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记《大公报》与中国近代新闻职业化尝试
2020-01-14王凯尧
王凯尧
摘要:职业化是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产生区隔的过程。在區隔的过程中,该职业标示自己的活动范围、人际交往网络与专业知识技能,三者共同构成新闻场域。职业认同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被视作新闻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的标志。新记《大公报》坚持新闻为本,重视言论,突出报纸本身新闻属性,体现了职业行为中的认同。报纸注重人才再生产,于内培养馆内工作人员,于外与学府合办新闻教育事业,体现其对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
关键词:新闻职业化;新闻场域;新记《大公报》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6-0067-02
一、中国近代新闻实践与新闻场域
(一)中国近代新闻实践
自19世纪末期以来,以私营为主的商业报刊是当时传媒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报刊。以这类报刊为主体的民族报业的崛起,标志着外报对中国报业市场长期垄断的结束,外报不再能够主宰中国新闻舆论阵地。并且在其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民办报刊一直保持着日渐兴旺发达的态势。
中国近代商业报纸的发展,离不开言论自由空间的实现。自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民主革命派的新闻出版大体上遵循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全面推行言论自由。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商业报刊的兴起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基础,商业报刊的近代化进程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相呼应。然而,中国民资商业报刊并非完全诞生于国内市场经济环境中,部分是来自转型政党报纸或外人报刊转手。资本主义的新闻生产方式在舶来或转型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近代新闻从“文途末路”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化的职业。
(二)中国近代新闻场域
根据布尔迪厄对于场域的理解,新闻场域可以被解释作“新闻行动主体,即新闻媒介机构与新闻新闻记者,所涉及其中的一定范围与社会脉络”。场域之所以存在的前提是参与其中的行动者具有共享的预设或信仰,相信“所玩的游戏”,相信他们所为其进行斗争的“赌注”的价值。之于新闻从业者来说,这个共享的预设即是独家新闻与业界的声名等。基于此,中国近代新闻工作者为日后的新闻工作圈定了基本的范围与社会脉络。
报舍从依附建筑走向独立建筑,报人由报舍的“秉笔报人”变身成为报刊主笔,职业空间的扩大与职业形象的提升标示了新闻活动的基本范围。职业团体的出现是一项专门职业不断成熟的标志。中国报界促进会与全国报界联合会的建立,在行业内部起到了维持竞争秩序的作用,在行业外部则为新闻业的发展营造了较为良好的发展环境。20世纪初,中国的新闻职业再生产开始出现。最初新闻从业者的再生产主要由报馆完成,同时社会上的一些相关培训机构也曾尝试开设短期速成的新闻培训。职业团体的出现与新闻职业教育的发端标示出了新闻活动的大致社会脉络。
二、职业化与新闻职业化
(一)职业与职业化
职业与职业化均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概念,也可用“专业”和“专业化”进行表述。职业是一种职业经过发展的成熟形态,职业自产生开始经过发展而达到成熟的过程即是职业化。职业化是从过程的角度而非静态分类的角度对职业的考察。随着对职业进行分类学考察的深入,20世纪中期学者开始关注知识在职业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普遍认为与其通过职业特征来理解职业,不如将注意力转移到职业形成的过程中。
(二)新闻职业化
新闻职业或新闻专业属舶来概念,是用以描述新闻职业发展的过程性概念。以舒德森为代表的美国学者重视在动态的过程中描绘美国新闻业发展,并从中总结新闻职业化应具备的特征。舒德森在其《发掘新闻》一书中,对美国新闻业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做了整体性考察,展现了美国新闻业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被美国新闻界视作圭臬的“客观性原则”从无到有、而后由盛转衰的过程。在舒德森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国外学者为新闻职业构筑了诸如新闻自由、客观报道、公正报道、社会责任等话语,作为其职业化特征。
