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年人情感需求的江苏泗阳城区养老服务中心景观设计

2020-01-17周家贝张文颖孙新旺

广东园林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城镇养老院景观设计

周家贝 张文颖 孙新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现象随之出现,并成为新时代人口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 年中国60 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 949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9%,其中65 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6 658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1.9%[1]。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养老和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小城镇,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过渡地区。虽然目前国内外关于养老问题及养老设施的研究较多,但受到经济发展和思想观念的约束,小城镇养老服务受关注度低,且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甚少。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相关政策的影响,小城镇中的主要养老方式将逐渐由家庭养老转变为社会化养老[2],但小城镇养老设施及服务较为落后,缺口较大且亟需改善。当代老年人看重“老有所养”的同时更注重“老有所乐”“老有所康”[3],因此,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养老院景观环境质量,成为了当下养老服务设施的改进方向,对整体城乡养老设施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小城镇养老院景观设计分析

1.1 小城镇老年人生活状况分析

与大中型城市老年人不同,小城镇中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有其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家庭情况、社会工作和娱乐活动等方面。

1.1.1 家庭情况

小城镇老年人普遍参与过高强度的劳动,身体素质保持良好,大多数在日常起居方面可以实现自理,因此子女普遍在外地打工或定居,仅留老年人独自生活[4]。

1.1.2 社会工作

与城市老年人在达到一定年龄后退休安享晚年生活不同,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险制度不比城市,小城镇家庭的收入水平和经济条件也较低,因此大多数老年人在还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的时候会选择继续参与其社会工作来获取经济收入[4]。

1.1.3 娱乐活动

受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城镇老年人更倾向于参与务农、养殖及家务等相关活动。且小城镇邻里之间关系密切,老人们通常聚在一起交流和娱乐,参与度较大,气氛较为热闹[4]。

1.2 小城镇老年人情感需求分析

根据小城镇中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特征进行分析,其情感需求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与邻里交流需求强烈

由于小城镇中许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更倾向于与左邻右舍聚集在一起,在与其他老年人的相处和交流中消除孤独感、失落感,得到情感上的抚慰和补偿[5]。

1.2.2 娱乐活动需求多样

小城镇老年人娱乐场地较少,设施条件较差、方式单一。不同的老年人有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通过各种娱乐活动,老年人可以丰富老年生活,提高生活的积极性,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益于身心健康的目的[6]。

1.2.3 价值体现需求强烈

小城镇老年人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一直以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7],能干与否是他们最看重的自身能力,因此小城镇老年人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通过“老有所为”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得他人的尊重[8]。

1.3 景观设计要求

针对小城镇老年人与人交流、娱乐活动、价值体现和舒适环境的感情需求,小城镇养老院景观应以功能合理、安全保障、美观舒适为基本原则,并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1.3.1 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在养老院中布置不同类型的活动场地,如为老年人提供棋牌、健身、太极、阅览、书画、喝茶等活动的公共空间,满足不同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的老年人多样化的娱乐需求。且小城镇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因此活动空间不能太拘束,应当保证老年人能在相对宽敞的场地自由活动。

1.3.2 人性化的休息交流空间

院内道路每隔一段距离需要设置一个停留休息的空间,供老年人休息、聊天、观赏等。这些空间往往需要私密性与交往性并存,适应不同老年人的户外需求,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氛围,让他们既有安静、私密的独处环境,又有互相交流的场所[9]。

1.3.3 适当的体验空间

适当设置一些种植、耕作、手工活动等的体验空间,不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有助老年人的身体康复,也有助于在心理上提升其成就感[10]。

1.3.4 优美的植物景观

通过丰富的植物配置,营造出大自然的环境氛围,以此来疗育老人身心,使老人充分感受自然,从而得以舒缓,并寻回曾经居住于农村中与山野为伴的熟悉感,唤起老人过去的美好记忆,增强老人的归属感。

2 江苏泗阳城区养老服务中心景观设计实践

2.1 项目概况

泗阳县位于苏北平原,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美誉[11]。泗阳城区养老服务中心地处泗阳县城西康新区的西北角,位于泗水大道与西康北路交叉口南侧,占地面积约为1.2 km2,东西部皆为村庄,南部为农田,东北部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一墙之隔,交通便利,可达性强。院内建筑已基本建造完善,建筑风格以欧式风格为主,共5 栋建筑,其中3 栋养老宿舍,1 栋服务中心和1 栋配电房,场地内部较为平坦。

