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外语教师研究文献评析
--基于CSSCI外语类主要期刊可视化分析(2007-2018)

2020-01-16原永康甄宏杰

中国轻工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外语教师字段英语教师

原永康 甄宏杰

(1.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84;2.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分院,天津 300381)

“兴国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外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对我国外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界已对1996-2006年我国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进行了评析[1],研究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2],并对2003-2014年外语教师研究实证类文献进行了分析[3]。但近十多年来,我国外语教师论文刊发情况研究进展尚未得到系统梳理。鉴于此,本文以2007-2018年发表在CSSCI外语类期刊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当下我国外语教师进行研究的发文(总量、作者)、共被引(文献、作者和期刊被引)和研究热点等情况,并尝试勾勒出这12年间我国外语教师研究发展脉络,为该研究领域建设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旨在回答如下3个研究问题。

一是国内CSSCI外语类期刊外语教师研究整体发文情况如何?

二是国内CSSCI外语类期刊外语教师研究论文中作者、刊物和文献共被引有何特点?

三是国内CSSCI外语类期刊外语教师研究的热点是什么?

研究工具和数据来源如下:

研究工具: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 5.3.R11。

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外语类期刊。

检索年份:2007年-2018年。

检索方法:篇名或关键词含有“外语教师”或“英语教师”字段(不包括书评、会议综述和访谈)。

检索结果:238篇

一、发文整体趋势

统计显示,2007-2018年间我国CSSCI外语类期刊外语教师研究论文总量为238篇,年平均不到20篇,年度变化幅度不大,2014年发文量最高,为31篇,说明此领域的研究多年来都没有成为研究热点,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见表1)

二、共被引分析

1.文献共被引

文献共被引分析是CiteSpace最具亮点的功能,也是CiteSpace在开发和使用时最早使用和进行理论论述的功能[4]。文献共被引是指两篇文献共同出现在第三篇施引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中,则这两篇文献形成共被引关系。作为一种重组知识的过程,论文共被引推衍知识研究热点、前沿和主要演变方向。共被引次数前18篇文献(表2)最早发表年份为2002年,最新发表时间为2014年,其中使用量化和质性方法的文献分别为10篇和8篇。量化研究主要体现教师发展需求、模式、成因、制约因素、科研现状和环境等的有6篇文献;教师心理学方面,如观念、认知等方面的有2篇;大学英语教学状况方面的有2篇。量化研究共被引总数为91次。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综述类,有3篇;教师信念、认知各1篇,互动发展1篇,教学观念及实践1篇。质性研究被引总数为53次。最高被引前两篇文献均为量化研究,分别为吴一安[5](2005)(被引21次)和周燕(2005)[6](被引16次)。以上数据表明:第一,21世纪以来,国内外语教师研究方法以量化为主,质性研究较为缺乏,但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如杨鲁新(2014)对教师语法教学理念如何与实践相互促进、交互演变进行了研究[7];文秋芳(2017)呼吁更多地使用质性方法研究外语教师发展[8]。第二,国内外语教师研究主题以范式、专业发展、模式及文献综述性宏观研究为主,对于教师信念、认知等微观研究偏少。第三,研究对象以高校英语或外语教师为主,对儿童及中小学英语(外语)教师的研究极为匮乏。这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者大多是高校外语教育专家,他们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

表2 2007-2018年CSSCI外语类期刊共被引次数前18篇文献分类情况

图1显示,共被引文献形成了三个聚类矩阵,第一矩阵位于图右上侧,以夏纪梅、郑新民、吴一安、楼荷英为首,关注英语教师教学信念或认知微观领域。图中以刘学惠、高云峰、周燕、文秋芳、吴一安为首的第二矩阵,分别为质性层面上外语教师研究文献综述,以及实证角度对外语教师发展模式需求调查、优秀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性特点及成因分析、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状况调研。第三矩阵位于左下方,人数较多,以张莲、文秋芳、顾佩娅、汪晓莉和杨鲁新等领衔,主要关注外语教师发展制约因素、互动发展模式、环境因素、科研现状和语法教学观及实践等中观领域。周燕、吴一安和文秋芳三位作者共属于两个不同聚类矩阵,说明其研究视角的广度和深度较其他作者程度更高一些。

图1 2007-2018年CSSCI外语类

2.作者共被引

作者共被引是指如果两位作者的文献同时被第三篇文献引用,则这两位作者存在共被引关系[9]。作者共被引次数越多,说明他们研究主题越相近、研究关系越密切。

从作者共被引情况看,2007-2018年间被引频次较高的学者主要包括:我国外语教师教育及素质研究开拓者吴一安(50次)、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模式及需求研究学者周燕(38次)、新西兰第二语言教师发展及反思教学研究专家Jack C.Richards(37次)、注重大学英语教师互动发展模式的文秋芳(40次)、英语教师教育观念专家夏纪梅(30次)、美国研究外语教师知识和学习的Donald Freeman(29次)、美国关注外语教师知识结构的Lee S.Shulman(28次)、外语教师信念方面的英国认知领域专家Simon Borg(27次)、外语教师发展及课堂话语学者张莲(20次)、从宏观外语政策来研究外语教师的戴炜栋(18次)、英语教育及科研方法研究专家刘润清(18次)、高校外语教师信念及认知研究者郑新民(18次)、信息技术研究学者陈坚林(14次)等。(如图2)

