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是金鱼,不是咸鱼,是红鳉鱼
——评传记电影《红鳉鱼》

2020-01-17

传记文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咖喱师父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对于“如何将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故事拍出趣味与深意”这个命题,许多日本电影交出了接近教科书般的答卷,《红鳉鱼》也是其中之一。

影片讲述日本落语1演员立川谈春年少时拜师学艺的经历,情节取材自立川谈春的回忆随笔集。他的师父立川谈志,立川派的掌门人,是落语史上极负盛名且特立独行的宗师级人物,由早期也曾是落语演员的北野武饰演。

故事开始于1984年,落语艺术的热潮正在席卷全国,高中生佐佐木信行在学校举办的曲艺欣赏会上邂逅了立川谈志,喜爱落语的他不顾父母反对,退学离家,拜入谈志门下,以“立川谈春”的艺名开启了学艺生涯。经过师父一番似是任性无理却饱含苦心的教学,他体验了生活百态,与师兄弟三人一起通过二等演员的考试,并且最终于1997年,成长为立川派的压轴演员。

剧情简单到没有出人意料的转折与冲突,一个个真诚、微小的细节撑起了这部影片,通过其独特的切入视角、人物关系中内在的情感张力、以及独具匠心的意象表达,将传统落语艺术融汇到轻快俏皮的现代叙事节奏中,呈现出一个笑中带泪、意味深长的少年追梦之旅。

不疯魔,也成活

艺术的研习该当以何种姿态?

是像《爆裂鼓手》,踩在被魔鬼导师践踏一地的人格尊严上,沐浴着同学互相竞争的恶意眼神拼命练习,罔顾家人与恋人的情感,最终成就娴熟完美的独奏;还是如《百鸟朝凤》,在传统技艺遭遇现代变革时顾影自怜,坚守着苦大仇深的使命感,发出一声对旧伦理纲常留恋的哀叹?

励志与偏执仅一线之隔,疯魔可以成活,成的或许是真活,但疯魔也是真疯魔。疯魔这条路,不适合所有人,甚至不适合大部分人。

因此,《红鳉鱼》给出了更具普适性与东方禅宗智慧的回答:所有的艺术都是人生的道理。对于更广泛的大众而言,艺术的意义不仅在于取得成就所带来的名誉、利益,也在于企及成就的过程中,用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态度裨益生活;艺术的修行不仅是技艺的精进,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磨练心性,主动寻找其中的价值意义,形成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从而熔铸到作品之中。

拜入立川谈志这样任性的宗师门下学习,必然会发生许多“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导致谈春的标志性表情便是瞪大眼睛,一脸惊异和懵懂,伴以高频率语气词“欸”。一次,他因为不希望把自己的感冒传染给谈志,拒绝了单独指导的机会,没想到竟然造成二人关系的“破裂”。没过多久,仿佛整个落语界都知道了有一位学生胆敢拒绝师父的指导,谈志借题发挥,惩罚他到筑地市场打工一年。

是谈志的无理取闹吗?其实在此之前,落语的表演形式、腔调、节奏、如何自学新段子,都已经教得差不多了,也纠正了谈春爱“吞句尾”的小毛病。谈春的记忆力与学习能力都很好,他需要弥补的不是这些通过反复练习便可达到熟练的技巧,而是从未离开校园,真正接触社会的人生阅历。而落语恰恰是市民文化衍生出的艺术形式。

谈春初到筑地,运送货物时被人撞倒,受到老板娘责骂,他争辩自己背后没长眼睛。影片便借老板娘的台词点题:“那你就在背后安一双眼睛。周围在发生什么,自己必须要做什么,不会对这些情况作出判断的人,在这里是干不下去的。”

