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林业院校森林文化教育现状、理念和对策的探析

2020-01-15扈志东

中国林业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文林业森林

扈志东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 650224)

“森林文化”是人与森林相融合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样态,也是引领现代林业发展趋向的重要概念。从概念界定的角度看,森林文化是指人类在与森林生态环境的长期相互作用以及社会实践中,积淀而成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全部活动及其产品。根据森林文化的内涵,“森林文化教育”可以定义为:以知识或智慧的形式传承人对森林认知的物质与精神层面产物的基本内容及其特质,以便矫正和完善人类对森林的认知。加强森林文化教育,激发人们对森林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森林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必将愈来愈突显出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对高等林业院校而言,由于拥有特有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所以在森林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普及方面尤其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具有担当意识,成为森林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为此,笔者立足高等林业院校对森林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基本理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构建高等林业院校森林文化教育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与大家商榷。

一、高等林业院校森林文化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专门的森林文化教育机制,关于森林保护和对森林生态功能的认知通常被纳入环境教育体系,这导致森林的文化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彰显。随着“森林文化”概念的提出,越来越表明,人与森林之间的关系已不仅只局限于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蕴。对高等教育而言,特别是对高等林业院校而言,在培养林业及森林环境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还应该从人文视角探讨森林及生态环境问题,并注重凝练和弘扬森林文化,且将之内化于高等林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因此,对高等林业院校森林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显得尤为必要。笔者根据所在高等林业院校的实际情况,认为目前森林文化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尚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

(一)课程建设方面

课程建设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森林文化教育的核心。在高等林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中,不仅缺乏森林与人文结合的相关课程,而且现有的专业课程也鲜有涉及森林文化方面的内容。以笔者所在的西南林业大学为例,在林学和森林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无论是专业必修课,还是专业选修课,都缺乏森林文化类课程;甚至于与林业和森林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环境伦理学”“森林美学”“生态思想史”等课程也都没有设置。而这些课程对大学生尤其是林学和森林生态保护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弥补其学科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从而使其能够从人文的视角去认识森林和生态环境的价值及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其人文素养和精神品味,从而对反思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研究方面

科学研究是森林文化相关课程建设和教学的“源头活水”。森林文化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科学研究作为底蕴和支撑。森林文化是学科交叉密集度极高的一门学问,其科学研究需要林业和森林环境类专家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研究者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和完成。开展森林文化研究的科研人员不仅要具备林业和森林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理论素养以及历史、哲学、民俗、宗教、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宽阔视野。然而,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林文”结合的专门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还相当欠缺和薄弱。尽管目前一些高等林业院校围绕绿色发展、高原湿地、国家公园、植物景观等领域开展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并且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但是学科壁垒始终无法逾越,长期面临着“林文”跨学科研究学术氛围欠缺的困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森林文化研究的可能以及这一研究方向的发展。

(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森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样态,不仅应该体现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而且更应该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从而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然而,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虽然校园内林木种类丰富多样、草木茂盛且错落有致,校园生态环境可谓赏心悦目,但是学校和学生团体开展的校园活动和文化宣传却很少涉及关于森林及生态环境的人文科普知识以及人与森林和谐共生、森林文明道德观等方面的内容和导向。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并未充分营造以“森林文化”为特色主题的教育氛围。这对兼具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的高等林业院校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缺憾。

(四)社会实践方面

森林文化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只有将其融入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之中,方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开展以“森林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森林文化教育应该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近自然,感受和理解森林文化教育的理念,从而直接服务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然而,实际情况是,高等林业院校在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很少精心策划专门的森林文化体验活动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从笔者所了解到的林业类大学生课外实践情况看,通常是专业性的实训大大多于森林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技术或科技类的社会服务远远强于森林文化科普知识和生态道德观的宣传与引导。

二、高等林业院校森林文化教育应秉持的理念

通过对高等林业院校森林文化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高等林业院校尽管具有鲜明的林业学科特色和教育优势,但是在理念认知上对森林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人文性的思考。从本质上看,森林文化教育是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高等林业院校森林文化教育应秉持共生性、生态性、伦理性、审美性等基本理念。

(一)共生性

森林文化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共生”原本是生物学上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生物间“共同栖息”这样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人对自然的破坏以及人与自然的对立日益深刻化,导致了‘自然异化’的发生[1]”,所以“共生”这一概念被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

