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思考

2020-01-15郭立新

科技资讯 2020年34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新时代

郭立新

摘  要:我国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学见证我国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汉语言文学这门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较为完善和成熟的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中国语言中也逐渐增加了许多新型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兴起符合时代发展的大潮,一方面增添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乐趣,另一方面还影响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基于此,该文将从网络语言的概述作为出发点,结合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产生影响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新时代  网络语言  汉语言文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a)-0022-03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itnes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as reached a more perfect and mature stage,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shows our precious cultural value and strong cultural heritage. At this stage,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come, more and more network languages appear in people's learning, work and lives. People's extensive use of network language not only adds fun to people's life, but also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China.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e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language, and study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network language o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language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 also worthy of our consideration.

Key Words: New era; Network langua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fluence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在信息化的科学探索领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而文字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沿用其基本功能。网络出现以后,文字作文信息和思想交流的工具和介质,为人们的生活无疑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与此同时也为继承和发展汉语言文学,创造了便利的条件。随着网络的发展,一种新的语言形式随之出现,这种新的语言形式就是网络语言。大多数的人认为网络语言是传统汉语言文学的一种转换形式,它的出现丰富了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也给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带来了不一样的发展。网络语言为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大部分的网络语言已经被大众所认知并接受,但从宏观上来看,这种新的语言形式缺少统一、规范的标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1]。

1  网络语言概述

1.1 定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现阶段,上网对于人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上网,上网人数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语言随着兴起,并成为了一种被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新型语言。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相比而言,载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网络成为了网络语言的载体,并且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网络语言可以让没见过彼此的交流对象,在无法感受说对方话语气的情况下,准确地理解双方想要表达的情感,这在汉语言文学上来讲,是一种改变和创新。网络语言从出现至今,一直以轻松愉悦表达形式表现给大众,这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欢迎和广泛运用[2]。

1.2 形式

网络语言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是文字谐音型。文字谐音型就是通过网民的打字错误而流传出来的文字组合,“集美”就是“姐妹”的文字谐音,“果酱”就是“过奖”的文字谐音,等等。二是数字谐音型。数字谐音主要是将想要表达得意思与数字的发音结合起来,比如使用“1314”表示“一生一世”,使用“520”表示“我爱你”,等等。三是指增加词汇的特殊含义。增加词汇的特殊含义就是通过增添词汇本身不包含的含义,能更形象地去表達想要表达的语境,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吃瓜群众”一词,现实生活中是指吃西瓜的人,但在网络语言上则是代表社会上的新闻趣事和时事热点话题,网友保持持续关注但不发表言论的行为人的统称。另外,如果细心分析网络语言,会发现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对汉语言是产生了一定的偏读和偏解,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网络语言的过度使用会造成人们难以区分网络语言与传统汉语言文学间的差异。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自身必须要增强汉语言文学的修养,明晰汉语言文学的意义[3]。

2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对于广大网友而言,网络语言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对于专家学者来说,网络语言也逐渐被重视起来。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也已经普及到了教育界和语言学领域的范畴内。伴随着对网络语言的深入探究,网络语言学是网络语言衍生的一门新型学术,由此不难发展,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网络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研究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虽然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式上还不十分健全和完善,但从更深一层的含义上讲,网络语言是对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和改革,对汉语言文学的稳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另外,在虚拟网络和网络外部环境的几经磨合下,现阶段的网络语言虽然还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但是也在积极地进行改善。网络语言正在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健全的语言系统,以网络为依托,广大网友为主体,在网络语言的系统中,没有人可以作为权威对网络语言进行指导,所有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也都可以自行创造新的词汇、语言,每个人都是网络语言的创造者,网友在网络上相互讨论新的词汇和语言,一旦被广大网友接受,就很容易在网络上进行传播,随之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这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架构。

2.1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2.1.1 扰乱了汉语言文学的正规化标准

网络环境良莠不齐,所以人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会故意使用错别字,打破了汉语言文学的用字标准,这导致青少年在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上出现偏颇,不能了解汉语言文学中文字的本质含义。例如网络语言“恰饭”是指吃饭的意思,因为是日常用语,所以这对对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影响很大,因为人在处于青少年阶段的时候,心智还未发展成熟,喜欢和乐于接受一些新奇的事物,但是由于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阅历水平和自身约束力较差,又因为网络环境良莠不齐,这很容易导致青少年被网络语言中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上出现偏颇。这些不正规的网络用语促使学生不能使用正规的汉语言进行自我表达,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随之下降,进而无法使用规范的汉语言进行写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引导我们要学会辨别是非,接触新鲜事物的同时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并传承正规的汉语言文学[4]。

2.1.2 扰乱了汉语言文学的正规化解读

网络语言的错误应用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也没有人提出相悖的言论,甚至在日常与他人的交流中,也会不经意地使用这些错误的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最根本的汉语言中的“人”字来说,在网络用语上被改写成了“银”,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但是在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之中,他们仍会不以为然地使用这些网络语言进行日常的交流,久而久之就忘了规范的汉语言的使用方法。与此同时,在社会日渐国际化的今天,很多外国人喜爱并开始学习汉语言文学。错误的网络语言导致外国友人在学习中过汉语言的过程中,频繁受到误导和偏解,这些都不利于他们理解汉语言文学中真实的语境和意义,破坏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例如网络语言中“宣”代表喜欢、喜爱的意思,实际在汉语言文学中代表的是公开说出、散布的意思,汉语言文学本身就存在着深奥翻转的意境,这就让外国友人在学习中国汉语言时候后更加难上加难[5]。

2.2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随着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不难发现,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特点。这对现代汉语言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汉语言文学增添新的活力,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补充汉语言文学的表达方式,比如iwatch、PS2等词语都被纳入汉语言文学之中,在网络语言中,不管是数字、字母或是英文单词,都衍生出了很多新的含义和用法,这种新兴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健全了汉语言文学的表达形式[6]。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语言的兴起和发展,为汉语言文学在表达上增添了乐趣,让语言表达更具幽默性和趣味性,另外,网民可以通过轻松愉悦的网络环境和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人们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与人交流的快乐。比如“囧”字在汉语言文学中是指光明的意思,因为很少被人引用,所以变成了生僻字,但在被用作网络语言的时候,因为其外观好似人的表情,就被网友赋予了新的含义并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之中了,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充满趣味性。網络语言不仅让大家了解了汉语言文学中的很多生僻字,还具有向大众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前段时间的一部很火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就采用了网络语言,这种平易近人表达方式更易于让年轻人接受,进而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增加年轻人多社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在当今社会流传甚广,影响着人们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网络语言的方法运用,有利有弊,所以我们应该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在使用网络用语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我们正统汉语言文学的宣传力度,让我们的汉语言文学得以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琰.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8(1):9.

[2] 王晓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J].消费导刊,2019(15):93.

[3] 周燕华.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科学与财富,2018(13):147.

[4] 李培琳.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8(26):60-61.

[5] 赵宛婷.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调查与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

[6] 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新时代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