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近代建筑遗存的多元融合*

2020-01-17杨大禹

中国名城 2020年1期
关键词:昆明建筑

杨大禹

1 引言

云南省会城市昆明自元代以后,以其所处的独特区位优势,不论是在城市发展建设方面,还是在不同建筑的建造方面,都不断跟随时代发展变化、顺应时代需求,走在云南城镇建设之先。对于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建造的诸多不同建筑风格和建筑类型,尽管总体上难以和中原内地一些省份的先进建构技艺相比拟,但是因其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和发展历程,在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吸收融合中创造出了新的建筑技艺,展现出了独具地域环境特色的城市风貌与建筑风格,耀眼夺目。

回顾历史,从汉代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置“初郡制”开始,至唐初由谷昌县改称“昆州”,唐广德二年(764年)筑拓东城,后又改拓东城为鄯阐城,元代改鄯阐城为中庆路,成为行省府城,正式把云南行政中心从大理迁到昆明,昆明的城市建设在经历了不断的发展演变后,逐步显现出其在云南省内的中心地位和交通枢纽特点。特别是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云南省会城市的昆明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机遇,带来人口的迅速增加,并拥有了现代公路、铁路交通和现代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机构等等,从而步入了全国新兴近代城市的行列。1905年昆明辟为商埠,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1911年建立民国地方政权,1938年成立昆明市政府。特别是抗战期间,省外的工商业、金融业、学校、居民等迁入昆明较多,一度呈现繁华景象[1],城市建设也随之发展。

于是,旧城的种种限制被突破,传统的建筑形式和城市功能结构发生解体,各式各样的“洋风”建筑也成为一时流行的风尚,新的工业区、商贸区、金融区、居住区逐渐形成,新的街道景观和各类公共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标志,这在云南的建筑史、城市建设史上虽然只是一个特例,却成为云南城市建设第三次发展高潮和飞跃的典型代表。时至今日,经过各个时期不同程度的发展建设,昆明已是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自然生态环境独特,人文构成多元与包容,形成了集山、水、城、人和谐共生与协调发展的城市环境。而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特殊时期出现的“洋风”建筑,真切地反映出外来建筑文化与本土传统建筑不同程度的结合。

2 昆明近现代建筑背景概述

昆明作为西南内陆的都市,历来就不是一座封闭的城市,伴随着1905年被迫作为自辟商埠开放,以及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带来的法国风,来自西方的势力影响给当时的昆明带来巨大冲击,在昆明及滇越铁路沿线的传统民居中,西方建筑风格要素应用屡见不鲜。在这之前的“咸同之乱”,业已间接地导致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而在动荡中新的思潮与建筑形式很自然地就产生了。

从历史角度看,当中原文化以不可阻挡的态势进入云南后,以合院空间为主的汉式建筑就取代了原来的干栏建筑或土掌房,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的重镇昆明,成为沿海和内地大批军工和民用工矿企业的迁建之地,极大地促进了昆明工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内地大批高等院校及文化科研单位的迁入,如中国营造学社、北平研究院,特别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到来,形成“留滇九年,凡所以导扬文化,恢宏学术者无不至,一时文教之盛,遂使昆明屹然为西南文化中心”[2]。于是,许多被老昆明人称为“洋式房子”的近代建筑,在此期间相继出现,尽管这些洋建筑通常都因其业主的身份而显得较为特殊,但其中已经隐藏了对新的变革的适应与呼唤。同时在大量的普通民居中,也出现了“西风东渐”的势头。如在文明街片区小银柜巷7号院的大门,一望便可知西方建筑的影响;位于东卷洞巷的院落大门,其尖顶造型正是当时西方流行的哥特复兴式(图1)。这一街区经常可以在中式的庭院里发现一些西方建筑符号,且建筑材料与设计思想也随着时间而近现代化了,先后出现了融贯中西的混合风格、接纳夷风的西式洋楼、展现时代进步的现代建筑等多元融合特点。

3 融贯中西的混合风格

中西融合风格的建筑以中国传统的合院布局和常见的屋顶形式为主,采用对称式布局方式,在局部地方组合设置一些西洋的建筑构图形式和门窗处理,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建筑整体,呈现出主次分明、中外建筑风格区明显的外形特点,其典型实例有云南陆军讲武堂、抗战胜利纪念堂、石屏会馆、得意居等。

