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绵羊细颈囊尾蚴病的诊疗体会
2020-01-15陈海明周步峰
陈海明 , 蒙 琦 , 周步峰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 甘肃 平凉 744000)
1 病例介绍
甘肃省平凉市某羊场饲养小尾寒羊480只,其中羔羊(3月龄)250只,实行舍饲养殖。2019年8月25日观察发现有12只羔羊(平均体重15 kg)精神沉郁,消瘦,虚弱,离群,有4只羔羊腹部明显增大,随后做了详细的临床检查。检查发现,病羊可视黏膜苍白,粪便稀软,腹部膨大者触诊有疼痛感,体温普遍升高,最高达到了41.3 ℃。据此情况误诊为羊的一般胃肠性疾病。于是为羊灌服了石蜡油,之后在饲料中添加人工盐、胃肠活等帮助消化,同时肌肉注射氟苯尼考,但是效果不明显。直到第3天清晨有1只患病羔羊死亡,剖检发现,胸腔积液增多,肝表面被覆多量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质地较软。腹腔内积水并混有渗出的血液,积液中能找到幼小的囊尾蚴体,在肠系膜、网膜肝脏的浆膜等处可见有大小不等的乳白色囊泡,囊体直径可达5 cm,囊内充满着液体,呈水泡状,囊壁上有1个不透明的乳白色结节,将头节的内凹部翻转出来,可见1个细长的颈部与其游离端的头节,胸腔内积液增多。此后2 d,先后又有4只小羊死亡,剖检后病理变化同第1只完全相同。
2 诊断
2.1 临床检查 成年羊除个别严重感染有临床症状外,一般症状不明显。主要是2~10月龄羊,初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因此往往会被养殖户所忽略。12头羔羊发病后期极度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被毛粗乱无光,可视黏膜苍白,其中4头羔羊腹围增大。少数病羊伴有咳嗽,体温升高(平均体温39.6 ℃),腹泻,有个别羊出现颌下水肿,严重者食欲废绝,反刍、嗳气停止,最后因极度衰竭死亡。
2.2 病理剖检 对病死6只绵羊(平均体重15 kg)进行剖检,均发现囊泡状虫体,胸腔积液增多。在3只羊的大网膜和肠系膜上找到鸡蛋大的囊泡,囊内充满液体呈水泡状。1只羊的肝浆膜中发现虫体。病变主要表现在肝脏,肠系膜,大网膜以及肺脏上。急性病例肝脏肿大,肝表面有出血点和被覆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质地较软,肝脏上有虫体移行的孔道。
2.3 实验室检验 采取脏器上的囊泡,剪破囊壁,把乳白色结节置于载玻片上,压片镜检,仔细观察可见:结节为囊壁凹入的双层囊状体,呈小球形,凹入处有4个圆形吸盘排列在前端的侧面,顶端中央有顶突,顶突上3对小钩成排排列,即六钩蚴。
2.4 诊断结果 根据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将此次羊病确诊为绵羊细颈囊尾蚴病。
3 治疗
3.1 药物治疗
3.1.1 驱虫 确诊后对圈舍的所有羊进行驱虫治疗,选用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5~30 mg,早晨空腹口服;同时用吡喹酮(10 mL∶0.5 g)按每千克体重0.2 mL肌肉注射,2种药物同时连用3 d为1个疗程,间隔1周后再用1个疗程。
3.1.2 对症疗法 调节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平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00 mL、50%葡萄糖液60 mL、5%碳酸氢钠40 mL;抗菌消炎,肌肉注射10%氟苯尼考5 mL;对个别高热不退者,肌肉注射10%安乃近2.5 mL。
3.2 治疗效果 经采取上述综合治疗措施以后,该羊场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病羊精神状态、食欲逐渐好转,羊群再无新病例出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2只发病羔羊,6只病情较重先后死亡,另外6只羔羊因治疗及时,恢复正常,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