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史上,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发展。在人类早期,木制工具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而林火的利用更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根据学者的考证,在石器时代之前,人类最初生活于“木器时代”。也就是说,早期人类居于森林中,过着以采集果实和森林狩猎为主的生活[2]。日本学者甚至提出,森林文化是一种根源性的文化[3]。可见,森林文化源远流长,人与森林相互依存、共同栖息的自然共生关系更是早已有之。因此,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阐释人与森林的共生关系,是对人与自然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生动展现,应成为森林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生态性

生态性是森林文化教育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所谓森林文化教育的生态性理念,就是立足生态学的学科视域,研究和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森林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节器”和“地球之肺”,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具有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4]由此可见,森林文化教育秉持生态性理念的必要性。森林文化教育必须突出强调森林生态功能,包括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环境保护功能、沙石灾害防治功能、水土保持功能、绿色氧吧功能等,并引导人们去认识和体验这些森林生态功能,从而锻造和培养绿色、生态、环保的生活理念和方式。

(三)伦理性

不同地区和民族对森林和生态环境的认识都具有自己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而伦理学要求我们对森林和生态环境的认识进行反思——我们对待森林和生态环境的信念、态度是否正当,其理由何在?我们对待森林生态系统的行为规范是否应当改变,如何改变?可见,哲学伦理学的目的就是不停地扩展我们对森林文化的理解,转变我们的观念和意识,从而避免常规思维中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环境伦理学理论中,人以外的存在物是否具有“价值”和“权利”是争论较为激烈的问题之一。美国生态哲学的开创者罗尔斯顿认为,价值是自然及其万物固有的,而不是人类给予的[5]。而日本著名的环境哲学专家岩佐茂则明确反对将“价值”“权利”的概念赋予人之外的存在物[1]。可见,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是否具有固有价值和存在权利已经成为哲学伦理学探讨的重要论题。

对高等林业院校的森林文化教育而言,虽然要辨明这些有争议的问题也许并非易事,但是完全可以通过阐明争议各方的观点和立场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环境保护思想的理论深度以及多维视角。

(四)审美性

19世纪的德国著名林学家柯塔(H.Cotta)曾指出,森林经营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还有学者研究认为,森林之美由其外在的景观之美和其内在的本能生命与激情之美构成[6],所以森林呈现出的是一幅多层次的、动感的审美图景。由此可见,森林不仅能够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持续的生态效益,而且还是激发人类情感和意志的审美对象。

从美学的视角分析,人对森林的审美观照会因人的心境及认知能力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的形态,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最终上升为悦志悦神,达到森林本身的属性之美与人的精神品格的内在之美的高度统一。因此,森林文化教育秉持的审美取向,不仅可以使广大青年学生领略、欣赏自然之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他们通过亲近森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涵养人格。

三、高等林业院校开展森林文化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理念只有外化于行为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遵循森林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基本形态。因此,高等林业院校应采取以下策略,不断强化和扩展森林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构建完善的森林文化教育体系。

(一)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森林文化教育体系

作为森林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高等林业院校拥有优质的课程资源和强大的人才队伍,能够有效地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森林文化教育。

在深度方面,高等林业院校可以以学科建设的方式,围绕“生态文化”打造新兴的学科群类。事实上,国内学者早已对这类学科群有所设想,提出应打造包括林业史、森林人类学、森林伦理学、森林文学、森林旅游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美学、景观生态学等在内的交叉学科和领域[7]。这类学科群可以依托农林和人文学科的相关课程及人才优势,逐步构建起森林文化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为森林文化教育的传承和深入开展积蓄人才。

在广度方面,高等林业院校可以以通识教育、科普教育的方式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森林文化教育。以课程建设为例,林业类院系可以设置与森林文化相关的必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以学分认定的方式开展森林文化教育;而其他院系则可以把重点放在普及人与自然、人与森林关系的基本常识上,以科普讲座的方式开展森林文化教育,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森林生态的“真”,而且体会和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善”和“美”。

此外,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高等林业院校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具有文、史、哲等专业背景教师队伍的建设。高等林业院校虽然是以林业学科见长,但是如果缺乏人文社会学科,学校就会失去对学生的人文涵养以及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因此,高等林业院校只有“林文”兼备,“林文”类教师协同发力,森林文化教育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

