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理念与实践

2020-01-16刘侣萍

湖北社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共同体思政

刘侣萍

(湖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然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思政课建设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当前学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概述,“协同不够”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痛点之一。为深层次解决校际教学资源协同创新不够等问题,本文基于“共同体理论”,审视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政策支持、实践探索,并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具体做法进行总结反思,以期为全国高校思政课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理念审视:从“共同体”到“思政课教学共同体”

“共同体”思想源远流长,是人类在面临生存困境时的集体追问与反思。[1](p141)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135)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3](p394)当研究者以“共同体”的思维去审视教育领域中师生之间、师者之间、学生之间等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时,便形成了“教学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后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研究者认为“教学共同体的主体是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情境是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的课堂状态,指向是教学活动中需要师生共同解决的实际问题,目标是师生共同的发展和进步。”[4](p79)这一阐述表达了广泛存在于教学改革领域、由单向知识灌输、话语主导转向双向互动、多元融合的教学新风貌。

除此之外,学界还将“教学共同体”置于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进行描述、研究和构建。如基于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而形成的县域内教学共同体;[5](p82)以互联网技术运用为基础的师生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共同体;[6](p28)基于教育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课堂教学共同体”;[7](p3)倡导以学生精神需要为切入点构建价值引领与学生需要相结合的“一体多维”教学共同体。[8]这类研究对于推动教育领域内资源整合、师生互动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又因为偏重于一般性问题,而未将“思政课教师”这一群体作为独特对象来进行系统研究,更未对“思政课教学共同体”的现实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全体高校思政课教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增强“共同体意识”,努力构建跨校际、跨区域乃至覆盖全国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笔者认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是指由高校思政课教师基于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时代使命,通过建立定期交流研讨机制,共同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促进资源共享、信息对称、共赢共存的松散合作组织。

二、现实动力:从“制度规范”到“责任落实”

(一)外在压力:系列制度文件是加速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形成的科学指针。

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10]作为一个特征鲜明的群体,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有着共同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共同的历史挑战。

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多次强调高校要“协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办、国办、教育部先后就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何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办、思政课教师队伍如何管等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教育部先后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2018)》《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2019)》,等等,这些都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最新要求和根本遵循。

从系列制度文件出台的背景和思路来看,党中央既肯定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成绩,也客观指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还存在“协同不够”的短板。文件要求“推动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发展”“各地都要以课程组为单位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教学热点难点定期搜集解答制度,组织专家深入一线精准指导,确保教学指导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覆盖全体教师。”思政课建设要增强“协同效应”,要“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实施“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等等。

由此可见,党中央鼓励不同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合作交流,并写进制度文件,这是加速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形成的科学指针,是引导思政课教师加强合作交流,走出“协同不够”、走向“协同发展”的科学指南。

(二)内在动力:思政课的基本特征是思政课教师走向教学共同体的显著优势。

思政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概念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文件)中被正式确定,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三大基本特征。从思想性来看,思政课必须一以贯之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教学,启发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改造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从政治性来看,思政课必须站稳政治立场、讲清政治观点、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从理论性来看,思政课必须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现实并指导实践,必须用彻底的理论来说服人,做到懂理讲理说理。思政课的基本特征决定了课程具有极强的规约性、统一性、稳定性,必须与党的思想、方针、政策、国家意志保持高度一致。

在2019年3月18日举行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思政课如何建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对思政课教师如何发展提出“六要”的主张。习总书记对这门课的重视既突显了课程的地位,也彰显了课程的特殊性。“‘八个统一’实际上是‘八对矛盾’,因为每一个‘统一’都呈现为一对矛盾……在第五对矛盾中,统一性是矛盾主要方面……主要方面都排在第一位,它决定着矛盾的性质和方向。”[11]“统一性”要求思政课教学应遵循统一的指导思想、统一的课程建设标准、统一的马院建设标准、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师资队伍建设标准、统一的工作要求,等等。习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要”的新要求,其中“政治要强”摆在首位。可见,追求统一是原则、是方向、是规约;讲政治是专业、是纪律、是要求。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区别于一般课程的特殊性质,思政课的基本特征是思政课教师走向教学共同体的显著优势和内在要求。构建思政课教学共同体,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全国思政课教学在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的统一性,有助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党的思想、国家意志在广大青年中生根发芽。相反,高校若各自为政,各成一派,既不利于形成统一思想,也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党的思想和理论观点的传播与讲授将无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最终将出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盲区和贫困区。

