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金融兴起
2020-01-14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老龄化进程将深刻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重塑财富管理市场基本格局。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面对潜力巨大的银色经济市场,金融机构也纷纷采取多种措施欲抓住老年金融的“蓝海”。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国家统计局于2019年12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两次转变。随着老年型年龄结构初步形成,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风险和挑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9年已突破14亿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4%。庞大的人口总量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两次转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出生率为36.0‰,死亡率高达20.0‰,自然增长率为16.0‰,平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傳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恢复和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到1957年,人口死亡率已下降至10.8‰,自然增长率升至23.2‰,人均预期寿命升至57岁。伴随死亡率的快速下降,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较快实现了第一次转变,进入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生育率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类型开始出现以出生率下降为主的第二次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一直保持较高的生育率水平,1949—1969年,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为5.8,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平均为33.9‰和20.8‰。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生育水平迅速下降,至1977年,总和生育率下降到3.0以下,上世纪末,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8左右,出生率降至15‰以下,自然增长率降至8‰左右,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与现代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类似。
报告指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0—14岁人口比重为22.9%,老年型年龄结构初步形成,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减弱人口红利,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风险和挑战。
老龄金融亟待发展
中国已经进入银色经济时代也进入长寿时代,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发展老龄金融切合广大老年人的迫切现实需求。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央也高度重视。仅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共出台了接近400个与老龄化相关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对一个行业这么密集地出台政策,还是十分罕见的。
这些政策的出台,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增强全民应对新的老龄社会到来的自觉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二是对老龄产业市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刺激,也引发新一轮开发老龄产业的热潮;三是引领了最近几年的投资热,包括对老龄服务产业、举办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低龄健康老人的健康管理、低龄健康老人的旅居养老、养老地产等,同时也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四是推动老龄金融的发展等。
金融与老年健康有机结合,为老年健康促进提供支持和支撑。从全生命周期角度、从整个社会不同年龄群体对于健康养老的需求,实现老龄金融全覆盖,无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银色经济的重中之重。老龄金融在我国目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基金、证券、信托等很多金融产品还没有卖得很好。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龄金融实际上是当前最急需发展的产业。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老龄金融服务发展也刚刚起步,很多问题尚在研究、探索、实践中。中国作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应对老龄化挑战任务最重的国家,无论人口结构还是经济发展特点,都具有中国本土化的特征。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更加凸显,因此我们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实现健康老龄化、成功老龄化,加强对国内老龄事业产业发展大环境的认识和研究,从而搭建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老龄金融服务平台。
各大银行积极布局老年金融生态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总量约为2.5亿,占总人口的17.9%。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新老年”快速崛起,稳定的收入让他们从节俭型消费逐渐向享受型消费过渡。对银行而言,中老年客群贡献了大量产能,他们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面对潜力巨大的银色经济市场,不少银行摩拳擦掌出台多种措施抢占包括养老、理财、健康、财富传承等在内的整个老年金融市场。
走进中信银行昆明分行营业厅,可以看到,老年人绿色通道、老花镜、血压仪均有配备,据中信银行昆明分行相关部门人员介绍,目前中信银行在昆明很多网点还为老年人提供上门业务办理服务。下一步,该行将全面升华“幸福年华”老年服务体系,扎实推进老年“健康银行”,进一步深化老年医疗健康、金融理财服务,大踏步投身“银发经济”,打造幸福年华、温暖相伴的老年服务品牌。
据悉,中信银行是行业内较早推出老年金融服务的银行之一,自2009年起即关注老年客群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养老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围绕养老“金融+非金融”服务,形成了“幸福年华”养老服务体系;在面向老年人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同时,打造了健康银行、老年沙龙、智能生活课程、老年文化艺术大赛等令老年人身心健康愉悦的非金融服务。