国内对新闻职业化的研究多为静态阐述,与国外研究尚有距离。一方面致力于描绘西方新闻职业化过程,另一方面只是从某一侧面有意无意地梳理中国新闻职业化进程,缺乏系统的独立的研究著作。相关学者的研究主要从对某个团体的研究人手,如对报人与记者团体的研究、对新闻团体的研究,或者是从对职业精神的研究切入。
三、新记《大公报》与中国近代新闻职业化
与其他场域类同,新闻场域是人们在信息传播需求驱动下彼此结合进而衍生相关社会关系的场所,反映开展新闻活动的客观社会环境。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把原本接近文学生产的惯习变作新闻生产的惯习,并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资本尤其是文化资本,进而使得自身在社会场域中的地位获得提升。这样的过程就是与其他职业行为相区隔的过程,在此期间获得职业的相对独立身份,完成新闻职业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记《大公报》在新闻界名声大起,费正清认为其是“中国最有影响的独立无党派报纸”。其之所以成功,归功于注重养成相对稳定的新闻职业行为,使得新闻生产开始具备一套相对固定、可以在新闻专业人才生产过程中得以传递的惯习。惯习是一套秉性系统,通过培训习得,指导行为主体以某种方式完成行动或做出反应。中国近代的新闻实践通过培养惯习,形成自己的专业技能,构造属于新闻职业的可识别特征,进而使新闻生产者产生职业认同。
(一)以新闻为本
《大公报》一向注重新闻报道,报纸在最初创刊之时设有八个版面,新闻占据其中四个版面。以1941年5月1日的《大公报》二版为例,整版共有20条消息和一条社论,除两条转自其他报纸外,其余均是报社自行完成。与同时期其他报纸相比,《大公报》的专电、特写和特派员长篇通信较多,曾一度由报社自行采写整个版面新闻。另外,《大公报》还注重新闻时效性,自创刊之日起就注重储备、扩充报纸的特派员与通讯员队伍,人员遍布全国各地。大量自采、鲜活的新闻报道吸引来数量众多的读者。
对新闻本位的坚持,是《大公報》办报的重要特色。将新闻质量与采写的把控在实践中逐渐稳定成流程模式,固定为职业操作惯习。惯习既可以对行动计划产生影响,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修正。《大公报》培养出的惯习将报社采写人员与传统的文人区隔开来,形成职业技能。
(二)坚持言论自由
《大公报》重视言论,尤其是报纸的社论。报纸中的评论文体除却社评外,还有“短评”与“小言”两个评论栏目。撰写社论与普通文字创作不同,需要有一定的新闻敏感,对时局和政治经济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大公报》坚持文人论政亦是一种职业惯习,通过报社内部长期稳定的操作形成特色。
《大公报》文体丰富多样,在某种意义上也充实了评论题材,增加评论分量,能够更好地突出“文人论政”的办报思想。此外,《大公报》的评论文章时效性非常强,相当于今日新闻操作中的“时评”。评论主要围绕新近发生的事件展开,篇幅简短,语言通俗,多以批评为主要基调。每有重大政治事件发生,《大公报》都会在第一时间突出报社评论文章。
(三)职业新闻人才生产
尽管在1926年初创时,中国近代新闻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大公报》却已十分注重规范报馆内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方法,形成报社内部的惯习。《大公报》重视惯习的传递,积极吸纳新生力量,培养报社练习生。凡是进入到报社工作的报人,无论从业经验是否丰富,学历高低,张季鸾与胡政之都会在新闻职业方面给予一定指导。
除却报社中师徒传授的人才培养方式,面向社会招收高层次人才也是《大公报》招揽人才的主要方式。《大公报》与燕京大学合作,使之成为燕京大学重要的业务教学资源,同时也让燕京大学成为《大公报》重要的人才输送基地。大学与报馆的合作,两个具有价值观相同的场域相连通,实现了职业新闻人才的再生产。
新记《大公报》注重报纸经营以新闻为本,规范报社的采访写作实践,坚持文人论政,形成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关系,产生对专业技能的需求。报社吸纳人才与铺展社会关系的过程即是占取社会资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来自外界对新闻职业与本行业内从业人员的认同。惯习的形成与社会资本占有的共同作用,在社会场域中构建属于新闻职业的活动空间与活动脉络。惯习的出现要求一定的专业技能,对社会资本的占取一方面需要从业人员的社会活动能力与社会各方面的认同,另一方面需要来自高校专业新闻教育赋予的文化资本。而专业技能与职业认同是新闻职业化的典型特征。
当然,还应注意到新记《大公报》的报业实践尚处在中国近代新闻职业化的开端阶段。相较于国外同人的实践,国内报刊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试将《泰晤士报》第一任总编辑与《大公报》第一任总编辑比较,二者在受众观、媒体观方面还存有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