(三)资源整合:协调高校思政资源是激励思政课教师走向教学共同体的现实需求。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置身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领域同样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动思政课教师走向教学共同体,有助于协调高校间资源分配,推动资源共享共建,增强整支队伍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国重点高校、重点马院人才济济,资源禀赋优越,各项教育改革创新也走在全国前列。“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是一家人。”[12]各高校马院应本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教书育人的初心,加强校级之间的合作,资源整合、协同发力,共同构建跨校、跨区域乃至全国思政课教学共同体。因此,全国重点马院、标杆马院的典型经验和实践做法完全可以在教学共同体内推介、指导、实施。各地高校也可以在学习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特色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创新、优化。

改革与创新是打破陈规、走出舒适区,不断追求进步、寻找新的增长点的责任担当。但改革往往会遭遇阻力、也会呈现创新灵感缺失,推动教学共同体的形成,将有效消除改革创新带来的压力感。同为教学共同体内的单位,可以依靠团队力量,借众人智慧,一起解决改革创新中的具体和现实的难题,同向同行的实践合作也必将升腾为教学共同体内部的凝聚力。

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双一流高校、全国重点马院可以担负起头雁职责,对接主管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部委、职能部门,在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发展、教学重难点攻关等诸多方面发挥起引领作用;普通高校、地方高校,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丰富的特色教学,将思政课讲出“泥土味”“地方味”,让思政课讲中国故事、地方故事,将身边事讲出家国情。这既是彰显“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也是体现重点马院与一般马院各有侧重,互有补充。因此,推动思政课教师走向教学共同体,让教师队伍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成为常态,这是推动高校学术资源、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合理流动的关键。

综上所述,一方面,党中央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催生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形成的外在压力;另一方面,思政课的基本性质、特点以及改革创新的新要求启示着思政课教师有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工作目标、共同的教学问题,方方面面的同质性问题是推动思政课教师走向教学共同体的内在动力;另外,优化教育资源,解决高校发展的不均衡,增加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推动思政教学共同体形成的现实需求。

三、实践探索:从“宏观指导”到“微观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座谈中强调:“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如何促进教师队伍成长,让他们适应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则需要上下齐心、协同发力。从实践探索来看,建立各级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增进高校马院交流互动是落实“思政课教学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行动。

(一)宏观指导:各级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勾勒出教学共同体的雏形。

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在教育部领导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咨询、研判、督查、评估、培训、示范、指导、引领等作用的专家组织。从《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来看,教指委的“指导作用”主要是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治指导和业务指导,做到及时指导、精准指导,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13]自新一届的教指委成立以来,他们先后通过听课督查、走访调研、理论研讨等形式开展工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共同体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直播技术在高等教育的广泛运用,教指委专家通过线上平台实现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同步辅导。如,2019年4月以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启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周末理论大讲坛”活动。每周五的下午,教指委专家通过直播的形式面向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读,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至今仍在持续进行中。每逢重要历史节点、每遇国内时政热点,教育部还会组织教指委的专家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专题辅导。如,中美贸易摩擦胶着之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均开展了面向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备课辅导会,这是在其他课程建设中从未有过的现象,可谓是同频共振、协同推进一门课的生动写照。

