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为例

2020-01-16

湖北社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育人

王 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国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带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通常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发展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中一项具体任务就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等多个重要场合对高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指示,可见“双一流”建设对于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课程思政是将这一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有效途径,可以构建起一套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课程思政深化了我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1]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系统阐释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及任务,提出课程思政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一起来,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确了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2][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围绕课程思政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般性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课程思政在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必要性

(一)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传播渗透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海量信息遍及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价值取向日益趋向多元化,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寄希望于单纯通过思想政治课进行价值引导的难度加大、局限性凸显。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区别于增加某一门特定课程或开展某一项特定活动,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改革等与学生相关的所有环节。[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促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5]从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这一曾经相互孤立的“两张皮”真正融为“一张皮”。课程思政对于落实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确保“三全育人”要求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于无声处”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课程思政概念中,“课程”涵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教育课程,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递给学生的行为示范、道德品质以及理想信念等全部内容。课程思政也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中划分出几节课时专门讲授思政内容。“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如盐化水”,而非“米中掺沙”,要避免在专业课程中生硬插入思政内容的简单做法,两者不应该是机械组合而应该是和谐统一、有机融合。[6]

(二)地质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

1.新时代地质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地质学毕业生肩负着为国家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他相关领域开展高水平工作的使命,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守护国家自然资源生命线的重任,因此对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政治素质都要有较高的要求。课程思政能够在地质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学生政治意识和思想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8]

2.地质类专业行业属性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质学专业因其行业属性的独特性,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迫切需求。首先,地质学作为理学专业,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进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地质学面向的行业主要为石油、矿产等国家支柱型能源行业,对于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地质学专业教育中需要向学生传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第三,地质行业具有野外实践多、工作环境艰苦等特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并且地质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提升的环保要求,必须平衡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要在课程内容中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辩证思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丰富内涵。

3.现阶段地质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内在要求。

学校现有的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仍是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通过向学生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但是这几门课程集中于前四个学期,且在学生总课时量中占比较少,对学生产生持续性引导的作用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思政作为对思政课程的有效补充,以贴近学生专业的生动案例和大量的课程学时,持续开展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补上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的短板。通过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一起来,使各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育人矩阵,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提升育人实效。[9]

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一流学科”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地球科学学科2017年第一批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档,地球科学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前1‰。地质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归属于地球科学学院建设,在历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一。学院围绕学科建设拥有一支包括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2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21位“四青”人才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一大批教师获国家或省部级荣誉。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在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培养出2万多名毕业生,从中走出24位“两院院士”,素有“千人一院士”的美称。学院也坚守和传承着“以找矿立功为荣”的红色基因,成为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和“摇篮”。近年来大批学生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奖项,包括1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3人获“李四光优秀学生奖”,1个团队获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蝉联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冠军,2人分别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二等奖,1个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团支部获评全国活力团支部,体现了育人的良好成效。

(二)地质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做法。

地球科学学院在长期的地质学专业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从制度设计、课程设置和讲授方法三方面构建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全”“大”“红”的工作架构,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育人实效。

1.激发全体教师“思政意识”觉醒。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教师因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不仅肩负传播科学知识的责任,同时要向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个人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必须与专业知识同步提升,才能满足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开展课程思政不是某一个教师或教学团队的责任,而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承担的义务,只有每个老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才能形成课程思政的矩阵合力。地球科学学院通过制度设计,引导全体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觉醒。在教师评教中实施“课程思政首位议决制”,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情况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规范教师师德师风,营造全员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完善学院荣誉体系建设,将教师中优秀的师德典型作为鼓舞和感染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也使教师的道德塑造功能在学生群体中不断强化。近两年涌现了2018年“全国最美教师”殷鸿福院士,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师”李德威教授等先进教师榜样,极大促进了青年教师树立高尚师德师风,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和高尚人格。

2.试点开设课程思政示范大课。

课程思政与传统思政教育的一大改变在于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这一载体,以地质学一流学科为基础开设的通识必修课《地球科学概论》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范式。

(1)辐射面广的超大课程容量。“一流学科”建设汇集了国家和高校最多最好的人力物力投入,是高校里非常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巨大潜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一流学科”开设面向全校非地学类大一新生的通识教育必修课《地球科学概论》,充分发挥“一流学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选课学生达到3000多名。课程以地球科学面临的主要任务为出发点,向非地学专业学生“跨界”普及地球科学基础知识,传播地球科学文化,破解优秀教学资源紧张的难题。近400人的大教室每节课都座无虚席,学生自觉抬头率超过90%,在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热爱知识、渴望学习的价值导向。绝大多数学生评价通过这样一门课程学会了认识地球、保护地球,激发了探索地球科学的奥秘。

