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PACK理论框架下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2020-01-15

林区教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发展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引言

目前,人类各项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诸如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而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给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极大便利,又提出了挑战。2017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需要。如何在信息化大环境下构建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成为每位教师面临的问题。那么如何基于TPACK理论框架实现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呢?

一、大学英语教师TPACK发展现状分析

TPACK理论将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K)同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 CK)和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 PK)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正如图1所示,在TPACK框架中主要有7个因素,其中CK、PK、TK为三个核心元素,TPK、TCK、PCK和TPACK为四个非核心因素,它们均可以帮助外语教师采用更加合理有效的方式将技术知识整合到课程教学之中。在TPACK理论下,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如下:首先,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根据2017年杭亚静教师展开的问卷调查,我们得知,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在三大核心元素中并非排在首位。基于此,笔者对身边的大学英语教师展开调查,目前大学英语教师主要熟悉的学科内容包括英语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和技能、英美语言学、文学以及英语文化等,而对于专业类英语,如医学类、核电类知之甚少,而这些专业类高校的大学英语授课同那些综合类、人文社科类高校并没有区别;其次,在学科教学法知识方面。教学过程、实践以及方法都属于教学法知识,教学法知识主要是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对课堂管理、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策略等方面把握得比较准确,但是对于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还是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从而使学生不重视大学英语学习,学习兴趣丧失;最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该方面知识涉及到三个核心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是综合性比较强的知识。据调查,目前大学英语教师中充分意识到技术知识重要性的约占97.6%,认为教育技术工具就是如今流行的网络教学平台、PPT课件的教师约有80.3%,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网络技术的教师约占72.1%,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能力较弱的教师约占到73.4%,另外还有43.1%的教师对新技术的学习不感兴趣。这些数据足以表明,相当部分教师不善于使用新技术辅助教学。

二、TPACK框架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局限性原因分析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导致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局限的原因有:第一,教师个人层面的原因。首先,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缺乏将信息技术知识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主观意愿。虽然信息化时代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中,教师对TPACK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学习成果对本身的教学评价、绩效和职称评定并没有什么影响,加之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为女性,对家庭的时间、精力付出也影响了她们学习技术知识;其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均为英语,对于信息技术知识比较陌生,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大学英语教师属于稳定性极强的工作种类,40岁以上的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意愿较差,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第二,外部教育环境层面的原因[1]。首先,学校对大学英语课程不重视,特别是在一些理工、医学类高校,大学英语属于边缘学科,在学校的各种评估中并没有太多助益,因而不能引起学校领导的注意,教师对课程设置、考核都没有话语权,职称晋升的机会也远远低于其他学科,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老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其次,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目前大学英语教师也会参加一些教育技术课程培训,但是培训的内容均为信息技术层面,在培训阶段并不能做到技术同学科知识相融合,因而导致大部分教师觉得培训内容晦涩难懂,达不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三、TPACK理论框架下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1.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扮演好教师角色

作为外语教师,自身过硬的语言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因而教师应该将掌握英美语言文化和中国的汉文化,实现无障碍跨文化交际作为对自身的基本要求,同时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教师应该重视除人文学科以外的专业英语知识。每个高校都有大学英语课程,该课程的发展在人文社科发展较快的高校要优于专业类高校,在一些理工类院校、医学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具备英语基本知识,更应该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将大学英语课程同学生的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切实让学生掌握实用知识。同时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应该保持对英语的学习,积极让自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储备教师,并且可以定期举行相关讲座,向大学英语教师普及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共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2]。另外,我们充分认识到,其实技术本身并不能改变教育,真正能够推动教育发展的是能够应用技术的教师。因此,大学教师应该积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潮流,利用各种途径获得丰富的网络资源,在多模态教学方式的整合、课堂教学设计方式以及教学软件、平台的使用方面多投入时间和精力,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得师生的创新能力同步提升,在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3]。目前慕课、微课盛行,但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却并不常见,其实,相对于专业课程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所面向的学生更多,更加适合微课、慕课教学,这样也能有效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解决在课堂上无法照顾到每个同学学习状态的弊端。

2.完善教师考核机制,从政策层面上促进教师提升TPACK能力

在高校中,大学英语教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任何群体的发展都离不开外部环境,因而,高校领导应该为营造良好的TPACK提升生态环境。高校应该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并以此为指导,制定符合学校情况的合理且动态的教师评价制度体系和奖励机制。在教师考核中,应该不断弱化科研指标,实行发展性评价,更加关注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质量等同学生切实相关的内容,并且对教师的评价不能一刀切,应该进行分类管理,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学校应该从教育经费中专门设置TPACK培训基金,以供教师参加长期、短期的各类培训,获得各种观摩学习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提高自身TPACK能力。教育是需要交流的,不能闭门造车。在一些普通高校,特别是偏远地区,自身探索TPACK发展具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学校邀请“外援”,可以主动同相关学校建立联系,邀请他们的英语学科教育专业、教学技术能手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师组成一个TPACK学习小组,将别人的先进经验引入学校。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对教师的收入类别作更加详细的划分,比如可以在绩效考核中增加TPACK能力这一项,同时在教师评价中增加“教师是否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授课”这一项,使得教师自身的TPACK能力成为教学评优、职称晋升、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学术水平,增加对自身课程的话语权,提升他们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师个人TPACK能力,从而促进学科教学发展,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3.明确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标准,确保教师TPACK能力发展

众所周知,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关键的就是能否拥有结构合理(学历、年龄、职称、性别等)、充满活力、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教学团队,由此可见教师在整个大学英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制定突出本校特色的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教师发展应该涉及到课程的目标、定位,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等。在确立明确的目标同时,学校可以以提升教师TPACK能力为主题,举办相关的教学比赛,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网络平台,以网络讲课比赛取代现场比赛,通过这样的活动提升教师的网络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学校应该完善课程考察监督机制,要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督促教师学习TPACK能力,真正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同时,应该重视教师团队的年龄更加合理化,设置专业英语的高校可以将大学英语同专业英语相结合,调整年龄结构,为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注入新鲜血液[4]。没有设置专业英语的高校可以同相关高校联合,实现人员流通,从而建立结构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同时,从人才选拔的源头入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比如,医学类高校,其实在诸多医学背景出身的学生中不乏英语优秀者,可以将这类学生当作大学英语储备教师,而不是仅从英语毕业生当中选拔。

结束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信息知识对教学的重要影响,认清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升自身TPACK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也应该从政策方面给予保障,优化自身教师团队,给予大学英语应有的重视,为教师提升自身TPACK能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充分理解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新技术同社会上日益发展的新技术之间的差别,可以迎头赶上,但不能盲目跟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适合自身校情的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出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高素质学生。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发展
“留白”是个大学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读英语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