,以激发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
2.2 改进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与考试评价机制关系密切。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使学生产生应付考试的消极心理,助长表层型学习动机的养成,个人潜能得不到合理开发,更是难以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合理全面综合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培养学习的兴趣与学习能力,使其真正掌握知识。重视学生的作业质量与课堂表现,提高平时成绩在综合测评中的比重,着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创新学生管理,严肃课堂纪律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仅学生应该加强自觉性,制订个人完备而明确的学习计划约束自己认真听课,同时学校与教师也应承担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如针对学生课堂上的手机使用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两种策略:一是制定规章制度,在手机使用上进行一定限制或者从技术层面进行干预。二是丰富课堂形式,如小组活动、课堂互动讨论等,以减少学生的手机使用频率与时间。另外,良好的睡眠是学习的保证,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后勤管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针对学生逃课缺课与迟到等情况,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应与教师制定相应制度,协商管理,合理分配时间,加强管理与抽查。
2.4 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师生地位的平等与尊重,教师提供的学习工具与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赞赏与鼓励是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基础。首先,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其次,学生与教师产生思想的共鸣,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教师教学的要旨,更高效学习。高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条件,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丰富多元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进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环境。
3 结语
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专业学习与考试评价关系的认识、学习风格与自我认识、睡眠时间及精神状态,都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产生较大影响。高校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对待学生的态度、个人品格等有着很高的期望,因此,教师不仅应提高自身素质,还应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