(2)汇聚顶级大师的教学团队。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为发挥示范大课的引领作用,《地球科学概论》教师团队建设经历了一次教学人事革命,采取“集团作战”的组建模式,汇集地质学学科最精英的教学力量,力求铸就一个最优质的教学团队。这支教学团队由院士、二级、三级教授组成,他们精通教学之道,紧跟国际前沿,长期在第一线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有利于把握课程建设精髓,同时引领中青年教师梯队的成长。课程内容设计中增强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适应当前科学和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向,让学生了解课程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思考思辨。精炼教学实例,介绍深地、深钻、火山喷发、岩石探针等实例与国家计划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实用性。打破原有的局限于教材内容的知识传授,围绕最新科技热点,如“说说你还知道中国面临哪些卡脖子的技术?”“试分析‘新冠疫情’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之间可能的联系”,引导学生们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资料方面,跳出原有单一教材参考模式,不断更新“云”教材,根据学科国际前沿领域和国内局势,及时更新教学案例,教学技术团队通过录制教学音频、视频,还原教师讲课脚本,开设微信公众号,加强MOOC建设的形式,加强线上教学的质量,将课程思政延伸到网络空间,形成更广泛持久的影响。

(3)立足大格局的课程内涵。《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承担着以“一流学科”支撑“金课”建设,让“金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为努力使这门“金课”成为提升学生国际视野、提高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金钥匙”,在教学过程中蕴含了传递“宇宙尺度、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每堂有格局、有深度、有宽度、有广度、有高度的“名师金课”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中率先发力,有效激发学生心中“热爱地球科学、共建宜居地球”的求知火种,也激发了广大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执教能力的热情。

3.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红色思政元素”。

地质学是一门以地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地球形成及其演化规律,研究内容涉及各类能源矿产的形成机理以及人与地球如何和谐共生的命题,是一个具有丰富“德育”资源的富矿。在专业课程中可有效融入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介绍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以找矿立功为荣”的艰苦奋斗历程,激发学生勇担时代使命的爱国之情;通过向学生系统讲解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等多圈层的共同作用,分析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环境挑战,介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学生注入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基因”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辩证思维;通过向学生普及我国主要产出的矿产类型、世界各类主要矿产的产地以及全球供需关系,认清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情况,增强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同时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年会组织学生开展2~4周不等的野外实践教学。这样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校园了解真实的国情民情社情,通过积累实践经验增长本领开阔眼界。在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坚持保证由正教授职称的教师承担野外教学任务,不论年纪长幼,与学生共同跋山涉水,讲授沿途涉及的专业知识。通过野外实践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锤炼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三、课程思政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双一流”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制度层面创新,面临着新的矛盾与挑战,其核心目标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流的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上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一流学科”实践中探索出的有效经验,传导出课程思政在“双一流”建设中可借鉴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实践路径。要破解思想认识上的局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牢牢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式革新等关键环节,充分激发和释放潜在的育人资源,在涉及学生成长成才的所有环节进行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实现“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目标。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制度保障。

课程思政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委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工作主线,围绕这一长期的系统工程制定务实有效的工作机制,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保障。在高校现有的校院(系)两级管理工作构架下,统筹协调教务、宣传、学工等职能部门和各二级院(系)关系,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上下联动、互利共赢的工作格局。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围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岗位考核、职称评聘等重要关键环节,充分调研征求意见,设置开展课程思政情况的考核激励指标,形成鼓励课程思政的政策导向。如上述“首位议决制”,将导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情况作为教师评教的首要条件,满足该条件后再考虑其他评价指标,从而发挥政策制度的“指挥棒”功能。同时,在工作总架构下给予二级学院(系)一定政策自由和经费支持,鼓励二级单位结合学科和发展特点,在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师培训、教学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方面采取创新措施,保证课程思政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加强对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探索,着重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科专业的作用,组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构建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体系。在各类研究项目评选中增加课程思政类研究选题,并组建专家教授牵头的科研小组,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发展不同步的现实情况,要保持政策耐心,充分预计工作开展的长期性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允许差异化发展和模式探索。在一流学科或优势学科中优先试点,设置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邀请学校领导和知名专家参与到示范课的建设过程中,率先垂范,积累一定经验后在全校推广。积极选树课程思政先进典型,给予荣誉奖励、职称晋升、物质激励等形式的认可,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最后,在积累足够的经验后探索建立科学客观有效的考评体系,从学生获得感出发检验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强化政策的导向性和系统性,促进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二)抓紧育人主体,提升教师队伍思政素质。