2009年,中信银行推出国内同业第一张老年专属借记卡“幸福年华”卡,开启了针对老年客户的专属金融服务;2014年,联合中信信托推出全国首只养老消费信托,满足老年人理财、看护、救援等多种需求;2016年,率先推出老年理財、月月付息的专属存款产品;2017年,中信银行作为独家合作金融机构,配合司法部、人社部开展“综合性公证养老业务试点”,将公证处的司法服务和银行的金融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房产、金融资产养老,探索司法制度支持下的为老服务新模式;2019年7月,中信银行与中国老龄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更全面、体系化地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目前,中信银行正在布局覆盖养老金筹备期和养老资金运用期的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服务体系。2019年10月,中信银行在国内首推申请人年龄提升至 70岁的老年专属信用卡,并推出全新升级的“幸福年华1+6”老年客户服务体系。该体系以中信集团旗下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协同组成的综合金融平台为基础,完善了6大老年特色服务。颇具亮点的是推出了老年专属信用卡、幸福年华版手机银行和老年“健康银行”。
除了中信银行,还有其它银行也捕捉到老年金融的商机。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2年,兴业银行就开始发力养老金融,计划开展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零售金融,并成立了养老金融中心。
“我们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有时还会为退休老年人开立兴业银行‘菁资卡,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兴业银行某支行的员工介绍,“菁资卡”是兴业银行代发业务专用借记卡,为代发客户减免了包括开户费、短信服务费、账户管理费、网银手机银行同城异地跨行转账手续费等,可满足日常支付结算的服务需求,同时在各渠道购买定期存款、行庆存款、理财业务等金融产品,老年人用起来方便快捷。
据悉,从2012年推出国内首个养老金融服务方案“安愉人生”开始,养老金融逐渐成为兴业银行的“七大核心业务”之一,目前已形成集“产品定制、健康管理、法律顾问、财产保障”四项专属服务于一体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兴业银行为及时适应老年客群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和偏好,为老年客户提供专属理财、信用贷款、便利结算等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比如,为老年人客群开发设计的“安愉人生”专属理财服务,在确保安全稳健的前提下取得一定收益——这恰好契合老年人的理财需求。“兴业银行还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在推广养老金融产品的同时,启动社区银行战略,将银行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这成为推动养老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兴业银行相关人士介绍,“在日常经营中,老年人对社区银行很欢迎,于是兴业银行将养老金融专属服务方案作为社区银行的重点产品,并推广包括代扣代缴、支付平台、水电、交警罚没款等业务。”
兴业银行通过各种手段,强化老年客户经营。例如,通过搭建安愉人生俱乐部、安愉老年学院等互动平台,帮助老年客群丰富晚年生活,提升生活品质,以此吸引老年客户,目前服务的老年客户已超过1300万人;为老年人提供增值服务,如专家预约挂号、全程导医、体检等健康服务;根据老年客户关注的金融产品投资、防范电信诈骗、医疗健康、财富传承等诸多方面话题,聘请相关专家到场为每一位客户详细讲解,有些营业网点甚至还经常举办律师驻点活动,由专业律师团队全方位为客户解答民间借贷纠纷、消费维权、赡养纠纷、遗产继承等法律方面的问题,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私人律师咨询服务等。
目前,兴业银行还把养老金融服务延伸至产业金融层面。针对老年医疗、老年医药、养老地产和养老旅游四大养老服务产业加大融资、结算等金融支持力度。据悉,下一步,兴业银行养老金融将加快打造养老金金融、养老零售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足鼎立”战略格局,立足账户服务、产品储备、业务营销、科技保障、宣传引导五个领域,全面服务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进一步提升养老金融服务品质。
不仅股份制银行,国有大行也在行动。据了解,建设银行通过打通养老基金管理、存房养老、长租公寓、养老服务等节点,布局了一条完整的养老产业链。并且还在不断创新,探索 “金融+养老服务”新模式。据悉,2016年,厦门建行推出“安心悠享”老年客户综合服务方案。该方案又被称作为“1+5+N”,即“一张龙卡,五大增值服务,N款精选产品”。“1”指的是集养老补贴资金发放、社区养老与老年人专享金融理财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市民养老服务龙卡”,这是载体。“5”指的是建行根据老年客户的需求特点,选出优质合作伙伴,共同为老年客户提供医疗保健、家政服务、法律咨询、旅游休闲、消费优惠五大类老年客户最需要的增值服务。“N”指的就是建行众多精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拓展养老业务边界。在加速金融创新的同时,建设银行整合养老资源,搭建了统一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以养老服务新模式,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解决方案。据悉,建设银行已在上海推出“存房+养老”业务,即房主主要是指房主委托建行旗下上海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将房子进行出租服务,并一次性或分期获得房屋未来的长租收益。而建信住房则扮演“二房东”的角色,将房源进行出租、运营。“存房”期限可以是1年、3年、5年期,随客户的需求来改变,但是最长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按3年房屋租金计算,老人可一次性获得约20万元~50万元资金。
多方机构持续加码养老金融
老龄化,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035年养老金可能告罄等消息,让人们格外担心老龄期的经济保障问题。于是,各大银行、保险、基金公司都在积极推出各类老龄金融产品。如何用金融手段参与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对老龄化挑战,不少机构已经在加码业务,试图分得新的市场蛋糕。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体系框架包括公共养老金(第一支柱)、职业养老金(第二支柱)及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根据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在近期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0年首季峰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第一支柱规模超过6万亿元,第二支柱规模仅2万亿元,第三支柱刚刚起步,规模尚小。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论坛上,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董克用指出当下中国养老金问题面临重大挑战,作为第一支柱的重要补充,全国社保基金担负了一部分养老保障的调节机制。据全国社保基金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末,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6万亿元,累计投额1.25万亿元,年均投资率8.15%,2019年投资收益率达到15.5%。但支撑数十年后的养老金缺口仍就力有不逮。“我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影响最深的老龄化进程。出生率不断下降,养老基金给付的缺口不断扩大,但当前我国居民缺乏基本养老金融的意识。”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亦在上述峰会上指出养老金融困境。
