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训班:共同研训,幸福成长

2020-01-15申君

教师·上 2020年11期

申君

摘 要: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应在关注个体成长的同时,重视优秀青年团队的建设,实现由个体向群体的共同发展。通过构建多元化的青训班研训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研训活动,能够拓展青年教师的成长空间,促进青年教师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青训班;共同研训;个体成长;团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2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1-0116-02

一、缘起

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认为的所谓优质学校,其标准更多的是外在的——家长和社会上的人们认为这些学校升学率高,领导与同行认为这些学校教育质量好。显然,这些评价都忘记关注学校里的人——学生和教师。李希贵校长在提出“新学校”概念时就曾指出,理想的学校更多的是对学生和教师的关注——学生在这所学校里学习觉得快乐,教师在这所学校里工作觉得幸福,他们在学校里能够健康成长。一所学校如果不能让朝夕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与教师感到幸福与快乐,无论外界的评价多么高,它都算不上一所理想的学校!其内涵其实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实际上,能否实现以生为本的目标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行动,因此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尤为重要。目前,湖南省邵东县简家陇中学有教师38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有22人,其中参加工作时间不足三年有15人,他们从整体上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工作热情高,但是工作经验不足,工作实践能力不强;二是能够较快地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在教学中不能因地制宜,往往华而不实;三是部分教师不是师范类专业毕业,专业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这些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学主力是必然。鉴于此,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就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我们成立青年教师研训班即“青训班”,通过建设青年教师团队,实现共同研修、相互促进,使得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得到满足,获得他人认同的幸福。

二、构想

(一)满足个体需求,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1.引领青年教师加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知,使教师有安全感

大部分青年教师刚踏出校门就进入教师行业,所学专业与工作内容不一定对口,特别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对备课及上课流程都不是很了解,同时对学校工作环境也不熟悉,工作初期很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通过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解读及日常工作的指导,构建教育理想,能够使青年教师对学校及个人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更全面的认知,对共同工作的同事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快更好地融入学校工作氛围中,继而安心工作,获得在学校工作与生活的安全感。

2.营造快乐温馨的工作氛围,使教师有归属感

近年来大部分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都不是本地人,如若培训青年教师时只将教师作为“被培训者”“学习者”,只关注其专业素养的发展,而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求,缺少对他们生活上的支持与关怀,这将使教师很难主动积极地融入学校工作氛围中。我们不仅要创设使学生快乐学习的情境,更要营造使教师温馨工作的氛围,使学校如同家一般的温馨,这样这些青年教师才能找到归属感,认为自己是学校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一员,从而全身心快乐地投入工作中,不断激发向上的潜能。

3.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使教师有成就感

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实现自我价值。实践证明,教师专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在于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教师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要积极搭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切实指导青年教师做好职业成长规划,立足于三到五年的行动策略,建立成长档案、制订学期成长任务清单,并以此为参考,记录工作历程中的每一点进步,讓青年教师更有动力地迈向下一个目标。

(二)加强团队建设,促进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1.打造一个共同学习的团队

要想真正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需要将他们融入一个团体中,打造一个学习型团队。根据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刚工作的教师处于专业生涯发展的入门适应期,他们此时还无法有意识地形成教学及个人成长发展观念,只有激发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使其形成专业成长持久发展的内驱力和动力。而团体的智慧高于个体智慧,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的效果,而且个体成员成长的速度也较快。学习型团队的优势体现在:①这种团体学习效能具有很强的意识同化效果,在这种同化效果的作用下,团体的价值观就会引领着个体的价值观前行,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也会不由自主地融入团体中。团队共同学习意识的形成与融入就会是理念认同→自主行动→归属感→成就感→团体效能→意识同化的过程。②学习型团队有更强的约束性与激励性来促进个体学习任务的完成,通过分享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团体的交流活动中能找到共鸣和深化自我认识的学习体会,在对比反思中能获取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学习动力。

2.打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团队

实施青训班培训,旨在尊重青年教师的生命价值,从关注个体到关注整体,通过团队活动激发教师的潜能,以青年教师的实际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营造既能锦上添花又能雪中送炭的相互激励、和谐融洽的团体氛围,创设有利于同伴互助合作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高青年教师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应对压力的能力,使青年教师体验愉悦的职业情感,获得被他人欣赏认同的幸福。

三、实践

(一)构建多元化的青训班研训体系,拓展青年教师的成长空间

1.搭建研训平台

(1)建立与完善青训班研训模式,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由教导室宏观指导,青训班设立班长,与学校协调工作,具体负责青训班研训活动的开展;设立轮值班长,轮值班长轮流负责每月活动的具体实施与开展。

(2)将师徒结对学习、教研组展示、青训班研讨三种活动形式有机结合,形成从个人到教研组再到青训班的三级研训平台。要求所有青训班成员每学期师徒结对听课十次,通过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吸收他人优点,在模课中成长;教研组内公开课展示一次,通过同组评课,发现自身不足,在研课中成长;青训班研讨展示一次,通过团体交流,相互学习,展现个人风采。

2.构建研训网络

(1)结合上级部门送教下乡培训,建立学校研训共同体,将青训班研训活动与送教下乡活动有机结合,积极与送教学校开展主题联合研训,使青年教师得到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

(2)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市名师工作室活动,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通过学习将名师工作室的活动辐射至青训班,丰富青训班的研训形式与内容。

(3)与兄弟学校开展共同研训,组建“青年教师研训共同体”,打破学校研训壁垒,相互借鉴,给青年教师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形成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学习的团体氛围。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1.名师论坛

“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青训班每月举行一次名师论坛,围绕“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科素养”等关键词,从教师实际需求出发举办名师讲座或专题论坛,让青年教师听到更多优秀的声音。学期初由青训班班长征询成员意见确定专题,每一位青年教师通过参与学习,不断去思考并梳理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失。

2.磨课研课

本着“人人参与”“智慧碰撞”的主旨,青训班每月举行一次磨课研课展示活动。①“一展一评”:同年级同学科的成员集体备课,研讨教学设计。②“二展二评”:同年级同学科的成员相互听课,完善课堂设计。③“三展三评”:青训班月底展示活动,由学科组各选派一名成员进行展示,集体观课研课,相互交流学习。

3.读书沙龙

教师培训体系的建构是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过程,择好书而读更是引领教师成长的关键。青训班倡导成员每月读一本好书,由个人制订读书书目,每期初报班长审核,由学校统一购置。月底召开读书交流会,青年教师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通过阅读,青年教师能不断提升自身审美品位,通过团队分享交流,青年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阅读体会。

4.每周随笔

青训班倡导成员每周撰写教育教学随笔,立足于每一天的工作與生活,在撰写心得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对话、自我反思,促进自我超越。学校组织优秀教师进行批改,与青年教师对话,适时给予青年教师正确的指导。同时,将优秀的或有典型意义的教学随笔通过微信群、公众号予以展示,树立榜样,促进团体成员在相互肯定的氛围中不断成长。

5.拓展培训

结合传统节日,青训班开展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如烧烤、踏青、诗歌朗诵、文艺汇演等,将学校文化与节日文化融合一起,丰富青年教师的文化生活,增进团队的沟通与协作,营造快乐向上的团队氛围,建立和谐且融洽的团队人际关系。

作为管理者,必须关注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成就每一个人,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方向,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收获职业的成就感与幸福感。“青训班”在通过团体共同研修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了新时代背景下农村青年教师谋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校本研修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校青年教师整体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希贵.新学校十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51-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