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020-01-16张丽红

黑河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网民话语

张丽红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2019 年5 月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1]对于思想理论工作者而言,重要的是在守初心、担使命的同时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落实,尤其是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落实。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积极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创新应对策略,这对于我们掌握话语主动权,弘扬社会主旋律,保证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在迅猛发展,网络凭借其内容的丰富性、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网民粉丝,同时也成为各种思想的汇聚地。这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一)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威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各种思潮、各种主义也如雨后春笋般在社会上涌现。看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般繁荣的社会思想领域,实际上背后混杂着各种不良社会思潮,比如“普世价值”、个人主义、网络民粹主义等。他们借助网络技术提供的便利,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冲击。一方面,网络空间存在的这些不良社会思潮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被各种各样的不良思潮所包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一定程度上会被淹没,其主导地位易受到威胁,使其存在着被削弱话语权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打着“自由”“民主”“人民至上”旗号的错误社会思潮很容易迷惑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群体,导致一部分网民政治立场不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动摇和怀疑,在价值观、价值选择上容易出现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增强其话语权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二)网络时代对意识形态传统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手段提出了挑战

与主流意识形态传统的传播手段不同,网络信息的传播是一种交互式的传播模式,网络主体表达想法、传播信息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我国于1994 年才接入网络,在这之前,公众一般是通过电视或者报纸等传统媒介获取信息,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媒介看到政府部门、个体发布的信息,还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例如,“4.16 巴黎圣母院火灾”、“脆皮安全帽事件”、“陕西奔驰女主维权风波”等事件中就显示出了网络的巨大力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有多快,退回二十几年前,发生类似的事情,可能我们只有通过电视或报纸等传统途径才知道,与网络时代传播信息的速度相比,时间上肯定是略有延迟的。所以,在网络时代,传统意识形态主要由依靠政府权威、报纸、电视等传播的优势受到强烈的冲击,其传播理念和传播手段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及时作出应对策略。

(三)网络时代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挑战

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使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对某些政策方针、社会问题的所思所想。由于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不需要面对面进行,相对来说网民就会感觉身心比较放松,不受拘束,因而在这个过程中,网民会很容易忽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理念和法律规范。比如有一些网民不能理性表达对某个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意见和看法,往往会带有情绪化倾向和非理性的特征。还有一些网民利用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制造和散播虚假消息,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内容,或者充当电脑黑客去攻击别人的电脑,此时网络就成为某些人宣泄情绪的集散地。这样一来,当社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时,由于人们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容易出现不理性的发言,当这些不理性的发言聚集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迅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网上舆论热点,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扩大和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秩序和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网民利用网络正确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强化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是我们要应对的挑战。

(四)西方国家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拥有的网络技术水平远远高于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国家,他们以发达的网络技术为载体,在信息传播上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世界四大通讯社都位于西方国家,他们每天发出的信息在全球国际新闻中所占比重高达80%以上。然而与他们作为世界级别通讯社的身份所不符的是,通讯社在报道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属实性,与报道西方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福利待遇优越等正面信息相比,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国的报道绝大部分是社会动乱、就业难等负面消息。侯惠勤指出,意识形态“既不是单纯的叙事技巧,也不是神秘的精神支配,而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力量进行思想统治的方式”。[2]每天的国际新闻信息多来源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表面上看似乎是他们的网络与信息传媒比较发达,但就实质来讲,这些信息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播自己意识形态并恶意诋毁社会主义国家的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对我国的网民进行思想上的渗透,使他们仰慕、认同甚至接受西方国家所宣传的各种价值观念,从而起到破坏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摧毁国人核心价值观的目的。2019 年2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 亿,普及率达59.6%。”[3]互联网普及率近六成,可以看出我国网民的数量是如此庞大,一旦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二、新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

面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网络时代中要应对的挑战,我们从物质基础、传播手段、法律法规、信息技术四方面入手,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竞争力,赢得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主阵地,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一)发展生产力,夯实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4]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其能否掌握话语主动权的决定性因素。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鸦片战争发生以后,我国经济实力受到重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把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在各种场合都对中国采取敌视和瞧不起的态度以及各种打压政策,更别提能够倾听中国在不同场合的正义发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全国各族人民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已取得了辉煌成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更是显著增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这为中国掌握国际话语权奠定了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旨在为全人类造福的思想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国家的热烈响应,世界正在倾听中国的发声。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而艰难的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社会问题,进而影响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稳步前进,切忌急功近利,逐步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为发展生产力扫除障碍,增强综合国力,夯实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

(二)提升意识形态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手段

面对开放、多元、共享的网络空间,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现代化传播手段对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的挑战,借鉴传统媒体在建设意识形态经验的同时,要以创新为立足点,设计出更适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时代话语权的实现路径。对此,必须不断创新发展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理念与手段。首先,从传播媒介角度来说,建立包括官方主流平台、社交平台、资讯平台、应用软件在内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途径,增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可以多打造一批像“学习强国”这样有影响力的应用软件,以其丰富的内容、强大灵活的功能吸引社会全体成员主动学习新思想、新理念。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打造一批优秀的公众号,适时推送关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灵活运用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资讯平台以及快手、抖音等小视频软件,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次,从话语表达方式上来说,丰富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一是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官方话语、学术话语表达转变为网民易于接受的大众话语,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贴合群众现实生活,使抽象的理论具体易懂,让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亲近感,正如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5]二是讲好中国故事。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面向全体人民,面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让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最后,从方法上来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路边与社区的宣传栏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人们直观形象地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另外我们可以借助于影视作品、重要的节假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等方式融入价值观,对人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导网民尤其是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具有重要意义。

(三)健全网络空间的法律法规

西方国家接入网络的时间要比我国早的多,因此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比如美国的《爱国者法案》扩大了公安机关的权限,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可疑用户进行数据访问。英国的《通讯法案》、《新的数据保护法案:我们的改革》也强调了加强对网络信息监管的重要性。2016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一部关于网络安全的基本法。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在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制定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习近平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6]当前我国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问题频发,严重影响到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和网络秩序的稳定的。因此我们需要尽快进行专门立法,构建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完善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障网络工作运行的规范有序;尽快实行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实名制;加强对拥有众多关注者的网络大V、意见领袖的监管,对他们发布的不实言论及时予以禁止及教育,情节严重给予刑事处罚;加大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制度;及时监测网络空间中的思想动态,对不实言论及时给予辟谣,以防不实言论对社会秩序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国家层面、政府各部门以及基层单位要实现配合和互动,及时进行信息交流,防止出现管理上的疏忽,实现管理程序上的完善,从而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保驾护航。

(四)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7]美国之所以可以掌握网络话语霸权,其重要性因素是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因此维护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第一,必须加强计算机核心技术的研发。设立国家专项基金,为科研人员研发计算机核心技术提供物质支持;鼓励科研人员更多参与各种高级别学术研讨会,促进学术和技术上的交流;引进或聘请具有高层次计算机素养的人才参与计算机核心技术的研发。第二,组建一支专门从事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如今网络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交融交锋的主战场,主流意识形态领域需要我们去占领和维护,对此我们必须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计算机本领强、能担当此重任的人才队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能够保证网络空间的内容建设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突出的计算机本领,可以有能力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互联网攻击技术进行攻关,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黑客分子等对我国互联网安全的破坏和入侵,保证网络空间安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专业人员能担当此重任,可以保证网络空间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随时发生的舆情事件能够从容应对、妥善处置、及时消解。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网民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网络空间“云作战”模型及仿真分析研究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