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域下吕剧文化传播的解构与重塑

2020-01-15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吕剧传播方式传统媒体

王 旭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山东吕剧,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戏曲,它以独特的表演内容、通俗的语言唱腔赢得大众群体的喜爱,具有良好的文化观赏价值,是中华戏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当代人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注在快餐文化上,忽视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吕剧自然也不例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吕剧,因其传承形式与发展惯性的制约,其传承效果逐渐呈现出式微趋势。为了保持吕剧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自身合理的传承;二是外部媒体的传播。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融合发展,“融媒体”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为吕剧文化固有传播模式注入了活力。“融媒体”即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1]。如何借助融媒体传播方式,使戏剧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让人民大众自觉地产生文化认同感,从而更好地传承吕剧文化,是现代吕剧文化传承过程中所要寻求的新思路。

一、吕剧文化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一)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在国内外已引起很多年的关注了,在我国除部分大型城市早已开始实践探索,大多数中小城市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处于滞后状态的。作为吕剧发源地之一的东营市更是如此。

吕剧艺术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的软实力,是东营文化的特色代表之一,其以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方式传播地域文化,能够对受众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一定程度上对塑造东营独特的城市形象,提升东营城市竞争力,发展东营文化旅游事业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传承民间戏曲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吕剧作为重要民间戏曲艺术形式,在东营地区广为流传,在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的美育、德育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且吕剧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重大的传承和发展价值。

(三)深蕴文化精神特质,形成山东特有文化传承

吕剧艺术的文化价值在于经过百年的孕育与发展,其汇集的一大批优秀剧目,不但较好地保存和传承着传统文化,而且深深蕴藏着齐鲁文化基因和黄河文化精神,在传承发展过程中,这些精神特质元素反过来又塑造着齐鲁人民一脉相承的社会生活行为与态度。作为山东珍贵的戏曲艺术文化,吕剧具有独特的社会凝聚价值,更有利于山东整体城市文化内涵的发展。

二、吕剧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作为山东代表性剧种,吕剧有着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极具影响力的地方戏剧,曾多次获得过中国戏曲界最高奖项“梅花奖”,2017年山东省吕剧院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还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近年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吕剧虽在地方政府全力支持下有了一定传承发展,但总体发展道路颇为曲折,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瓶颈期”。当前,吕剧发展主要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吕剧文化传承受众群体衰落

大众自身的思想选择观念发生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戏剧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于娱乐消遣项目的增多、文化传播形势的多样化发展,大家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相较于传统的、古老的吕剧文化,当代人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流行的、新颖的文化当中。

各类受众群体对吕剧文化的解构与重塑能力下降。尤其是年轻群体,对吕剧文化了解程度低,没有系统性、科学性地学习吕剧的传统文化知识,故其无法对吕剧文化进行正确深刻认知,易产生错误分解,造成核心文化变异的问题。因此,在青年群体中吕剧文化的传承发展就易存在止步不前的问题,难以做出较大的调整改变。

(二)吕剧文化传承受到外部环境冲击

文化多样性发展使得受众群体对于文化形式的选择增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也使得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型文化形式不断冲击着吕剧文化的发展,使得吕剧文化的受众减少。如,各式各样文化群体的产生,使得其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得到发展,从外部环境上阻碍部分群体对吕剧文化的接受与认同,尤其是未来传承吕剧文化的青年群体。

我国积极与世界各个国家友好合作,互通往来,国外的文化不断涌入,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日漫、韩剧、JK文化等等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吕剧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使得吕剧文化难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兴趣。

(三)吕剧文化传承的媒体语境局限性

吕剧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媒体语境缺失主要体现为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和新媒体传播方式各自为战,没有选择有机融合的方式来加强吕剧文化的传播途径,进而推动吕剧文化的发展。

1.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传播方式在信息真实和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高度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传统媒体是通过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平台,其自身具有复杂的生产工序,特定的物质载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完整的生产流程才能完成一次有效传播[2]。故吕剧文化利用传统传播模式已出现了吸引力差、时效性弱、互动性低等问题。

吕剧文化在传统媒体平台传播后难以获得更多受众群体,这实际上就是传播文化中缺乏创新性的表现。传统媒体传播吕剧的方式刻板僵直,使首次通过传统媒介接触吕剧文化的受众难以对这类戏曲文化产生兴趣,没有产生应有的传播价值。

