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影响情况调查
2020-12-24李俊佐黄林芳
李俊佐,黄林芳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101)
截至2019年6月,我国拥有8.54亿网民,其中手机网民8.47亿人,占整体网民的99.1%,2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20%。2018年9月,00后大学生大规模进入大学校园,在00后大学生中,手机已经成为了其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拇指文化是手机大规模应用后产生的一种次级文化,指人们通过手机作为主要的信息交流媒介的一种文化。对2018级大学生开展拇指文化影响调查,试图了解当前00后大学生中拇指文化影响程度、影响方面和对自身健康影响的认识情况,为00后大学生合理利用手机提供参考。
1 调查设计与方法
1.1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影响情况调查问卷”,分为影响程度、影响方面和健康认知3个维度,共30题。其中,影响程度9题,健康认知7题,按照正向计分,分为影响低、影响中等、影响严重、影响特别严重4个选项。影响方面17题,按照日常生活中可能受影响的方面进行分题投票调查。
1.2 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地处西南民族地区的西昌学院2018级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调查中,2018级学生主体为00后大学生,其他90后大学生亦因长期与00后相处,在思维、行为等方面与00后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中将2018级大学生均视为00后大学生。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现场随机抽样发放,并立即收回的方式,保证问卷收回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3 调查对象
2019年6-9月,对西昌学院2018级大学生进行了匿名调查,发放问卷507份,收回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94.67%.其中,男生120人,女生360人;农村人口355人,城镇人口125人;汉族350人,少数民族130人,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影响情况调查基本情况Tab.1 Basic situation of culture influence situation investigationof college students of post-2000 generation
2 调查结果
2.1 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影响程度认知情况
根据图1可知,00后大学生中拇指文化影响程度自我认知情况,有21.8%认为自身受影响程度低,36.4%认为影响中等,33.2%认为影响严重,还有8.1%认为影响特别严重。进一步分析,男生女生在影响程度认知上存在差异,影响中等以上的男生占70.6%,女生占81.4%;大学生家庭居住地对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影响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影响中等以上农村为77.2%,城镇为80%;不同民族间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影响中等以上的汉族占77.7%,少数民族占80.9%。
图1 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影响程度认知情况Fig.1 Cognitive situation of thumb culture influencingdegree of college students post-2000 generation
2.2 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影响方面情况
由图2可知,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影响方面从高到低依次是出行、社交、购物、学习、娱乐、隐藏情绪,其中出行、社交、购物是影响最大的3个方面。进一步分析,男生女生在影响最大的3个方面相同,但影响程度的高低顺序不一样,其中男生依次是社交90.3%、出行87.5%、购物83.3%,女生依次是出行95.8%、购物86.1%、社交85.6%,男生在社交方面影响最大,女生在出行方面影响最大。大学生家庭居住地影响最大的3个方面相同,但具体影响程度不一样。其中,影响方面从高到低,城镇大学生依次为出行96%、购物92%、社交86.6%,农村大学生依次为出行92.9%、社交85.4%、购物83%,且城镇大学生影响程度均高于农村大学生。不同民族大学生影响最大的3个方面依然是出行、社交和购物,但具体程度不一。其中,从高到低,少数民族学生为购物96.1%、出行92.3%、社交85.8%,汉族学生为出行94.2%、社交86.6%、购物82.8%。
图2 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影响方面情况Fig.2 Situation of thumb cultur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of post-2000 generation
2.3 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健康影响认知情况
