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有效合作 促进思维进阶发展

2020-01-15徐晓燕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有效合作电路设计

徐晓燕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实效,可以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可以在小组交流、动手实践、展示讲解、互相评价、改进创新等活动中,激活思维,碰撞思维,拓展思维,使思维得到进阶发展。

[关键词]有效合作;思维进阶发展;电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9-0046-02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深受一线教师的青睐,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组内交流、成果展示、组间互评等一系列活动,可以达到互学共进的目的。近期,笔者在江苏省 “教学新时空”上观摩了《简单电路的设计》一课,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本节课的两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观摩启示。

一、案例赏析

【片段一】设计病房呼叫电路

生活情境:病房里,病人如果有需求,通过什么方式让护士站的护士知道?护士站的护士又是怎么知道哪个病床的病人在呼叫?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发现:病人按床头开关,护士站喇叭响起,且对应病床的指示灯亮起,这样护士就知道是哪个病床的病人在呼叫。

提出问题:病房呼叫电路要实现上述功能,需要用到哪些器材?这些器材又是怎样连接的?以两张病床为例,小组合作设计“病床呼叫电路”。

下面是几个电路图:

在得出符合要求的图3之前,让学生每四人组成学习小组动手实践:利用实验器材,按照所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进行验证。

赏析:教师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设计,然后组内讨论交流,将确定的方案画在小黑板上,分享设计成果(全班展示),互评改进。例如,图1灯泡与电铃并联,会出现灯亮铃不响或是铃响灯不亮的现象,护士无法得到所需的全部信息。图2虽然符合要求,但是电铃使用太多,没有必要浪费器材,进一步改进就得到了符合要求的图3。接着按照图3连接实物电路,全班展示实物电路,再交流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展示现实版的病房呼叫电路视频。让学生看到:自己提出的改进意见是有用的。

【片段二】设计楼道灯电路

提出问题:楼道里有一盏灯,要求楼下有开关能控制灯,楼上也有开关能控制灯。小组讨论,设计电路图。

下面是先后展示的几组电路图:

在得出符合要求的图7之前,让学生四人一组动手实践:利用实验器材,按照所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进行全班展示。

赏析:教师提出研究课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先用单刀单掷开关设计电路,学生展示了图4,楼上开关S2闭合,楼下开关S1断开,一人上楼时,闭合S1,灯亮,到楼上后,断开S2,灯灭;再从楼上下楼时,闭合S2,灯亮,到楼下断开S1,灯灭。此电路图,可实现一人上下楼,但如果第一个人上楼了,S1闭合, S2断开,还有第二个人要上楼,无论是闭合S1,还是断开S1,灯都不亮。怎么办呢?学生会想到:再接一条路如图5,但如果还有第三个人要上楼,就需再连接一条线路,这样太麻烦了。怎么办呢?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能不能只用两条路、四个开关,注意断开和闭合的巧妙组合,实现在楼上和楼下都能自由控制灯的亮灭呢?学生经过讨论发现:如图5所示,楼下两个开关S1闭合,S3断开,楼上两个开关S2断开,S4闭合,这样第一个人上楼断开S1,闭合S3,灯亮,到楼上断开S4,闭合S2,灯灭,如图6;第二个人上楼时断开S3,闭合S1,灯亮,到楼上断开S2,闭合S4,灯灭,又回到图5所示。如果有第三个人上楼就重复第一个人的动作,第四个人上楼就重复第二个人的动作,以此循环下去。但是这样还是比较麻烦,每次要操作两次,能不能设计一种开关,只要操作一次就能实现上述功能?介绍单刀双掷开关,改进电路图6,得到电路图7。接着按照图7连接电路实物,全班展示,交流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这样的开关只使用于楼层数较少的楼道,楼层数较多的楼道适合用声光控开关,更智能化。

二、观摩启示

本节课的两个电路设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将这样的研究课题由小组合作完成,有效地化解了教学难点,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组内合作,组间互评改进,取长补短,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终于得出最优化的电路设计方案,并且亲自连接实物电路加以验证。仔细研究这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1.任务驱动,激活思维

任务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和标准。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没有明确的任务,容易造成一种假象:学生兴趣盎然,课堂热热闹闹。但是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充分的准备,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明确的研究课题。

如本节课在设计“病房呼叫电路”时,教师明确提出问题:要实现“病人按床头开关,护士站喇叭响,且对应病床的指示燈也亮”的功能,需要用到哪些器材?这些器材又是怎样连接的?以两张病床为例,设计电路,连接实物。又如在设计“楼道灯电路” 时,先提出问题:用两个单刀单掷开关设计电路,满足一人上下楼;又提出用四个单刀单掷开关,如何注意开关断开和闭合的巧妙组合,实现多人在楼上和楼下都能自由控制灯的亮灭?进而引出使用单刀双掷开关,设计电路,连接实物。两个环节的任务明确,能有效驱动学生合作学习,激活学生思维。

2.交流展示,碰撞思维

交流展示是课堂的主旋律,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来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可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的目的。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动”和随心所欲的 “说”的状态下主动求知,可以以学促教。

如在设计“病房呼叫电路” 时,学生首先展示的是“灯泡和电铃并联” 的情况,经过大家的共同分析发现不符合要求;改进为“灯泡和电铃串联” 的情况,又发现电铃不需要重复使用;再进一步修改得到最佳方案。这里学生先后经历了组内合作、确定方案,全班汇报、组间互评,通过组与组的对比,在对比中碰撞思维,让设计方案逐渐趋于合理统一。

3.互动评价,拓展思维

研究表明,同伴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发挥同伴的帮助、激励和评价作用,可以使学生在与同伴的磨合中,不断反省自己,开拓思维,提升自己。

如在设计“楼道灯电路” 时,通过对图4的评析,提出“还有人要上楼怎么办”的问题;在分析“用四个开关控制解决两人上下楼梯的问题”的电路时,提出“如何配合使用四个开关,实现楼上和楼下都能自由控制灯的亮灭,解决多人上下楼梯的问题”的问题;在分析“四个开关巧妙组合,自由控制灯的亮灭”的电路时,又提出 “能不能设计一个开关通过一个动作达到同样的效果”的问题。在全班交流、组间互评对比中,不断推进方案的改进创新,使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深度开展,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主动学习的形式是:小组讨论、实践练习、给他人讲解,其学习内容24小时的保存率分别达到50%、75%、90%。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展示讲解、互相评价、集思广益、改进创新等活动中,不断提出问题,又解决问题,因而促进学生思维的进阶发展,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炳昇,李蓉.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上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  文韦. 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与评价机制的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 南 宾)

猜你喜欢

有效合作电路设计
Altium Designer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开漏输出比较器的峰值检测电路设计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基于UC3843的60W升压电路设计
基于UC3842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TPS2491的热插拔保护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