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株与野毒株发生基因多重重组后产生与母本病毒不同特性的新病毒
2020-01-15RenMeng-ting,HanZong-xi,ZhaoYan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和其他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性疫病,能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由于IBV 的病毒聚合酶校对机制不全,病毒可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事件而产生新抗原型的毒株,新病毒一般无交叉保护性,因而用单一血清型或基因型的疫苗免疫控制该病比较困难。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频繁发生点突变或重组变异,传统疫苗的应用不能阻止该病持续发生。已有的研究显示,不同抗原性疫苗免疫鸡后可产生抗原谱更广的免疫保护效果。目前,市场上可用的商品化疫苗血清型或基因型有限,因此,在多种血清型或基因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地区普遍采用复合式免疫策略,用不同血清型疫苗同时免疫或分期免疫,以期免疫后鸡群能够抵抗更多血清型或基因型野毒株的感染。尽管如此,免疫鸡群依然频繁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给该疫病的有效防控提出新的挑战。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禽呼吸道病创新团队近期发表于养禽业专业期刊《Poultry Science》的一项研究工作报道了针对中国流行IBV 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株与野毒株发生基因重组,能够产生与母本病毒不同致病性和复制特点的新病毒,这提示针对该病毒加强流行病学检测和监测的必要性。该团队研究人员针对2011 年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和辽宁省两个养殖场鸡群分离鉴定的2 株病毒进行了研究。尽管这两个养殖场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同,但鉴于这两个发病场鸡群种源相同,免疫程序相同(Mass-Conn 二价疫苗初免并以H120 和4/91 疫苗株加强免疫),发病日龄相同的情况,很容易让人们认为这两个养殖场发病与相似的病原和疫苗应用程序密切相关。但通过研究发现,其中一株病毒LLN/111169 株在遗传关系和抗原性方面与Conn 株样疫苗近似,而另外一株病毒LJL/110302 株与LLN/111169 株不同,属于我国普遍流行的GI-19 系病毒。LLN/111169 株基因组中拥有LJL/110302 株样病毒的大部分基因组序列,但其S基因部分与Conn 株疫苗高度同源,N 基因3' 端(占1/2)及完整的3'UTR 基因区域与4/91 样疫苗株高度同源,这便形成了LJL/110302 株样病毒、Conn 株样病毒以及4/91 样这三种病毒的重组嵌合体,这一现象很可能是由于2 种疫苗株并不能完全保护GI-19 系病毒感染而导致鸡体内同时存在三种病毒发生重组事件的结果。
鉴于S 基因与病毒抗原性、组织嗜性、毒力密切相关,S 基因的重组不仅可造成新基因型或血清型病毒的产生,还可能造成疫苗保护效果失效的现象。研究团队通过动物回归试验验证了以上预期结果。本研究发现的这些多重重组现象可能已经在多个鸡群发生,但目前造成这种多重重组现象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目前,预防IBV 主要依靠接种活疫苗,因此本研究中发现的野毒和疫苗株之间的多重重组事件提示IB 疫苗的合理使用需要引起广泛关注,这项研究的结果也提示有必要持续进行IBV 分子流行病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