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甘肃省特色小镇的概念性规划
2020-01-16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甘肃省有着得天独厚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自古是丝绸古道上的明珠。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驿站”,甘肃如今有着前所未有的经济、旅游、文化发展前景。2018年后甘肃国土资源厅、发展改革委等先后制定了《规范化小城镇和有关特色小镇的兴建》,提出以活力小镇带动我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的是为人民带来一批可以康体、休闲、娱乐、参与性强、带动经济的特色小镇。
1 甘肃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和特性
1.1 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自2014年起,浙江省作为领头羊率先开展了特色小镇的研究工作,在政府报告工作当中以新理念、新机遇、新载体为目的,进一步推进产业的升级和地区快速发展。目前,一镇一风格地多维度展现地域特色和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小城镇建设的普遍诉求。但是,甘肃省的建设规模和力度明显有所滞缓。借助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发展的战略推进,弥补东西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甘肃省的小城镇发展就是契机,可以让地区的“产、人、文、城”四位一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肯定的是,特色小镇的建设今后会愈演愈烈,其发展的前景和速度都会迎来一个高潮。
1.2 甘肃特色小镇的特征
自中央和地方先后发文贯彻特色小镇的宗旨和建设要求后,可以看到各地区根据当地的特色和产业因地制宜,每个省市的文化内涵、旅游契机和产业结构都大相径庭。甘肃省发布的《特色小镇指导性意见》中,要求倚靠黄河文化建设“一镇一业”“一镇一链”的营建目标,力图打造产业聚集、特色明显、绿色低碳、收效明显的特色小镇,不局限于地域行政等级的划分,产业聚集要有规模和产业的发展期望值,伴随地域文化,推进特色小镇更快更好的发展。
2 甘肃建设特色小镇的意义
2.1 学术价值
研究城市双修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推进和建设文明生态城市的战略相结合,探究城市双修、小城镇建设和生态文明之间的理论建设、建设攻略和内涵建设。
2.2 实践意义
特色小镇具有卓越的联系功能和经济发展潜能,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新据点,从可发展战略、甘肃省特色小镇的兴建、建设兰州市的生态屏障和旅游业的发展理论来看,助力打造各核心产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地区之间的互通有无有其积极的意义。在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小城镇人口下降明显,居住环境差、条件落后、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种种原因都限制着小城镇的规模发展。因此要切实遵循“一镇一风格”“做实一种风情、传承一种民俗和产业”,提升特色小镇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同时,锁定最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居住、观光、休闲。
3 甘肃建设特色小镇的SWOT分析
3.1 发展优势
在互联网金融和创新性产业活动的大力展开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取得了许多小镇经济带动旅游、产业、教育和文化的综合性创新发展,获得了政府和创业者的拥护和支持。甘肃地处大陆腹地,在特色农业、自然古迹、民居保护、药材保护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生态美、百姓富、机遇多的小镇亟待开发。享誉中外的“丝绸古道重镇”“水车之乡”“瓜果名都”“母亲之河”让人流连忘返,嘉峪关有“天下第一雄关”和“酒泉钢铁公司”,金昌因“镍都”远近闻名,白银可“日出斗金”,天水是“伏羲文化”“人类始祖”,庆阳的香包、剪纸、皮影等民间工艺更是独树一帜,为甘肃发展特色小镇给予了有力的支撑条件。
3.2 发展弱点
3.2.1 经济和产业结构薄弱
甘肃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少之又少,居民个人可支配的财富和工资水平都居全国最低,第一产业居首,农业结构单调,第三产业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构造混乱。再加上甘肃要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有40多个,这些地域由于人口素质、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很难参与到特色城镇的建设当中去。
3.2.2 城市化水平低下
城市化水平低下不仅带来经济发展迟缓,更会损坏城市功能阶梯,不利于对外合作和进一步展开小城镇建设。
3.2.3 生态情况不乐观
甘肃深处我国板块的内陆,地貌复杂,多高山峻岭,年降水量仅有400毫升,是荒漠化、沙尘暴的重灾区,同时由于钢铁工业的发展使得环境恶化严重,贫瘠的土地、先天地域位置劣势使得小城镇发展受阻。
3.3 发展机遇
3.3.1 主导产业发展
甘肃虽然土地贫瘠,但是蔬菜、水果、中药、畜牧、酿酒等主导型行业,产品不仅销售到全国,也在东南亚占据一席之地。甘肃地理跨度很大,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牧场养殖基地,陇南的秦药,陇东的西药,岷县的当归,陇西的黄芪,渭源的党参,这些丰富的农业资源都可以引领创建特色小镇。再加上丰厚的工业和科技产业发展,拥有西部最大的钢铁基地和镍生产基地,也是石化产业发展的摇篮,在制造业、热力、电力、燃气及建筑业上均有可建设的方向和前途。
3.3.2 凸显特色的传统地域文化
特色小镇的营建不能或缺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华夏文明的根源、黄河文化、丝绸古道重镇、伏羲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都应在小城镇建设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甘肃在华夏文明传承区创建新型小城镇时要思考的文化因素很多,包括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用独树一帜的地域特色来打造经济和文化双重实力。抓住几个重点的地域文化表现途径,比如礼县出土的青铜器和石器、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古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这些文化元素经过提炼和抽象,营造出具有地域符号的小镇,比如亚洲第一沙漠古镇、大唐丝绸之路博览城等,都是带动经济和旅游的途径。
3.4 发展危机
特色小镇建设是从我国南方省市迅速蔓延至全国的,甘肃省地处腹地,除去祁连山等区域雨水较充沛外,大部分地域干旱缺水,土地贫瘠,这是导致发展缓慢的根基。文化和经济动力严重欠缺,甘肃是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重灾区,市场发展的目光较短浅,相比南方更是缺乏好的发展带头人和领路人。想要在特色小镇上走得远,还得先解放和创新思想,彻底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4 甘肃特色小镇的概念性规划
4.1 加快重点特色小镇的建设,以先动带后动
增强特色小镇的经济带动作用,在政策上鼓励和扶持部分产业结构明细、条件好的小镇先发展,先富裕。以点带面,以面辐射开来,在高铁的大背景下,驱动周边特色小镇的兴建。
4.2 发挥产业优势,提升本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大力发挥甘肃独有的农业、果蔬、中药材、杂粮、花卉和畜牧业及第二产业的优势,利用刺激和奖惩措施,营建大规模的企业,带动特色小镇发展。
围绕着甘肃产业结构的经济效益,力争五年内完成20个左右特色小镇的兴建,完成每一个核心小镇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建设和周围3平方公里的辐射区建设。每一个小镇的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旅游化要特色鲜明。人才的引进、管理的精准、资金的连续和项目的落实都要在聚焦产业、城市双修、绿色低碳的引导下凸显每一个地域的产业特色、文化精髓、自然景观。未来的甘肃小镇将会拥有种类众多、依托特有地域文化和发展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得力产业格局,真正实现“看得见水、望得见绿、记得住故乡”的魅力小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