与大师兄吃饭时得知新来的小师弟也被要求来筑地,却因为勇敢地表达了不想去的意愿而拒绝成功。生气的谈春跑到师父家里,在门外偷听师父对小师弟的教学。比自己晚入门的小师弟将一篇描写妻子与小妾吃醋的段子表演得炉火纯青,谈春听得心情复杂。师父知道他在门外,不动声色地说出这样一番话:“我来教你吃醋,也就是嫉妒为何物。自己不去努力,不付诸行动,揪着对方弱点不放,落得下作,这就是嫉妒。本来为了与对手相匹敌并超越对方而努力,日复一日,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但人总是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嫉妒比较轻松。但你记好了,现实就是答案,就算抱怨生不逢时,社会不公,也不会有任何改变。现实就是现实,要理解现状并且分析。”

这场戏立川谈志披着羽织端坐斗室,屋内是传统的日式装修,极简沉静,窗外透进来的柔光占据镜头大部分面积,在巧妙留白的构图中,师父隔一扇门点拨徒弟,与其说是落语教学,倒不如说更像禅宗通过言语中的“机锋”与“参话头”使人“开悟”。

开悟有两种,通过别人的经验达到“解悟”,亦或通过亲身体验完成“证悟”。此后谈春不再深陷于自己的愤懑不平,而是真正将注意力放到筑地这个鲜活的小社会中,寻找落语与生活的交集。他开始用落语的节奏韵律叫卖货物,听得顾客身心舒畅;干活途中为筑地的朋友讲落语,手中扇子自信地一开一合,仿佛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被师父发配来干活的落魄弟子;他观察筑地人们的一举一动,模仿大家有趣的动作,然后雀跃着告诉朋友“原来如此!落语,和筑地,是相通的!”

再次回到立川派时,谈春变得心胸更加开阔,也更加细腻。在他此后成长为压轴演员的过程中,基于观察生活的基础,锻炼出很好的原创能力。

这才是艺术研习该有的姿态。没有庸俗成功学的洗脑,没有魔化的使命感作祟,从矛盾中修行,将疑惑、隐忍、不平、愤怒、嫉妒修炼成一种更从容、恬淡、悦己的状态。不会因为压力的增减,变成逃避现实或不择手段的消极者,也不会拘泥于教条、规矩,变成艺术的工具。这是东方禅宗思想浸润下的电影价值观输出,不走极端,进退自如,平衡即自由。

这也是同类影片该有的境界,尊重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输出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观念,满足观者的励志情怀,完成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的双重丰收。

治愈系师门群像画

对人物性格的挖掘与塑造直接关乎影片的成败。

《红鳉鱼》的独到之处在于,运用精炼的手笔勾勒每个人物的生存空间、人际关系、欲望与阻碍,促成观众对人物的理解,为师门所有角色都塑造出立得住脚的独特个性。删除这些内容并不妨碍立川谈春主线的完整性,但这部电影触发观者内心感动的催化剂主要来源于此。

立川谈春,作为影片主角、传记素材的提供者,拥有一条完整且逻辑清晰的成长路线,是电影剧作的基本要求。他的学艺之旅是中规中矩的“英雄之旅”2。初出场时气质普通、渺小,就像一个隔壁班不认识的同学。这是非常讨喜的设定,有助于观众完成自身的投影,迅速建立认同感,这样的主角最终取得成功,更容易让观众为之喝彩。

平凡的主角“聆听召唤”,遵从对落语的喜爱“投入召唤”,前去拜师立川谈志。在此过程中“克服阻抗”——父母的不理解与金钱方面的控制,白天学艺、夜间送报纸谋生,从而“跨越门槛”完成入门。在辛苦学艺的过程中“寻找守护者”——有爱的师兄弟们相处融洽。但还需“面对并转化恶魔”——因师兄中途放弃而生的退意,因师弟优秀而生的嫉妒,因师父考验而生的怨怼,因评论家刁难而生的委曲,都被一一消解,“发展出内在自我和新资源”,达到质的“蜕变”,成为立川派二等演员,最终“带着礼物回家”,完成与父母的和解。

传记电影《红鳉鱼》剧照

英雄之旅的要点是与“恶魔”的对抗,影片将“恶魔”一应俱全展现出来,但不加以渲染,多着墨于温暖人心的细节,用立川谈春清澈单纯的人物特质中和负面情绪,不破坏影片整体的轻松幽默调子。

