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自我发展心理压力调适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四川天一学院为例

2020-01-17单慧娟

黑龙江科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校企技能

单慧娟

(四川天一学院,成都 610000)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依然以学校型、学科型为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逐渐凸显。对于高职院校发展而言,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都属于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要求。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对双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近年来,四川天一学院发展较快,处在升本的关键时期。四川天一学院需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压力,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教师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教学,继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点

1.1 工作量大

不少高职院校为了提高知名度,会加大教师的工作任务量。一些高职院校为控制人员管理成本或是为了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会强制性要求教师承担班主任的工作。经分析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师者,还是产品的推介者,尤其是在招生季度,教师的工作复杂程度加大。

1.2 服务对象复杂

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都各不相同,在礼仪、素养、个性、生活习惯等方面难以统一,教师在提供教学服务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3 工作强度超负荷

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工作量有着明确的硬性规定。例如:四川天一学院明确规定教师每年的课时需接近400课时,一个学期的课时约为200课时,一周课时不少于12课时,这只是基础教学的工作量,部分教师的工作量比该要求要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流动性相对较大,部分刚入校的教师难以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尤其是在工作强度比较大的背景下,会导致教师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一些教师还需要参与科学研究与知识竞赛等一些其他事项,在教学与自身能力的双重要求下,导致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强度负荷过大,加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2 校企深度融合下四川天一学院教师自我发展的心理压力分析

2.1 研究对象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四川天一学院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90份,回收率为90.00%。

2.2 研究方法

在调查前期让教师匿名填写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失业、养老、表达能力、工作岗位竞争、工作不被认可、没有时间学习/知识贫乏、文化程度低/学历低、害怕生病、学生难管理、培训机会少、不喜欢学校工作、与学生的关系、知识危机感、上级不信任、人际关系、上级要求变化快、周围同事素质差、工作时间长、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工作要求高、工作没有乐趣、工作千篇一律、睡眠不足、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教学方式的改变、送课进企业等项目。每个项目可分成没有压力、轻度压力、中度压力、严重压力四个级别,分值越高表示压力越大。

2.3 调查结果

压力表现。四川天一学院教师在养老、没有时间学习/知识贫乏、害怕生病、知识危机感、上级要求变化快、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睡眠不足、教学方式的改变等方面的压力较大,严重压力的占比分别为14.44%、26.67%、24.44%、20.00%、18.89%、17.78%、14.44%、11.11%。

教师在心理层面还没有进入职业角色。不喜欢学校工作方面的中重度压力占比13.33%,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并未真正融入自己的工作,不认可自己的职业。30.00%的教师在每天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方面表现为中重度压力,因为教师没有从内心深处认可自己的职业,认为工作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超过2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乐趣。在教师入职之前,如果没有对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如高职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那么教师就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角色[1]。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认为自己仅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只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演示与讲解就可以完成教学要求。这种错误的认识使教师难以充分掌握高职教学的要领,也无法真正将自己融入教师这个角色当中,无法与教学规范相适应,不能确保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2]。

教师心理素质有待提高。校企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与方法发生了改变,一些教师进入高职学校,害怕专业能力无法达到教学要求,不能做到传道受业解惑,会对课堂与教学产生恐惧心理[3]。一旦教师对于课堂产生恐惧心理,在课堂上就不能将知识灵活应用,教学就会显得生硬古板,会导致教学质量降低[4]。

3 校企深度融合发展下帮助高职教师进行心理压力调试的方法

3.1 提高企业教师的心理技能

在教师心理技能培训中,基础的教学理念知识是增强教师在企业技能方面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找到传授技能知识的途径,又要保障学生在受教后能够对所学技能进行有效应用。在企业教师心理技能的提升阶段,要向专业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理念、道德修养水平看齐,可请求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对企业教师进行帮扶,并制定专项的课程要求及标准,做好相应的教材准备。企业教师要在专业高职院校教师的辅导下对心理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针对性解答。专业高职院校的教师帮扶企业教师能够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5]。

3.2 实现企业教师的自我教育

心理教育本身就属于一门高技能知识,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作为企业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需要及时调整自我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教学工作。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奋勇自强的精神是保障企业教师教学质量的基础前提,若教学阶段出现紧张、迷茫、郁闷、忧愁等情绪,不仅会影响到自身,还会影响到学生,从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这属于一种消极的模式。因此,企业和校园要制定一系列针对教师自我反省、端正教学心态的教育制度,实现企业教师对自我人格的完善,并将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充分融合到教师的思想意识中。自我教育中,要遵从教学的本质,要对学生负责[6]。

3.3 对全体教师加强培训,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

在高职全体教师中,大部分教师对于自我心理调节的技能和意识比较缺乏,极易出现心理压力。高职院校应针对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心理训练,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要鼓励与引导高职教师积极面对。通常情况下,教师的心理训练涉及缓解压力的训练、心智模式的训练、情绪管理的训练,等等,可与高职教师的心理特点相结合进行训练。

3.4 完善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需对相应的考核方式进行优化,为教师提供实践平台,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一是建立校企合作处。重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使教师能够和企业骨干互换岗位,双向兼职,让教师体验企业发展所需的技能,让企业员工将实操技能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师将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的顶岗实习,并将教师的实习成绩作为一项考核标准,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二是结合人文关怀、物质激励、精神鼓励等方式来挖掘兼职教师、专职教师的自身潜力。一些参与到企业顶岗实习的专业教师,高职院校应给予相应的津贴,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还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主要包括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就企业兼职教师而言,如果其积极参与团队活动、教学活动以及科研活动,同样要对其给予津贴。三是对“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提供灵感,提高教师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校企技能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通过图片看内心
画唇技能轻松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