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俊波:三大战略展宏图

2020-01-17郭潇雅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24期
关键词:徐俊医疗医院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通过人文医院战略、学科提升战略、质量提升战略的实施,成都三院行驶在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上。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强调切实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等,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成都三院”)积极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切实明确和强化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同时,以“党建领航”为核心,开展了人文医院战略、学科提升战略、质量提升战略,使医院各项业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医院医教研综合水平位列市级医疗机构第一。

成都三院党委书记徐俊波说道,把党建引领作为发展基础,以三大战略作为发展动力,将“建设新时代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人文医院、教学医院、研究型医院及大型区域医疗中心”作为发展目标,成都三院在自身获得成长的同时,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有温度的医疗健康服务。

人文医院暖人心

“我们经常强调医生要不断提升医技水平,但不要忽略了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人文情怀至关重要。”徐俊波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不忘医学的人文情怀,在同事和患者眼中,他是个标准的“暖男”。

在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医院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有一天徐俊波在医院病房的楼梯上遇到一个老人,提着大包小包行李蹒跚地爬着楼梯,徐俊波不解地问他,为何不坐电梯上楼?这位老人回答说:“坐电梯要一毛钱,不舍得坐。”

回到科室后,徐俊波了解到这位老人有个20多岁的女儿,因为肾功能衰竭住院治疗,每天需要透析,花费巨大,可家庭条件较为贫困,这位老父亲每天吃饭都舍不得,更何况花一毛钱坐电梯。随即,徐俊波在科室发起了募捐活动,此举得到了科室同事的积极响应,短短几天,就凑到了2000多元,老人接过善款的时候老泪纵横。

“作为一名医生,要时刻具备爱心和同理心,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他们有很多困难,是我们很难想象得到的。”徐俊波说道。如今,踏上管理岗位的他,更加注重医学人文建设,将打造一所有温度的“人文医院”作为其三大战略之一。

医院围绕“服务不打烊”的理念,推出24小时连续服务,拓展“24小时服务中心”工作,开展出院患者随访,日平均通话约600次,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构建和谐关系示范科室”称号。

围绕让患者少跑路、少折腾、少烦心的“三少”服务理念,推进预约服务、个性化医疗和移动支付,门诊预约比例达53.05%;拓展周末名老专家门诊,创新开设全省首家病理门诊,全市首家放射门诊、麻醉门诊、超声门诊和脑血管健康管理门诊等,口腔科、放射科等延时服务,周末无休,为患者提供了与常态工作时间同质化诊疗服务。

今年,医院成为四川首家通过“2019年度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的医院,实现分时段预约挂号、诊间支付和门诊扫码支付,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率先推广应用国际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对医护和患者的沟通流程制定标准化流程,涵盖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六个环节,一改过去以医院管理便捷为主的方式,变为围绕患者“打转”。

在院内,打造“大美公园医院”,增添共享轮椅、充电宝等设施设备,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乐园,改善就医环境。在院外,与羊市街社区党组织携手建立的首个院地合作健康主题公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以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健身休闲场地。同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019年选派20名业务骨干分赴支援单位长期驻点帮扶,捐赠帮扶资金近百万元,医院荣获四川省先进定点帮扶省直部门(单位)荣誉称号,彰显了成都三院的爱心和温度。

学科建设促发展

人才学科是一所医院发展的内在动力,距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家“医疗航母”仅有5公里的成都三院,如何能打造自身的优势学科,在“大树底下成长”,成为徐俊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学科发展靠人才,为了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医院创新了“专科运营助理”工作模式,强化效率指标与过程管理,促进科室发展与医院总体规划同拍共振,优化绩效分配方案,将患者及社会满意度、管理效能、服务质量等核心要素下沉到医疗组。同时,开展2019年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选拔、2019年“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名医等推荐工作,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在全球发出招聘公告。