省级教指委也正在地方思政课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原则上各地都要分课程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教学热点难点定期搜集解答制度,组织专家深入一线精准指导,确保教学指导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覆盖全体教师”。[14]省级教指委的成员都是全省思政教学领域的行家能手,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带头人,他们既可以带领本校的思政课改革创新,也可以针对其他高校发展短板给予微观帮扶。诸如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交流、教育教学改革合作等方面都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北京地区在教指委的指导下通过建立“北京高校思政课高尖精创新中心”、打造“北京高校思政课资讯平台”、推出“学习思政课”App等等多种方式,构建了既面向青年教师成长需要的“青椒论坛”,又适时推出“思政课名师讲坛”“同备一堂课”等等栏目,特色鲜明、风格互补,既有助于提升北京地区思政课教学水平也辐射了全国。

总之,各级教指委的建立与积极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为各地思政课教师如何交流互鉴、如何增进协同乃至如何构建思政课教学共同体勾勒出了基本雏形。

(二)微观自觉:以改革创新来加快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

第一,以互联网为载体共建共享思政慕课,是高校思政教学共同体的云端呈现。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互联网+思政”也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方向。慕课是一种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和学习的新模式,具有易传播和共享的特点。全国的思政课教学是采用统一教学大纲、统编教材,其教学的目标、内容都是统一的,思政慕课资源是可以直接拿来共享和借鉴的。

不仅如此,推进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应避免重复建设慕课、应统筹利用教学资源、应促进资源配置最优化。制作精良的思政慕课不仅需要有一流的教学团队、制作团队,还需要硬件、软件的支持。考虑到慕课制作的技术要求和经费保障,共享精品慕课能大大缓解部分高校师资不足、队伍不精、经费紧张等压力,达到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效果。在新一轮的思政课慕课建设中,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慕课制作走在全国前列。其“上线时间早(2016年),且均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于2018年结合新版教材又进行了全部更新”。[15]武汉大学参与慕课制作的主讲教师团队共42人,其中既有国家级名师,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重量级专家、学者,师资队伍强大。不仅如此,为服务好慕课制作,还配有资源建设团队27人,线上答疑团队33人。2016年9月正式开课当天,选课人数即达1.4万人,开课以来吸引了全国50多万粉丝在线学习。武汉大学在慕课建设上的影响,被高校思政同行誉为“武大经验”。慕课资源不仅改变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传统方式,也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提供了网上学习、备课的资源,是思政教学共同体的一种云端呈现。

第二,合力搭建线上线下集体备课的平台,是教学共同体的实体呈现。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水平,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集体备课的精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规范思政课教育的文件频出,强调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并要求不同高校要协同作战、要全面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16]重视集体备课、精心打磨课件、组织教学竞赛都是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2019年以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动引领并搭建省内思政课教师的线下备课交流平台,启动“同课异构·思政课集体备课会”。该活动以课程为备课单位,以章节为备课单元,协同全省思政资源,汇聚全省的思政课教学能手,精心研讨打磨知识点、名师示范具体章节,参会教师普遍感觉针对性强、获得感高。从模式的设计、实施、效果来看,具有极强的教学共同体的特征,是“教学共同体”理念的实体呈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这场突如其来的大事件不仅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思政课教师因时而动、因势而为,将课堂由线下搬到线上。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等网络直播平台被广泛用于在线教学、在线会议。原先因为地域分隔而产生的距离感瞬间消失、见面交流产生舟车劳顿成本几乎为零,云会议、云备课、云论坛成为一种学界工作新常态。不同地域的高校通过在线分享实现便捷、低成本的线上集体备课,如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同课异构·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搬上云端,吸引了2000余名师生在线听课学习、备课交流,这是线下交流难以承受的会议规模。2020年6月15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全国高教处长会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讲到,“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互联网+”“智能+”的在线教学、在线备课时代已经到来,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共同体也不再是昙花一现。

总之,无论是已经实体呈现的线下备课平台,还是云端正在发展壮大的集体备课、经验分享、交流探讨等等,都一再启示着我们构建教学共同体既可行,也可为,是教学共同体的实体呈现。