2.2 设计构思

2.2.1 设计目标

通过对场地目前的总体规划、建筑形态、空间层次、交通流线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利用场地现有景观资源,结合老年人所需及小城镇老年人的情感特点,对养老院户外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将“需求为本,关注情感”的人性化关怀落实到设计中,将场地打造成为小城镇老年人的休闲花园和身心疗养基地,塑造富有人情味、传递温暖的“暖意景观”。

2.2.2 设计原则

1)功能合理,统筹布局

统筹场地现有资源,在对小城镇老年人生活情感需求的科学研究的前提下,进行功能布局,合理布置活动空间。

2)人文关怀,温度注入

完善基础设施,并在基础设施设计时更多考虑不同身体、心理状态小城镇老年人的需求,进行人性化设计。植物设计时注重科学的配置方式,发挥植物治愈功能,体现人文关怀。

3)风格统一,文化彰显

构筑物小品及基础设施设计时,考虑场地现状环境及片区发展需求,以欧式风格为主,保证场地内部与周围环境风格统一。同时考虑泗阳地方文化特色,在功能分区与场地设计上,为民俗展示与文化活动提供条件,增强老人们的归属感。

4)因地制宜,绿色发展

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及植物资源,且考虑经济的同时,保证设施耐久性和植物适应性。

2.2.3 设计理念

将“暖网”作为本方案的设计理念,整张“暖网”由“绳索”和“结”组成,寓意“以爱为绳,以暖织网”:以各级道路为传递温暖的绳索,以各个空间节点为人与人交流活动的绳结,而道路将各个节点有机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一张具有丰富多样活动和交流空间的、洋溢温暖氛围的“网”,也将小城镇养老院中的老年人编织入一张邻里和谐、充满关怀的人际关系网。

2.2.4 设计策略

围绕“暖网”设计理念,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及特征,以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为依据,重点关注小城镇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在安全、舒适、连通以及活动4 个方面提出以下设计策略:

1)保障基本安全

对于老年人集中生活的养老院环境,安全性尤为重要。首先应保障基本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在细节设计上也应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及行为特征,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处处设置体现人性化的景观设施。

根据场地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布局,养老院东南部沿建筑两条道路为车行道,同时在主入口西侧设置消防回车场,道路净高和净宽上满足消防车道均不小于4m 的设计要求[12],使消防车可以达到建筑周边。养老宿舍所在区域内为步行交通系统,可减少汽车行驶产生的噪音和污染对院内老人生活的干扰,保证老年人室外活动的安全。

养老院内道路应尽量平整,以坡度小于8%的坡道代替台阶,并注意防滑,保证老人使用的便利与通畅;在活动场地铺设防滑铺装材料,设施、器材、场地等边缘倒角处理,避免在老人身体高度内有横向凸出物,保护老年人活动安全;整个养老院户外空间应采用双层扶手设计,上层扶手高度为0.90 m,适用老年人直立手扶行走,下层扶手高度为0.75 m,适合使用轮椅的老年人使用。

2)营造舒适环境

养老院环境景观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功能空间和环境美观,还应当注重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需求,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恢复和发展,增强归属感,营造出安全舒适的生活氛围。

在植物配置方面,以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石榴Punica granatum、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碧桃Amygdalus persica‘Duplex’等乡土植物为主,同时考虑到老年人安全性的要求,选择无刺、无毒、无刺激性气味、无飞絮的植物,结合疗养性植物,发挥植物的药用特性,凸显地域景观特色,通过植物的种植提高老年人对自然环境的熟悉感和归属感。同时,结合不同功能空间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如在娱乐活动区以小乔木加地被的简单搭配作为场地的背景,衬托娱乐空间的热闹氛围;漫步休息区以观花观叶植物为主,注重季相搭配。

在景观色彩方面,巧妙运用色彩搭配原理与植物不同特性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适当种植一些常绿植物和鲜艳的开花植物,提高环境色彩的饱和度和丰富度,降低秋冬季节的萧索感。植物景观不同的色彩造型也可以增强不同活动区域的辨识度,降低老年人迷失方向的几率[13]。同时,选用红、黄、橙等多数老年人偏爱的暖色系颜色作为铺装及小品构筑物的主色调,可以带来愉快、积极、温馨的感觉,使老年人在户外景观空间中可以舒缓压力,感受温暖[14]。

在光照控制方面,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接受的光照越多,其昼夜节律和睡眠模式越趋向正常[15],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16]。但考虑到泗阳夏季炎热且光照强烈,在一些老年人必经之地采取一定的遮阳措施,如林荫树和遮阳板等,避免引起老年人中暑等意外。