养老金体系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为释放第三支柱潜力提供了空间。权威数据显示,随着我国养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会达到13万亿,2050年将突破100万亿元。在政策支持上,亦在引导和激励企业和个人加大第二、第三支柱的投资。在此背景下,养老金融的价值被逐步重视。董克用认为,养老金融范畴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需要从这三个方向共同研究应对老龄化。“针对第三支柱的补短板,需要财政税收进行优惠,同时建立个人账户,将来每个人都要有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改变现在的产品模式,搭建公共平台,机构提供服务。”
事实上,去年以来,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亦陆续入局养老金融。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为加快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由银保监会牵头制定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已于2019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拟于近期由多部门联合印发。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刘宏健表示,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售产品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可购买的产品有上千个。但总体来看,老年人保险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这既与老年人风险发生率比较高、医疗费用通胀等客观因素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保险公司风险管控能力仍然不够,服务意识还有待增强,产品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主观因素。
据介绍,《意见》从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发展多样化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个人账户式商业养老保险,开发教育、育幼、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商业保险专属保险产品,完善保险市场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社会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多项政策举措。在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养老资金安全可靠?黄洪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进一步完善基础制度设计,使养老保险定价更加精准;同时,既要有效控制前端负债风险,也要确保后端资产端的安全。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国内外的第三方财富机构也开始杀入这一领域。宜人金科旗下宜人财富近期即宣布与在全球养老金融领域经验丰富的美国资管机构信安金融集团展开战略合作,加码包括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养老金融业务。据了解,在中国大陆,信安此前已经通过养老金管理参与了第一支柱和第三支柱自愿性养老金计划。宜人金科CEO唐宁告诉记者,财富管理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参与养老金融的特点在于服务设计上更强调长期持有、科学配置和多元组合理念(通过投资之外的教育、传承等共同解决养老问題)。在董克用看来,目前养老金融服务都还刚刚起步,从储备端看,年轻人还没有很好的复利意识;从产品端看,很多产品并没有真正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来设计,同质化严重,有些产品挂了“养老”名字,但没跟养老挂钩,阻碍了供给的有效性。目前,老龄化进程在深刻改变社会结构的同时,也在重塑财富管理市场格局。未来,在年轻群体积极为老龄生活储备、老龄群体日益追求更好生活的社会氛围下,老龄金融也一定会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更多的创新必然随之而来。
各方主动作为,智慧助力老年金融
当前,我国的金融创新与发展不断强调要扎根实体、弥补“短板”,而老年金融正是未来最大的“痛点”和“蓝海”。
首先,老年金融需要有政策性与商业性的双重架构。迄今为止,多数老年人在整个社会体系中仍是金融“弱势群体”,在各国都有来自于财政的直接保障,以及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除此之外,才是商业性金融的“全面渗透”。由此,才能够形成产品特点、风险特征、运作模式有所差异的综合机制。
其次,要注重多元化的老年金融功能“搭配”。应该说,老年人的金融需求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例如更注重理财而非融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等。实际上,现代金融的功能越来越融合在一起,打破了原有的“分业”格局,对于老年人,也需要除了资金配置之外的诸多金融功能整合,如支付、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因此,也需要针对老年人特点,打造更加稳健和便利的“老年金融超市”。
再者,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冲击下,现代金融业已经发生巨大的变革。在老年金融中,也需要充分运用数字金融的智能便捷。有专家认为,所谓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可能进一步带来金融服务的差距,老年人正是其中的“数字弱者”。对此,一方面更应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加大对老年人的新型金融知识教育与普及。另一方面,现实表明老年人也能很快适应新技术挑战,据调查发现,近年来使用新型理财产品和移动支付的老年人数量迅速增长,尤其是来自三四线城市的老年人,这也表明了数字化带来的普惠金融便利可能要大于“鸿沟”。
还有,应运用动态思路推动老年金融创新。老年金融的需求格局可能是动态变化的,当前三四十岁的人群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主力,而且也是新金融的主要倡导者和体验者,那么到十年二十年后,他们则成为老年金融的核心群体,那时的老年金融特征肯定又有巨大变化。因此,着眼于“需求引导供给”的老年金融创新,需要有长期动态的创新思维。
最后,老年人更加注重外部关系与“软环境”,因此更需建设老年金融的生态体系。老年金融不是孤立发展的,理应与“家庭金融”“社区金融”等其他热点融合在一起,打造平台经济模式下的老年金融产业链,使得金融与老年人的福利改善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窗口期,处于养老金融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需要各方主动作为、智慧应对。一是夯实养老金融基础。从客户收入、支出的全生命周期角度着手,帮助培养养老金融理念。二是构建养老金融社会场景。在数字技术加持下,积极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感知客户需求,广泛构建养老金融社会场景。三是提升养老金融投资管理水平,推动集团内具有资产管理功能的子公司持续创新,全方位提升养老金融投资管理水平。四是用好金融开放政策。2018年4月以来,银保监会先后对外发布3轮共计34条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包括放宽和取消外资持股比例、业务经营范围等限制。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委发布11条金融开放新举措,明确提出“允许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面对全方位开放进程中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应进一步固本强基、练好内功、强身健体,做大做强。
总把关:苏丽霞
执行编辑:薛盘栋
编辑:杜 杉 陈彦彤 张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