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视域下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实训教学改革

2020-01-17许衍泽

黑龙江科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匠

许衍泽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社会对于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少职业院校在落实办学方针过程中出现了一定偏差,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在能力素质方面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出现了企业人才紧缺,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局面。职业院校应立足于工匠精神的角度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1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属于一种特殊的职业精神,也是对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品质的直观体现,是从业人员本身的职业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内涵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敬业。敬业精神是所有从业者必须坚守的一种精神品质,主要是指从业者基于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和敬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敬业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如果从业者在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那不仅无法保证产品质量,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二是精益。精益具体来讲就是精益求精,指从业者认真对待每一件产品和每一道工序,通过全身心投入来追求极致。正如老子所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三是专注。专注强调对眼前细节的执着和耐心,这也是优秀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可以把工匠精神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执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优秀的工匠甚至会达到“偏执”的地步,正所言谓“艺痴者技必良”。四是创新。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强调敬业、精益和专注,更必须不断追求突破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正是在工匠们的不断创新中实现的。

2 工匠精神在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新发展环境下,企业对于电气类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职业院校教师必须立足于工匠精神的大背景来推动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与电气自动化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要培养出有责任心的综合型、实践型技术人才。

新时期职业教育强调向学生传授真正具备可操作性的技术,要求学生能够拥有被用于实际操作场景的专业知识。这个要求看似简单,要想实现难度较大,其核心体现在两点,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二是在实际场景中必须做到随机应变,将专业知识合理应用到实践中。工匠精神的本质主要是将每一个技术人才的价值最大化体现出来,引导学生真正领会工匠精神,形成对职业的敬畏心,要对工作认真负责。

工匠精神能够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越发认识到工匠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工匠精神引入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工匠精神,能够更好地投身到工作中,对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优化创新,满足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推动社会生产全面转型升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3 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理论过多

基础理论课程较多会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本身属于机电专业中的一项基础性课程,对于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从教学情况来看,课程基础理论过多,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使得实践教学严重滞后,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3.2 教学模式传统

职业院校在开展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很多都是直接沿袭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然而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能力相对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本身比较抽象,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对相关课程产生抵触心理。

3.3 实践环节缺失

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要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保证教学效果。但从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实践教学时长严重不足,部分院校还存在实践环节缺失的问题,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课程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4 工匠精神视域下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改革

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主要是针对实用型技能人才进行培养,要求职业院校必须结合市场需求以及教学实际情况做好持续改革工作,培养出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

4.1 改革传统教学理念

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师需要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思维进行更新,改革传统教学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将工匠精神引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作为重点,将职业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建立起相应的师资培训机制,做好对于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借助教学研究、校风制定等措施来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快速转变。

4.2 开发新的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在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工匠精神视域下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持续优化和完善,确保教学内容完整,职责分明。

需对电气自动化课程的教学时间进行改革,适当延长课堂时间,合并课堂,确保教师在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后能够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开展专业实践,使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应用能力。

需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明确,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点探寻与工匠精神存在的共性及特性,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对新课程体系进行开发。通过对传承工匠精神的校本课程体系进行开发,能够对电气自动化的专业课程以及公共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延伸和拓展,以实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标。

在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入手,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就课程中体现出的专业素养进行强化,确保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操守。

4.3 建设企业实习平台

职业院校在实施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以企业平台为支撑,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保持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把握好社会、行业及企业对人才信息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完善。企业应及时将自身对于人才的需求告知学校,帮助学校完成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职业院校应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在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改革和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高度关注实训教学,做好机电实践设备、检测设备的采购和更新,完善实训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实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4.4 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职业院校要想立足于工匠精神视角来对实训课程进行改善,不仅需要完善现有的基础课程体系,还需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关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将学生确定为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应将工匠精神培养作为教学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在设置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5 结语

工匠精神在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的很多方面都有体现,教师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知识的讲解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要从宏观人文角度来提升其工匠精神。对于学生而言,在充分掌握工匠精神的情况下,能够更认可自身专业,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会在课下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打磨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工匠神形
工匠赞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