传统媒体在传播吕剧文化的时效上会“先天不足”。时效性是衡量新闻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在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在时效性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报纸、电视等传播吕剧文化的形式都具有延时性,吕剧最新的相关信息和资讯,无法及时到达受众手中,难以满足大众随时获取最新文化的需求。

传统媒体的受众主要是中老年,尤其是老年,缺少年轻一代受众,使得吕剧传承创新力不足,争夺市场时“后天乏力”。传统媒体的传播多为单向性,在吕剧传播过程中,受众只能被动接受文化,无法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需求。青年群体是最热衷于展现自己观点和见解的群体,他们常常关注社会发生的各种新闻,乐于为文化发声,但传统传播方式互动性低的问题使他们失去了反馈意见看法的权利[3]。

此外,传统媒体生产传播成本较高,吕剧文化相关的产业或民间组织有心宣传而无力承担传统传媒进行传播时的“高消费”,会存在传播次数少、传播范围小和无法形成持续性、系列性、全面性传播等问题。

2.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局限性

新媒体传播方式是多样性的,且个性化突出,不同的新媒体平台有着独具的特色。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吕剧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增加了一定的受众群体。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主控力缺乏、价值性难以保证、信息选择困难等问题。

正因为新媒体的“新”和“快”,导致其较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更缺乏主控力。新媒体传播方式普遍是以互联网方式进行,因此难以保障正确性,缺乏权威性。吕剧文化的传播没有专业的引导者,会造成媒体平台传播内容参差不齐,错误的传播内容易对不了解本地吕剧文化知识的人群产生错误的引导,从而使信息接收者难以认同吕剧文化。

缺乏真正的价值性是新媒体传播吕剧文化的突出问题。新媒体渗透力强,海量信息铺天盖地地席卷全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缺乏考证,基于“三人成虎”的思维习惯,信息阅读者还未进行判断,传播内容就已经在脑海中存在,如果吕剧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有毫无价值甚至是有害的信息在接受者脑中产生刻板印象,就会导致接受者难以认同。

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信息选择困难,由于信息量巨大,甄别困难,不确定信息多,虚假信息和不利信息的处理非常棘手。一些并不了解吕剧文化的“伪爱好者”,他们会基于其商业价值,通过博取公众眼球的形式,传播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文化观念,非但不会正确地传承吕剧文化,而且会使大家对真正的文化产生误解,从而无法激发文化认同感。

三、吕剧文化在传播发展中的全面重塑

(一)媒体传播语境的整体重塑

“融媒体的应有之义是技术的人文责任与哲学使命”,技术与文化并不是对立物,而是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在这里如何将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和新媒体传播方式加以调整融合,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要问题。

融媒体重塑主流价值观。使媒体传播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在思想上保证传播内容的正确性[4],对各类群体产生正确的引导,使当地戏剧文化可以更好地长期吸引不同年龄层次人员,产生良好的文化教育意义。结合传统媒体传播方式中传播内容价值高、传播主控力强、拥有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和运作机制的优势去把控融媒体传播的方向,解决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的问题。以吕剧文化传播为例:可由政府开设吕剧文化传播的主要新媒体阵地(如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等),将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和运作机制与新媒体阵地加以融合,选择专业的吕剧文化传承者或研究者负责内容质量的把控和审查,下设其他的吕剧文化传播媒体,由政府审核相关媒体负责人的有关当地吕剧文化知识的专业程度后方可进行内容发布。由此,既保留了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专业性优势,又发挥了新媒体传播内容所具有的广泛性特点,二者相结合以融媒体的方式传播吕剧文化,促进当地的文化发展以提升文化认同感。

融媒体语境下,结合线上线下的多种传播方式进行同步传播,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可使媒体传播方式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传播,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5]。以吕剧文化的传播为例:可在青年群体易于聚集的地方举办线下活动,进行线下戏剧节目表演,使青年群体直观地感受到文化所带来的震撼以及文化自身的魅力[6]。同时,线上媒体平台对线下活动实行多方面的宣传,使该活动的影响力可以最大程度的展现,并且可以采用平台直播的形式、剪辑小视频的形式、制作图文导入演出视频的形式等,将现场的艺术表演同步展现给缺乏合适时间观看的上班族、学生等群体,使传播方式更加灵活,活动的影响力更加持久。发挥新媒体所具有的强大的互动性的优势,积极鼓励观看者在线上与表演者及台前幕后的相关人士进行互动,表达自己的疑问,提出自己看完表演过后的意见和看法,使吕剧文化内容的学习者转变为吕剧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增强参与感,使当地民众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是吕剧文化未来的继承者和发展者[7]。

