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020-01-16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水利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水力工程施工中,应该针对混凝土施工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加强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
1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成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或多或少影响混凝土的结构,不严重的情况下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水利工程整体结构的破坏。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或者材料的混合比例不正确等,再加上外部温度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筋是最重要的材料,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外部的保护层很容易受到破坏。除此之外,如果钢筋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容易受到空气中湿度的影响出现生锈的情况,以至于钢筋的承载能力大打折扣,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周围环境较为复杂,容易受到水体和雨水的影响,因此在长时间影响下很容易对混凝土的外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对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进行一定的腐蚀,最终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仅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施工材料、施工管理以及相关施工技术的影响[1]。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材料没有达到基础的要求,那么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带来隐患,严重降低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也会造成混凝土施工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并且在后期的施工中很容易出现返工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损失。此外,相关施工管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充分有效地管理,也很容易造成混凝土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2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2.1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控制,保证施工质量。如果水利工程较大,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针对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在进行浇筑之前及时分析能否进行分层浇筑,从而有效控制分层的厚度。在进行混凝土分层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浇筑的分层厚度应该小于500毫米,并且相邻两层的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应该控制在两小时以内,在浇筑过程中保证均匀上升,防止出现差距过大。此外,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因不均匀而导致离析的情况,在竖向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先在前程的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将分层次的混凝土浇筑完成[2]。还有,如果水利工程的高度较高时,可以利用导管进行浇筑,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导管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避免大颗粒的石子落下导致浇筑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再者,应该注意浇筑的速度,因为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较短,如果相关工作人员浇筑的时间过慢,很容易导致在等待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凝固的情况。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支架、钢筋以及模板等进行仔细检查,如果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应该及时停止浇筑,并且在浇筑好的混凝土凝固之前将问题有效解决。应该保证混凝土不会出现下沉、气泡等情况,并且在对施工缝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先将已经凝固的混凝土表面水泥浆以及较为松动的石子清理干净,并用水泥浆铺一层,使新混凝土与旧混凝土能够紧密结合,从而有效防止出现裂缝或者干缩的情况。
2.2 绿化混凝土技术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绿化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有效保证混凝土切块与有机植物能够进行完美的结合[3]。在绿化混凝土技术施工中,可以将混凝土设计为混乱的孔径,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应该将植被泥土与养分有效转移到孔径内,从而有效保证植被的生长,将混凝土的防护作用与植被的生态效应进行科学的结合,提高植被的生长,保证表面客土不容易流失,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3 堆石混凝土技术
堆石混凝土主要是将大颗粒石块堆放一起,从堆石体的表面进行浇筑且不需要振捣,这主要是因为堆石混凝土技术利用了专用的密实混凝土的高流动性以及高穿透性的特点,并依靠自重完全填充堆石的缝隙。堆石混凝土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是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设备,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生产和浇筑量,从而有效减少对温度及对混凝土层面的处理措施。并且堆石混凝土技术可以使用机械化施工,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对质量的管理水平。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流程较为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对相关的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从而使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最大化。
2.4 搅拌混凝土技术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搅拌混凝土工序较为复杂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搅拌技术与外部的环境要求较高,是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温度的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搅拌完成后,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混凝土及时运到施工的现场,如果在运送的过程中出现漏浆以及分离的情况,表明混凝土搅拌失败。此外,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先将砂石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堆放,保证能够有效进行混凝土的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温的环境中,应该建设遮阳棚或者将砂石运到室内进行搅拌,如果出现温度过高而导致混凝土无法正常进行搅拌时,应该将冰块加入混凝土,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的温度。在实际的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该注意用水量的控制,防止因为用水量过多而导致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下降。
2.5 裂缝处理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使用宽幅摊铺机有效处理混凝土接缝处的平整度。如果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将接缝处的混凝土有效压实,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的结合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纹,甚至导致混凝土出现松散的情况。因此,应该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进行具体的技术处理,如果处理过程中混凝土断面不平整,可以使用人工处理的方式进行修改,从而保证混凝土缝隙处理的质量和水平。
2.6 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要求,不仅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还需要提高对混凝土的养护技术的施工。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养护评价标准,从而保证能够对混凝土的养护施工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且要求相关的监督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混凝土养护施工的检查,有效提高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的水平和质量。此外,在混凝土养护中,外部气候温度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养护的质量,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安排不同层次的混凝土养护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部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夏季的温度较高,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养护很容易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应该在混凝土的表面定期科学有效地洒水,保证混凝土的湿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控制,对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从而有效防止出现裂缝或者干缩的情况。此外,应该加强绿化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将混凝土的防护作用与植被的生态效应进行科学的结合,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再者,可以加强堆石混凝土技术的使用,因为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流程较为简单,并且成本较低,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中能够对相关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从而使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最大化。还有,应该提高对混凝土养护技术的施工,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安排不同层次的混凝土养护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部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保证混凝土的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