以上数据显示:第一,多数学者从较早时间开始就关注外语教师发展。2010年以后被引次数较多的作者为文秋芳(2011)[10],说明外语教师教育近年来才进入其研究视域,或者才成为此研究领域重要作者。第二,国内专家更多关注外语教师发展模式、需求、素质、政策等宏观方面;国外学者更关注外语教师知识、认知等微观领域。

图2 2007-2018年CSSCI

3.期刊共被引

期刊共被引是在共引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两种期刊的文献被其它学术期刊同时引用,其它期刊的种数即为期刊共引强度[11]。借助期刊共被引,可确定特定领域知识的主要来源,并可根据刊物偏好勾勒期刊之间的逻辑联系,便于学习者和研究者阅读文献更加聚焦[12]。

图3 2007-2018年CSSCI

国内外语教师研究经常引用以下刊物的文章:《外语界》(129次)、《外语教学与研究》(99次)、《外语与外语教学》(63次)、《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①(56次)、《中国外语》(56次)、《外语教学》(56次)、TESOL Quarterly(54次)、《外语电化教学》(51次)、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42次)、《现代外语》(30次)。从刊物特点看,发文最多的10本期刊分为两类,一类为语言类的,有9本,其中中文刊物8本,英文刊物1本;另一类为英文教育类刊物,即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刊物共被引情况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外语教师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外语教育、应用语言学的角度,而对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师教育方面的研究较少。第二,国内外语教师研究滞后于国外的研究,对国外状况了解有限。笔者统计发现,对TESOL Quarterly最新引用为2013年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至1986年。

4.外语教师研究热点

CiteSpace提供了关键词和术语相结合的方式,用以探究某一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从主题词角度看,2007-2018年间发表的国内期刊论文讨论最多的主题词有:大学英语教师(36次)、外语教师(33次)、教师发展(22次)、教师专业发展(14次)、专业发展(12次)、英语教师(11次)、外语教师发展(10次)、高校英语教师(9次)、职业发展(7次)、外语教学(6次)、教师信念(6次)、英语教学(5次)、活动理论(5次)、大学英语(4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4次)、信息技术(4次)。这些主题集中在大学、高校英语、外语教师(89次)、专业发展(69次)上,而对教师信念、英语教学、活动理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探讨较少。国内高校外语教师人数众多,专业发展环境复杂[2],职称和科研压力大,职业倦怠严重[13]。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研究者是被迫将对于教师信念和信息技术等对学生英语学习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的关注让位于职业生存的关注。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CiteSpace这一文献计量软件,从发文、被引和热点三个维度,对2007-2018年发表在CSSCI外语类期刊外语教师研究论文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发文角度看,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论文数量变化不大,但是稳中有升;论文作者主要集中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这两所外语类院校。第二,从共被引角度看,吴一安、周燕、夏纪梅、文秋芳、Donald Freeman、Lee S.Shulman等属于高被引作者;高被引文献主要为认知、状况、需求调查等量化研究;高被引刊物为《外语界》《外语教学与研究》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外语教师研究热点多年来以专业发展为主,近年来开始关注专业发展环境、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数量不多,发展空间巨大。

首先,建设外语教师研究学术共同体。国内外语教师研究群体成员发文主题聚焦性差,数量少,合作关系松散,更没有在某个领域建立成熟的学术派别,尚未形成外语教师研究共同体。国内研究以追踪国外研究为主,关注度滞后,没有形成自成一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师教育学术观点和思想。未来研究应以学术共同体建设为抓手,扎根于中国外语教育的宏大实践,努力改变孤军奋战和照搬国外的尴尬局面。

其次,拓展外语教师研究领域和对象。国内以综述性和宏观模式为主,而对于科研参与[14]、课堂决策[15-16]、监督身份[17]、认知[18]、外语教师语言意识[19]等微观领域涉及较少或者没有涉猎。国内研究主要针对高校外语教师,而对中小学英语、外语教师的研究甚少。作为高校外语教育研究专家,他们不仅要关注自身,还应该服务于社会,将自身的研究视角更多地转向中小学英语和外语教师。

再次,更加注重质性研究。相对于国内期刊对量化研究的偏好,国际核心期刊中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为主[20]。近年来,国内外语学界一直在呼吁更多地应用质性方法进行研究,有些学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1-23]。国内研究者要积极从“扎根理论”出发,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外语教师教育质性研究实践和理论体系。

“教师是教育发展第一资源”,“教师的职责在于立德树人”[24]。《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际标准》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颁布对外语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是外语教师研究深入和提升的机遇。本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国内外语教师研究现状,并希望能通过对此领域的密切关注进一步提升我国外语教育质量,为外语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外语教育强国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注释:

①《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亦为2008年更名的《国外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被引频次为该刊更名前后之和。

猜你喜欢

外语教师字段英语教师
浅谈台湾原版中文图书的编目经验
题名与责任说明附注字段用法分析
“互联网+教育”下的外语教师TPACK框架构建
论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出国进修的有效性调查与研究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后方法视野下外语教师角色述评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大数据时代大学外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究
高校外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