第三,以“一省一策”引“百花齐放”,是教学共同体的集体行动。2019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教育部决定开展“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17]从公布的集体行动任务清单来看,此项计划实现了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覆盖。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激励各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省级层面打造一批品牌工作项目,总结凝练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2020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为进一步做好“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工作向各地教育工作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牵头单位也进行了新的调整。[18]以湖北为例,从由华中科技大学一家牵头的“‘深度中国’示范思政课推广计划”调整为华中科技大学等19所高校共同牵头的“湖北省‘新时代中国’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程体系建设”。这一调整彰显了教育部对湖北高校在协同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集体行动是充分肯定的,对省域内高校马院结为教学共同体是积极支持的。

“新时代中国”思政课,着力于在做好“统一性”基础上做好“多样性”,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优势:

第一,能充分彰显地方特色、学校特色。例如华中科技大学面对基础较好的学子从增强理论深度、思想深度的教学目标出发,开设“深度中国”公共选修课;长江大学则从学校特色出发,开设“生命长江”系列思政公选课;还有湖北经济学院的“当代中国”“领航中国”,中南民族大学的“多彩中国”,武汉工程大学的“加油中国”,武汉纺织大学的“尚美中国”,湖北科技学院的“温情中国”等思政公选课,课程名称与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具有高度契合性,同时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思想张力,通过丰富的形式、精彩的内容,真正做到了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

第二,能协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除了突显地方特色、学校特色,课程还嫁接了专业资源,使思政课中的最后一公里得以打通。如,在思政课中未得以充分讲解的“健康中国”,在此类选修课中可以邀请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或者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的专家走进课堂,与思政课教师一同为学生讲解“健康中国”的内涵及制度保障。同时,选修课的创新,能较好落实党中央“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要求,较好落实湖北省教育厅做好“五个思政”的要求。实践证明,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和设计,完全可以实现跨界合作,将专业知识与价值升华完美融合,能有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能形成教学共同体,推动校际资源交流互鉴。基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客观要求和主观需求,并在创新模式上达成默契,这将首先促进省际教学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并辐射全国。事实上,2020年初,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长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科技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10所高校在湖北武汉共同签署并发布了《新时代思政金课建设宣言》。《宣言》第十条明确提出“定期开展交流和研讨,推动成立‘新时代思政金课’创新研发共同体暨‘思政金课联盟’”。不仅如此,基于教学模式一致、但专题独立的特点,“联盟”成员高校可以推进深层融合,如人才队伍的交流合作、教学科研的交流互鉴,等等。

从“深度中国”一枝独秀到“新时代中国”系列选修课的百花齐放的集体行动,再次证明构建思政课教学共同体,推动校际合作发展远比“单打独斗”“闭门造车”更能提升教学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省一策思政课”,定会形成项目牵头学校带领其他高校协同改革、创新发展,在不断完善既定模式中,以集体行动的实践筑牢思政课教学共同体。

结语

办好高校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人的历史使命,克服协同不足、合作不够则尤其需要树立“教学共同体”意识。通过对“共同体”理念的审视,将这一理念用于创新高校思政课建设与改革,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是理念与现实在逻辑上的高度统一。从外在压力来看,党中央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空前重视,将“协同不够”的痛点写入制度文件中,将“协同发展”视为改革方向。从内在要求来看,思政课的基本特征,即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也规定着这一课程建设应重视“统一性”;思政课的基本规范,即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学目标,也为思政课教师寻求合作、整合资源提供了现实基础。在实践探索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基于宏观指导之下的各级教指委的积极工作,还是基于微观自觉之上的慕课分享、集体备课会、“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已经在新时代展露雏形、实体呈现,并正在发展壮大。

各高校应充分认清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制定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在重点高校的引领下遵循思政教学的一般规律,坚持“统一性”,做好“规定动作”,还要充分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地方特色,做好“多样性”,使各个高校的思政课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只有共同体成员在合作中共赢、在交流中互补,教学共同体方可实现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理论课共同体思政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爱的共同体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