3)构建联系纽带

以流线型风雨廊串联各栋养老宿舍以及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整个养老院整体空间的主要联系纽带。在风格上,风雨廊以简约的白色钢柱、透明玻璃顶和可调节遮阳板为主要结构,加强了艺术性和现代感,与欧式风格的养老院建筑风格相协调。在空间上,风雨廊以流畅的曲线贯穿了养老院的户外环境,在各个活动空间中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在功能上,老人可以通过廊架前往活动空间,且楼宇之间的通行不受雨雪天气的影响。在心理上,风雨廊玻璃材质的顶在下雨等阴霾天气减少了对阳光的遮挡,减少压抑沉闷感,使老年人心情更明媚;而在阳光强烈的夏季,可将遮阳板调节至闭合模式,减少紫外线的照射,更人性化地满足了老年人不同天气、季节对阳光的需求。

4)丰富沟通节点

为了满足不同老年人多层次的户外活动需求,将各节点分为休息交流节点、娱乐活动节点和价值体现节点3 类。

休息交流节点主要沿道路分布,面积较小,相隔距离近,环境较安静,为老年人提供随时休息、聊天的场所。娱乐活动节点分布在主要道路附近,空间较开敞,面积较大,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娱乐活动的场所。价值体现节点以辅助老年人身体、心理康复为目的,通过健身和劳动为主要锻炼形式,给老年人提供展示能力和重拾信心的场所。

2.3 景观设计

根据对小城镇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分析,以满足生理需求为基本,方案将养老院户外空间划分为5 个主要的功能区:入口景观区、主广场景观区、健身体验区、漫步休闲区和文娱活动区。并围绕“暖网”的设计理念,通过景观节点的人性化设计与道路的合理排布,丰富户外活动体验,创造沟通条件,为小城镇老年人的养老院生活注入温暖,从而构建出“一张传递温暖的网”(图1)。

2.3.1 入口景观区

该区位于养老院主入口处,包括入口空间和卵石广场两部分,起到入口景观展示和活动休闲的作用。以喷泉水池作为主入口的对景(图2),西侧的卵石广场必要时可作为消防回车场使用(图3)。

2.3.2 主广场景观区

该区位于养老服务中心建筑的东南部,作为整个养老院的主要集散广场,包括广场集散区和观景休息区2 个部分,可作集会、休闲、观景之用。坐凳设计与康体植物相结合,兼顾休息及养生;流水景墙丰富了老年人的感官体验,为广场增添了趣味和活力(图4)。

2.3.3 健身体验区

该区位于场地西侧一角,以健身体验为主要功能,活动场地分布于道路两侧,通过园艺疗养和活力健身的方式来促进老年人锻炼,恢复身心健康。老年人可以在参与植物栽培体验活动中,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增进院内老年人之间的友好邻里关系(图5)。

2.3.4 漫步休息区

该区主要包括风雨廊、听雨亭及康体散步道,康体散步道两侧各布置了一些休息节点,并结合康养植物的种植,形成一个具有植物疗养功效的室外氧吧(图6)。风雨廊与听雨亭相连,老人在下雨天也能在室外接触自然观赏风景。

2.3.5 文娱活动区

该区位于养老院北侧,临近主路和养老服务中心,场地开敞而功能较自由,可用于室外棋牌、饮茶、阅读、书画等娱乐休闲活动,为老人提供一个增进交流、密切情感、丰富生活、活跃氛围的多功能娱乐场地(图7)。

图1 江苏泗阳城区养老服务中心总平面图

图2 主入口景观设计

图3 休闲卵石广场景观设计

3 结语

随着适老景观的兴起,仅仅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已远达不到当代生活水平的养老期望,景观设计师不仅仅需要关注老年人群体的普遍性需求,更需要将老年人群体进行细分,对不同生活环境下老年人的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使设计更具有群体针对性,更贴近不同地域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在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背景下,养老环境营造面临更多新的问题和需求。小城镇养老环境因其服务群体的本身需求与大城市不完全相同,有必要分析其服务群体的心理特征和真实的情感需求,考虑地缘因素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景观设计策略,强调构建小城镇老年人之间的和谐邻里关系,协调自然环境与功能场所,关注老年人生理需求的同时关注心理情感,全面维护小城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图4 集散主广场景观设计

图5 健身广场及种植体验田景观设计

图6 康体散步道景观设计

图7 文娱广场景观设计

注:本文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小城镇养老院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In My Next Life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