图1 镶嵌在传统民居中的哥特复兴式入口大门

3.1 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近代历史上有非常著名的一文一武两所学校,“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则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被誉为“将帅摇篮”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也被讲武堂学员之一的朱德元帅称为“革命熔炉”。

图3 云南陆军讲武堂东立面、南立面及中段局部形态

建于1917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位于昆明城中翠湖西岸,其主体建筑是一座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大型四合院,融土木砖石结构为一体的土黄色二层楼四坡青瓦屋面建筑,占地面积1.48万m2,总建筑面积约为8200m2。由东、西、南、北4栋楼房组成,且对称组合的4栋楼房转角构成巧妙的无缝衔接(图2)。二层设有通廊环绕,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四面外墙的转角采用隅石做法。不仅保留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特点,还体现出与西方建筑风格融合的特点,形成中西方建筑形态技艺及其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整体上展现出讲武堂军事建筑独特的艺术气质[3]。

东楼作为整个讲武堂对外展示的主体形象,共有27间宽窄不等的开间,居中的三开间设为3层门楼,正中一间为出入内外的门厅过道,门厅两侧对称设楼梯两部。东楼立面采用横三段纵五段式构图,建筑的内外立面均对称设置有外凸壁柱。居中的3开间,对内采用中式歇山顶屋面,对外加设3开间巴洛克风格的垂直片墙,打破立面横向的坡屋面形成视觉中心。一方面高起的墙面刚好遮挡住后面三层的中式歇山屋顶,另一方面借助4棵叠置向上的壁柱形成的竖线条,进一步突出主入口处的高耸与庄重。而共有28个开间的南楼,后期在中部也向外加建了3开间、2间进深的连续圆拱门廊门楼(阅操楼),向内加建开间与进深各为1间的小门厅,均为四坡顶屋面(图3)。西楼与北楼内外立面分别与东楼、南楼相呼应。在主楼西南面尚遗存有单层的礼堂和兵器库各一栋,整体上也显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特点和讲武堂当年的雄宏气魄。

3.2 石屏会馆

坐落于昆明市翠湖南路中和巷24号的石屏会馆,是民国十年(1921年)由袁嘉谷先生和张芷江先生发动在昆明的石屏各界人士为在昆明读书的石屏籍学生和商旅人士提供的临时寓所及商贸集会场所,在原有宅院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并在扩建时结合地形高差,将入口大门改建为中西合璧的半圆形石雕门坊,门坊嵌有“石屏会馆”横额,两侧接八字形围墙,门前设置扇形的平台,东高西低,形成与街巷的空间过渡与缓冲。

石屏会馆整体坐南朝北,为一进三院、四合五天井的二层土木结构建筑,属清代昆明城市传统民居建筑构成特点,占地面积约1660m2,建筑面积约2180m2。石屏会馆源于传统民居又有别于传统民居,整体布局严谨规整,院落之间连接紧密,两层楼的建筑结构风格一致,在二层楼的前院与后院之间,均采用走马转角楼的回廊连通各坊房屋。整个会馆内院建筑厅堂高大,装饰精湛,且上下两层建筑的雕花格子门窗玲珑剔透,线条流畅,图案均为贴金点缀,亮丽完美,形象生动,体现了当时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审美水平。尤其是入口大门的造型处理,外西内中,巧妙结合。门外以巴洛克式的青砖墙面衬托出白色的柱式拱门,门内处理为进深一间的单面门厅,门外高出的山花墙面恰似门厅歇山式屋顶的脊饰(图4)。

图4 石屏会馆总平面图、入口大门、局部外形及入口门厅内院

3.3 得意居

位于昆明市金马碧鸡坊内步行街西北角的得意居(原蔡锷旧居),是昆明传统“一颗印”民居建筑的变化形式。得意居始建于清末,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主房及两边厢房均为三层,南边对厅为两层,构成“走马串角楼”的典型四合院布局形式,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高台阶,石门墩,青砖灰瓦更显庄重大方。整体建筑风格集中西建筑示范精华之大成,实为昆明传统民居之佳作。

