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化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

2020-01-15祁淑芳刘俊俊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2期
关键词:充分利用信息化高职

祁淑芳,刘俊俊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广,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大数据,而信息化也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行业也因此获得突破,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都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教学平台,提高自身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生也能通过信息媒介,培养学习自信,提高学习效率。面对信息化的发展,化工类教师应当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化工专业以及企业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势,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1 高职院校化工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

1.1 教师未深入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

当前,大部分高职教师尚未端正信息化教学观念,缺少信息教学意识,教师开展课程教学,仅凭借自身教学经验,另外,大部分教师还在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当前,教师缺少创新性,很难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少教师缺少课程创新意识,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不足,导致这类教师很难跟紧时代步伐,更有部分中老年教师对信息教学充满抵触。相比之下,大部分的教师愿意使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然而,这类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理解不够准确,很多教师选择的信息化教学过于简单,一味利用PPT 对化工内容进行讲解,这种方式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如果遇到较为抽象的、涉及反应原理的课程时,简单的PPT 展示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也很难对知识点有更准确的理解,教学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1.2 信息化教学尚未达标,无法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

大部分高职学校都选择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方也加大了对信息化教育的培训力度,然而,参与培训的教师,由于接受水平和观念存在差异,培训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工类学科更加抽象难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知识要点,提高教学效率。化工类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时,当涉及设备的结构和流程的内容,部分教师选择用3D 仿真软件或者VR 技术开展课程教学,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师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课程教学,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也有部分教师选择简单的信息技术开展化工教学,如使用PPT 或者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等。相对于3D 仿真软件和VR 技术,这种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相对较差,经过比较教师教学差别逐渐显露,也正是因为教师对于信息化的掌握能力存在差异,学校的课程改革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

1.3 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善,尚未满足教学需求

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时,需要结合设备,为学生讲述流程或原理等,这时候就需要学生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使用平板进行学习。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学校的硬件设备不完善,学生进行相应的课程学习时,学习效率受到影响,如网速过慢,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及时打开教学软件,这样也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长此以往,教师将会失去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信心,此后的教学设计都不愿加入信息化内容。

2 提升高职院校化工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的构建

(1)教师需要具备问题分析能力。分析能力就是将复杂的内容分解成许多简单的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单项内容,从而解决复杂的问题。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软件作为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另外,教师也应当做好教学笔记,使用网络搜集课件资源,合理规划课程模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对学科有更整体的把握,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析,学生对化学内心都是充满好奇的,往往这种好奇也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会在课程过程中更加熟悉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掌握学生知识的变化,从而调整教学方案,保证课程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为了提高对学生的分析准确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趣味答题闯关,此时,借助云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保证课程的能够有序开展。例如,有效数字和运算规则教学中,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为学生设计趣味答题,要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不陌生,有亲切感。才能让学生轻松地跨过化学的大门,使学生感觉化学越学越简单,越学越有用,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2 提高教师的设计能力的构建

(1)化工教师应当提高自身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力。教师进行教学目标构建时,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专业的发展情况、行业的就业前景进行充分了解,整理相关数据,根据整理出的信息完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此外,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资源库正在逐步开展,高职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库,建立平台互动,与其他院校教师进行经验沟通,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教师应当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在实际进行课程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手机软件、教学平台等媒介搜集最新的教育资讯,通过结合课程内容,合理设计多媒体、VR、AR 等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创新思维,此外,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慕课、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微课的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相关教学时,由于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教师合理提前录制微课,为学生布置课后学习任务,当学生进行在计算中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与教师沟通,还可以查看微课,巩固基础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应当提高教学环境的营造能力。大部分学生很难有较强的自控力,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避免学生课上分心,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覆盖无线网络,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实际问题,选择不需要互联网或者可以离线完成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此外,教师应当根据教学性质进行课程设计,充分挖掘网络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教师应当提高课堂管理的设计能力。国内有很多教学软件设计了签到、测试等项目,便于教师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出勤情况,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教学软件,对学生的学习细节进行记录,完成教学目标,推动学生的发展。例如,教师进行气体相关教学时,利用APP 检测学生答题情况,针对普遍存在问题的题目进行分析,并规划下一节课的教学重点。

2.3 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的构建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制定多种评价方式,例如试题评价、作业评价以及调研报告上传等,丰富多样的评价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预习、课上练习到课后温习,都能完全把握,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使其学习情况通过表格、折线图等方式展现出来,更加直观、具体,便于教师后续课程的开展。与此同时,教师进行化工教学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手机、VCR 等方式,拍摄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课堂点滴,有利于教师的课程反思。通过此种方式,教师的评价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实现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想要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更应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化工类教师。由于化工课程复杂难懂,教师教学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化工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掌握学习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成为专业型人才。

猜你喜欢

充分利用信息化高职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做好妇联家庭儿童工作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朗肯循环充分利用载货车柴油机的废气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