由图3可知,00后大学生中拇指文化健康影响自我认知情况,有14.5%认为健康受影响程度低,35.3%认为影响中等,42.5%认为影响严重,还有7.2%认为影响特别严重。进一步分析,健康受到影响自我认知上男生比女生更高,中等影响以上的男生占91.4%,女生占84.4%,其中,认为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的男生占16.6%,女生仅为4.1%;不同居住地学生在健康影响认知上差异较明显,中等影响水平以上,城镇大学生均认为受到了影响,农村大学生大部分认为受到了影响,占比80.4%;不同民族大学生在健康影响认知上不存在太大差别,在中等影响水平以上汉族学生略高于少数民族学生,汉族学生占86.9%,少数民族学生占84.3%。
图3 00后大学生拇指文化健康影响认知情况Fig.3 Cognitive situation of thumb culture health influenceof college students post-2000 generation
3 调查结论与分析
3.1 近80%的00后大学生认为自身受拇指文化影响在中等影响水平以上
近80%的00后大学生认为自身受拇指文化影响在中等影响水平以上。其原因:首先,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化,致使拇指文化的流行。截至2019年6月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据呈现低龄化,有20%以上的网民年龄在20周岁以下,00后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段。从其成长经历上看,00后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上网的发展,网络文化伴随着其成长融入其日常生活中,影响极大。其次,00后大学生由于年龄不大,才刚刚跨过青春期,其自我管控能力还不够强。因此,00后大学生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经常会熬夜玩手机或者在课堂上玩手机,边走路边玩手机等,渐渐变成了“手机依赖症患者”。最后,自我定位不清晰。大学和高中的区别巨大,在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转变的过程中,大部分00后大学生还没有清晰的目标,对大学生活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促使他们通过手机来缓解自己的无所适从或打发时间。
3.2 00后大学生受拇指文化影响最大的3个方面:出行、社交和购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手机功能日益丰富。通过手机来满足出行、社交和购物需求十分方便快捷,这些需求又是00后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所以在00后大学生使用手机项目占比中,出行、社交和购物都有非常高的比例。出行方面,网上购票、滴滴快车、共享单车、公交扫码、预定房间、预定门票等无不体现出手机的高效快捷;社交方面,QQ、微信等聊天软件,网游、探探、Soul等交友软件的广泛应用满足了00后大学生“足不出户,天下一家”的社交需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越来越多电商软件的高速发展以及其他代购等行业的发展,使得00后大学生不仅能足不出户买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商品,还可以货比三家,择优而买。
3.3 85%以上的00后大学生认为自身健康受到拇指文化中等以上程度影响
85%以上的00后大学生认为自身健康受到拇指文化中等以上程度影响。首先,视觉方面的影响。长时间玩手机并且距离不当,以及玩手机方式不当,躺着玩、侧着玩、边走路边玩等,造成了眼睛干涩,容易流泪,严重时还伴有头昏眼花症状。其次,听觉方面的影响。长时间佩戴耳机,或者耳机声音过大,造成耳肉疼痛。另外,长时间处在一种音乐嘈杂的环境中,如酒吧、音乐会、主题餐厅等也会对听力造成不良影响。再次,记忆力和注意力方面。因长时间以来的碎片化信息阅读,使00后大学生习惯了跳跃阅读,导致他们在阅读书籍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浮于表面,不加思考。手机信息新奇百变,有记忆点,书本阅读相对来说枯燥乏味不生动,持续性的书本阅读就会让他们感到疲惫和困难,从而产生记忆困难,严重时可影响其独立思考能力。最后,身体机能的影响,包括手部关节影响、脊柱影响等。当手指长时间在一个固定小范围内活动,会有僵硬酸麻的感觉。长时间侧躺,会造成手臂肌肉酸痛肿胀,当使用手机姿势不当时,尤其是长时间埋头玩手机,脊柱、颈椎酸麻感严重。
4 00后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建议
4.1 帮助学生科学使用手机,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调查显示,00后大学生受拇指文化影响程度中等及以上占77.7%。大学生是一个拥有相对自由时间的群体,自己可支配时间充裕,而手机作为当今社会的必需品,更是成为了大学生的“密友”,甚或是“精神寄托”。手机固有它的优越性,如查找资料时的方便快捷;手机支付让我们摆脱了带现金、换零钱的烦琐;网上下单让人们能随时随地预约、购物等;通信软件更是大学生与亲人朋友联系的媒介。但是在校园里,大学生课上使用手机,在日常中过度使用手机成为了一种不好的常态。
4.1.1 采取合理的措施帮助学生科学使用手机
00后大学生刚踏入大学生活没多久,没有人会限制他们使用手机,而他们自身面对手机自我控制力薄弱,这时候就需要外界力量的干涉。一是教师授课时,尽量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电子课件等设计新颖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多与学生互动,避免说教式教学。二是利用学习软件。课上实时手机教学,一方面方便学生更清楚教学内容,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另一方面,阻断了学生课堂不当使用手机的机会。