得意居的建筑平面布置方正紧凑,既吸纳了“一颗印”的平面格局特点,也借鉴了白族传统的四合院民居空间形式。南面设置中西两个不同建筑风格的入口门楼,通过漏角小天井与内院联系。北面的两间耳房则设为二层平顶阳台,外加宝瓶栏杆。建筑内院的二层由走马廊连通正房与厢房,是昆明大理两地民居建筑风格融合的产物。同时在建筑的门窗、外墙转角和阳台栏杆等局部处理上,融合了西洋建筑风格的常见做法,如窗套、转角隅石、宝瓶栏杆等。特别是合院南面的东西两个入口门楼,一中一西,相得益彰。而在东门的门头造型设置上,采用砖石拱券、尖桃形山花浮雕等,其建筑细部构造做工精美细腻,室内装饰彩绘图案栩栩如生,属于中西合璧式的民居合院建筑代表(图5)。

图5 昆明市得意居平面、立面、剖面图、内院及入口局部

另外,还有散布在昆明市文明街、巡津街与翠湖周围一带的许多名人故居,如袁嘉谷故居、王九龄故居、紫藤将军阁等,也都是在传统合院民居格局的基础上,在入口大门、外墙转角和门窗形上,或多或少的借鉴应用了一些西洋建筑风格的装饰造型处理,构成丰富多样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形态。

4 接纳夷风的西式洋楼

二十世纪初,随着滇越铁路的开通和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给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沿滇越铁路传入昆明的西方建筑思潮,特别是法国文艺复兴晚期的建筑形式,也给云南本土传统的合院民居建筑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关于西洋建筑文化的传入和对昆明近代城市建筑的影响,昆明理工大学的蒋高宸先生曾将昆明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4],即以1899年法国在昆明建立领事馆为标志,标志着云南近代建筑史开端的第一阶段;随着外国强权的入侵,西方近现代思潮在昆明蓬勃发展时期的第二阶段(1899-1928年);作为抗日后方受到文人学者的交流,近现代建筑思潮对云南本土民居影响的第三阶段(1928-1949年)。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前后连接紧密,在建筑风格融合嫁接上彼此交叉。

是故,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文人富商、政界名流受其影响,争相模仿建造,使法式风格的西洋建筑在这一时期成为昆明的时尚,极为盛行。这类西洋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平面布局多为一字形,建筑立面造型采用对称布置;建筑结构多为两层或三层的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建筑立面的造型处理多强调横向划分,有时分层设置凸出的方形壁柱,且建筑的外墙面常作浅黄色粉刷,在转角处一律用白色隅石或“包包石”作锯齿形镶砌,与墙面形成颜色和材料质感的鲜明对比;建筑的门窗洞口成为重点装饰的部位,门窗洞口的顶部处理有楣式、弓形拱式和半圆拱式三种,洞口外侧两转角处也用白色块石作锯齿形镶砌,窗盘和拱高部分相应作突出粉刷墙面处理,形成一个框子,如杨茹先府邸和甘美医院之类的公共建筑(图6)。有的门窗洞口还处理成壁龛式,甚至还带有山尖、涡卷或柱式等样式。建筑屋顶为坡屋顶时,使用红平瓦,出檐较深,檐下有三角支架支撑出檐。采用平屋顶时,常用宝瓶栏杆代替压檐墙。具体案例既有云南会泽楼、震庄迎宾馆,也有像卢汉公馆、曾恕怀别墅、鲁道源私园、庾庚锡私园等等的名人故居,均不同程度地运用西方的结构形式与建筑外观造型。

