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教兴国”战略逻辑演进与实践创新

2020-01-16张晓路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教兴国恩格斯科学技术

张晓路,谢 玲

(1.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2.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总结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战略理论提出的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实践轨迹;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强化科教兴国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提供坚强保障。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教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教兴国理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教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教理论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科教理论的创始人,他们的科教思想打破了长期以来封建等级、贵族特权教育的藩篱,为广大无产阶级提供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更加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本质与作用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根据这一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总是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甚至同一社会制度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会有所不同。这说明,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征。剥削阶级的教育是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禁锢、愚弄人民的工具。即便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财富至上的价值观也使资产阶级教育蒙上了虚伪性和功利性的面纱。他们的教育理论大多是唯心的、片面的,因而是不正确的。其教育制度也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既得利益服务的。而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则是把劳动作为人生活的第一需要,认为劳动是无上光荣的,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这就第一次科学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的作用可以从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两个维度来考量。其一,就教育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而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纳起来,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等。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以往教育在个体发展作用方面认识上的缺陷,认为人不仅具有生物个体特征,还具有人类独具的社会特征。“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5。在现实生活中,完全脱离社会关系的人是不存在的,个体必然生活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并不否认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也不否认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作用,但他们认为遗传和环境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人并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不断地改造环境,使之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教育才是个体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现象,反映的是人类自我繁衍和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需要,表现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是教育万能论,更不是遗传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其二,就教育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言,其作用之大,不容置疑。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统治阶级维护其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教育灌输本阶级思想,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既得利益,不愿意也害怕劳动人民接受教育,即便是对劳动人民进行的基本技能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1]268。普通民众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而已,周而复始地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的同时,进而把教育同劳苦大众的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教育对劳苦大众彻底解放和创造未来新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2]。教育是生产力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教育再生产的作用明显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阐明了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进步中的突出地位和重大作用。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异化现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阻碍着社会发展。事实上,就科学技术本身而言,并无优劣好坏之分,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危害甚至毁灭人类。

回顾近代科技发展史,我们发现,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在自然科学领域,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和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这也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这也奠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研究的基础。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进化论“三大发现”,催生了以电能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自然科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资本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405。科学技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这样,随着资本家财富和无产者贫困反方向的不断积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此起彼伏,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至此,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思想也最终形成,并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斗争和解放的有力思想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革命性力量。科学发展必然推动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又为科学研究创造良好条件。正如恩格斯指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同时,科学与技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科学理论通过生产实践,转化为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成果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科学技术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也是推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变革的重要力量。因为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必然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例如,石器时代对应着原始社会,青铜时代对应着奴隶社会,铁器时代对应着封建社会,大生产机器时代对应着资本主义社会,等等。此外,科学技术还会引起人们精神生活、思维方式、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等诸多生活方式的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肯定科学技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但同时也注意到科学技术阻碍社会发展的“异化作用”。马克思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马克思的“科技异化”思想来源于他的“异化劳动”理论。这种消极的异化现象表现为人自身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异化以及人与社会的异化。科技的发展会使人不成为其人,如法西斯主义、科技恐怖主义使人逐渐失去理智和自我发展空间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环境污染,社会分层、阶级对抗与战争,等等,尤其是高科技运用于战争,是科技异化最极端表现形式。

既然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到趋利避害,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既要看到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也要重视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克服科技异化,实现科学技术人性化和生态化的良性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理论演进的历史背景、形成发展与成功实践

中国科技教育现代化转型肇始于20世纪初期。科技文化进步是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和标志之一,而科技教育又是科技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思想理论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独特的社会境域和丰厚的实践土壤。

