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花语,滋味人生
2020-01-14邓勤
邓勤
基本信息
书名:《丝绸之路上的味道》
作者:巴陵
ISBN:978-7-5647-5956-8
语种:简体中文
定价:79.80元
开本:16开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6月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在古人描述边塞的诗文中,“大漠”“黄沙”“羌笛”“征夫”“胡马”“可汗”等词语出现的频率极高,在这些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豪迈。其实,这些诗文描述的地方,除了艰难险阻,也有驼铃商队和颇有异域色彩的美食,足以让我们既饱眼福又饱口福,这就是丝绸之路的两面性。
这是一条财富之路,一条交流之路,也是一条希望之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至今,我们在茫茫的黄沙中,似乎都能看见他们熙熙攘攘的身影。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古代世界,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近年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表明,自商、而周至战国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为止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重要产品之一,它流傳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付诸实施,丝绸之路在沉寂数个世纪之后,又重新焕发了它往日的光彩。如今,人们又可以沿着这条历史之路尽情游览绮丽的西域风光,探访引人遐思的古迹,欣赏艺术荟萃的石窟、佛龛和文物……当然,也能品尝到丝绸之路上的美食。丝绸之路不仅是东方丝绸的出境线,也是东方饮食与西方饮食的传播线,在这条古道上还保留着各地的特色美食。美食散文作家巴陵长期关注丝绸之路上的美食,他在《丝绸之路上的味道》一书中,选取洛阳、宝鸡、天水、张掖、吐鲁番等地的代表性美食,给大家呈现了一场丝绸之路中国段上的美食盛宴。
本书图文并茂,包括《洛阳三月花如锦》《敦煌水涸龙驹伏》等八辑,收录了《三合一大盘鸡》等39篇文章,既有洛阳水席等名目繁多的宴席菜,也有罗布麻茶这样的新疆特产,但更多的还是胡辣汤、羊肉泡馍、兰州拉面和新疆烤馕这样的小吃。作者在讲述每种食物之前,习惯于先跟读者聊聊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名人轶事,最后才会谈到这种食物的食材、制作方法、成菜特点及所属菜系等。因此,这样的文章既可以算美食散文,也可以算游记,不过是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把关注点更多地落在了美食上而已。
民以食为天,在自然环境险恶的大西北,要想每天混个囫囵肚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食物自然就无法像鲁菜、粤菜那样讲究了。对于丝绸之路上的驼队来说,他们更加关注食物的便携性,譬如新疆烤馕,在维吾尔族城乡,几乎家家都有烤馕的馕坑。馕坑就设在庭院或家门口,四周围用土坯垒成方形土台,以便烤馕人在上面操作,形状很像一口倒扣的宽肚大水缸。烤馕前,先在坑底用木炭或煤炭燃烧,待明火消失,坑壁已烧得很烫,即可把擀好的面胚贴在坑壁上,10分钟便能烤熟。关键是这种烤馕可以作为干粮长期保存,那些丝路驼队的行李中,估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烤馕,伴随着他们在戈壁滩上走过一个个日夜。
(编辑 赵曼)