为了给医务人员搭建高端平台,医院与美国ABMAC基金会联合举办“临床医学培训国际前沿研讨会”,邀请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等国际知名医疗机构的11名专家开展14个专题讲座;与丹麦VIA大学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在护理和神经康复领域展开合作;与美国德克萨斯州医学中心、德国比勒菲尔德基督教医院等开展学术交流,提升员工临床和科研水平。

徐俊波告诉记者,在《学科建设规划》和《学科提升计划》的保障下,医院学科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医院创建了心脏中心,首创“三位一体”(以胸痛中心为基础的急救绿色通道,以房颤中心为导向的心律失常诊疗平台,以心衰中心为模版)的慢性病管理体系;心内科荣获首批“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全省仅两家)、“中国心衰中心”(全市唯一)和“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

2019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增省级重点学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3个,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一所现代化研究型医院已具雏形。

骨科组建了“梁益建博士工作室”,挑战极重度畸形矫正技术的国际难度,梁益建本人成为“感动中国人物”。自组建以来,已成功救治来自全国各地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数千例,其中70%为极重度畸形。目前医院正积极建设“国家级脊柱畸形诊疗中心”。

呼吸内科开展多项具有省内领先水平的精准诊断新技术,建成四川首个以钟南山命名的院士创新工作站,参与钟南山院士大查房远程会诊项目,加入全国生物样本库建设,学科实力迈入“国家队”。

临床医学检验部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可与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实现检验结果互认,医院检验单有了“国际通行证”。

据介绍,近年来,成都三院CMI值(平均技术难度指标)明显提升,位列全省前三位,其中骨科在四川省CMI专科排名第一。2019年,成都三院新增省级重点学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3个,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一所现代化研究型医院已具雏形。

质量提升铸品牌

“医院就像一艘大船,想要平稳、持续、快速地前进,首先要有坚固的船身,医疗质量就是这艘船的生命,是医院赖以生存的根本。”徐俊波说道。近年来,成都三院以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质量控制和监管体系为抓手,不断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医疗质量管理。

医院按患者就诊流程,建立了全院全员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在成都市率先将DRGs与DMIAES有机结合,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实行线上线下协同强化医疗“三监管”。线上,以大数据为支撑,以CMI值为导向,优化病种结构和病种费用结构,对标定位,促进学科亚专业发展,并实现合理控费;线下,创新开展了医疗行为检查,由院领导带队随机抽取科室现场检查,并以异常指标为导向,持续开展质量追踪,促进学科建设和服务质量双提升。

医疗“三监管”工作获得四川省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吸引了国内20余家医院来院学习,2019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保障医疗安全示范医院”,并荣获“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奖卓越奖”。

为了进一步打造质量安全品牌,医院的各个科室也加强质量监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护理部主动实施护理SOP标准化项目,以规范、科学、精细的标准护理服务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院感部建立医院感染事件分级管理系统,从个案追踪到系统分析,从风险评估到落实改进,从多元培训到评价模型的建立,推进了成都市医院感染的同质化管理;内分泌肥胖代谢中心形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多科诊疗模式,为肥胖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提升了医疗质效,降低了患者费用。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公立医院移动互联网满意度调查显示,成都三院住院患者满意度为95.48%,门诊患者满意度为93.42%,员工满意度为82.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面对崭新的2020年,徐俊波说道,下一步医院将重点开展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现代化医院治理新机制和运行新体系;二是持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深入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引入RBRVS绩效分配模式,与DRGs有机整合促进医院科学发展;三是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完善药品、耗材等物资限时配送机制,加快后勤服务社会化;四是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力度,落实“医学顶尖人才培养10人计划”“高端管理人才培养10人计划”等系列人才计划;五是从环境、流程和服务上充分体现人文医院的“温度”,从根本上改善就医体验、改变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徐俊医疗医院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充满
于情于诗,曰俊曰丽——青年女诗人徐俊丽和她的无题诗
特别的考题
水果大赛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