(一)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坚船利炮警醒了近代中国有识之士。著名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都是秉持严复“师夷长技以制夷”理念的科技文化运动,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通过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达到强国富民、救亡图存的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都失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鲁迅、郭沫若等先后弃医从文,认为欲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必须唤醒中国人民的思想,开始认识到先进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学界再次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早在1915年湖南教育会提出的《改革学校系统案》主张教育不能整齐划一,既要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培养具有基本素质的国民,又要高度重视选拔人才的精英教育,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需要。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主张“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他非常重视大学教育,在北京大学任校长期间提出“兼容并包”思想,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蔡元培所倡导的教育改革,目的在于提振高等教育学术与科学研究之氛围。在他的影响下,北京大学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学者,如胡适、辜鸿铭、刘师培、梁漱溟等,还包括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关于科教救国的努力,为中国共产党人实施教育救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十月革命,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武装全体党员和广大工农群众。如上海的新青年社、星期评论社等;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国民杂志社等;湖南的新民学会、湘江评论社、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等;湖北的互助社、利群书社、共存社等;此外,还有广东的新学生社、天津的觉悟社,等等。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受剥削受压迫、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自我解放,才能真正享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认清了中国革命形势,深刻总结经验教训,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广大农村,宣传教育、组织领导广大民众开展土地革命,深入敌后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以及发动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就意识到教育科技的重要性。《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和结论》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关于教育问题,值得注意。在第三、第四年,恐怕有召开教育会议的必要。”[3]143他强调指出:“在任何企业中,除厂长或经理必须被重视外,还必须重视有知识有经验的工程师、技师及职员。必要时,不惜付出高薪。”[3]88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党在解放区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同时必须恢复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肃清残余的反动力量,巩固整个北方,支援人民解放军”[4]。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共“八大”迅速做出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意识到科技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必须大力地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特别是科学事业、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事业。”“为了保证科学和艺术的繁荣,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文化来整理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为了我国的文化革命,必须用极大的努力有计划地、逐步地扫除文盲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并且在职工和机关工作人员中进行适合需要的文化教育和技术、业务教育。”[6]《决议》专章专节阐述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凸显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理论的初步萌芽。

教育兴国、科技强国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普遍共识。为了提高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1955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刚要》,实施“重点发展,埋头赶上”的方针,提出57项重大科技任务、616个中心问题、12大重点任务。经过政治运动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冲击,1960年年底开始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并制定了《1963—1972年十年科学技术规划》,确定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方针。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冲击,《1963—1972年十年科学技术规划》的执行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于1978年3月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真正迎来了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大繁荣、大发展的艳阳天。

(二)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理论形成发展与成功实践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使我国人才培养和科教兴国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据不完全统计,在恢复高考20多年时间里,中国有1000多万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和60多万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粗放式、外延式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的推动。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实现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的战略转变。为此,党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科技和教育是振兴国家的手段和方针。为了振兴科技,必须培养一大批尖端科技人才。而要培养出优秀人才,必须重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因为科技教育具有双重功效,既有助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又为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01年5月,国家制定的科技发展规划强调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坚持科技发展应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方针,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为应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做好政策上和思想上的准备。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以教育促科技,以科技促经济;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自我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应对内外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三、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理论的丰富完善与实践创新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和国务院迎着新科技浪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颁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进行了长达15年的科技远景规划,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共制定了七个科技发展规划。而《规划纲要》被认为是最翔实、最重要的科技发展规划,它对我国从2006年至2020年15年科技发展蓝图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正如徐冠华院士所说的,《规划纲要》的核心是要解决对科技工作的认识,以及科技和经济的关系问题,集中体现在规划的指导方针上——“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胡锦涛同志曾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资源,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因此,“我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人员要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须解决的科技问题上发挥重大作用,更要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起到先锋作用。”[7]190-192如果说改革开放前20年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那么后20年则是注重科技投入的自主创新型发展。粗放型发展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资金投入和消耗自然资源的发展。而创新型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纵览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大致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依靠自身充沛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第二种是严重依赖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和市场发展本国经济;第三种是重视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从而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丹麦、芬兰、瑞典、韩国、新加坡等,都属于后者。

放眼全球,“本世界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7]402。沧海横流,弹指挥间,《规划纲要》实施15年即将收官。其间,我国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进步,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仍然有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破解。具体地说,一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迫在眉睫。科技政策、科研评价、科技奖励、科研经费监管、科研诚信、院所管理以及院士制度等亟待完善;二是做大做强自主创新技术和科技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尚未形成有机的统一体系,有关自主创新研发政策、资金支持落实不到位;三是关键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全球份额较少;四是缺乏更多世界级科技专家,尤其缺乏大国工匠,人才队伍架构有待改善和加强;五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优良学风仍需进一步涵养。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8]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9]正是广大科研工作者韬光养晦、不懈努力、顽强拼搏、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专研精神和报国之志,才有了我们今天雄傲世界的信息语音技术、计算机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载人航天技术、轨道交通桥梁技术、天体物理探测技术、核物理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领域自主创新成果捷报频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国复兴,利器当先。我们必须正视,就目前我国教育科技水平而言,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在某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自主创新的道路漫长而艰巨。因此,进入新时代,面向科技日新月异的未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关键发展期,我们要超前进行战略谋划,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内驱动力。坚持重点突破,跨越式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脚踏实地,砥砺奋进,无愧时代,不负众望,以非凡的创造成就镌刻复兴之路上的里程碑。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博大胸襟,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人民建构和谐共生的新世界。

猜你喜欢

科教兴国恩格斯科学技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广东教育系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