4.1.2 日常生活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规范手机使用
可以通过树立和宣传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是在他们刚进校的时候,适时适量与他们谈话,及时舒缓他们进入大学可能产生的焦虑等不良情绪,了解他们面临的其他问题。二是鼓励学生制定大学计划,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必要时教师可介入指导,让他们有目标、不迷茫。学生自身也应自觉放下手机,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充实课余生活。
4.2 鼓励学生开展活动,创设更多便于女生参加的活动
调查显示,拇指文化对女生的影响程度普遍高于男生,尤其是在社交方面的差异。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更害怕孤独,也更敏感,因此选择用手机来隐藏自己的情绪。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更应为女同学建立相应的活动场所。学校娱乐设施大多是篮球场、足球场和游泳池等,大部分女生可能喜欢做一些安静的活动,为了让女同学更加充分利用时间,学校应根据女生的爱好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学生会可以设立女生部,专门为女生服务,在女生节的时候开展适合女生的活动,让女生踊跃报名参加,给女生提供一个互相倾听的平台,加强女生之间的交流,这对女生来说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也可以多开展男生和女生互动的活动,引导女生在男生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外向、开朗,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或者引导女生多参与线下学校社团活动等。总之,学校应多开展此类活动,鼓励女生放下手机。
4.3 加强家校联系,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调查显示,城镇学生较农村学生更早地接触手机并且更加频繁地使用手机,但是他们使用手机的习惯较好。而农村学生虽然使用手机的时间较城镇学生短,但他们使用手机的习惯相对较差。为了改善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各自的不足之处,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合理利用手机帮助课堂教学,改变学生对手机的认知,促进教学的效果。教师要作为一个良好的榜样,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自觉抵制在课堂上使用手机(除特殊情况外),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使学生不荒废光阴,不沉迷手机网络。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讲座,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手机的利害关系。家长针对孩子手机使用的不良习惯可控制孩子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让孩子制定一个计划表,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的手机,如果超出了这个时间会受到什么惩罚等,鼓励自己和孩子都放下手机。更重要的是,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使用手机这件事上要步调一致,教师应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只有教师和家长对孩子施加的教育影响在方向上保持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4 引导汉族学生科学使用手机,加强少数民族同学手机媒介素养
调查显示,汉族学生使用手机的习惯较好,但需注意劳逸结合以获得全面发展。在利用手机资源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手机的其他功能使自己获得全面发展。手机不仅仅是一个帮助学习的工具,还是可以让学生看到色彩的世界。学生可以看新闻联播关注世界各地的新闻,通过微博了解国家热点,看朋友圈了解自己的生活圈子。通过小小的一部手机不仅可以关注天下奇闻,还可以了解自己周围发生的趣事。可以在疲惫时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闲暇时看一部有哲理的电影,或者看一本网络书籍等,不仅使自己身心得到发展,还可以开拓眼界。少数民族同学虽然较汉族同学更少的使用手机,但手机的合理使用利于学生接触了解更多的知识,方便我们的生活。
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手机媒介评价制度,增强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信息时的选择能力和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多应用手机关注校园新闻、微信微博和校园网等平台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手机媒介的管理和使用。引导少数民族同学利用手机上丰富的资源来学习或从事其他有益活动,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