图6 杨茹先府邸总平面与立面图、甘美医院和青年基督教堂

图7 云南大学会泽楼建筑外形、南立面与一层平面图

4.1 云大会泽楼

会泽楼是云南大学(时称“东陆大学”)1922年12月正式成立后决定兴建的,竣工于1924年。因东陆大学是在唐继尧主滇时创办的,即以他的号“会泽”二字命名。据载,初建时会泽楼纵七丈,横二十三丈四尺,凡二层,屋顶为露天平台,可登高远望。以后才于平顶上加盖了一层,成为今天的样子。会泽楼坐北向南,依坡而建,前有石阶95级。会泽楼正立面采用“横三段纵五段”构图,三条腰线及栏杆与连续设置的圆拱窗形成纵横对比,红色砖墙面与白色的窗套及转角隅石形成对比,使建筑形态整洁明快,均衡庄重,居中凸出设置了3开间的入口门廊,形成楼台巍峨,巨柱矗立,高大醒目的整体形象,使人有仰之弥高的感觉。登楼四顾,左有碧鸡似动,右有金马①欲腾,近前有翠湖如玉,远处有昆明西山、滇池及昆明的城郭、街道历历在目。

会泽楼建筑面积四千余m2,建筑坚固,90多年来依旧完好,系云南西洋建筑风格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实例(图7)。

4.2 卢汉公馆

位于昆明市翠湖南路4 号的卢汉公馆,是卢汉居住生活和重要办公场所,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由陆根记营造厂建设。作为昆明市保存较为完好的西式砖石结构住宅之一,卢汉公馆的建筑造型风格,明显是对法国古典复兴式和哥特复兴式的简化模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云南西洋式居住建筑的典型代表。

卢汉公馆由两栋西式洋楼组成,均为砖木结构,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号楼为两层陡坡硬山平瓦的小洋房,红瓦白墙,灰色“包包石”作锯齿形镶砌墙角包边,二层露台用宝瓶栏杆,门窗洞口采用壁龛式处理手法。建筑形态挺拔,体量尺度近人,典雅大方。建筑外形处理、屋顶及门窗细部线脚作法,均呈现出明显的法式建筑风格。公馆的建筑平面为L 型,主体部分为对称布置,基本没有任何中式元素。石构件多有浮雕装饰,室内配有壁炉,内装饰全部采用进口柚木。主次卧室及餐室皆有落地式门窗与阳台相通。室内装修烦冗精美,有大量的壁炉及彩绘的玻璃墙。

二号楼的建造风格与一号有些许区别,其建筑体量比较敦实,采用四坡顶红平瓦屋面,屋檐较深,同一号楼比较更显厚重朴实。建筑墙体刷浅黄色涂料,一层全部用深色砖石贴面,深浅对比使建筑更加稳重。门窗样式简洁无窗套,壁炉烟囱的处理使建筑形态富于变化,建筑外观和谐美观(图8)。

图8 翠湖南路卢汉公馆二号楼立面图与建筑外形

图9 震庄迎宾馆局部总平面及方形喷水池

4.3 震庄迎宾馆

震庄迎宾馆位于昆明市北京路514 号,始建于1942 年,占地面积约三万m2。是一组由中式、西式建筑共同构成的庭院,包括8 栋形态别致的西洋式小楼,宫殿式主体建筑、戏台、水榭假山及书库等,宾馆内有大面积莲池供观赏。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修缮翻新,现为云南省接待国家元首和重要宾客的国宾馆。

其中的乾楼、坤楼、瑾楼均为平顶砖石结构,土黄色外墙。震庄迎宾馆建筑群对西式元素的运用不仅体现在单体建筑上,同时也运用在庭院的景观规划布置上。乾楼前有一长方形喷水池,水池窄长,池中设置复古喷泉。喷水池的建筑规整富有几何美感,很得西式园林遵循严谨、对称、几何关系的精髓(图9)。

4.4 锡安圣堂

位于昆明市金碧路61号的锡安圣堂,是1921年循道公会于广聚街(今金碧路)购得房屋和地皮修建的教堂。该教堂由英国传教士易理藩规划设计,于1922年正式开工修建,历时2年建成,定名为“锡安圣堂”。目前的锡安圣堂为1993年重建后的教堂,坐南向北,正面四柱三开间,其式样稍具新哥特式风格。教堂正面是高大的山形尖顶、竖立十字架,进入大门后有一门厅。大堂内为南北向长方形礼拜堂形式,两侧内墙有尖顶窗户,有楼厅。讲坛位于大厅南端,讲坛前左右两侧为唱诗班。教堂背后有一附属建筑,为教会办公用房及部分生活辅助设施。