融媒体语境下,青年群体成为主要的创造者,要更加重视青年群体力量。利用鼓励式的教育传播方式,“以青年力量引领文化传承”这种所理解的方式将文化进行重塑,使吕剧文化得到新生命新活力。当地政府可积极鼓励青年群体进行吕剧文化的学习和表演,鼓励他们举办自己的戏剧节目演出,亲身感受戏剧文化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更好地激发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感。用新媒体的方式宣传,既独具青年特色,又传播了当地戏剧文化内容的演出,并可以适当地开展比赛选拔,评选出较为优秀专业的表演内容,激起青年群体的自发学习热情。当地学校也可以设立相关的课程,请专业的老师进行授课,多带领青年群体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丰富理论认知。还可以在假期中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定期验收实践成果,提高文化实践能力。各个组织单位在宣传吕剧文化时,可以将吕剧文化知识制作成有趣的动画视频,充分发挥融媒体立体性的优势,吸引青年群体的注意力[8]。

(二)吕剧文化的合理重塑

1.将吕剧表演形式进行重塑

在表演形式上稳中求新,进行部分化表演和短时化展现,选取最能体现吕剧文化魅力的部分,注重人物内心思想刻画和性格展现,将表演美与音乐美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一个个经典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1)在吕剧表演过程中结合当今流行文化及热门现象,如,在拍照软件、视频软件中加入吕剧人物的妆容,分生、旦、净、丑四种进行角色配音等,吸引青年群体,扩大业余表演者的数量。

(2)打破演员和观众之间沟通交流的限制。可以使观众分布在舞台周围,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同时注重表演的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形体艺术等方面的综合,使观众切实融入到吕剧节目的表演之中。

(3)吕剧文化融合影视文化的表演方式。影视可以说是我国老少皆宜的娱乐项目,将不同的片段型的吕剧表演渗透到影视文化之中,使观众在观看电影和电视的同时,不经意间获取吕剧文化的知识,以达到让吕剧文化深入日常生活的效果。

2.将吕剧表演内容进行重塑

将吕剧的表演内容进行分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变吕剧传统的长时间大信息量的舞台表演内容,将传统舞台上表演的长剧目进行合理的分解或压缩,使得吕剧表演传播内容丰富多样,面向更广大的受众群体。

(1)将当代价值观念融入吕剧文化表演内容。将吕剧文化表演内容中的传统故事情节加以改编,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使吕剧文化故事更贴合现代思想,贴合现代社会实际,更易于引起共鸣,从而提高传播的热度扩大影响力[9]。被人们所熟知的吕剧《李二嫂改嫁》,便是用传统戏剧塑造现代人物的成功典例。

(2)进行戏剧移植,利用戏剧间音乐性、表演性相通的原理,将其他戏剧曲目中有传承性的内容进行借鉴改编,加以重塑。如京剧移植地方戏剧就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京剧《沙家浜》就是移植沪剧《芦荡火种》;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移植的就是河南豫剧。

(3)戏剧文化的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汲取其他艺术形式中的精华。将小说、诗歌、散文中合适的有传播意义的内容融入到吕剧表演之中进行重新塑造,创新吕剧剧本内容,使新剧本更加贴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观众,扩大吕剧文化的传播群体。

四、结语

在融媒体视域下,对吕剧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解构与重塑,促进吕剧文化向纵深发展是当今社会的必然选择。以融媒体的方式传播吕剧文化,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有利于吕剧文化的全方面发展。发展吕剧文化不仅有利于文化自身的多样性发展,也有利于东营市特有的文化形象的塑造。我们应不断探寻吕剧文化传播最好的解构与重塑的方式,结合当今社会的新型媒体传播语境,使吕剧文化不断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吕剧传播方式传统媒体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论现代戏曲类非遗传播大格局的构建
——以山东吕剧艺术传播为例
带刺的苍耳
吕剧进校园 唱响家乡戏
浅论黄河口吕剧的传承与保护
论小学生学习吕剧的几点想法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