通过对世界上公认的四个大学排行榜(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全球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和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研究,可以发现教师队伍在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均有85%以上的直接影响,因此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教师队伍。[10]“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在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师一流的学术科研能力,又要切实把关教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这样才能为课程思政的落实提供人才支撑。要从唤醒教师“思政意识”提升教师“思政能力”两方面入手,提高教师队伍思政素质。

1.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唤醒教师“思政意识”。

目前在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中,教师群体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更轻思政”的认识偏差,认为思政工作是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将自身从大学生思政工作体系中剥离出来。造成这种现象既有政策导向上的原因,也是长期以来教学与思政工作分离的结果。唤醒教师的“思政意识”,要明确教师的德育职能,可以采取柔性引导与刚性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柔性引导方面可以从古人“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典论述到现在“三全育人”概念的阐释,向教师队伍明确“教书育人”的职责,建立“教书”与“育人”“二元统一”而非“二元分离”的基本认知,引导专业教师将自己纳入“大思政”工作格局,养成自觉的“思政意识”。刚性约束要从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在教师评教、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方面设置正面导向,同时要建立巡察监督机制,强化教师的“思政意识”,养成在课程教学中发挥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习惯。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专业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除了意识需要转变,能力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并且专业教师在长期的学习研究中聚焦于自己的科研领域,思政教育能力也存在天然短板,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他们的“思政能力”。通过新上岗教师培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专题培训、课程教学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培训研讨中开阔思路提升能力,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既避免生硬说教也防止主次颠倒。创新工作方式,搭建“课程思政工作室”等平台,加强思政教师、党政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的交流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分享典型案例,构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思政支撑保障体系,保证各个群体同向发力,保证专业教学与思想教学协调统一的教学效果。建立“课程思政导师团”等帮扶平台,邀请学科带头人、资深教授、领导干部等有丰富课程思政经验和能力的老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为课程思政提供一流的教师队伍。

(三)挖掘潜在资源,凸显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思政”,课程作为重要载体如果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变成了单纯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与思想引领产生割裂,可能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之间形成“两张皮”的现象。专业教师在“思政意识”的认知自觉下需深入研究自己所负责的专业课程,挖掘课程中知识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内容以外所蕴藏的“思政元素”,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等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都有着自身特有的思政元素,如笔者所在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依托地球科学学科特色和优势,打造“美丽中国,宜居地球”主题课程思政体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体系,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主动投身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也为挖掘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元素提供了参考,如“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9]同时,“一流学科”课程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时还应该充分挖掘学校的优秀校友典型,结合专业课程介绍杰出校友在相关领域的突出贡献,对于学生也具有非常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学校可尝试“团队作战”的模式,组建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的课程教研团队,深入挖掘每门专业课中所具有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设计,打磨课程内容,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效融合,切实发挥课程的思政育人“主渠道”功能。

(四)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程思政实效。

高校“双一流”建设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因此,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是检验课程思政成效的重要指标。新时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成长在思想舆论相对多元的时代,对于信息的接受和过滤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单纯的说教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甚至逆反情绪,这对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更丰富的教学方式,是发挥课程思政实效的重要发力点。首先,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视频、图片等生动的素材,选择贴近学生思想动态和内在需求的切入点,提升教学吸引力。用好互联网的延伸覆盖功能,尝试将慕课等辐射面广、效果好的教学手段融入课程思政的体系中,将课程思政扩展到“云”端。同时要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增加学生的实践参与机会,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和谐氛围,强化师生的“教育共同体”。用好第二课堂育人功能,通过学科竞赛、课余科研、党课团课、志愿服务等渠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情社情党情民情。整合优质教师资源,开展沙龙式教学,示范性教学,邀请优质专业老师和思政老师组成教学团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获得感,更便于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是“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纳入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视野的必要内容,其成效是“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的重要指标。要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将课程思政的工作做实、做细,需要调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管理培训和制度设计等多方面资源,同时把握学科和学生特点,通过反复实践、反馈和改进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从而实现“双一流”建设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