虽然建筑外形突出的柱墩、窗形及其线脚处理,仍然体现哥特式基督教堂向上、飞升的竖向构图,但已大大减少了其宗教神秘色彩。墙面处理也相对简化了一些较为烦琐的装饰细节,整个建筑的形体尺度较小,显得亲切宜人,没有西方教堂如此的高大和神权至上的空间压抑感(图10)。

图10 昆明市金碧路锡安圣堂建筑

建于1936年由比利时人雍守正设计的昆明市北京路原天主教堂,在采用欧式建筑风格的同时带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格调。该天主教堂紧靠北京路,坐西向东,其建筑空间为中厅较高的砖木结构形式,与中厅对应的是较扁平的八字形外轮廓山墙,墙面简洁无多余装饰物,仅在边缘起简单的线脚,居中立有十字架和“天主堂”三字标识。

4.5 鲁园、庾园

位于昆明滇池草海湖畔的鲁园、庾园,南与大观楼公园的楼外楼及大观西园隔河相望,西面远眺西山,三面临水,视野十分开阔。鲁园为国民政府军长鲁道源的私家花园,庭院小巧别致,曲径通幽,宁静典雅。组成园中景观的湖塘曲桥、假山花坛、亭廊等,具有江南园林建筑特点,步入其中有世外桃源之感。园内靠后临滇池水边,有一栋法式的砖石建筑,湖中曲桥以石砌筑,边围铁栏。在桥的右侧,还有一石舫靠于湖边,是模仿北京颐和园的石舫造型所建,并在石舫的尾部建有方形亭阁。并在保持原有庭院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园林景观艺术。

庾园在鲁园东侧,原为昆明旧市长庾恩锡的私家花园,园在的主体建筑为中式土木结构的二层楼房,称为“红楼”,北门左侧原有砖木结构的“枕湖精舍”建筑一栋。园内水面较宽,其上架有二孔石桥和曲桥各一座,另有两棵近百年的龙柏相对立于原祠堂门前。“文革”期间,园内的枕湖精舍和祠堂等建筑被拆除,修建了5栋砖木结构平房。1985年按照要求修葺曲桥和亭子,恢复对外开放。之后又征地修建步道、花卉草坪,将鲁园与庾园连城一体,使园内的小桥流水,亭台轩馆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成为大观楼公园南园的组成部分,供游人观赏、陶冶性情、静养安居的好地方。

另外还有位于城内和城郊的一些法式建筑,如昆明甘美医院、青年基督教堂、北京路天主教堂、西苑别墅等,作为昆明西洋建筑风格的代表,对研究近代西方建筑思潮对云南建筑的影响有着深远意义。无论是在建筑史上,还是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传承上,都表明了近代云南建筑文化对外呈现的开放与包容。

图11 昆明抗战胜利堂整体鸟瞰图

5 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多元风格

抗战期间,随着滇缅公路、滇越铁路、中印公路、驼峰航线等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建设,昆明成为抗战物资进出的集散中心和战时的国防保障与经济文化中心。一大批工厂、学校、金融机构,从内地入迁昆明,使城市在急剧膨胀的同时,也融入了与时代发展同步的不同风格建筑。简洁明快的建筑立面,有规律的连续排列的竖向或横向条窗、点窗,素色整洁的砖石清水墙面或水泥、水刷石墙面,相对于传统建筑形式,显得十分醒目、新颖,使建筑的时代性和功能性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为城市的街道带来了有别于传统店铺的清新风格。它们共同见证和记载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中国建筑师在进行传统复兴式建筑探索的同时,也在开展对现代式建筑[5]创作探索的历程。所谓 “现代式”建筑,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师把摩登的装饰艺术和时尚的国际式笼统地称为“现代式”。如位于昆明市中心的抗战胜利纪念堂(图11),在原云贵总督府旧址上,于1944年动工兴建。最初名为“志公堂”,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改为“抗战胜利纪念堂”。其建筑外形除观众厅两侧山墙为弧形加竖条窗外,前后建筑形态均采用传统的歇山式筒板瓦屋顶,清式斗栱,彩画架枋。特别是主入口的南立面,以经典的横三段纵三段构图,并在居中入口处加设半圆形柱廊平顶,白石勾栏,灰瓦白墙,整个建筑形体简明,对称端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特别是因歇山式的山面设置较小,除去两条垂脊,正面看以非常接近庑殿式屋顶。传统屋顶下是比较厚实的墙体,对称排列齐整的圆拱窗和方形点窗,在统一中有局部变化。

