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价格战双重打压油价近期难以回升

2020-01-16

中国石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炼厂价格战产油国

今年以来全球油价出现暴跌走势,短短3个月内,国际油价出现60%的跌幅,在绝对值上已经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下跌,WTI油价最低跌到20美元/桶,创2002年以来的低点。油价暴跌的原因主要是出现了两个超预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和沙特俄罗斯的原油价格战。超预期事件的出现,导致全球原油市场供需关系出现严重失衡,供应过剩压力陡然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今年全球市场的焦点事件,疫情在中国发生,随后在全球其他各地区蔓延。整个2月中国疫情形势持续紧张。为防止疫情的继续扩散,全国各地区采取严厉的防控手段,限制人员流动,封锁区域交通,2月全国经济活动几乎停滞。交通物流的严重下滑,导致国内油品需求瞬间坍塌。春节之后,全国炼厂开工率断崖式下跌,初步测算,全国原油需求下滑约260万桶/日。

3月开始,国外疫情日益严峻,其中欧洲地区成为全球疫情的重灾区。亚洲虽然累计确诊数量仍在增长,但整体形势可控。近期,美洲地区的疫情形势也有加速扩张迹象。受海外疫情的影响,欧洲和北美市场原油需求开始出现负面反应。2月欧洲炼厂开工率创下过去20年以来的同期新低,美国炼厂开工率表现同样弱于往年同期。近期美国宣布大面积取消国际和国内航班,将极大冲击航空煤油需求,进而也将拖累原油需求。

受此影响,近期国际投行纷纷大幅下调全球原油需求预期。花旗预计第二季度原油需求将萎缩1100万桶/日,费氏全球能源咨询公司(FGE)则表示,最坏的情形下,今年石油消费萎缩1200万~2000万桶/日。

OPEC(欧佩克)+减产协议谈崩,最终引发原油价格战,导致原油在供应端再遭沉重一击。3月6日,欧佩克国家提议的减产力度遭到俄罗斯方面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减产协议谈崩。随即沙特宣布大幅下调4月销往全球各地区的原油官价,下调力度为20年以来最大降幅,同时宣布4月增产原油至1000万桶/日。随后,俄罗斯、尼日利亚、阿联酋、伊拉克和科威特等国纷纷通过增加产量或下调官价等方式,加入价格战,在供给端对油价造成进一步冲击。3月9日开盘,WTI和布伦特原油暴跌30%,随后进一步下跌,WTI原油盘中跌至20.06美元/桶,布伦特跌至24.52美元/桶,均创下2002年以来的新低。

当前原油市场仍然面临内忧外患的境地,内部压力来自需求端的极端利空,而外部压力则来自于全球市场的恐慌情绪。在欧美疫情形势出现拐点前,油价暂不会出现有效改善,后市还有可能面临短线冲击。风险点主要来自欧美地区因严控疫情而带来的需求大幅下降。

但当前原油价格向下空间同样有限。原油下跌边际,我们认为仍需从生产成本角度去切入,当油价跌穿全球绝大多数产油国生产成本时,将会引发全球原油供应端的自我调节。若油价跌破20美元,全球只有中东海湾地区国家生产成本有优势,其他产油国将全部承受成本压力。2月中东国家原油产量合计约为2200万桶/日,假设全部提至极限产能,约2500万桶/日。当前全球原油总产量约1亿桶/日,非中东国家产量约为7500万桶/日,假设10%的产量面临减产风险,理论上将减产750万桶/日。如果比例提升至15%,则理论减产量将提高至1125万桶/日,该幅度将足以填平疫情导致的全球原油需求的降幅。通过上述成本端的推算,我们认为,当下原油的下边际在20~25美元/桶附近。一旦下破且维持一段时间,将会对产量造成负面影响。

从上限来看,基于近期原油基本面和行情的波动,在供需两端不出现显著改善的情况下,笔者认为30~40美元/桶区间油价的压力偏大,20~40美元/桶将会是近期油价的主要波动区间。后期原油市场能否出现有效复苏,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过低油价是否会导致部分高成本项目如页岩油出现显著减产,或者国际社会调停,产油国重回谈判桌缔结新的产量协议;二是海外疫情出现拐点,全球原油需求逐步企稳改善。

猜你喜欢

炼厂价格战产油国
炼厂低附加值硫磺作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探索研究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不打价格战也能赢得漂亮! 2020年虾苗企业要打的是价值战
从手机价格战所看到的
打赢价格战门道多 科学计算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