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理论对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启示
2020-01-16郭世杰王永瑞
郭世杰,刘 莹,王永瑞
(1.河北北方学院 艺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新疆师范大学 历史学与社会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象征主义始于19世纪末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想,涉及文学、哲学和绘画等领域。它主张作者在创作实践中不直接表述自己的价值含义,而是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形象,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在想象中虚构另外的世界,寄寓作者的某种思想,以激发出人内心的情绪,暗示及启悟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象征主义最注重利用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相互交流来暗示和探索隐藏于日常实践经验深处的隐秘理念[1]。作为一种创作美学表现手法,美术学在发展过程中构建的许多学术观点也受到象征主义理论影响,自此,美术创作表现形式迎来变革,象征主义绘画应运而生,进而影响到后期诸多艺术流派。随着美术学象征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受到象征主义理论影响,从而为学校美术学科建设找出另一个方向,为实现美术教学专业理论创新模式的新目标提供了思路,也成为美术学开放式创新型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等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现代高等美术教育与传统高等美术教育相比已有很大区别,呈现出以下几个变化。
(一)美术教育价值目标的变化
传统高等美术教学要求学生具备模仿与再现自然世界的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典型基本规律的学习与探索,如造型的准确、色彩的科学和形式的美感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高等美术教育理论已无法满足当下多元性和变化性的社会需求,西方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写实训练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高等美术教育界开始注重在美术教育理论体系建设中着重培养学生完善且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跨学科美术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美术教育要达到精神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有机整合。精神生态指的是不同或相近学科的相互补充,除了美术学学科本身外,还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等同高等美术教育相互关联的学科;文化生态则表现为人与社会生活环境的审美互动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这种美术教育是建立在相互交叉和融合关系前提下的一种自由、开放、兼容并蓄与逐步深化的艺术对话[2]。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最终教育价值目标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人才需要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教育价值观导向的变化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理论体系。
(二)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变化
随着高等美术教育理念的转变,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学内涵发生了质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等美术教育各个环节得到更新。美术教育理论呈现出新的特点,视觉图式的理解、跨媒介的运用和思想观念的表达都被视为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一些新的教育教学内容,如象征、表现、视传和实验已经开始融入高等美术教育课程中,大量艺术实验室在各大高校建立起来,艺术表达的形式语言和媒介也不断丰富。这些教学内容的变化也要求绘画艺术创造更注重形象性、创造性、情感性和社会性的个性表达。对教育内容的探索与变革可适应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
(三)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变化
近年来,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不断变化,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式在高等美术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更大作用。但在其发展中也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教学方法模式化现象严重。目前,高等美术教育仍然以单线传送模式为主,即以现实主义的美学价值为导向,以教师的主动实践示范为方式,缺乏自由性、灵活性和探索性,忽视了整个美术教学体系间的相互配合。因此,深入研究和明确不同教学方法的功能与不足,定位好不同教学方法在教学整体结构中的角色位置,让教学方法发挥最佳作用是对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3]。可见,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自由的教学方式变得愈发重要。
二、象征主义美术教学基本特征
象征主义理论为高等美术教育的象征性美术教学提供了价值导向,除了教育思想内涵表达的高度自由外,还为美术学科教学的方式方法提供更多可能性。象征性美术教学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具有时代优越性。
首先,与传统高等美术教育强调再现客观对象真实不同,象征主义美术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形象,根据自身对社会文化的感受,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物象与情感的统一以及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象征性美术教学强调主观感受,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和思维想象中不要局限于客观事物本身,而要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体会隐藏于社会背后的深刻问题,并进行超现实表现。视觉形象素养、审美判断、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深层次文化理解是象征主义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向。这样的教学是对现象之下深层次精神内涵的深刻解释。
其次,学生在一个开放自由的文化语境下寻求对美的理解与创造。近年来,笔者对河北北方学院基础教学阶段课程中的色彩创作课程进行了象征主义美术教学的尝试。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象征主义思想理论,创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按象征主义理论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思考、观察、理解和表现对象,美术教学摆脱了单纯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能力得到凸显,课堂的艺术创作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在创作中融入了个人对生命本质和社会文化的深层思考。需要说明的是,象征主义美术教学模式不以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来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鼓励学生研究作品的文化精神内涵,提倡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此外,象征主义注重对生命寓意这一本真世界命题的表达,这种“真”是客观存在的“真”,也是人格内在和人生积累的“真”,更是美术追求的“真”,需要把人从概念与功利中解放出来,对世界的本来面目进行批判性思考。在这样的价值导向下,学生内心得到宣泄与净化,审美心胸更宽阔,有利于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这应该是象征主义美术教学的根本意义所在。
最后,高等美术教育的象征主义教学涉及现代思潮影响下的艺术观、课程范式及教学组织原则等内容。美术教育是一种求质的行为,它具有亘古不变的追求与向往,在体现精神需求的同时还需体现社会意志,满足社会职业需求。象征主义美术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美术教学中的必备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由、创造与批判性的思维,使受教育者提升内在精神世界。
三、象征主义美术教学在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发展路径
美术学科作为学科教育的重要门类之一,自身发生的诸多变化也必然会影响到美术教育的发展。对于象征主义艺术发展的新形态,高等美术教育应从容应对。
首先,高等美术教育不能一味不加选择地将一些与传统美术教学理念不同的理念拒之门外。加强高等美术教育美术学科理论体系建设,需要保持与开放艺术世界间的联系,批判性地借鉴吸收适合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西方艺术理论。这也是当下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对西方文化理论诠释与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对中国文化理论的理解。
其次,加强对高等美术教育深入研究。高等美术教育的研究通常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象征主义美术教学的基础研究主要侧重于传承和发展高等美术教育理论。象征主义教育理念要以美术教育价值导向为基础,充分发挥象征主义开放性、自由性和研究性的优势,实现与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的有机结合。同时,拓展相关的美术教育学理论知识,完善教学内容,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象征主义美术教学应用研究侧重于研究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美术教育问题,应用性和实践性是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特点,在象征主义美术教学理论的引导下,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象征主义美术教学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机制。第一,明确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建构素养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培育学生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第二,要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强调教与学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要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表现主题与内容,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强调相近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第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要逐渐弱化标准性和现象性的直接表达,生命本原和社会意志的价值导向成为重点。
最后,技术革命也为高等美术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为其提供更多传统美术教育无法给予的媒介、材料和形式语言方法,为象征主义美术教学在高校美术学科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性条件。将不同媒介、材料和形式作为艺术创作的内容和方法,可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提供更多可能,这对培育学生艺术创作的积极思维具有独特价值,可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西方哲学体系中的精华部分,象征主义理论对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是积极的,它的融入将有力促进高等美术教育理论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象征主义美术教学强化了学生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表达生命本原和社会意志的价值导向,这必将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并对当下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