立川谈志,是英雄之旅中极具个性的“导师”角色。与谈春见面第一场戏便直白交代“别干涉我的生活,这就是立川派”;每当徒弟过于谦卑时便恨铁不成钢地教训“不要随便向人低头”;无论何时都能将一口气安排给徒弟们的三十件事记得一清二楚,日常就要发布些无厘头的任务比如“用气枪赶走墙头上神气散步的野猫”。

霸道宗师与呆萌学生们之间产生的喜剧反应是无穷的,谈志喜欢一本正经地捉弄学生,他的捉弄来自于他的喜欢。给谈春讲授演出规则时,目光灼灼地说“即使是垫场,你也是专业的,尊严不能丢掉”;不戳破谈春父母双亡的谎言,将他兼职送报的辛苦都看在眼中,适时劝他取得父母支持;将徒弟赶去筑地,还特意嘱托老板娘每月替谈春存下一笔钱;徒弟被评论家刁难,一边“不负责任”地拒绝替徒弟道歉,一面言辞犀利地怒怼评论家“等他们出师了成名了,是你要靠他们吃饭”。

这是很有意思的细节,拒绝替徒弟道歉,因为徒弟是徒弟,师父是师父,谈志并不委屈自己的真性情,他也要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但在弟子们身上所寄托的老父亲一般的温情和绝对可靠的助力也是真切存在的。在人心复杂的落语界,一个率性而为又坚守节操的宗师形象难能可贵。

“修行就是忍耐矛盾”,大师兄立川志之辅曾在酒桌上一语点醒谈春。对于师门内其他角色的塑造,就是围绕每个人的困境与救赎。

二师兄立川谈谈,加入立川派之前不小心背负上莫名其妙的债款,追债人阴魂不散地跟着他;三师兄立川关西被老同学轻视,嘲讽他“不适合搞笑”;小师弟立川志乐,为学习落语引发了全家人的愤怒,唯有奶奶默默帮助他,倘若不出人头地,奶奶便会受到指责。每个人都有努力向上的理由,每个人都背负着乱七八糟的不如意,落语文化将不如意的他们集结起来,构成了一幅治愈系师门群像画,并且在影片高潮段落,立川派二等演员发布会过后,将所有铺垫利落收尾。

师兄弟们把第一次正式工资交给谈谈,为他解决债务,同时追债人也变成了粉丝;升为二等演员的关西拒绝了态度转变,前来巴结的老同学;志乐收到了奶奶寄来的演出和服,终于没有辜负她的信任;谈春也兑现与父亲的四年之约,彼此和解。至此,师门中的每个人,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自我救赎。

咖喱与红鳉鱼

在立川派的理解中,他们所热爱与信仰的落语艺术是什么?

谈志的解释是这样的:在“忠臣藏四十七义士”3的故事里,前去讨伐杀死主公浅野内匠头的仇人的义士是四十七人,而实际上主公门下有三百人,其余二百五十多人都逃跑了。为什么呢,因为复仇这种事情,极难成功。

落语所讲述的对象,不是去复仇的四十七义士,而是逃跑的那些人。是“在不该睡的时候依然会不小心睡着;即使知道不该喝酒,被劝酒还是会喝,即使知道暑假作业有计划地去做会更轻松,却总也做不到;虽然努力了却依然无法出人头地”的人。把焦点对准他们,就是落语艺术的初衷。

简而言之,“普通人”是落语的主角,“生活”是落语永恒的主题。

影片将这两个抽象度极高的词汇物态化,凝练成两种寻常可见,很有意思的意象——“红鳉鱼”与“咖喱”。

师父叫谈春买些漂亮的、起眼的金鱼回家,谈春却用师父给的钱请中途辍业的纸箱师兄吃了顿烤肉,余下的钱买了一把极其便宜的红鳉鱼,哄骗师父是特殊品种的金鱼。看穿一切的谈志懒得戳破,放鱼缸里养着。

