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0-01-17文/杨培
文/杨 培
近年来,川煤集团芙蓉公司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运用“云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科技硬实力,累计实现降本增效1.36亿元,为企业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对标管理,提高系统运作效率
对标管理是改善经营绩效、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芙蓉公司经过深入研究,确定对标落实国家煤监局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公司从机关、矿级、系统三个层面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对标,找准赶超目标,把实施细则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在安全生产、企业管理等方面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业务管理实现升级。坚持“归口管理、总体协调、按业务归属落实责任”的方针,强化日常抽查、定期检查和对标考核工作,做到工作安排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任务执行落地。从二级厂矿到公司机关,在开展信息化业务工作上,各类资源形成了合力,有效解决了“重建设、轻应用、弱维护”等问题,确保了系统建设与系统应用同步,系统应用与系统维护同步,形成了业务工作与系统操作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同步提高的有利局面。
技术管理实现升级。紧紧围绕网络、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技术标准,以确保各个系统运行稳定为目标,逐个落实技术管理工作。从厂矿网络节点到机关核心骨干环节,从办公客户终端到机房数据中心,从软件安全防护到硬件安全筑墙,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对标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全面构建了稳定、可靠、高效的信息化应用基础,为上层的业务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2018—2019年,芙蓉公司未出现全局网络中断事故,未发生网络及信息安全事故。
应用效果实现提质。一方面,业务主管部门加大系统应用操作培训力度,通过强化学习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协助配合,及时反馈解决系统功能使用中的技术问题,疏通数据信息传递中的障碍,提高系统运作效率。从覆盖到所有管理人员的协同办公系统到财务、人力资源、物资、销售等专业系统,从覆盖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到瓦斯监测、人员定位等煤矿综合信息化子系统,集团把应用操作、使用熟练度作为信息化工作重要指标来检查考核,把使用好各系统,作为信息化水平提升的评判标准之一。2018年以来,芙蓉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提升明显,其中无纸化办公的协同系统应用率达100%;财务、人力资源、物资等系统实现了对口部门人员全覆盖,对系统相关数据做到了及时更新;瓦斯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准确率达100%,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蹄疾步稳,数字矿山建设有序推进
芙蓉公司把推进“信息化、自动化融合”作为“数字矿山”建设的主要手段,结合实际,由易入难,成熟一个技术引入一个技术,有力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
升级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主要通过增设改造岗点“天眼”、红外感应、信息基站、各类传感器等设备,升级光纤传输,依托工业网平台,在对传统的安全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主排水远程控制、视频监控、通风机、主运皮带6大系统监测升级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运输、供电、选煤等子系统的监控,各系统数据、设备运行数据一目了然,全方位、立体化地监控矿井安全生产的全貌,大幅提高了矿井管理效率。
改造提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拓展了风险管控、应急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标准化、预警通知等安全管理功能模块;同时,借助微信平台,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配套建设,组织人员进行系统优化升级,建立了在线考试、安全作风、每日一题、事故案例、隐患排查、预警通知等为一体的企业微信平台系统,成功实现了基于手机在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了事务处理的机动性,达到了一机在手、随地监控,矿井管理尽在“掌”中。芙蓉公司在实施了基于微信平台的系统升级后,瓦斯监测报警信息、物资材料库存预警信息及相关提醒通知,均通过企业微信实现信息指向性转发。
管理信息化促进了降本增效。
一是矿井综合自动化方面,通过变频、远控、智能算法等技术的应用,矿井在皮带集控、压风集控、抽放集控、电力管控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每年可节约电力支出380余万元,节约人力成本764.5万元;二是通过“互联网+询比价”采购物资5659.05万元,节约采购资金530.27万元,平均降价幅度可达7%~10%,同时,物资采购进入软件系统操作,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约67万元;三是超融合技术的应用,同时实现了20多个服务器系统由一名网管负责,一台硬件设备虚拟多个服务器系统,节约硬件投入20万元,每年可减少服务器运维费用8万元。
转换动能,助力智能矿山建设
按照川煤集团“一优三减三提升、创建安全高效矿井”工作部署,芙蓉公司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以信息化建设为引擎,以川南智能机械制造研发基地为支撑,逐步投资2.8亿元,把握四项原则推进智能矿山建设。目前已经申报了叙永一矿智能化建设项目,其他矿井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在满足“无人值守”功能及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系统设备数量和流程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功能和操作,以达到系统设备安全稳定,操作简便,维护量少、故障率低,节省资金投入的目的。
由易到难,分步推进。根据设备使用情况,目前已经对下属矿井工作环境稳定、变化环节少、无人化改造难度小的系统进行了无人化改造(如皮带运输干线、机房、硐室、变电站等),在此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实施对自动化程度低、工作环境变化大、改造难度大的系统(如主煤流系统、主通风机、主提升机、地面瓦斯泵等)进行无人化改造。
局部试点,逐步实施。按照“装备再升级、系统再优化、人员再精简”的原则,深化“一优三减三提升”,进一步加大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五化”融合力度,努力在2021年建成三对全国一级安全高效矿井,建成2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集成控制,优化升级。重点做好井下作业地点全程可视,皮带集中控制,完成矿井供电远程自动化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升级改造等,将经营管理信息化与安全生产智能化系统综合运用,涵盖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工作等各个方面,实现各子系统能够在同一平台远程控制,全面释放管理智能增值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