在二十世纪中期现代主义盛行时期和西学东渐的社会大背景下,随着西方文化思想的引入,昆明现代建筑的发展较为特殊。特别是受美国Art-deco风格影响,体现出建筑立面横向和纵向三段式设计,以竖向线条或竖向划分主导,以中部开间形成主导构图并形成其女儿墙高耸出檐口、增加线条装饰,建筑窗格划分强化立面的竖向线条,采用砖或石材、形成浅灰色素雅立面,形成该时期独特的建筑风潮。加之城市中对新型建筑的需求,以及新的结构材料技术体系的运用等,促成了第一批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建筑,在原有的历史街区内,形成与传统建筑风格对比鲜明的一些新建筑,如昆明银行、昆明谊安大厦、南屏电影院、南屏街沿街建筑等,它们在新功能、新材料、新技术的探索和表达上都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甚至到新中国成立的五十年代初期,整个国家处于复兴与探索阶段,绝大部分建设活动都是通过社会工作国家化、半军事化的政府行为,面对巨大的建设任务,且受到当时苏联文艺创作原则——社会主义内容、民族的形式的影响,将经济和功能因素重新摆在应有的位置,强调“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设计方针,建设了一大批砖混结构的公共建筑,具有典型的一字形、门字形、工字形和山字形内廊式平面布局,多层连续排列的方形点窗,带适当有大屋顶形式的对称立面构图等,使这一类建筑外观形态呈现端庄重、均衡对称的总体特点,砖红色的墙面与屋面统一协调。对于这些红黄相间、洋味十足且被市民习惯称之为“红房子”的苏式建筑,一直以来都被周边居民将其看作这一地区的城市地标。如同北京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修建的十大建筑一样,昆明也在东风东路沿线和翠湖周边,同时修建了反映昆明城市风貌和时代特点的十大建筑,如今也仅剩六座。正如朱良文教授所说:“严格来讲,在老昆明十大地标建筑中,只有省博物馆能算是原格意义上的苏式建筑”。“其特点讲求中轴对称,具有哥特式尖顶以及那个特定年代的红五星,至于其他的9个地标建筑,虽有苏式建筑的影子,但只能归为受苏联建筑影响的本地设计作品”。

另外,目前在云南大学校园内还能见到一幢名为“物理馆”的建筑(图12),修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由于该建筑的大气精美,以至连彼时的苏联人都叹为观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苏联专家组来昆考察,见到当时的物理馆时,不禁感叹:“在中国的边疆云南昆明,见到如此气质隽永、魅力玄远的新颖建筑,是我们所没有意料到的……”

图12 云南大学物理馆入口及连廊

6 结语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和特色的重要标志。建筑作为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和记忆,回望过去,这些在近代以来不同时期修建的建筑,不论是中西合璧的,还是纯英式、法式或是苏式的,如今它们都以独特的建筑形态,成为老昆明城市不同街区的标志建筑,诉说着昆明特殊的城市记忆。虽大多以民族风格的大屋顶代替了西方建筑风格的山花尖顶,同时也在台基、廊柱、入口大门和一些腰檐的细部装饰上更多凸显本地特色。在建筑的主立面处理上,尽管都借鉴了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式构图,以柱式和柱廊的处理来形成庄重典雅纪念性特点和虚实对比的立面光影变化,但在柱头门廊的局部装饰中也采用了云南特色的山茶花和孔雀图案,融入了许多本地的民族建筑元素,展现出契机与选择、宽容与自信、多元与融合的特点。

注 释:

① 金马、碧鸡系指位于昆明城市外围的两座山体,东为金马山,西为碧鸡山,与北面的长虫山和南面的滇池共同构成昆明“三山一水 ”的空间架构。

猜你喜欢

昆明建筑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昆明美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抗战初期昆明文协成立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