这种鱼有个特点,外形和金鱼有些类似,但时间久了,怎么养都长不大,自然也就冒充不了金鱼了。

在影片中,水缸里的红鳉鱼一开始有很多,随着剧情的推进,慢慢只剩下四条,正是对立川派师门不算隐喻的隐喻。大师兄与师父用充满机锋的对白解释片名:

“一定很快就会成为夺目的金鱼的。”

“红鳉鱼永远不会成为金鱼。”

红鳉鱼不会成为金鱼,即使谈春辛苦通过了筑地的考验,也没有获得技艺上与智商上的突飞猛进,专业水平仍在磨炼,该惹的麻烦一点都不少惹。

明明是垫场身份,却在餐厅一时兴起表演了二等演员才能表演的段子,被评论家不依不饶地追着讨伐,直到师父替他承担责任;晋升二等演员的考试如此重要,紧张得熬夜复习,结果第二天起床太晚。好不容易及时到达考试的酒店,又发现忘记带写好的五十个备选篇目,借了纸笔凭着回忆现场写。好不容易写完四十九个,结果死活想不起最后一个,只得随便凑上一篇。万万没想到师父抽的就是那一篇,谈春在生无可恋的忘词中磕磕绊绊地表演,又被评论家抓住了把柄。

一系列源自谈春真实回忆的小细节令人忍俊不禁。红鳉鱼的人生好像就是这样,万事都难顺遂,即便努力与命运对抗,也难以掀起太大的风浪。但同时,红鳉鱼也不是彻底失去梦想的咸鱼,他们在师父“不论别人说什么,你们都是立川派的二等”的有力支撑下,承认天赋的不足,无所畏惧地体验着人生,并讲述所有红鳉鱼们笑中带泪的故事。

“咖喱”则登场于影片的第一场对手戏。初来拜访的谈春惊恐地注视着谈志将所有喜欢吃的材料扔进咖喱锅,甚至将他的见面礼,一块芝士蛋糕也一并扔到锅里,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大杂烩,出乎意料的是,味道十分好吃。面对百思不得其解的谈春,谈志自信地解释道:“咖喱就是这样的东西。”

这是一种极具包容性的调料,它的诞生本就是因为调皮的孩子将厨房仓库里的坛坛罐罐全部打开,一勺一勺地将不同调料混在一起玩,却意外混成了味道不错的新型调料。而咖喱对食材也少有挑剔,想要清空冰箱时,用咖喱来进行烹饪,是个基本不会出错的选择。

谈春拜师前与家人发生争吵,一气之下说出“家里的咖喱已经不能满足我了”。影片结尾时,母亲提议大家去外面吃饭庆祝他顺利升为二等演员,谈春却希望一家三口待在家中,好好吃上一顿咖喱。重复出现在首尾的意象完善了剧作结构,也增强了影片主旨的表现力——

正如同芝士蛋糕的本质是奶酪、鸡蛋和糖,扔进锅里,便融入菜肴一样,生活中熙熙攘攘的人与事也交织在一起,矛盾着碰撞着,透过纷繁的乱象看清本质,一定能将它们变成属于红鳉鱼的,精彩的艺术人生。

注释:

1 落语:日本传统曲艺,类似于中国的单口相声,师承制度、师徒关系也与相声界基本相似。

2 [美]斯蒂芬·吉利根,[美]罗伯特·迪尔茨著:《英雄之旅:自我发现的旅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年1月版,第14页。

3 发生在1702年的历史事件,赤穗藩领主浅野内匠头与幕府发生冲突而丧命,其门下47人集结起来为他复仇,复仇成功后集体切腹自杀。

猜你喜欢

咖喱师父
大董讲菜:咖喱和蟹谁挟持了谁
师父穿越啦
咖喱传奇
师父的朋友
师父的神秘武器
倒霉的师父
功夫猪
云山之间
咖喱岛(九)
咖喱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