(二)林文融合,提升林业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

林业专业人才是森林文化教育的实践主体和先行者。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切实贯彻林文融合策略,努力提升林业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

首先,在林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方面,要转变以往在林业和生态环境的认识上所固有的主体—客体二分思维模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并以此为指导,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林学类和生态环境管理类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自然人文情怀,了解和掌握有关森林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森林与人类文明、林业思想史、树木花卉文化、森林美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

其次,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既要探求林学及森林生态系统的规律性和科学真理,又要展现自然生态对象对于人而言所蕴涵的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审美意境和道德品质。为此,应专门编写符合林学专业教育特点的森林文化教育教学用书,并对森林文化教学体系建设进行全面规划。

最后,在实践教学方面,要结合地域经济发展和当地生态特色,建设专门的森林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组织林学专业学生走进森林,在进行专业实践调研的同时开展森林景观欣赏、森林文化产品设计、森林生态道德观研讨、树木花卉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森林的亲近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植物园、动植物标本馆等特色生态景观,发挥林学专业学生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森林文化教育活动,从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锤炼、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三)重视价值导向,为森林文化教育塑造人文情怀

价值导向是森林文化教育的核心,对思考人与森林的关系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如果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被看作是森林文化物质功能的体现,那么人文价值就是森林文化精神功能的展现。为了顺应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要求,森林文化教育尤应重视把握森林的人文价值。

首先,高等林业院校要以森林文化的人文价值为导向,围绕森林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森林与休闲旅游、森林与景观审美、森林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展开深度探讨,加强“林文”交叉融合的课题研究,从而全面展示森林文化的功能;同时,在人与森林的关系方面,深入思考“人类对森林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物中心主义,亦或是生命中心主义”等问题,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从而深化学生对生态危机根源及森林价值功能的认识,引导学生形成尊重森林物种、顺应森林生态规律、爱护森林环境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人文情怀。

其次,高等林业院校的森林文化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群体,还应该走出校园,塑造社会整体行为的价值导向。高等林业院校的师生要依托“林文”交叉融合的研究平台,通过对与森林环境密切相关的企业、政府部门等机构以及科技工作者等个体的责任伦理进行调研考察,并且施加一定的影响,实现森林文化教育于社会层面上的人文价值导向。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森林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是森林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森林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首先,高等林业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要以森林生态建设为特色和亮点,注重体现校园森林环境的共生性、生态性和审美性。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空间,以多样性的林木花草合理布局校园景观。例如,建设森林读书角、特色林木大道、休闲木亭、名人雕像等形式多样的富有内涵的森林景观;加大植物园、动植物标本馆建设力度以及空间绿地的种植和养护力度,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和谐的园林式校园环境。

其次,高等林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森林文化”为主题,突出森林的人文特性。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强化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办学历史和现状、办学宗旨和理念等的正确认识,从而培养师生“识林、知林、兴林、爱林、思林、传林”的情怀;要以校园环境景观为依托,建设专门的“森林文化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森林科普讲座、“人与森林”为主题的演讲以及有关人与自然的摄影、绘画、诗文、书法作品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要在学校主导、学生自愿参加的前提下,成立有关森林文化的社团组织,在校园内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以及相关的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森林文化教育氛围。

(五)注重森林体验,实现森林文化教育的生活要旨

所谓森林体验,就是把森林视为教育和交流的场所,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于森林文化和森林生活体验的活动,以增强人们热爱森林和自然环境的意识。林业类大学生不仅是现代林业的引领者和森林生态建设的主力军,还应是森林体验的实践者和指导者。对高等林业院校而言,组织林业类大学生有效开展森林体验活动,既是专业教育的需要,也是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和涵养精神的有效方式。

首先,从专业教育的需要出发,高等林业院校要引导和鼓励林业类大学生利用实习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山地林区开展地域森林文化的调研、摄影写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体验当地居民与周边森林和树木的关系等更深刻地领会森林文化的地域特征。

其次,从环境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出发,高等林业院校还要指导林业类大学生尽可能多开展森林游憩、森林文艺等活动,使学生更多地亲近自然,从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拓宽森林文化教育的视野;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尝试将森林文化与树木花卉文化、地域民俗文化、森林养生文化和美食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森林体验活动加深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与森林的关系的理解,提高和丰富他们的精神品味和内涵,从而实现森林文化教育的生活要旨。

猜你喜欢

人文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